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553|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官员副国级诗人铁木尔·达瓦买提去世 37岁当自治区副主席

 [复制链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逝世
源自:央视
铁木尔-达瓦买提
  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逝世,享年92岁。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自治区主席。

★ 人物履历
  1927年6月生,新疆托克逊人。维吾尔族。大专学历。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参加工作。
  1950年至1954年任新疆托克逊县二区三乡乡长、副区长。1954年至1964年任新疆托克逊县县长,中共托克逊县委第一书记、书记,吐鲁番中心县委副书记(其间:1955年至1957年在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研究班学习)。1964年至1968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至1974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1974年至1978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常委、自治区革委会学大寨办公室主任、自治区革委会农牧办公室主任。1978年2月至1979年8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8月至1983年4月任第五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1983年4月至1985年任第六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1984年2月至1985年10月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85年至1993年3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1985年10月至1996年2月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副书记。1993年3月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任国家民委副主任。
  是中共第十二至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wsch1688688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wsch1688688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wsch1688688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wsch1688688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wsch1688688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wsch1688688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马云他们如何当选“改革先锋”? 台“东厂”查抄国民党家产 再拿宋美龄身份做文章
5# 华蓥山
 一对山 发表于: 2018-12-20 00: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副国级诗人去世 37岁当自治区副主席

源自:北京青年报
原文标题:副国级诗人去世,37岁当自治区副主席

  撰文 | 高语阳
  我被遐想的士兵们抓到
  被囚于回溯往事的城堡
  浮想联翩的女神问我
  对你的往昔可否相告
  我说:我这支秃笔无能为力
  往昔留下了太多苦难的痕迹
  这首诗出自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
  今天(12月19日)他的生命走到尽头。在新华社的发文中这样说他: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维吾尔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因病于2018年12月19日1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如今,往昔的故事他再也不能亲自相告,幸好有文字可以流传。

新疆第一位维吾尔人担任县委第一书记
  铁木尔1927年出生在新疆托克逊县伊拉湖乡。
  少年时,他家境贫寒,一家十口人挤住在两间破烂的房子里,全家只有三条毡子、一床被子。
  1937年,他有机会在托克逊县城上小学,但那时即使在县城也没有系统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他在同一学校里,先读了6年,又上了2年高级班,1944年从学校回老家,做了农民。
  铁木尔在弟妹6人中是老大,17岁就承担起协助父亲维持全家生活的责任,1946年父亲去世,他年仅19岁。
  铁木尔家没有土地,向地主租地,按当时的规定,收成的一半必须交给地主作地租,剩下的一半交完高利贷的留给自己,当时高利贷利息很高,铁木尔家一直处于寅吃卯粮的状态,背着还不完的债务。
  为了挣钱养家,他抽空给地主挖坎儿井,这个活儿又劳累又危险,弄不好遇上塌方就可能被压死,尽管如此,他为了家人生活,不得不经常去挖坎儿井,挖一天可以获得5升高粱,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南疆,路过托克逊县城时,铁木尔赶着马车去给解放军送麦草,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共产党的军队。当时,解放军围上来,有的帮忙卸车,有的端来开水,走时还按照价格付了钱,这让他很是惊讶,与他以前遇到的军队都不一样。以前,他曾遇到不仅不给钱,还打了他耳光的军队。
  不久,托克逊县各村组织农会,铁木尔积极参加,还被选为伊拉湖三乡农会副主任。
  1950年,伊拉湖二区三乡召开选举大会,铁木尔当选为乡长。1952年,他又就任托克逊县二区副区长,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铁木尔在托克逊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县长,并担任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9月当选为县委书记。同年,任吐鲁番中心县委副书记兼托克逊县委书记。此后,在中共托克逊县第二届代表会议上,被选为托克逊县委第一书记。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历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人担任县委第一书记。当时,他29岁。

多次组织大规模基层调研
  铁木尔后来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副书记等职务。1993年开始,他又历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他在当自治区副主席、主席期间,对南疆喀什、和田、克孜勒苏三个贫困地区先后4次大规模调查研究,推动那里的脱贫致富和地区经济发展。
  第一次在1977年3至5月,组成120人的队伍,深入8个贫困县。他亲自走访了500多户农户。经调查发现,群众口粮不足,没有肉吃,也没有清油和蔬菜,生活极其困难。妇女用麻袋背粪土,劳动强度很大。仅皮山、巴楚两个县就有4万妇女子宫下垂,许多男人患黑癣病。
  铁木尔将调查情况在自治区党委扩大会上作了汇报,并拟定六套政策措施。
  第二次在1981年的3月至5月间,历时41天。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巴音郭楞、和田、喀什、克孜勒苏四地州的27个县市。在且末与塔什库尔干县他都爬上海拔4000米的高山去探望那里的牧民。
  第三次在1986年3月,这次组织了25个部、委、办、厅、局的47人参加工作组,到喀什、和田、克孜勒苏三地州作了一个半月的调查研究。
  5月在南疆召开现场会后他与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一起到北京作了汇报。通过这次汇报,国务院有关部门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使得南疆扶贫脱贫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紧接着,7月又在北疆地区的阿勒泰召开牧区工作会议,着重解决北疆牧民的定居问题、脱贫致富问题。
  第四次是在 1995年5月,铁木尔一行12人,先后走访了14个地州市、54个县市、84个乡镇。走访农牧民198户,农林水牧现场108个,厂矿企业66家。还有许多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等,为中央和自治区领导决策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他自己是农民出身,很为农民考虑。他到全国人大工作后,曾在一次会议上表示,要为农民兄弟说几句话,他说,从他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在中国,离开农民,就会一事无成。
  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他深深感到担子重大,决心跟以往一样,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他刚到北京不足两年的时候就已经视察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区。
  铁木尔的一生中还有一个职位值得一提,2001年12月21日,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成立,大会邀请了所有阿拉伯国家的驻华大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宣布了铁木尔出任中国阿拉伯协会会长。

带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申遗成功
  文章开头部分可能已经让读者感觉到,铁木尔还是一位诗人,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出版过6部诗集、两部散文集,诗集有《天山之歌》《献给祖国的爱》《时代的召唤》《生命的火炬》《绿洲放歌》《生命的足迹》。
  铁木尔22岁当乡长,27岁当县长,37岁任自治区副主席,但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的家人安排过一官半职。他教育子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生活,在他《给儿子》的诗里说:
  愿你由于贡献而戴上红花
  让人们感谢我养育了这样的儿男
  要让自己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去奋力争取人生崇高理想的实现
  铁木尔的一生中还有一项重要成就。
  2005年11月25日,从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喜讯: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申遗成功。深知十二木卡姆申遗工作经历的原文化部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说:“十二木卡姆的申遗工作是铁木尔一手操办的,没有铁木尔,就没有十二木卡姆的申报,也更没有这么快的申报成功。”
  铁木尔在他的回忆录《生命的历程》中说:“我从年轻时代就酷爱十二木卡姆,把它视作自己的生命,为此我和诸位十二木卡姆专家、学者一起,为其呕心沥血,辛勤耕耘。”
  1987年,新疆成立了木卡姆研究学会,已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的铁木尔被大会一致推选为会长,他又亲自组织成立了十二木卡姆基金会。
  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中国先后召开了三次国际木卡姆学术研讨会。
  后来,他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组织人员用了多年时间,编写、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13卷的版本。为什么十二木卡姆变成了十三套木卡姆呢?这第13卷,是专家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把阿曼尼莎汗创作的《依希热提恩格兹木卡姆》整理出来了,变成了可以照谱演奏、演唱的书面乐谱形式,所以这部书共有13卷。
  铁木尔带领团队,在2001年对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进行了VCD和DVD的制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btkj 发表于: 2018-12-19 22:38:00|只看该作者

追记铁木尔-达瓦买提:想起三件事 他说依然特踏实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追记铁木尔·达瓦买提:多年后想起三件大事,他说依然特踏实

  12月19日晚间,新华社播发消息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维吾尔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因病于2018年12月19日1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铁木尔·达瓦买提 资料图
  官方资料显示,铁木尔·达瓦买提出生于1927年6月,新疆托克逊人,维吾尔族,大专学历,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参加工作,他曾长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任职。
  另外,铁木尔·达瓦买提爱好文学,喜爱写诗,曾在1963年发表处女作《我的坎土曼》、《青松的品质》。抒情组诗《阿勒泰抒情》获1989年新疆自治区新时期优秀作品奖。诗集《心中的歌》、《故乡情》、《生命的火炬》已译成为日文。《生命的火炬》和《新疆──我可爱的故乡》分别由江泽民和李鹏题写书名。
  《中华儿女》2009年一篇报道提到,1985年至1993年期间,铁木尔·达瓦买提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他说他的这个任命在全中国都是很特别的,一般情况来说,省长或书记任期届满时才会安排到人大,而他则是从人大主任的岗位到政府去担任政府主席。回首过往,历历在目,有三件大事让他至今想起来都特别踏实。
  报道称,第一件事是教育。新疆人至今还称呼他为“教育主席”,铁木尔在任期间把新疆的教育给抓上去了。新疆在发展中存在的大难题之一是教育。铁木尔上任之后就在琢磨要把教育抓上去,培养更多的人才,新疆才有发展前景。他在进行调研的时候不放过任何机会。有一天,他到北京出差住在新疆驻京办事处,晚饭之后出门散步,在院子里遇到几个维吾尔族小伙子在那里聊天,小伙子们不认识他,铁木尔就走上去和他们聊起来,小伙子们告诉他,他们都是从新疆考到上海、北京、哈尔滨的大学生,因家里很困难,再也没钱上学了,连在学校里吃饭都没钱了,他们准备回新疆了。还告诉铁木尔,像他们这样没钱继续念大学的维吾尔族学生至少还有1000人。铁木尔当时听了这个情况很吃惊,他想,这些孩子如真要因为贫穷辍学回到新疆的话,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急匆匆赶到教育部把这个情况向部长作了汇报,希望国家能解决这些学生的后顾之忧。之后,教育部汇同相关部门研究后决定承担这些学生们的学费,这个政策同时还延伸到专科学校的学生们,最后,原来希望解决的1000人也变成了5000人。铁木尔开心地说,这个机制至今仍在起作用。同时,在铁木尔的要求下,新疆的学校危房也陆续得以改造。
  第二件事是解决缺电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新疆的发电厂也有一些,但规模都很小,难以解决缺电的问题,电力缺乏制约着各行业的发展。铁木尔到处调研之后决定在玛纳斯县建一个电厂,这个电厂从筹备到建成,铁木尔一直都在抓这个工作,电厂对新疆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件事是为南疆找到一条脱贫的路。南疆是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乡,但也是新疆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铁木尔一上任就提出“南疆致富”的口号,在经过5个月基层的调研之后,他召开了“扶贫会议”,提出解决办法:首先是自力更生,其次是自己解决不了的,自治区来解决,第三是自治区解决不了的,上报中央给予解决。铁木尔对南疆最大的贡献是解决了南疆的基本建设问题,而他关于脱贫的思路至今仍被南疆当地采用。如今的南疆变化很大,新城加老城,新工厂加老民居,现代和传统共存。
3# 峨眉山
 btkj 发表于: 2018-12-19 20:08:00|只看该作者

铁木尔-达瓦买提:首个任县委书记的维吾尔族同胞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副国级铁木尔·达瓦买提逝世,他是第一个担任县委书记的维族同胞

源自:长安街知事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消息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维吾尔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因病于2018年12月19日1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2010年7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铁木尔·达瓦买提:维吾尔木卡姆的弘扬者》为题报道称,铁木尔·达瓦买提是十分珍爱、积极扶持、大力提倡、为弘扬维吾尔木卡姆付出了巨大努力的一位当代新疆维吾尔族的国家领导人。
  虽然他现已退休,但是,在新疆境内的木卡姆艺术家、学者乃至平民百姓,一提到他对维吾尔木卡姆的贡献,无不拍手称赞、衷心敬仰。
  文章如下──

与民同乐、和民共苦
  1927年6月16日,铁木尔出生在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伊拉湖乡秀尔坎儿孜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新疆解放前,他一家十口人挤住在两间破烂的房子里,全家只有三条毡子、一床被子。9岁开始,他就常和父亲一起到田里犁地,到戈壁滩挖柴火,农闲时,便给地主挖坎儿井,干活挣钱,养家糊口。
  他19岁那年,父亲去世,因他是长子,便开始负担起给养全家的重任。新疆解放后,由于他勤劳果敢、为人正直、体贴群众、乐于助人,先后被推举为乡农会的治安队长、农会主任、乡长、县长。
  1955年,他被送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了两年。学习期间,他被任命为托克逊县县委书记,后被任命为县委第一书记。在新疆,他是第一位担任县委书记、县委第一书记的维吾尔族同胞。
  由于他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心民意,办事果断有力,深受人民拥戴,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主席;1993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从一个草根农民到国家领导人,他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与民同乐、和民共苦。

把它视作自己的生命
  在新疆广泛流传的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维吾尔族人民心中的艺术之神,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铁木尔·达瓦买提在他的回忆录《生命的历程》中写道:“我从年轻时代就酷爱十二木卡姆,把它视作自己的生命,为此我和诸位十二木卡姆专家、学者一起,为其呕心沥血,辛勤耕耘。”
  木卡姆是个国际现象,除了中国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外,世界上共有19个国家、地区都有木卡姆这种艺术现象存在。1985年,铁木尔·达瓦买提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后,1987年,新疆成立了木卡姆研究学会,他被大会一致推选为会长。为了使木卡姆的研究、表演得到经济支持,他又亲自组织成立了十二木卡姆基金会。
  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中国先后召开了三次国际木卡姆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除了中国外,还有不少外国知名学者。这几次会议,对中国维吾尔木卡姆传播世界,中国学者、艺术家学习、了解、借鉴世界木卡姆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从而也推动了中国维吾尔木卡姆的学术研究和艺术表演。
  我有幸参加了两次国际木卡姆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我们经常和铁木尔·达瓦买提这位国家领导人近距离接触。他也像普通学者一样,常和我们交换意见,促膝谈心。我两次与他一起同桌吃饭,每次,他总会把我们当成朋友,问问这,问问那。为了缓解与会学者的紧张心情,每次会议,大会总会举办一两次自娱性的歌舞晚会,铁木尔·达瓦买提往往是晚会的带头人,他的翩翩舞姿,饱含深厚的维吾尔族风味,具有浓郁的新疆民间气息,既华丽,又感人,人们绝不会想到他就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
  此外,他领导的木卡姆研究学会还举办过多次全国的、新疆地区的木卡姆学术会议。
  木卡姆研究学会成立后,他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组织人员对十二木卡姆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挖掘、整理,用了多年时间,编写、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13卷的版本。13卷本每卷都载有一套木卡姆。为什么十二木卡姆变成了十三套木卡姆呢?因为专家、学者们经过深入的挖掘,终于把阿曼尼莎汗创作的《依希热提恩格兹木卡姆》整理出来了,变成了可以照谱演奏、演唱的书面乐谱形式,所以这部书共有13卷。在维吾尔木卡姆学术领域,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成果。阿曼尼莎汗离开我们已543年了,假如她在天有灵,一定会深深地感激今天的铁木尔·达瓦买提委员长和他的同伴们。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13卷本虽然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它只是书面的文本形式。十二木卡姆是以音乐、舞蹈等形式传承的,现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书面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了发展、弘扬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铁木尔·达瓦买提和他的团队不辞艰辛,付出巨大努力,于2001年对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进行了VCD和DVD的制作。这样,人们便能形象地、艺术地、真切地体认到十二木卡姆的真实本体。

为弘扬与传承木卡姆而劳碌奔波
  新疆解放前,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通常是在地方宫廷和民间演出。在宫廷由宫廷艺人表演,在民间则由民间艺人或群众演出。新疆解放初期,则只有民间艺人和群众在民间表演了。为了弘扬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扩大它的受众群体,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使它走上舞台。在铁木尔·达瓦买提的组织、领导下,新疆成立了木卡姆艺术团。这是一个专业的木卡姆演出团体,由著名木卡姆表演艺术家和专业演员组成,它的任务就是演出十二木卡姆。
  据我所知,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先后参加过1986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华之声音乐会”、1987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四届国际传统音乐节”、1988年10月到香港演出。这几次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表演激情,反响热烈,有37种报刊对他们的演出发表了150多篇热情洋溢的表彰文章。
  21世纪以来,我先后在台湾教了四学期书。我在台湾期间,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就曾两度赴台演出。他们的演出,受到台湾各阶层群众的广泛赞许和热烈欢迎。他们演出后,就有6个学校来请我去作有关维吾尔木卡姆的学术讲演。
  新疆木卡姆艺术团演出的维吾尔木卡姆,旋律优美,舞姿感人,雅俗共赏,历史悠久,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东方音乐历史的巨大财富”、“维吾尔音乐之母”。前年,我国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时,便把木卡姆艺术团作为艺术使者,带着他们一同前往。
  为了使十二木卡姆能健康传承,1996年,铁木尔·达瓦买提亲自批示,在新疆艺术学院创建了“木卡姆表演艺术班”,以建立培养优秀木卡姆专业人才的艺术基地。
  长期以来,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基本上还是以西欧音乐为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四大件”(和声、配器、作曲、对位)便是最好的说明。近些年,我们提出要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任务虽然艰巨,意义却很重大。木卡姆表演艺术班的建立,堪称在这方面作了一个示范。
  木卡姆表演艺术班属于大学本科,以培养维吾尔木卡姆表演、专业人才为主。由于新疆十分重视维吾尔木卡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弘扬,木卡姆表演艺术班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
  木卡姆表演艺术班的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现正在不断改进、完善,前几年,它已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中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在新的形势下,2009年新疆艺术学院在铁木尔·达瓦买提的创意下,又建立了“木卡姆研究班”。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这是新疆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这一年,在中国国内申报的重点候选项目就有14个。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届评选,每个国家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为了让国内和国际有关人士对维吾尔木卡姆有客观、公正的了解和认识,新疆申办方对申报做了大量扎实而细致的工作,在铁木尔·达瓦买提等人的坚强领导下,向有关方面进行阐释、沟通,促使国内外的主办方对维吾尔木卡姆全面、深刻、清晰的理解和认知。由于铁木尔是国家领导人,深获人们敬慕,说话掷地有声,他能亲临第一线,为维吾尔木卡姆的申遗工作劳碌奔波,所以,维吾尔木卡姆能层层过关,最终获得通过,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增添一朵耀眼的花朵。
  现已83岁高龄的铁木尔·达瓦买提,并没有在家休闲养老。在他的心中,又有新的奋斗目标了:那就是要不遗余力地为新疆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新疆的坎儿井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奋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chuanyezf 发表于: 2018-12-19 19:53:00|只看该作者

副国级领导人铁木尔-达瓦买提逝世 享年92岁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逝世

  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因病于2018年12月19日1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据1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维吾尔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因病于2018年12月19日1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公开履历显示,铁木尔达瓦买提出生于1927年6月,新疆托克逊人,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参加工作,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研究班毕业,大专文化。
  他早期在新疆托克逊县工作,1964年出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后在自治区革委会工作。
  铁木尔达瓦买提于1978年开始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1年后,他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
  1985年开始,铁木尔达瓦买提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1993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晋升副国级。1998年3月,铁木尔达瓦买提再次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曾以《贫困农民家庭走出的维吾尔族国家领导人》对铁木尔达瓦买提进行报道。

  报道称,1927年6月16日,铁木尔达瓦买提出生在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伊拉湖乡秀尔坎儿孜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新疆解放前,他一家十口人挤住在两间破烂的房子里,全家只有三条毡子、一床被子。9岁开始,他就常和父亲一起到田里犁地,到戈壁滩挖柴火,农闲时,便给地主挖坎儿井,干活挣钱,养家糊口。他19岁那年,父亲去世,因他是长子,便开始负担起给养全家的重任。新疆解放后,由于他勤劳果敢、为人正直、体贴群众、乐于助人,先后被推举为乡农会的治安队长、农会主任、乡长、县长。1955年,他被送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了两年。学习期间,他被任命为托克逊县县委书记,后被任命为县委第一书记。在新疆,他是第一位担任县委书记、县委第一书记的维吾尔族同胞。由于他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心民意,办事果断有力,深受人民拥戴,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主席;1993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从一个草根农民到国家领导人,他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与民同乐、和民共苦。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铁木尔达瓦买提爱好文学,喜爱写诗。1963年发表处女作《我的坎土曼》、《青松的品质》。抒情组诗《阿勒泰抒情》获1989年新疆自治区新时期优秀作品奖。诗集《心中的歌》、《故乡情》、《生命的火炬》已译成为日文。《生命的火炬》和《新疆──我可爱的故乡》分别由江泽民和李鹏题写书名。
  2004年12月,由李鹏题写书名的铁木尔达瓦买提大型画册《岁月的风采》举行首发式。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金炳华说,《岁月的风采》既是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个人人生道路的形象记录,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疆50多年来的历史,是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和发展繁荣的象征,从中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事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铁木尔达瓦买提简历
  铁木尔达瓦买提,男,维吾尔族,1927年6月生,新疆托克逊人,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参加工作,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研究班毕业,大专文化。
  1950年至1954年任新疆托克逊县二区三乡乡长、副区长。
  1954年至1964年任新疆托克逊县县长,中共托克逊县委第一书记、书记,吐鲁番中心县副书记(其间:1955年至1957年在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研究班学习。)
  1964年至1968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1968年至1974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
  1974年至1978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常委、自治区革委会学大寨办公室主任、自治区革委会农牧办公室主任。
  1978年至1979年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
  1979年至1985年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
  1985年至1993年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自治区主席。
  1993年至1994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自治区主席。1994年至1996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
  1996年起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9:34,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