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4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20-9-24 11:47:3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自然科学川大柯召班入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2.0

 [复制链接]
川大柯召班入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2.0
2020年9月1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解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2.0版讲话,他说:入选基地旨在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孵化器和国家一流人才培养高地,实施范围包括了大理、大文和大医,有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5个所谓纯理的一个学科,现在又增加了包括理科的天文、地理科学、大气、海洋、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等12个。此外还加上了基础医学和文科类,比如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目标就是要培养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这三类科学家──基础学科是科学创新的一种基石,是国家富强的血脉,这批基地将成为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的“梦工厂”。人才怎么培养?方案是三制:“书院制、导师制和学分制”。
我们查看2020年9月17日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04家基地入选,第14位的就是“四川大学数学明远学园──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柯召班)”──四川大学数学“柯召班”,最有优势的,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前提在先的1963年,成就有前沿科学“半边天”大学问、大数据之称的“柯召--魏时珍猜想”。
2020年突如其来、同舟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率先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但美国政客却大搞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从大打贸易战、制裁到脱钩、甩锅、“污名化”,分裂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川大的“科研孤儿”庞加莱猜想外定理,揭示空心圆球内外表面,翻转涉及点内、外时空通联,要害“不撕破”──暗含这类似新冠疫情大流行“联合国历史上最大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中的开展国际合作,践行多边主义,团结互助,是全世界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但“柯召--魏时珍猜想”要得到承认,需要在一个又一个类似于疫情考验上的真正扭转。这是中文世界科技进一步发展,最终整体超越英文世界科技才表现。
                                                      为啥要再办“柯召班”?
2020年9月17日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中,“四川大学数学明远学园──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柯召班)”,是57年来众望所归的英明决定──川大124年来一共培养了70多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有的成了科技精英,有的成了兴业之士,还有的成了治国栋梁,他们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63年到2020年,已57年。柯召--魏时珍猜想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品牌,是民族的骄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再办“柯召班”,也是有比较可计量的。而且,今后还会得到不断补充。例如:
2020年春节过后新学年,全国的大、中、小学都停止学生到校上课,改为上“网课”;国内、国际的大型重要会议,要开,也是采用“视频连线”方式的“解封”……这一下使得“柯召--魏时珍猜想”的意义,容易理解起来──1963年柯召--魏时珍猜想之所以按下“暂停键”,也许其中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容易理解──即使像川大这样全国著名的文理科大学里的师生,对即使像柯召院士这样担任了重要职务的数学家教授,领头研讨的科学基础,绝大多数也不容易理解──也许今后川大的师生也不容易理解;且柯召--魏时珍猜想证明的难度大,以及整个国内国际科学家的知识积累不够,当时柯召院士和魏时珍教授等“共一”、“通作”,有自知之明,才按下“暂停键”的。
1963年从川大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四川盐亭中学初中部教书的赵正旭(赵本旭)老师,传达的“柯召--魏时珍猜想”,按下“暂停键”后,当时他觉得自己成了“科研孤儿”。那么57年中,川大之声如何呢?我们来看高隆昌教授等论柯召--魏时珍猜想──2007年出版《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一书后,我们问过曾当过盐亭中学校长的雍圣契等老师,他们说“赵正旭”老师后来调回家乡去了;具体情况问不上信。我们也问过曾在四川大学数学系读书和留校教书的高隆昌教授等师生,知不知道川大数学系师生中,有人研究过类似“不撕破和不跳跃粘贴,能把空心圆球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的数学课题?
高隆昌教授是“川大学派”后期走出的科学家。认识高隆昌教授,是经上海交通大学老师吴新忠博士的介绍。这是2014年的事。我们联系上他,已到2016年高隆昌教授的《上帝略影》一书出版后,他就立即给我们寄了一本来。所以我们能对照学习高隆昌教授的《上帝略影》,由此感受到过去那些年川大的科研方向。这使我们更想请高隆昌教授帮助了解1963年前川大数学系“柯召--魏时珍猜想”这项奇特科研的情况──这是1963年我们遇上从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来盐亭中学教书的赵正旭老师,他讲对庞加莱猜想和苏联亚历山德罗夫拓扑数学空间等的研究,川大变为一道“空心圆球不撕破和不跳跃粘贴,能把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请证明的类似古怪的奥数难题,让人终生难忘。而且我们结合三旋理论进行研究,发现这种翻转,属于彭罗斯讲的“零锥”问题,很重大,要占今后科学理论半边天。
但高隆昌教授给我们的回信是:“关于赵正旭问题,我未听说过;我晚他两届(我是65届的)。从数学上应该说,就是个反演变换问题。比如先将球映射成单位球,然后作反演变换即是。这些步骤都是拓扑的,只是这时需要在完备空间上,而这只须加点紧致即可,且也是拓扑学已有的结论了。因为从最远端的终极世界向近端看,若正确,应该与所有既定成果相恰,否则值得推敲”。其实不是高隆昌教授说的那样简单,而且这也表明后来川大师生的科学水准。
但对柯召--魏时珍等“共一”,按下“暂停键”的合理性,也许有人会问:把“点内空间”比作“空心圆球”,把空心圆球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联系同舟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程度空前的“隔离病毒,但绝不会隔离爱”──“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封城”,“隔离、隔断、封闭”的疫情分区分级“管控圈”,有“上网课”,这也不过类似1963年时“点对点”打有线或无线电话,柯召、魏时珍等老师他们,不是也可以拿“电话”类似“上网课”,作比喻解释?
但“上网课”两端的场景很小,难说明“不撕破和不跳跃粘贴,能把空心圆球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上网课”是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国际的大型重要会议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类比的──这里的“点内空间”场景大,可以量子信息隐形传输有线或无线,类比不撕破“空心圆球”内表面可翻转到外表面;但那时没有这套设施。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吴万敏接受审查调查 川大柯召班入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9:31,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