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问薇千柔|查看: 22281|回复: 78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此次疫情传播有哪些特点?如何有效防护?李兰娟院士回应

 [复制链接]
19#
 噗鼾如雷 发表于: 2020-1-29 01:44:39|只看该作者

无症状感染者怎么防?李兰娟:大数据技术可以解决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新闻1+1丨无症状感染者怎么防?专家:大数据技术可以解决

  28日晚《新闻1+1》栏目中,白岩松连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针对网友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答疑。

白岩松:今天(28日)有这样一个信息,没有症状的患者或者说是传染者也会传染,怎么看待这一点?我们要防范什么?关注什么?
  李兰娟: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要关注这一类人,他们自己没有感觉到接触有疫情的人,事实上他已经接触到了感染者,所以他就感染了,但他又不知道。这个事情给我们预防带来很大难度,但现在我们有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化手段,就是你本人不知道你周围的人是感染者,但是大数据它会告诉你,你作为接触的人可能是疫情感染者。今天在浙江也碰到一位,他本人说他患病了,他说我从来没接触到武汉来的人,也没有接触到什么感染者,但是他被感染了。然后我们从大数据一查,发现他已经接触了三位是来自于武汉疫区的,所以现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把每一个人的流动情况可以摸得很清楚,所以我们现在同SARS时不一样了,有这样好的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它的作用来更好的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8#
 蓝色的冰 发表于: 2020-1-29 00:13:2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李兰娟院士:一线医生不敢喝水上厕所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李兰娟:一线医生不敢喝水上厕所

资料图为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中新网客户端1月28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28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及一线医护人员目前状况。她透露,很多一线医生现在不敢喝水上厕所。现在医护人员要进去一般好的情况是四小时能轮换,有时排班甚至是六到八小时,但是一次脱卸就要花非常长时间,还有风险。“所以大家尽量少喝水,一是节省防护服,二是减少感染风险,在那里工作是十分辛苦的。”
  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sunsu888 发表于: 2020-1-28 09:05:46|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浙江确诊病例较多? 李兰娟:不怕发现的多就怕漏掉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为什么浙江的确诊病例比较多? 李兰娟:我们不怕发现的多,就怕漏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是当下民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为增加更多防控疫情的报道,及时传递权威核心信息,昨天中午12:00,浙江新闻频道并机直播浙江卫视特别节目《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接受专访。

  :今天国家卫健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情况。这次发布会重点关注了社区防控。那李院士,为什么重点关注到社区防控,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给我们?
  李兰娟院士:我觉得关注到社区防控这个是我们抗击疫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因为从武汉疫区来的人,他可能直接回到了他自己的家,到了自己的社区,所以对这些人我们要进行疫情的调查。要依靠社区的力量来做好这些人的工作。对于已经发烧的,已经有症状的病人,及时送到医院去隔离治疗。对于没有症状、没有不舒服的,那就在家里居家隔离。

问:面对浙江省输入性病例比较多的情况下,您对我们浙江省的防控有信心吗?
  李兰娟院士:我们凡是有的都发现出来了,而且到浙江来的外来人员特别多,所以浙江确诊的病例就比较多一点,说明我们漏掉的少。我们不怕发现的多,就怕漏掉有没有。

问:浙江也有治愈的病例出现,大家就会想问说,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患者算是治愈出院了?
  李兰娟院士:标准是患者的体温要正常,肺部的炎症要控制,他的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更重要的是他病毒两次检测结果转阴了,他完全可以解除隔离出院,就跟平常人一样了。

问: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如何治疗?
  李兰娟院士:在H7N9的防控当中,我们总结出了“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首先是早期抗病毒,第二是抗休克治疗,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继发感染。还要“二平衡”,第一个平衡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是微生态的平衡,病毒感染以后,往往也有微生态的失平衡,导致细菌继发感染,所以微生态平衡能够减少继发感染。所以这一套方案和方法,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危重症病人当中,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问:浙江省疾控中心成功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兰娟院士: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这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分离到了毒株,我们对研究基因的结构、特性,是否存在变异,以及更好地研制疫苗都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所以,成功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对疫情的防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分离出毒株之后,疫苗或者药物需要多久能够研制出来?
  李兰娟院士:分离出毒株之后,疫苗研究最快的速度也要一个多月。

李兰娟院士解答网友疑问

1、网友疑问:“全身上下喷洒酒精,是否能起到消毒效果?”
  李兰娟院士:不能这样做,病毒对于外界抵抗力不强,75%的酒精就可以消毒,但是这是对于有可能被污染的一些物体的消毒,并不是在家里针对人也要这样消毒,人在外面接触主要是手,用流水冲洗,多洗手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办法。

2、网友疑问:“家里空调温度调高可以抵御新型冠状病毒吗?”
  李兰娟院士:房间内的温度要适应人的健康,太高可能对人的健康也不好。但是,这个病毒对外部环境是不耐高温的,我们一旦煮到100摄氏度,就能把这个病毒灭活。但也并不是说让你家里有那么高的温度,这样也很难受的,我觉得这个家里温度还是按照我们常规的生活需求来。

3、网友疑问:“抵御新型观状病毒多喝热水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多喝水是有利于健康的,尤其感冒的时候我们希望多喝水,现在这个情况下,大家多喝点水,我认为也是可以的。

4、网友疑问:“家里用紫外线灯消毒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紫外线灯消毒这个是在医院里面进行的,有一定的规范标准,因为它对眼睛的角膜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不主张在家里用紫外线消毒。

5、网友疑问:“佩戴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李兰娟院士:我们戴口罩主要是在公共场所,在家里没有人感染的,大家也没有人到武汉去过的,也没有接触过病人,那你在家里就不一定要带口罩了。口罩我们确实希望不要乱扔,个人在家用完要放在规定的可以消毒的垃圾箱里。而这个口罩我们一般还是一次性使用的。

6、网友疑问:“春节假期是否需要继续延长?中小学开学如何延期?”
  李兰娟院士:从武汉“封城”到春节假期延长到2月2号,正好是10天,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手段,在此期间排查清楚武汉疫区出来的人是否感染和发病,这个时间制定是很科学的。医学观察10天,心里也就基本有数了,到了14天,该解除的也就可以解除了。
源自:浙江新闻频道

  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6#
 搜索浪漫 发表于: 2020-1-27 10:13:29|只看该作者

武汉为何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新型肺炎潜伏期传染吗?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这样说

源自:国际在线
原文标题:武汉为何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新型肺炎潜伏期传染吗?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这样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情况是当下民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截至25日21时,除了尚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西藏外,所有发现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春节期间,总台央视记者董倩对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进行了独家专访。今年73岁的李兰娟院士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事件防控中有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为什么武汉要实施进出人员管控?
  李兰娟:疫情已经刻不容缓
  从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和周边的鄂州市、仙桃市、潜江市、黄冈市、荆门市等相续宣布暂停运营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时关闭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离开通道,严防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
  李兰娟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
  为什么提出对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的建议?
  李兰娟:从各个省感染的情况看,武汉出来的人导致了各个省感染,且不仅是一代感染,可能有的省都已经产生了第二代感染,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再继续扩大感染,如果其他的省没有控制,也像武汉那样蔓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损失会很惨重,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保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让传染病不发生大流行。
  对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晚了吗?
  李兰娟:做这个决定国家也是非常慎重的。如果要厉害一点,估计早几天就关掉了。现在全国二十几个省都有输入性的病人,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控制疫情,否则可能还会继续蔓延。这个办法已经是国家采取了最强硬的办法。
  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还要多久?
  李兰娟:新发病人明显减少,甚至新发病人没有了,肯定就可以解除了。武汉毕竟1000多万人,大多数是没有感染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句话对传染病爆发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新型肺炎潜伏期到底传不传染?李兰娟:潜伏期也有可能传染
  这次新型肺炎爆发,李兰娟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赴武汉听取了有关防控情况汇报并查看现场。
  新型肺炎只有通过呼吸道传播吗?
  李兰娟:基本上现在比较明了,呼吸道的传播是肯定的,另外有没有通过血液传播、粪便传播、污染物品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潜伏期到底传不传染?
  李兰娟:我一直在调查和了解,目前发现在潜伏期也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在接触病源的14天以内,我们要对他进行医学观察和相对隔离。
  如何区别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显示,新型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那么在冬季流感高发期,民众如何区别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呢?
  李兰娟:目前早期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发烧、有的干咳,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烧以后乏力,甚至有的还有点消化道的症状。我们要鉴别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咽拭子取个样,做病毒检测。通过检测,能报告出你是甲流、乙流还是新型冠状病毒,非常清楚。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应该定点的医院也有,都能检测。
  轻症患者可以居家隔离治疗吗?
  最近,被感染新型肺炎医生在家自我治疗并治愈的新闻频频被报道,这是否意味着,轻症新型肺炎患者可以居家隔离治疗呢?
  李兰娟:因为最近刚好有个医生报道了自己在家里自我干预后完全治愈的情况,我觉得也有他一定的道理。因为他本身是医生他自己懂,所以是不怕的。他知道自己的情况不会加重,那么在家里休息得比较好,吃得比较好,康复得比较好。但是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还是住院更加安全一点,因为定期要复查胸部的片子看有没有加重。你自己不是医务人员,对自己的情况不了解,肺部的炎症发展如果比较快,还是要在医院里治疗。
  李院士在采访中表示,免疫功能低下、老年人等更容易感染或转变成重症患者,这部分人需要格外重视防护。春节期间,她建议民众不要参加大型聚会,少去人多密集地区,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丁丘 发表于: 2020-1-26 08:20:45|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院士:新型肺炎潜伏期也可能传染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新型肺炎潜伏期有传染性吗?如何区别于普通感冒?总台记者独家专访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
⊙记者:董倩 顾小慈 乔全兴 李雯婷 杨弘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情况是当下民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根据相关部门通报数据统计,截至1月25日18时:29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372例。全国多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新型肺炎潜伏期到底传不传染?冬季感冒高发,如何区别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网络上医生分享的在家治愈经验可以效仿吗……春节期间,总台记者董倩对国家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著名传染病专家李兰娟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今年73岁的李兰娟院士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事件防控中有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这次新型肺炎爆发,她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赴武汉听取了有关防控情况汇报并查看现场。

新型肺炎只有通过呼吸道传播吗?
  :到现在这个阶段,这个病毒传播的途径,我们到底心里有数了吗?
  :基本上现在比较明了,呼吸道的传播是肯定的,另外有没有通过血液传播、粪便传播、污染物品的传播,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潜伏期到底传不传染?
  :您说过病毒潜伏最长期也就是14天,那么这14天里面有没有可能也传染其他人了?
  :这个事情我也一直在调查和了解,目前发现还是有的,在潜伏期也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在接触(病源)14天以内,我们要对他进行医学观察和相对隔离。

如何区别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显示,新型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那么在冬季流感高发期,民众如何区别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呢?

  :得了普通感冒和不幸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目前早期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发烧、有的干咳,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烧以后乏力,甚至有的还有点消化道的症状。所以我们要鉴别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咽拭子取个样,做个病毒的检测。现在技术非常好了,能报告你是甲流还是乙流还是新冠状病毒,非常清楚。

  :到哪儿去做这件事?
  :每个医院流感病毒都应该可以检测,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应该定点的医院也有了,都能检测了。

轻症患者均可居家隔离治疗吗?
  最近,被感染新型肺炎医生在家自我治疗并治愈的新闻频频被报道,这是否意味着,轻症新型肺炎患者可以居家隔离治疗呢?

  :您建不建议,如果看到早期的跟感冒差不多的症状,自我隔离自己在家治?
  :因为最近刚好有个医生报道了自己在家里自我干预后完全治愈的情况,我觉得也有他一定的道理。因为他本身是医生他自己懂,所以是不怕的。他知道自己的情况不会加重,那么在家里休息得比较好,吃得比较好,康复得比较好。但是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还是住院更加安全一点,因为定期要复查胸部的片子看有没有加重。你自己不是医务人员,对自己情况不了解,肺部的炎症发展如果比较快,还是要在医院里治疗。
  李院士在采访中表示,免疫功能低下、老年人等更容易感染或转变成重症患者,这部分人需要格外重视防护。春节期间,她建议民众不要参加大型聚会,少去人多密集地区,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
14#
 李雪 发表于: 2020-1-26 07:26:00|只看该作者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出现早期感冒症状不建议在家自我隔离

源自:经济观察报
原文标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出现早期感冒症状不建议在家自我隔离


  经济观察网 李沁/文 1月25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目前可以确认的是会通过呼吸道传播,是否会通过粪便、血液、污染物等途径传播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除了传播途径,李兰娟对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也做出了解答。
  对普通人而言,如何判定普通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区别?李兰娟表示,普通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早期症状相似,包括发烧、干咳、乏力等,可通过对咽试制取样的方式进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及病毒检测,其中最重要的是病毒检测。目前,全国各定点医院应该都有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可进行检测。
  如果普通人出现早期的感冒症状该如何处理?“不建议在家自我隔离,在有一定医疗条件的前提下,住院更为安全,因为需要定期复查胸片判断情况是否加重。”李兰娟认为,虽然已经有在家进行隔离并痊愈的先例,但与医务工作者不同,普通人对自身情况了解不清楚,如果肺部炎症发展比较快,到医院治疗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潜伏期是否具有传染性的问题,李兰娟也做出了解答:经过调查了解,目前发现病毒潜伏期是有可能传染给他人的,因此要对接触14天内接触过患者的人群进行医学观察与隔离排除。
  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伪装妖孽 发表于: 2020-1-23 17:26:00|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武汉关闭离汉通道是控制疫情的有力措施

源自:中国新闻网
  李兰娟: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是控制疫情的有力措施
  1月23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著名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接受媒体采访,她表示,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是控制疫情的有力措施。(记者:沈亦山)

  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更新|武汉新型肺炎全国疫情地图
12#
 脆裂性打击 发表于: 2020-1-23 16:49:57|只看该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儿童、青少年同样需防护病毒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儿童、青少年同样需防护病毒

  中新网杭州1月23日电(记者:张斌 钱晨菲)23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杭州接受中新网等媒体采访时,回应了民众关切问题。
李兰娟在杭州接受中新网等媒体采访。 钱晨菲 摄
  记者:国家卫健委赴武汉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昨晚在微博上表示,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肺炎。他认为,病毒可能是从眼结膜传染,公众需要担心眼部感染的风险吗?是否要带护目镜?
  李兰娟院士:医护人员由于直接接触病人,需要佩戴护目镜进行防护;普通民众如若不住院、不接触发热病人,暂不需要护目镜,用口罩可以防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张斌 摄
  记者:武汉今天宣布“封城”,您对此有何评价?其他城市有没有必要这样做?
  李兰娟院士:为了保证其他城市、省份的安全,我认为“封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决策,把有可能传染的人局限在武汉,减少疾病的扩散。其他城市本身不是原发地,对已感染的人要进行隔离,对与已感染者有接触的人要进行医学观察。
  记者:昨天,湖北公布的最新确诊人数达444人,人数有明显的上升。外界认为,此次疫情的确诊人数将突破6000人。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您预计疫情发展形势怎么样?
  李兰娟院士:这是一个新发传染病,我们需要在与其斗争中不断去了解。现在增加的感染人数,是符合传染病流行规律的,我们定位武汉为局部爆发,6000人这个数字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气候也属于(病毒)比较容易传播的气候。
  记者:网络上有声音说儿童、青少年不易感染,您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
  李兰娟院士:易感人群是指原来没有被感染过,身体没有抵抗力、没有免疫物质的产生,面临病毒的时候容易被感染的人群。不同人群的免疫功能不一样,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感染,但儿童、青少年同样需要做好防护,不能排除在外。
  记者:痊愈的患者是否具有抵抗病毒的血清,是否可以由此研发疫苗?
  李兰娟院士:这种办法确实是有一定的效果,目前科技部以及相关专家正积极推进疫苗研发,但还没有研制成功有效的疫苗。
  记者:民众担心,武汉寄来的快递有没有问题,从武汉开往其他城市的车辆是否需要消毒?
  李兰娟院士:病毒在空气外环境下传播力不强,所以一般来说快递是没什么问题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减少人员流动。此外,我说75%的乙醇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并不是呼吁大家去喝酒,这是两个概念。
  记者:春运期间,民众在火车上、飞机上这些密闭的空间是不是需要全程戴口罩?
  李兰娟院士:在空气不流通、人口密集、不清楚周边是否有感染者的情况下,戴上口罩是具有安全性的。
  记者:该疾病是否一定要跟武汉有关才会感染?还是说也有其他可能性?
  李兰娟院士:目前从全国各地报告来看,发病的病人都是有武汉人的接触史的,所以我们还是将武汉锁定为传染源,所以武汉实行了封城,来保护其他省份不要再有新的病人出现。
  记者:有民众家里养了信鸽,是否存在危险性?
  李兰娟院士:武汉通过调查基本锁定传染源为野生动物。在其他地区、国家的防控系统也会进行采样,若家里养了信鸽不放心,也可以去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目前各地都是输入型病人,所以其他地区的动物中应该还不存在传染源。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豆角 发表于: 2020-1-23 13:46:00|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院士:75%酒精可灭活病毒 不是叫人人喝酒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最新!目前杭州没有重症病例,在浙一感染病房住院的病人,都还稳定,没有插管病人,但接下来肯定会有

源自:都市快报

  昨天,都市快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她就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目前致死率比H7N9低,老人、抵抗力差的人、有基础疾病的人是特别容易感染的人群。
  今天一早,李兰娟院士赶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隔离病房,查看了目前院内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上午10点,李兰娟院士接受媒体采访。

目前杭州没有重症
  在浙一感染病房住院的病人,还都是稳定的,没有插管病人,但接下来肯定会有

  :现在杭州的情况怎么样?N95口罩是不是应该要去买,是不是要去买网上热炒的口罩?
  李兰娟:刚刚我从浙一的病房出来,目前杭州没有重症,一般的肺部炎症感染,省内可能会有个别今后的重症病人转过来,目前还没有转过来。目前在浙一感染病房住院的病人,还都是稳定的。口罩的话,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需要,外面的百姓到特定的场所才用高端口罩。一般在空气流通的空间是安全的,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一定要戴口罩。
  李兰娟:目前在浙大一院,新冠状病毒的隔离病房还没有插管的病人,接下来肯定会有的,这是疾病的规律,总有一部分人会变成重症,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目前来讲,有少数人有缺氧的情况。不需要气管插管,都没有达到危重症的程度。
  昨天我说75%酒精可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不是叫人人都去喝酒!

记者:这个病毒是不是跟武汉或者武汉人有关系才会得病?
  李兰娟:还是锁定了武汉作为传染源出来的关系。

记者:家里养了信鸽,是不是危险?
  李兰娟院士:包括各种各样的哺乳动物,在其他地区也有采样,目前还没有发现。家里养了宠物,不放心可以去检测。我们不是流行区,都是输入性,在动物中应该还不存在病毒,不放心可以检测。

记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能再具体说说吗?
  李兰娟:昨天我说75%酒精可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不是叫人人都去喝酒!这是两个概念,75%浓度酒精是用于消毒医疗器件、皮肤等。春节到了,我绝对反对酗酒,大量喝酒对人体有害,尤其是肝脏!

记者:昨天有消息说病毒存在变异可能,这意味着什么?
  李兰娟:新型冠状病毒本来就是变异的结果,外界存在很多冠状病毒,但并不一定感染人。科学家正在分离冠状病毒,进行基因测序,把新型冠状病毒和每天分离到的冠状病毒进行比对,这是科学家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老百姓不需要过于关注这个事情。

记者:作为传染病方面的专家,您怎样解读56℃和30分钟概念?
  李兰娟:我们有些物品要进行消毒,或者跟病人接触过的器件要消毒。对这个病毒,到底什么情况下能灭活病毒,让它没有感染性,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温度和时间,这个病毒就能灭活,灭活了就没有感染性了。这个是我们控制医院感染,进行物品消毒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李兰娟院士:如果是接触过患者或者有可能感染的人,我们从病房里出来,医务人员的衣物要需要就地销毁,不能带出感染区。没有接触过感染源的,不存在需要回去消毒的问题。广大老百姓来讲,不存在已经接触了病人的情况,大家千万不要恐慌,社会是安全的。
  武汉必须要封城,让那些有感染的人不出来,我们整个外界安全了。对已经出来感染的人都严格隔离了。对已经感染的人或和已经感染的人接触的人,严格隔离是非常必要的。隔离之外的其他地方,就是安全的。所以浙江当年SARS的时候,有4个人全部隔离,与他们接触的人也全部隔离了,这个外界就是安全的。

一线医护人员要戴护目镜,市民不用戴
记者:北大医院王教授所接触到的是不是超级携带者,当时是不是传染了14个人员?另外护目镜有必要吗?我们的眼睛是不是也要保护起来。

  李兰娟院士:作为医务人员,他们是面对着病人,是密切接触病人,病人在讲话有飞沫跑出来,医务人员要近距离接触病人。所以眼结膜也好,呼吸道也好,都有感染的危险和风险。我一直说,医务人员是冒着风险救治病人,这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确实通过结膜和呼吸道都有感染的可能,当然我们现在也采取有利的措施,要使医务人员尽量避免感染。但是被感染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

记者:王主任感染了这个新型肺炎,他说有可能是眼结膜传染导致,您也是跟他一道前往武汉调查的专家,您本人有这方面担心吗?公众是否需要担心眼部感染的风险,从戴口罩要上升到带护目镜吗?
  李兰娟:我跟他不是同一批的,他是最早一批进入武汉医疗队的。我是18号去的,跟他没有接触也没见过他,他是直接在一线救治病人,跟其他医务人员风险一样,他也是被感染的。对预防的话,医务人员是面对面直接接触病人,所以眼、呼吸道要全面防御。普通人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者要和从武汉来的人接触,就需要戴口罩就可以了。

记者:北大医院的王教授说,在发热门诊,薄弱环节在护目镜上。现在有一些发烧的市民到发热门诊,他们除了戴口罩还需要戴护目镜吗?
  李兰娟:我们现在有定点医院,尤其有对武汉来的病人诊疗当中,医护人员是需要戴护目镜的。

记者:那么如果有发烧的病人去看病,没有必要戴吗?
  李兰娟:为什么要戴护目镜,是因为医护人员和病人面对面沟通时,可能会被病人的唾液飞沫感染到,所以要加以防护。病人去看病时,我们认为戴口罩是必须的。

武汉“封城”的决定非常英明
记者:昨天凌晨宣布武汉封城,您对这个有什么评价,这个举措对全国的其他城市,或者是现在确诊人数比较多的城市有没有什么启发?

  李兰娟: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决策。为了保证我们其它城市、省的安全,把有可能传染的人局限在武汉,不向全国播散。这个决策以后,让武汉的人不再出来,这样其他的地方就更加安全,这是中央作出的非常英明的决策。
  李兰娟:其他城市因为本身不是原发地,所以主要是对已经发现感染的人要进行隔离。包括跟已经感染的人有过接触的人要调查出来,要就地医学观察。或者对武汉来的人要进行医学观察。除此之外,没有感染的地方,也是可以自由流动,是安全的。

接下来的疫情怎么发展?
记者:湖北最新确诊人数,相较之前有明显的上升,有武汉当地的医生说他估计这次的最终确诊人数可能到达6000人,您估计这次疫情发展的形式会怎么样?

  李兰娟:这是一个新发传染病,病源是新的。所以早期人民对这个病也是在跟它斗争,不能够完全了解。我们去了以后认定有人传人的情况。随着这个事态的发展,在封锁华南海鲜市场前,已经存在着一个传播,已经被感染的人如果没有发现的话,容易传播给其它人。在武汉,比较多的人被感染了,希望不要再传播到全国,全国已经有被感染的人,应该隔离和医学观察,这样才能控制疫情。现在增加的人数,是符合传染病流行的规律的。武汉是属于局部爆发,有这些人被感染不奇怪的。
  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
  说小孩子和年轻人不易感
  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记者:昨天您说所有的人都是易感人群,年纪大的人,有基础疾病的人,身体比较差的人更易感。网上说小孩子和年轻人不容易被感染,这个概念再给我们讲讲。
  李兰娟:什么叫易感人群,指的是原来没有感染过,没有抵抗力,没有免疫力物质的产生,所以感染了这种新型病毒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感染的,叫易感人群。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新发型的病毒类型,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而老年人、抵抗力差的人、有基础疾病的人,又是更易感的人群,感染后也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网上有消息说小孩子和年轻人对这个病毒不易感,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经感染的人康复了,血清里有抗体
  目前还没有制成有效的疫苗

记者:有一部分的感染患者已经治疗出院了,这部分人是不是已经有抵抗的血清,是不是可以通过血清提炼疫苗?
  李兰娟:在SARS的时候,我们的科学家曾经都做过研究,已经感染的人康复了,血清里有抗体。真的在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用这些病人的血清抗体治疗已经病毒正在感染的病人,有一定的效果,这是一种的技术,我们也在进一步探索中。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中,没有制成有效的疫苗。
  火车上飞机上要不要全程戴口罩?

记者:春运期间在飞机、火车等密闭空间,是不是要全程戴口罩。
  李兰娟:在密闭的空间,空气不流通,人员密集的场所,在不清楚是否有人员感染的情况下,戴上口罩比较安全些。
⊙首席记者:俞茜茜 记者:金晶 张煜锌

  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0#
 烟火之恋 发表于: 2020-1-23 10:54:59|只看该作者

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普通民众暂不需要护目镜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李兰娟院士称普通民众暂不需要护目镜

  23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护人员由于直接接触发热病人,需要佩戴护目镜进行防护;普通民众如若不住院、不接触发热病人,暂不需要护目镜,用口罩可以防护。

  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07:47,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