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8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红叶 发表于: 2020-11-23 17:19:4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人引经据典讲古话旧:刘一达散文集《典故北京》说典故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说古道今:典故北京说典故──著名作家刘一达《典故北京》新书发布会”在Page One北京坊店举行
  11月21日下午,“说古道今:典故北京说典故──著名作家刘一达《典故北京》新书发布会”在Page One北京坊店举行,著名京味儿文学作家、《典故北京》作者刘一达,著名演播艺术家艾宝良,以及著名作家萨苏,围绕老北京的陈年往事和典故人文展开了深入且有趣的对谈。本次活动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奕丹主持。
刘一达已成为京味儿文化的标志性作家
  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北京人。198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京味儿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随笔集、纪实文学、话剧剧本、电视剧本等八十多部,约两千万字,获得过各种新闻奖和文学奖五十多项。其京味儿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已成为京味儿文化的标志性作家。2016年,编剧话剧《玩家》,在北京人艺连演几十场。2017年,成为京味儿小说语言非遗传承人。2018年,出版十二卷《刘一达京味儿长篇小说集》。
《典故北京》是刘一达积二十多年心血采访创作的有关北京人文历史的最新散文集
  《典故北京》是刘一达积二十多年心血采访创作的有关北京人文历史的最新散文集。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引经据典”42篇;下篇“谈天说地”11篇。谈典故其实就是讲古话旧。对于一般北京人,更不必说新北京人,北京到处都有古代文化的遗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习焉不察地使用着一些其实很有来历的说法,却少有人往深里探究,想深究的人往往也无从下手。这便凸显出了《典故北京》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作品探寻老北京“三山五顶”“五大镇物”,趣说造办处与“燕京八绝”;解密老北京“四大凶宅”“八大胡同”,回溯京城牌匾逸事、镖局往事。海淀当年叫“海店”?丰台为什么叫丰台?桑皂杜梨槐,不进阴阳宅?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推出午门斩首”是讹传?“东富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作者以地道的京味儿语言,钩沉数百年掌故人文,漫谈老北京文化遗存,既有历史色泽,更有生活气息。新旧交替时代变迁下的感悟与反思深藏其间,为读者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存照。
艾宝良评价刘一达的作品“每句话都很精到、讲究,属于那种既能看又能读的”
  著名演播艺术家艾宝良是刘一达的老朋友,曾演播多部刘一达的京味儿作品,他评价刘一达的作品“每句话都很精到、讲究,属于那种既能看又能读的”。谈及作品内容,艾宝良认为,刘一达的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写人物的,多数写的是市民阶层,虽然是小人物,却都有北京人的风骨,外表很客气、很谦虚,内里却很倔强。另一类则是写北京典故的,比如这本《典故北京》,“刘一达写景、写典故,他能写出情来。这个要命,他不是简单的罗列,他能把你的眼泪写出来,这就是功底。”发布会现场,艾宝良还深情朗读了《典故北京》中的《东富西贵,北贫南贱》一文,并坦言,希望有机会能尽己所能,多朗读、多演播刘一达的作品。
萨苏说,刘一达老师的书能够给我们一种情感上的慰藉
  作为一个曾旅居国外多年的老北京人,萨苏说,刘一达老师的书能够给我们一种情感上的慰藉,读完他的书,再走进北京的街道,会发现北京的韵味不在某个石头狮子里,也不在某个城门楼子里,它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会喜欢它。这部《典故北京》写了这么多老北京的典故和故事,给人的一个感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有希望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或者东方的传统文化从来就不是现代化的敌人,如果能合理运用,它其实能给予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许多帮助。“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北京奔,眼神永远在眼睛外面,那其实是你的灵魂没有回到你的身体里。当你看到刘老师这些书的时候,或者听到艾老师抑扬顿挫地把北京讲给你的时候,你或许会感觉到心一下子落了地,这块土地忽然有了灵魂,这时候北京才属于你。”
  而作为一个新北京人,奕丹认为,《典故北京》除了讲古话旧之外,还写到北京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妙趣横生的典故,从这些典故中,我们会看到以及感受到北京的精气神,无论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看到这本书可能都会觉得内心有一种特别热望的感觉,对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好,对于故土也好,都会产生内心的热爱或者感动。
刘一达的忠实读者送来“贺礼”
《典故北京》新书发布会合影
  活动的最后,刘一达对朋友们对《典故北京》的支持和厚爱表示了由衷感谢。谈及创作缘起,刘一达坦言写作对于他来说就像生活的一部分,自己16岁就到工厂当工人,后来又在《北京晚报》做了24年记者,接触了很多北京人,也有机会采访很多北京人,有了这些经历,知道的事就会特别多,如果不写出来觉得可惜。当被问起《典故北京》的创作体会,他说,《典故北京》说的是北京的事、北京的传说,里面写的很多都是北京人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事。这本书上篇为“引经据典”,下篇为“谈天说地”,“引经据典”必须要把史料弄清楚,如《东四西单鼓楼前》一文,东四为什么当年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这些都得查资料,找到真正的原因。而“谈天说地”主要以民间传说为主,包括潭柘寺的“神锅”之谜、“八大胡同”那些事儿等等,这些民间传说可以说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含着历代北京人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它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希望读者朋友能够从中感受到北京文化的博大精深。
《典故北京》刘一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导语
  引经据典,谈天说地,讲古话旧,京味京事
  著名京味儿文学作家刘一达最新散文集
  钩沉数百年掌故人文,漫谈老北京文化遗存
  一座皇都与市民之城,一个正史与传奇间的“典故北京”
《典故北京》内封
  《典故北京》是著名京味儿文学作家刘一达的最新散文集。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引经据典”42篇;下篇“谈天说地”11篇。谈典故其实就是讲古话旧。对于一般北京人,更不必说新北京人,北京到处都有古代文化的遗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习焉不察地使用着一些其实很有来历的说法,却少有人往深里探究,想深究的人往往也无从下手。这便凸显出了《典故北京》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作品探寻老北京“三山五顶”“五大镇物”,趣说造办处与“燕京八绝”;解密老北京“四大凶宅”“八大胡同”,回溯京城牌匾逸事、镖局往事。海淀当年叫“海店”?丰台为什么叫丰台?桑皂杜梨槐,不进阴阳宅?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推出午门斩首”是讹传?“东富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作者以地道的京味儿语言,钩沉数百年掌故人文,漫谈老北京文化遗存,既有历史色泽,更有生活气息。新旧交替时代变迁下的感悟与反思深藏其间,为读者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存照。

⊙ 作者简介
  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当过工人、教师、职工学校副校长、北京市委机关干部、《北京晚报》记者。198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京味儿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随笔集、纪实文学、话剧剧本、电视剧本等八十多部,约两千万字,获得过各种新闻奖和文学奖五十多项。其京味儿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已成为京味儿文化的标志性作家。2016年,编剧话剧《玩家》,在北京人艺连演几十场。2017年,成为京味儿小说语言非遗传承人。2018年,出版十二卷《刘一达京味儿长篇小说集》。已出版的京味儿“虫儿系列”《人虫儿》《再说人虫儿》《画虫儿》等深受读者喜欢,再版多次,畅销不衰。《典故北京》是其积二十多年心血采访创作的有关北京人文历史的最新力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严惩!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山西7起涉黑案件均已一审审结 报告:中国互联网网络直播用户5.62亿 AI专利申请数世界第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5 12:14,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