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9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1年艺坛新势力 当红70后艺术家趁势而上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预展时间
现当代艺术

  11月26日至27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卖时间
现当代艺术

  11月28日(星期日)上午10:30

地点
北京昆仑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70后青年艺术家,成长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这也使得他们拥有更加开阔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视野,造就了他们与前辈相迥异的人生阅历和艺术面貌。本次诚轩秋拍甄选多位70、80后艺术家佳作,囊括黄宇兴《栖息地》、李继开《卵石》、宋琨《蒙古男人》与熊宇《黄昏的云彩》等,精彩纷呈。
  黄宇兴(b.1975)
  黄宇兴1975年生于北京,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同代艺术家大多向观念主义倾斜,黄宇兴却不随波逐流,其绘画忠于表达自我精神世界,意在探索人类文明发展下产生的种种议题。在近二十年创作生涯中,黄宇兴以独特绘画语言,将自己敏感、丰富的内在精神诉诸观者。
  Lot 620
  黄宇兴(b.1975)栖息地
  2010年
  布面 油画230×170 cm。
出版:《黄宇兴:光芒》,红桥画廊,上海,2010年9月

  展览:“光芒:黄宇兴绘画展”,2010年9月10日至2010年10月8日,红桥画廊,上海
  2004年以后,黄宇兴的创作大致可分为“日志”、“改变中的生命史”、“光芒”、“河流”、“气泡”等几个系列,“对于人的理解”这一主题始终贯穿其间,画家的成长呈现出鲜明线性特征,有时上一阶段偶发元素,很可能孕育或改变之后的创作方向。
  如果说《改变中的生命史》是黄宇兴“春秋笔法”之作,那么《栖息地》改用更直接的方式,借身体政治隐喻个体和人类文明之间的矛盾,堪称为“光芒”系列代表。
  Lot 620 局部
  有别于同时代艺术家表达的观念主义,引发黄宇兴每一次创作转向的,几乎都是生活本身。
  2009年,在经历了喜马拉雅山区长途旅行之后,明亮、新鲜的荧光色更像是一位突如其来的造访者,从一个角落开始,慢慢闯入了黄宇兴的画布。阴暗的树干下,四处散落肢体、面容和器官,则暗示著作者与美和整体性之间的对峙。“我感兴趣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动物性的人与文明角色的扮演者之间的关系。”这便是黄宇兴的身体社会学,也是那个被他称之为“栖息地”的所在。
  李继开(b.1975)
  李继开,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199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04年于该院取得硕士学位。
  在他成长的年代,大众文化的旁支,动漫与电子游戏已经开始蔓延,这深刻地塑造了一代人观看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李继开从中获取灵感,形成了不同于经典油画语言的画面形式,表达了一种在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下,复杂的现实中,微妙的、若隐若现的痛苦感和虚无感,以及以拒绝成年的方式进行自我解脱的尝试。这就是所谓“卡通一代”的新风格。
  Lot 619
  李继开(b.1975)卵石
  2007年
  布面 丙烯50×200 cm
出版:《混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08年,第64至66页

  《李继开:小世界》,季节画廊,苏黎士,2008年,第54至55页
  《独行:李继开的绘画》,画布国际艺术,阿姆斯多芬,2008年,第102至103页
  《断木森林:李继开作品》,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武汉,2008年,第84至85页
  展览:“混浊”,2008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
  “小世界:李继开的绘画”,2008年,季节画廊,苏黎士
  “独行:李继开的绘画”,2008年,画布国际艺术,阿姆斯多芬
  “乱枝:李继开的绘画”,2008年,美术文献艺术中 心,武汉
  Lot 619(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李继开自创作之初就以男孩形象为主体,形成鲜明的视觉系统。在他的笔下,那个小男孩乖巧、迷茫、疲惫、伤感,拒绝长大,沉浸在醒不来的白日梦中。与男孩相伴的,是被丢弃在废墟中的玩偶,孤独、落寞。男孩和玩偶既可看做艺术家的内心独白,亦可视为七零后一代人的精神状态写照。
  宋琨(b.1977)
  1977年宋琨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在北京。宋琨是中国当代具象绘画领域中建立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内含着真实生命状态和情感力量。
  2002年宋琨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她参加了“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被认为是当时“最值得期待的年轻女性艺术家”。她的绘画以精细、敏感见长,通过“意识流式的叙事”记录社会、时代的个体经验,引发观者潜意识里的情感共鸣。
  Lot 621
  宋琨(b.1977)蒙古男人
  2007年 布面 综合材料44×33 cm。
  本幅《蒙古男人》先用炭笔塑造人物形象,再以姜黄色丙烯颜料覆盖人物的面部、颈部和帽子,将脸型扁平、颧骨突出的蒙古男子形象刻画地淋漓尽致,这也是宋琨绘画作品中少见的题材和创作方式。
  熊宇(b.1975)
  熊宇1975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于200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熊宇2000年起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
  熊宇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70后重要的标志性艺术家。在他的绘画中可以找到七十年代中后期一代人的许多特征,比如梦想,漫画的视觉风格,幻觉似的体验,形象和颜色的酷,以及电子文化的感觉。
  Lot 618
  熊宇(b.1975)黄昏的云彩
  2010
  布面 油画
  200×150 cm。
出版:《穿过心中的镜子 — 熊宇个展》,半岛维画廊,香港,2011年

  展览:“穿过心中的镜子 — 熊宇个展”,2011年,半岛维画廊,香港
  本拍品作于2010年,画面中,人物身后挥动的翅膀,照亮画面的光束,这些元素皆强调与突出了人类的信念。艺术家说“每个人都会有梦想,而梦想往往像隐形的翅膀一样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当中。”
  熊宇的作品不受固有模式的限制,那些夸张的接近漫画形象的角色长着大大的眼睛,用优美典雅的姿态,轻易地就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并直面我们的内心,看到熊宇的作品想到的也许会是曾经的梦想,自己有过的愿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涯贝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涯贝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涯贝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涯贝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涯贝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涯贝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简约又精彩 冬奥筹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体双面皆精彩:清乾隆粉彩百鹿图座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2 07:23,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