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17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人张莉新作《小说风景》呈现百年中国故事的内在美学逻辑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张莉教授最新散文随笔集《小说风景》呈现百年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内在美学逻辑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张莉教授的最新小说研究专著《小说风景》,该书源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小说评论》开设“重读现代中国故事”专栏,发表时曾产生广泛影响。在此书中,张莉用随笔式的写作重读鲁迅的《祝福》,郁达夫的《过去》,沈从文的《萧萧》,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铁凝的《笨花》……从这些耳熟能详的篇目中,发现那些我们未曾窥见的小说微光;探索作家们的成长革新之路,思考他们如何在百年文学传统的脉络里确立自我风格。通过精微的文本细读,张莉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所关注的核心命题:白话小说传统、文体革命、爱情话语的变迁、中国民族风格的构建、革命抒情美学的形成……呈现百年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内在美学逻辑。
  《小说风景》中的章节大部分都发表于二零二一年,但它却是张莉十年来文学教育的产物。近三年,张莉在北京师范大学给研究生开设“原典导读”课,与研究生们一起共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她说“我听过年轻人在课堂上的热烈讨论,我也曾向他们讲述过我的诸多理解,我甚至觉得,那些美妙的时刻也意味着这些文本早已不仅是文学史深处的文本,它们也勾连起了我们当下的生存,进而建立起我们与他们、当下与历史的情感联结。换言之,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学实践,建立一种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学的读法’。”
  在本书中,张莉展现了许多跨越文本时代的真知灼见,令人耳目一新。“郁达夫作品的主题,最饶有意味的地方在于不是写‘性’而是写‘情’,对于这位作家而言,重要的不是认出故人、认出情人,而是认出同类;重要的是作为受苦人遇到受苦人,作为失意人遇到失意人。”
  她读《呼兰河传》:“《呼兰河传》里,即使是最庸常的民众身上,也有着令人惊异的活下去的能量。萧红对于呼兰河人民的生存,既有五四启蒙思想的观照,也有站在本地人内部视角的认知,甚而,她有着对人类整体生存的认识:呼兰人的生存里,既有人的无奈、人的苟且,也有人的超拔。”她写下对于革命抒情作品的理解:“孙犁以个人声音写出千万人的心之所向,由此,‘个我’便也成为了‘公我’,‘个我’与‘公我’情感与价值取向的高度契合是优秀革命抒情作品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位持续关注女性文学领域的专家,在本书中,张莉同样用这一视角重新解读了鲁迅的《祝福》,她观察到小说中女人们对祥林嫂的指责,在她看来,“柳妈之所以能占领这个居高临下的位置,可以站在审判他人的角度,在于祥林嫂和她都相信女人节烈这一话语体系。”她谈何以是女性之美?“某种意义上,铁凝重新发现了女性身体之美,她将女性身体从外化的标签中解放出来。这些身体不是供欲望化观看的,但也不是用来展览的,铁凝笔下女性之美,是对自我身体的凝视、认同、接纳,是自信与自在,是以健康和强壮为底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在评价张莉的评论时说:在平庸主宰着人们认知结构的时候,批评家的存在方显出自己的意义。张莉清醒地在一些文本里看到了时代的盲区,而这是其思考的出发点。
  在张莉看来,每一部优秀小说、每一个经典文本都有它独一无二的风景,都有着它隐秘的入口,需要读者去发现,小说风景的意义便在于此。读者也可以借由本书,跟随张莉一起进行“文本探秘之旅”,去发现经典小说中的迷人风景。
《小说风景》张莉
  人民文学出版社


  导语
  著名学者、批评家张莉全新力作
  回顾百年中国故事,进入文学现场,感受新的愉悦
  重新去认识我们的文学生活
  《小说风景》源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小说评论》开设“重读现代中国故事”专栏,发表时曾产生广泛影响。在此书中,张莉用随笔式的写作重读鲁迅的《祝福》,郁达夫的《过去》,沈从文的《萧萧》,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铁凝的《永远有多远》……从这些耳熟能详的篇目中,发现那些我们未曾窥见的小说微光;探索作家们的成长革新之路,思考他们如何在百年文学传统的脉络里确立自我风格。通过精微的文本细读,作者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所关注的核心命题:小说文体的革命、爱情话语的变迁、中国美学风格的构建……呈现百年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内在美学逻辑。

编辑推荐
  《小说风景》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如鲁迅《祝福》,郁达夫《过去》,沈从文《萧萧》,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铁凝的《笨花》等篇目的重读,既可读到张莉对于这些文本新的理解和观点,又可以串联出中国现当代百年文学发展史,文章通俗晓畅,处处机杼,兼具学术视野和通俗性。阅读,只有在重读中才能产生意义。回顾百年中国故事,进入文学现场,感受新的愉悦,重新去认识我们的文学生活。

⊙ 作者简介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持微火者》《众声独语》及《远行人必有故事》等。主编《2020年中国女性文学选》《生活风格:2020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即使雪落满舱:2020年中国散文20家》《京味浮沉与北京文学的发展》《我认出了风暴》《人生有所思》等。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华文最佳散文奖,中国女性文学优秀成果奖。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靠“一碗麻辣烫”赴港IPO,杨国福究竟有何本事? 《你是这样的人》用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5 09:40,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