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01|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郭建勋 发表于: 2008-5-17 13:21:1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大灾面前:炉霍人,好样的!

 [复制链接]
人民网马尔康5月17日快讯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张海峰10:40与后方编辑电话联线:
记者收到来自绵竹镇的消息。绵竹镇距离汶川县城约数十公里,那里急需医疗队。目前在现场的仅有一支,是由四川甘孜洲炉霍县派出的县级医疗队,只有十几人,且携带的药品非常有限。

因此,记者想通过人民网呼吁:绵竹镇目前救援力量非常薄弱,急需外界的医生、药品、器材、帐篷等方面的支援。
  另外,特别需要介绍的是这支医疗队的队长叫谢春英,她就是名地震孤儿,后由国家抚养长大,并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截至记者发稿时止,这支医疗队已经救治了50多名伤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郭建勋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郭建勋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郭建勋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郭建勋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郭建勋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郭建勋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龙门山断裂带科学探源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死亡83万人
2# 四姑娘山
 楼主|郭建勋 发表于: 2008-5-17 13:21:3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也许,炉霍人对于地震的感受更为真切,也更懂得在大灾面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拯救灾区的人民!这种应急措施和果敢的救灾行动,竟先于甘孜州的行动!

早一点到达,就多救一名灾民,就能挽救一位骨肉同胞!灾情就是命令,不需要进行层层的行政动员和安排!

炉霍人,好样的!你们的行动,终于没有让我们对甘孜州的应急能力极度迟钝的失望!

在灾区,你们就代表了整个甘孜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郭建勋 发表于: 2008-5-22 01:16:51|只看该作者
炉霍医疗救援小分队已救治伤员840余人

──

2008-5-22 1:00:25

四川新闻网-甘孜日报讯
  (张刚)炉霍县医疗救援自愿小分队于15日深夜深入震中汶川县绵篪镇紧急开展救援工作。截止日前,小分队已经救治伤病员840余人。
  绵篪镇位于汶川县与都江堰接的东部地区,距县城18公里,全镇总人口6700余人,是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据悉,5·12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炉霍各方快速反应,医疗人员纷纷要求赶赴灾区支援,报答全国各族同胞在1973年炉霍大地震中的援救之恩。医疗救援小分队迅速组建,共由13人组成,是一支药品器械齐全、后勤保障有力、医技人员精干、救援经验丰富的队伍,队员都是亲身经历过1973年炉霍大地震的当地藏族医生,对大地震中同胞的痛苦感同身受,有强烈的报恩之心。
  据了解,医疗小分队已经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村民们在自身极度困难的景况下还主动给小分队带路、送腊肉,表示了极大的信赖,当地党委政府也高度肯定积极支持。18日,医疗救援小分队正在深入绵篪镇克约村开展救援。该村地处海拔较高的山顶地区,共有136户600余人口,现有300多人被困山上,其中有许多伤员亟待救治。从绵篪镇到克约村需徒步行走4小时才能到达。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20收起理由
leikang + 20谢谢郭兄的跟踪关注

查看全部评分

4# 金佛山
 楼主|郭建勋 发表于: 2008-5-22 21:28:29|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只是想把零星的材料汇起来,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救灾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郭建勋 发表于: 2008-5-22 21:30:59|只看该作者
我州抗震救灾医疗队在灾区开展救护

2008-05-20

──

  目前已救治伤员50余人
  本报讯 (记者:泽央)17日, 记者从州卫生局获悉, 于15日赴阿坝的我州两批抗震救灾医疗队66人已抵灾区,并分赴汶川和茂县开展医疗救护, 目前已救治伤员50余人。
  据州卫生局副局长林银生介绍,第一批由13人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队15日从我州炉霍县出发, 于当天晚上抵达汶川, 现已在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由州疾控中心,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卫生系统抽调的5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二批抗震救灾医疗队,于15日下午启程由丹巴途经金川、马尔康, 直至汶川灾区支援救灾。16日,由于路途艰险,医疗车队行至黑水县附近时发生翻车事故, 带队的州人民医院副院长黄祥受伤, 无法前行, 全体医护人员在救护车上过了一夜。17日早上6点,由于心牵灾区人民,全体医护人员徒步向茂县出发, 早上10时 20分到达茂县。 在向当地应急指挥部报到后, 医疗队按照指挥部安排, 立即在当地开展救护工作。
  据介绍, 我州第三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已集结。目前,这支由来自州卫生局、 甘孜卫生学校及附院、州执法监督所、海螺沟景区人民医院、 州妇保院、 稻城县卫生局、九龙县卫生局、道孚县卫生局的8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队已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接受指令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文章来源: 甘孜日报
6# 青城山
 楼主|郭建勋 发表于: 2008-5-25 21:44:34|只看该作者
阿坝州副州长秦大林致谢甘孜人民对汶川灾区的深情厚谊

──

2008-5-23 20:54:27

四川新闻网-甘孜日报讯
  (文琼) 近日,在绵篪镇的阿坝州副州长秦大林告诉正在灾区看望慰问医疗小组的炉霍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力夫:在这次5·12大地震,甘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和农牧民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对阿坝灾区进行了无私的救援和帮助,谱写了一曲民族大团结的壮歌,他代表阿坝人民对甘孜人民的深情厚谊表示衷心的感谢。
  据了解,截止目前,炉霍县医疗小组已救治伤员1360余人。秦大林高度评价该县医疗队,他说:“炉霍县医疗救援志愿小组是在灾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第一个由县级政府组织并到阿坝乡镇灾区的医疗队伍。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为阿坝灾区的救援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阿坝灾区人民深受感动。”
  据了解:汶川县绵篪镇距离成都市区116Km,距离汶川县城17Km,有以历史风情、民族风情为主要特点的绵篪古城、西羌古寨和涂山女娇景点等独特的大禹历史文化背景。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20收起理由
leikang + 20谢谢跟踪报道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郭建勋 发表于: 2008-6-5 09:04:48|只看该作者
用生命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

2008-6-4 21:57:15

四川新闻网-甘孜日报讯
  ──炉霍县医疗救援组赴汶川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纪实
  何泽晓
  炉霍县赴汶川灾区医疗救援组顺利归来,谈及前往灾区一线开展的整个医疗救援工作,该救援组组长谢春英谈得最多的不是她自己,而是与她同行的的“战友们”。笔者从他们对灾区的牵挂与泪眼中,读懂了他们一行在灾区的不平凡的13个昼夜……
  灾情就是命令
  5月12日,惊闻四川5·12大地震消息,曾在1973年遭受7.9级大地震的炉霍人民感同身受。灾情就是命令!省驻炉工作组、县委、县政府立即决定组织一支由优秀藏族医生组成的医疗救援志愿小组,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闻此消息,炉霍县卫生局的门前排起了长龙,大家都要求上“前线”,要求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最后抽组了一支由13名骨干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志愿小组,卫生局谢春英局长主动担任组长。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县政府为救援小组购置了帐篷、发电机等,采购了大量生活必需物资,并配备了一部卫星电话。医疗组自备了5万余元的急救医疗药品和器材。5月15日,医疗救援小组满载着全县4万多各族群众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带着同样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艰难跋涉17个小时,于当晚11时30分到达汶川县。
  “途中余震不断,飞石像雨点,可救援小组没有片刻的犹豫和丝毫的畏惧,我们的心里惦记着灾区的同胞……”在一处山体滑坡非常严重的地方,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不能前行,并一再强调前面很危险,可想到灾区的伤员命悬一线,他们要求通过。当车子冲过去后,谢春英就在本子上记下了这段话。第二天早晨,救援小组在指挥部的安排下,没有片刻休整,马不停蹄地奔赴重灾区绵篪镇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没什么比救命更有意义
  绵篪镇距汶川县城18公里,全镇总人口3万余人,属这次大地震重灾区之一。地震后,当地群众住房80%倒塌损毁,人员伤亡严重,死亡、失踪上千人,伤者无数。地震后,由于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不断,给当地群众和救援人员构成极大威胁,而且绵篪镇卫生院房屋在地震中被毁,药品全被埋于废墟之下。虽然后经抢挖取出少量药品,但仅有的8名医务人员和少量药品远远不能满足灾后救援需要,大量的伤病员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情逐渐恶化,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5月16日早晨,一支悬挂着“甘孜州炉霍县医疗救援小组”横幅的车队,在满目疮痍的公路上冒着沿途塌方、滑坡、飞石等危险向重灾区挺进,不仅成为了地震发生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县级医疗救援队,而且成为了第一支进入绵篪镇的医疗救援队。
  “医生来了,救命恩人来了。在如此凄惨的悲痛中,灾区人民的欢呼声刺疼了我们的心,我们觉得我们来迟了。”当金沧海医生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不轻易落泪的他再一次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到绵篪镇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救援小组迅即搭建医疗救护点,设置了简易药房、急救室和病区。上午10时,当一名受伤的男子被当地群众送到医疗救护点时,见该男子下半截身体鲜血淋漓,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微弱,他们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抢救工作中。紧急处理后,马上将伤员用担架抬上救护车,在医生和护理人员护送下转往汶川县医院。由于道路颠簸,病人在途中数次昏迷。在医护人员不懈努力下,终于将病人安全送到县医院,使病人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
  5月19日,空军总医院医疗分队进驻绵篪镇,与先期到达的另外几支医疗队组建了“绵篪镇抗震救灾联合医院”。炉霍县医疗队积极配合空军总院医疗队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并以精湛良好的技术受到空军总医院同行的称赞。在收治病人中,有一名患者双手被石头砸伤,肿如馒头,肉眼无法看见血管。这时,炉霍的护理人员用手指触摸,细心感受,一针见血穿刺成功,让空军总院教授连声赞叹:“真棒!真棒!”
  在空军总院和其他几支医疗队陆续进驻后,绵篪镇医疗救助力量得到了加强,但一些边远村寨尚有大量人员被困,伤员无法就医,亟待救治。谢春英便组织将炉霍医疗组分成几个医疗小分队,深入村寨开展巡回医疗。“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百倍努力。”救援队时刻牢记温总理的话。几天时间里,小分队冒着持续不断的余震和山体滑坡、乱石飞滚的威胁,头顶烈日,爬山涉水,步行几个小时进村入户为群众上门诊治,先后到达了绵篪镇草坡乡的两河、张牌、克充等9个村,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极大地方便了伤者。
  “这里桥断路绝,可什么也隔不断我们心心相系的骨肉情深,那怕不睡觉,我们也要救活灾区的同胞。”藏族姑娘曲拉在她的救援日志中这样写着。截至5月26日,炉霍医疗队诊治门诊患者2496人次,住院患者478人次。“此次我们没有白去,我觉得没有什么比救命更有意义。”救援组的冯华这样说。
  我们是和谐恩爱的一家人
  在灾区的救援工作中,一名8岁小姑娘引起了医疗组的关注。当得知这个名叫张小凤的小姑娘在这次地震中父母双双遇难,上山放羊的奶奶失踪,至今音讯全无,家中只剩下年老体弱的爷爷和不满6岁的弟弟张小聪,而且张小聪因左大腿股骨骨折仍与爷爷在山上时,小姑娘一家的悲惨境遇深深刺痛了谢春英和医疗组全体人员的心。
  5月16日,谢春英一行5人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徒步爬山8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克约村克约组,他们发现这个村庄里被困多日的受伤人员的病情十分严重。他们顾不上自己的安危,用竹竿搭成简易担架将张小聪和被困人员安全地送到了救助点。为了不让小聪留下残疾,医护人员将他送上运送伤员的直升机到成都接受更好的治疗。想到姐弟俩失去了至爱的亲人,在1973年炉霍大地震中有着同样悲惨遭遇的谢春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失去父母的自己,她毅然决定收养这姐弟俩,这对地震中不幸的羌寨姐弟又有幸有了一位藏族母亲。医疗组全体人员也把身上仅有的共计3300元钱捐给了姐弟俩。离开绵篪镇时,志愿小组将剩下的大米、清油等生活物资和一些物品,全部分送给了受灾群众。
  “在灾区,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在瞬间失去了生命,成千上万的家庭在瞬间痛失亲人,这些都让我的心有一种揪心的痛。可欣慰的是,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心心相系的各族同胞,在那里我才深刻体会到我们真的是一家人,一个和谐恩爱的大家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06:32,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