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31|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6 16:23: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50-1977年百年犹梦:胡适墓志铭

 [复制链接]
  在告别北大时拥紧胡适,与在南港向胡适校长鞠躬之间,对于贺卫方先生,只是一年三个月。

而精神中国对于自由、宪政、法制的追寻、呐喊与跋涉,已逾百年──尚需多少年?!!!

胡适墓志铭是毛子水先生的手笔,可谓逝者倡导的白话文的至高境界,文字平易而又含义深长,朴素而又庄严: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

生于中华民国纪前二十一年

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异,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长适之先生治丧委员会立石

中华民国五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自由,百年犹梦,千万载光不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Sichuanes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Sichuanes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成都媒体集体刊发无耻奇文 着实是教育部发炎人和白岩松在PK谁更无耻
2# 四姑娘山
 楼主|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6 16:40:5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在胡适纪念馆 (2007-03-22 20:44:49)

贺卫方

来访之前,我想象中央研究院可能只是一栋大楼而已,没想到这里却是更像是一所大学,很大的院子里,矗立着许多不同风格的楼房。据说自从李远哲先生担任院长以后,经费大为增加,年度预算达到了百亿新台币之巨(新台币与人民币之比大约为4:1),所以,新建筑不断增加。例如,法律学研究所(筹)就在落成不久的人文社会科学大楼里。大楼一楼和地下层里的图书馆设计极其宽阔舒适,落地窗外,山色青青,图书全部开架,查找相当便利。

与这些后起的高楼大厦相比,胡适纪念馆显得矮小,不起眼。3月12日拜谒胡适墓时,知道胡适纪念馆开放时间只有星期三和星期六两天,之后14日又专程跑一趟。进门后打听两次,才找到了目的地。

一位老太太刚从馆中出来,接下来就是我一个人参观。馆中工作人员庄小姐和义工余先生热情地接待我,当知道我来自北京大学后,更是问长问短。也许他们为一个大陆的法律学者对于胡适会有如此浓厚的兴趣而有点意外。庄小姐还问我:大陆的人们好像应该更喜欢鲁迅的吧?我说,因为过去官方人为地神化鲁迅,现在读鲁迅书的人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反而是曾经被妖魔化的胡适,今天在人们心目中日益高大起来。

纪念馆分展厅和故居两个部分。展厅里分三个主题对主人公作图文和实物的介绍,三个主题分别是胡适的情感世界、胡适的学术文化成就以及胡适与近代中国。陈列的遗物包括各种生活用品,获颁的各种奖章证书等,还有一些书信、手稿、在书页上的批注等,令人睹物思人,感念伟人风范。除了常规展览外,还有不定期变换的特展,这一次的主题是胡适与言论自由,陈列了胡适在这个主题下的一些作品,尤其是跟《自由中国》事件相关的一些文献,例如胡适与雷震之间的往还书信等。

庄小姐问起我胡适文物在大陆的情况,我只是知道1948年胡适留下的百余箱图书、书信以及其他文件已经被分散到社科院近代史所、北京大学以及国家图书馆等几个机构,记得《中华读书报》曾有专文报道,似乎各个机构都不愿意相让。其实,能否相聚是一回事,重要的一是需要妥善保存,二是能够把一些适合陈列者向公众开放。例如,如果北京大学图书馆能够辟专室将本馆所藏胡适藏书及遗物向师生以及校外读者常年开放,那不只是对于老校长的最好纪念,而且也有助于师生们了解本校历史,追随先贤精神。这是典型的惠而不费的好事情,很期盼保管着这些遗物的机构能够玉成一下。

实际上,胡适在南港只住了不足四年(自1958年10月回国到1962年2月去世),故居是平房,原是中研院的会议室,后改造为住宅。(贺按:写此文时未及查考资料,说法有误。据杨翠华、庞桂芬编《远路不须愁日暮──胡适晚年身影》:“1957年冬,胡适允就中研院院长一职后,中研院与行政院研商,由中研院追加预算,在院内建筑一座平式小洋房,占地约五十坪,距傅斯年图书馆不过咫尺之遥。1958年2月20日动工,11月5日胡适迁入新居。”中研院史语所2005年版,页83。当然,在此房建成前,胡适确曾临时居住会议室。)今天的一切仍然按照胡适生前的样式布置,简朴而富于书香气。架上有书,桌上有文具,茶几上还有烟灰缸,仿佛主人刚刚出去散步或送客。进门左首有一间是江冬秀的卧室,不过她倒没有怎么在这里住,因为南港离城太远,她是好热闹的人,耐不住这里的寂寞,似乎大多住在台北。当时的交通,来往之费时,在《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也看得到胡适的抱怨。

参观中,我忽然想起胡适遗嘱的事情。以前只在胡颂平的《年谱长编》里看到过中译文,但英文原文却无从得见。就问庄小姐,她告诉我需要通过电话向主事者询问。次日,我打电话询问,对方告诉说可以给我提供原文复印件,怕他们费邮资,我就请他们寄到东吴法学院的朋友那里再转寄我。意外的是,我回到北京,接到一位女士电话,说要直接寄到北京。这种热情服务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在纪念馆,买到了两套该馆印制的明信片,一套是胡适照片,一套是胡适手迹。另外,还意外地买到了1966年出版的《胡适手稿》第一集,线装本一函三册,索价才400新台币(人民币一百元!)。可惜只有第一集,其他九集都已售罄。不过,考虑到已经买了那么多的书,再增加九函二十七册,行李必定超重,心里也就平衡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19:17, Processed in 0.889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