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990|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慕陶 发表于: 2009-10-12 10:32:3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评《雨村词话》可入笑林

 [复制链接]
罗忼烈

清人词话最浅陋空疏,又复强作解人,以致谬误百出者,莫过李调元之《雨村词话》。稍举一二以见之。

自序中述词之流派演变云:

温、韦以流丽为宗,《花间集》所载南唐、西蜀诸人,最为古艳。北宋自东坡“大江东去”,秦七、黄九踵起,周美成、晏叔原、柳屯田,贺方回继之,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派衍愈别。鄱阳姜夔郁为词宗,一归醇正。于是辛稼轩、史达祖、高观国、吴文英师之于前,蒋捷、周密、陈君衡效之于后。

一小段中,大谬者五,而其所以谬者,又皆人所共知者,独雨村不知耳。《花间集》不收南唐词,只张泌一人例外,盖以其南来前曾在西蜀故也。南唐词以冯延巳、李后主为大宗,而不在《花间》词人之列,雨村竟谓“《花间集》所载南唐、西蜀诸人”云云,此其大谬一也。柳耆卿行辈甚早,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年),卒于宋仁宗皇祐中(约公元一O五二年前后),方其卒时,东坡犹未成年。晏叔原几道乃晏殊幼子,论年亦稍长于东坡,雨村竟谓柳、晏继东坡之后。尚不止此,观其用意,且在秦、黄之后,此其大谬二也。而所举诸人,与‘“东坡大江东去”不相为谋,雨村乃并为一谈,以为祖述东坡,此其大谬三也。辛稼轩长于姜白石十余岁,填词亦白石之前辈。白石《汉宫春》二首(次稼轩韵)、《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韵)、  《洞仙歌》(黄木香赠稼轩),皆效稼轩体制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且谓白石脱胎稼轩。而雨村反谓稼轩师白石,此其大谬者四也。史达祖、吴文英从清真出,与白石不相干,雨村以谓同师白石,此其大谬者五也。按论词之家,所主容有不同,而椎轮大辂,殊途同归,未有泾渭不辨如雨村者。小说所谓“乱点鸳鸯谱”者,雨村是也。作者先后之序,前人诚多不甚考证,然所知既多,不中不远,未有奉云玄为祖祢者;有之,亦雨村是也。

卷二“上元词”条云:

伯可词名冠一时,有上元《宝鼎现》词,首句“夕阳西下”。蒋竹山捷同时人,作《女冠子》词咏上元,结句云:“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其推重当时如此。

康舆之字伯可,北宋末南宋初人,以附秦桧为人诟病。同时周南有<康伯可传》(《山房集》卷四),谓宋徽宗崇宁、大观间(1102—1110),曾从晁说之、陈恬游。而蒋捷乃宋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年)进士,入元不仕,其生卒不可确考,然后康舆之百有余年无疑也。雨村则谓二人同时,其谬尤甚于以柳耆卿继东坡之后。

卷三“秦黄并称’条云:

刘后村克庄词以才气胜,迥非剪红刻翠比。然服膺周清真邦彦不容口,见之于《最高楼》一词云:“周郎后,直数到清真。……欺贺晏,压黄秦。”人因有“小周郎”之目,本此。贺、晏、黄、秦,谓方回、小山、山谷、少游也。常时黄、秦并称,大有老子、韩非同传之叹。

按后村《最高楼》词,有标题曰“题周登乐府”,词云:

周郎后,直数到清真,君莫是前身?八音相应谐韶乐,一声未了落梁尘。笑而今,轻郢客,重巴人。只少个绿珠横玉笛,更少个雪儿弹锦瑟。欺贺晏,压黄秦。可怜樵唱并菱曲,不逢御手与龙巾。且醉眠,蓬底月、瓮间春。

标目既明言“题周登乐府”,词中又言“直数到清真,君莫是前身”,则“服膺不容口”者,有目者皆知其谓周登也,雨村岂无目欤?何视而不见也!清真,从无人以“小周郎”目之,居然杜撰故实,欲以欺人,可谓荒谬绝伦矣。宋有两周登,在前者见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十九“外制集”,有《贝州历亭县主簿周登可国子监丞致仕制》。后村所题之周登,不祥其人,亦无词传世,或乏佳篇故尔。而后村盛称之,盖题跋交游之作,必多美辞耳。贺、晏、黄、秦为何人,稍涉宋词者莫不知之;秦七、黄九并称,亦莫不知之,又何待言?雨村以己度人,画蛇添足,适以自暴其浅。如此类者, 《雨村词话》中俯拾即是。

清人词话,陈陈相因者甚众,高明之家每能剿袭其精者,低手人则反是,老生常谈亦攫为瑰宝。  《雨村词话》开卷第一条“太白遗词”云:

“河汉女,玉练颜,云軿往往在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吴虎臣云:“此太白遗词,有得于石刻而无其腔,刘无言倚其声歌之,音极清雅。”见《词综》。按此腔即《桂殿秋》也。

按此首各本太白集皆有之,亦皆有题曰《桂殿秋》,殆无人不知,《词综》卷一亦分明有题曰《桂殿秋》,人所共见。雨村于此全抄《词综》附注,而故隐篇名,另加按语,于是此词之名《桂殿秋》,乃己所发明者矣。掩耳盗铃,欲以欺人,一至于此。抑又取材于人所共知者,宁不弄巧反拙?按宋吴曾虎臣《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汉殿夜凉吹玉笙”条云:

“仙女诗,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河汉女,玉练颜,云軿往往在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李太白词也。有得于石刻而无其腔,刘无言自倚其声歌之,音极清雅。《东皋杂录》又以为范德孺谪均州,偶游武当石室极深处,有题此曲崖上。未知孰是。

词共二首。《漫录》绝非僻书,而雨村未见。《祠综》二首全收,朱彝尊附注在第二首(河汉女)之后,盖合两首言之者。雨村不识,以为吴虎臣云云但指“河汉女”一首,故其《词话》不抄“仙女侍(一作下)”一首,此亦无知之过也。幸其未见《漫录》,否则又因《东皋漫录》而夸夸其谈矣。稍后,冯金伯《词苑萃编》亦蹈其覆辙(见卷三),可谓无独有偶。

《雨村词话》谬误非一,剿说更多,皆美芹献曝之类也。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云:“罗江李雨村调元,著词话四卷。其于词用力颇浅,所论悉非探源,沾沾以校雠自喜,且时有剿说,更多错谬。”(卷三)极是极是。岂惟词话,其所著赋话、诗话、曲话莫不皆然;又辑有《全五代诗》,大抵皆自《全唐诗》中抽取五代十国人作,抄录成集而已,此外更无所有。去一“全”字亦远矣。孟子云:“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读雨村书其慎之!

【原载】香港《大公报·艺林》新六〇二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慕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慕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相关帖子 » 标签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好话题

查看全部评分

地震 成都方言用字浅谈之一五五:酸、软、火巴和臑
2# 四姑娘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1-21 09:12:0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清人李调元在乾嘉诗坛是个无名之辈,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中,没有李调元之名位。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将张船山(问陶)点为第十八位的青面兽杨志,(赞):殿前制使,将门子弟,可惜宝刀,用杀牛二。说明船山乃诗坛冲锋陷阵的大将,可惜大材小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1-21 09:12:20|只看该作者
清人李调元在乾嘉诗坛是个无名之辈,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中,没有李调元之名位。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将张船山(问陶)点为第十八位的青面兽杨志,(赞):殿前制使,将门子弟,可惜宝刀,用杀牛二。说明船山乃诗坛冲锋陷阵的大将,可惜大材小用。
4# 金佛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1-2-19 21:49:22|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思考:清代四川张问陶、李调元之间很少来往唱和,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张、李二人诗学主张不同。张问陶与翁方纲无诗赠答,亦源于此,张主性灵,翁倡肌理,道不同,不相与谋也。张、李二人,实绩、名声、地位相差很大:张系全国性之大诗人,李系四川地方性诗人。李有很多性格及处事缺陷,如李很浮躁,退居蜀中时,对百姓及邻里很严,关系极僵,他曾几次亲自跑了几百里到四川内江去追一个他家的佣人,把佣人抓回来打。所以,逼得民反,村民大家联合起来把他的万卷楼一火烧了,也是罪有应得。现在讲李调元之文,均说其万卷楼毁于白莲教、土匪,在为其讳也。李在蜀中,正如柳得恭《燕台再游录》载:问:“李雨邨尚在成都落拓否?”(纪晓岚)答:“征歌选妓,玩水游山,兼作诗话若干卷,甚得意也。”对于李调元“征歌选妓”等行为,船山是不满的,故亦不屑与之交游也。孙桐生是绵州人,与李系老乡(李系绵州罗江人),孙在编《国朝全蜀诗钞》时,只选李诗一卷,而张问陶独占六卷,占全书十分之一的篇幅,孙犹感船山诗未全选入《国朝全蜀诗钞》而感到遗憾:“犹以未获尽登为憾。”可见船山乃蜀中诗坛真正的盟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1-2-21 21:26:23|只看该作者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三:

《雨村词话》之误

罗江李雨村调元著词话四卷,其于词用功颇浅,所论率非探源,沾沾以校雠自喜,且时有剿说,更多错缪。如谓宋人未有著词话者,惟后山集中所载吴越王来朝等七条。不知玉田词源,辅之词旨,业有专书。而吴曾能改斋漫录十六、十七两卷曰乐府,皆词话也。如周公谨浩然斋雅谈末卷,亦论词。其余散见于各家诗话杂记,如渔隐丛话、老学丛谈等类,更指不胜偻引。毛稚黄清平乐讹作忆秦娥,又谓稚黄填词名解,能发人所未发。顾此书多拾升庵、元瑞余唾,牵强殊甚,雨村误矣。惟以黄九不及秦七,痛辟其俚鄙诸作,则诚非随声附和者比。

雨村谓张辑东泽绮语债,皆取词中字题以新名。如桂枝香名疏帘淡月,齐天乐名如此江山,长相思名山渐青,忆秦娥名碧云深,点绛唇名南浦月,又名沙头雨,谒金门名花自落,又名垂杨碧,忆王孙名阑干万里心,好事近名钓船笛,虽于题下自注寓某调,已属掩耳盗铃。乃后世作谱,好──改旧易新,极无意味,见之令人呕恶。此与余前卷所论甚合。夫名之新旧,无关于词之美丑,好奇之极,必坠荒唐,无怪买陂塘之讹为迈陂塘,大江东去之讹为大江乘也。盖无白石制腔之手,正不必易念奴娇为湘月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0:33,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