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6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隋炀帝与萧后墓终确认 民国之前已被盗挖

 [复制链接]

  一号墓二号墓高空俯拍

  十三环蹀躞金玉带

  陶俑

  鎏金铜铺首

  编磬

  编钟

  青釉辟雍砚

  陶俑

  这是二号墓(萧后墓)墓室及其中出土的女性人骨遗骸和随葬品

  这是扬州原有的“隋炀帝陵”。它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是由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并出资修复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曹庄墓葬确认为隋炀帝墓后,原来槐泗“隋炀帝陵”,将作为历史纪念性遗址存在
  现代快报记者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质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墓志清楚写着“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此前位于该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已有一处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隋炀帝陵,是由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并出资修复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中国考古界权威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赵辉、刘庆柱、信立祥、焦南峰、付清远、王学荣等10余人参加了论证会,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截至目前,联合考古队完成勘探面积109000平方米,勘探出墓葬迹象136座、夯土2处、沟2条、砖基1处、井5口、坑(塘)29个。据悉,墓葬所在区域至今尚未发现陵园遗迹,目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
⊙记者:丁宇

一号墓墓主:隋炀帝杨广
  目前,挖掘出的两处墓中,一号墓为方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墓葬通长24.48米,东西连耳室宽8.22米,残高2.76米。墓室用砖与隋代江都宫城用砖一致。采用最新技术手段解读墓志,墓志上已识读出的志文为:“隨故煬帝墓誌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於揚州江都縣……扵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方……”墓中还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余件(套)。其中一套蹀躞金玉带,不仅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也是古代带具最高等级的实物。四件铜铺首通体鎏金,兽面直径26厘米,与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铜铺首大小相近。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根据出土的墓志、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及大量文官俑、武士俑、骑马俑等高规格随葬品,结合文献的记载,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二号墓墓主:萧后
  二号墓为腰鼓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墓葬通长12.64米,宽5.9米,残高1.6米。墓室东、西、北壁各有3个小壁龛;甬道两侧各有1小耳室。出土玉器、铜器、铁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余件(套)。其中玉器有白玉璋1件,质地莹润;铜器有编钟、编磬、铜灯、铜豆等,成套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陶器有罐、炉、钵、灯、几、磨等,陶俑有牛、马、猪、羊、骆驼、双人首蛇身俑、文官俑、执盾武士俑等,部分陶器有彩绘;瓷器有青釉辟雍砚1件,造型精美;一套女性用冠饰,工艺精巧,国内罕见。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萧后。

隋炀帝墓葬是陵墓吗?
  从墓葬中发现墓志,上书“隨故煬帝墓誌”,墓葬中有男性牙齿发现,考古研究墓主为隋炀帝,那么墓葬是否为陵墓?考古专家称,到目前为止,墓葬所在区域至今尚未发现陵园遗迹,“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

何以认定是萧后遗骸?
  萧皇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张皇后,被时为晋王的杨广纳为妃。萧后有“六帝桃花”之称,十三岁嫁为隋朝晋王妃,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吉利可汗和李世民等六位丈夫,“萧后最后是唐帝李渊的女人,难不成李渊把自己的女人和别人葬在一起?”“萧后最后竟会与隋炀帝合葬?”这点让不少网友大呼“意外”。不过这些被认为是野史,据介绍,历史上的萧后其实是一名贤后。
  那么何以判定墓中的女性遗骸是萧后?据悉,在此番考古中,二号墓内出土玉器、铜器、铁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余件(套)。此外还出土一套女性用冠饰,工艺精巧,国内罕见。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而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考古专家们判明墓主人是萧后。
  对于萧后的身高,有网友表示疑惑,“身高竟然只有1米5?”对此网友“王宏伟不唱歌”称:“萧皇后骨架尚存,1.5米的身高不怕矮,加上当时流行的发髻和厚底鞋,撑到1.6米毫无压力。”

隋炀帝已死,墓志为何还用他的年号?
  在扬州发现隋炀帝墓葬后,知名作家马伯庸发出微博提出疑问。他在微博中引述了一则已确认消息,“证明墓主身份最有力的证据是墓志,清楚地写着‘隋故炀帝墓志’,墓志中‘隋大业十四年",他随后对此段内容提出质疑称:“大业十三年李渊拥立隋恭帝登基,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次年杨广死后,谥炀。既然墓上明写隋炀帝,不可能还用大业年号,就算不书武德元年,起码得写义宁二年。”此微博引发大讨论,不少专家学者也因此对墓葬的真实性持保留意见。
  昨天,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就此解释说,隋炀帝去世时是在隋朝,所以其谥号是隋炀帝,而“炀”这个谥号本来就含有贬义色彩。推翻隋炀帝统治后,贞观年间,唐朝人给隋炀帝安葬,对隋炀帝下葬的时间年号按照亡国之君的年号。据介绍,萧后的墓并非与隋炀帝同时埋入,而是在之后埋进隋炀帝墓葬的。

墓葬为何这么“寒酸”?
  墓葬如此寒酸,究竟为何?社科院考古专家刘庆柱称,隋炀帝在政治上失掉了皇帝的位置,所以不能拿他的墓葬与一般帝王的比。不过他说,尽管如此,隋炀帝墓葬中的玉带是13环的,应该是帝王的规格,也能显示出他的尊贵地位。

原来的“隋炀帝陵”咋办?
  此前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已有一处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隋炀帝陵,是由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并出资修复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曹庄墓葬确认为隋炀帝墓葬后,那么原来的隋炀帝陵墓是假墓吗?对此,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说,经过考证走访,证实曹庄墓葬为隋炀帝墓。而原来的扬州槐泗“隋炀帝陵”,则是历史纪念性遗址,“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情况。”

帝墓三迁,曹庄墓葬算哪处?
  史料记载,隋炀帝墓葬曾三迁,最后变成孤冢一座。历史中记录,隋炀帝在江都自缢后,初葬之所在扬州江都宫西院的流珠堂。隋炀帝虽被指为独夫民贼,但仍有旧部感念其恩,江都太守陈棱即为其一。隋炀帝死后不久,宇文化及率领部下离开了江都,叛乱稍息。陈棱遂召集部下,重为炀帝发丧,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
  炀帝陵的二次迁徙约在唐初。历经隋末农民起义,各路群雄四起,尤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寨义军及李渊为首的关陇唐军势力最大。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李渊威逼隋恭帝杨侑禅位,称帝建唐,改年号武德,定都长安。唐军平定江南后,迁炀帝陵于雷塘。李渊之所以再次迁炀帝陵,或顾念其与杨广的表兄弟情谊,或虑及其皇位乃是废恭帝所得,不想给人造成乱臣贼子的篡位者形象,总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以帝王之礼将炀帝再迁葬于雷塘,即今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西北部。
  此前的槐泗隋炀帝墓被认为是“雷塘墓”,那么此番发现的墓葬到底是墓葬三迁中的何处地址呢?对此,考古专家束家平说,此次墓葬仍被认定是“雷塘墓”。他说,雷塘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

隋炀帝墓何时对外开放?
  确认曹庄墓葬为隋炀帝及萧后的最终安葬地点,那么墓葬何时能开放面对公众?对此,王巍说,考古界注重对出土文物的保护,现在提墓葬与公众见面的时间还为时尚早。不过,专家称以后会建一个遗址博物馆,供游客观赏。据悉,2座墓葬都有被盗的痕迹,目前推测金器和玉器被盗的较多。而经考古研究,墓葬的被盗年代不在近代,应为民国之前。

墓葬中文物有何看点?
  据悉,扬州隋炀帝墓出土文物—蹀躞金玉带,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也是古代带具系统最高等级的实物。
  在二号墓中,出土了铜编钟、铜编磬、铜灯、铜豆等,成套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此外,在隋炀帝陵墓中发现的陶俑等物品,虽然少,但是规格相当高。

专家建议:
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保护隋炀帝墓

  11月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会前,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考古工地,察看了出土文物;会上,考古发掘领队、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汇报了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情况。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分别对墓葬形制、文物特点、墓主身份、考古工作、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保护和展示等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大家一致认为: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曹庄隋唐墓葬的考古,思路正确、方法科学;隋炀帝与大运河、扬州城有着密切的关系,隋炀帝墓的发掘,丰富了扬州城遗址的内涵,对于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运河申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专家们建议,应进一步提高对隋炀帝墓发现重要意义的认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开展隋炀帝墓的保护、规划、展示、利用等工作。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了考古发掘执照,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4月中旬,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墓志,志文中有“隨故煬帝墓誌”等文字。扬州市文物局随即向扬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文件批复精神,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按帝陵发掘要求编制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方案,继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国家文物局对这一墓葬的考古发掘十分重视,今年4月致函江苏省政府,提出加强墓葬保护工作意见。扬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要求,部署安全保卫、文物保护、规划调整等工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诗人梁小斌入院引关注 显赫诗名难敌经济窘迫 秦岭最江南 媲美周庄乌镇的陕南十大古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17:11, Processed in 0.405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