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176|回复: 2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4-11-16 09:31: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名人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怀念安思远

 [复制链接]
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藏品明年3月上拍纽约佳士得
安思远1995年于中国安徽

安思远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公寓共有22间房间,陈列着他的丰富亚洲艺术珍藏。藏家也经常在此举办活动与友相聚。此为房间一景。

  美国杰出古董商、藏家、鉴赏家安思远的一批珍贵收藏将于明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上拍。安思远一生对中国及亚洲艺术品情有独钟,贡献卓著,人称“中国古董教父”。

  姜岑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的美国杰出古董商、藏家、鉴赏家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的一批珍贵收藏将于明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上拍。安思远是第一位系统性收藏诸多近现代中国书画艺术大师作品的个人藏家,并推动艺术史学者进行研究,推翻了中国绘画“止于”1800年的武断说法。
  此次“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可谓亚洲艺术最大规模私人收藏首现拍场,逾2000件珍品将以现场及网络拍卖形式推出,集中展现了融汇其毕生心血的收藏精品,包括颇为重要的中国、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雕塑、绘画、家具及工艺品收藏。精选拍品全球巡展将于11月21日香港首站启幕,之后巡回至亚洲其他城市及欧洲展出。
  安思远于今年8月辞世,享年85岁。他的一生对亚洲艺术品收藏及鉴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方极少有人可与安思远比肩。坐拥古代铜镜、明代家具、精美玉器、近现代中国书画,以及喜马拉雅、印度及东南亚艺术的丰富收藏,安思远对于推广亚洲艺术贡献至距,甚至被称为“最后一位真正的古董鉴赏及艺术收藏大家”。原苏富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收藏家粱晓新曾在悼念安思远先生逝世时表示:“安思远,是当代最为著名的亚洲艺术收藏家,因其远近闻名的明式家具珍藏而被称为 明朝之王。出售给上海博物馆的稀世珍品《淳化阁贴》及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板,使安思远在国内亦名声大振。”安思远也因其学术造诣,及对文化慈善与古迹保护等所做出的贡献而曾被中国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并获北京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及安徽省合肥美术馆聘任为荣誉顾问。
  有观点认为,在安思远诸多藏品中最著名的是碑帖和明清家具收藏。而他在近现代中国书画方面的见地亦十分关键,因为他重新审视和评估了近现代中国书画的价值。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国艺术曾长期被学术界及评论家所忽略,安思远令该领域研究重焕生机,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收藏类别。
  安思远1929年于纽约出生,自小就和收集结缘,且对中国艺术品情有独钟。孩童时便开始收集中国邮票,稍长些后便开始收藏亚洲工艺品,转手后获利可观,而且短期内便积累起相当规模。19岁时便已成功将鼻烟壶转让予蒙特利尔美术馆。继于欧洲富兰克林专业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后于伯尔尼及洛桑深造之后,安思远于1948年返美并于古董商Frank Stoner专门经营英德陶瓷的商行中工作,其后经其引荐与亚洲艺术品古董商Alice Boney结识,后者将安思远视为学徒,最后二人成为挚友。
  Alice Boney经常身着丝质睡袍、佩戴古董玉器珠宝于公园大道的公寓中笑迎宾客,后来这一习惯也被安思远习得。而安思远之后购入的第五大道公寓也印证了其导师当初慧眼识爱徒,其所藏亚洲艺术品与室内环境巧妙结合,在此进行古董交易也成为一种雅致的享受。Boney利用她自己的收藏循序渐进向爱徒传授藏品鉴别的技巧。不过对安思远收藏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另外两个人──王方宇和庞耐。安思远这个名字就是他就读耶鲁大学时,指导晚清书画研究的王方宇起的。王方宇不仅教安思远中国艺术知识,还教他为人为商之道。而庞耐则给予安思远资金和渠道支持,让安思远有更多机会去了解中国陶瓷、家具和绘画等,以及日本、印度、泰国等亚洲艺术。
  安思远曾于1950年代初期于美国陆军短期服役,驻扎夏威夷檀香山期间又重新开始他对亚洲艺术领域的探索。1960年回到纽约后,他与纽约古董商James Goldie合作开办Ellsworth & Goldie古董行,除亚洲艺术品之外,还经营传统英式家具及装饰艺术。当Goldie于1970年退休之后,安思远将生意迁至东区64街一幢颇具历史感的联排式住宅独自挑起经营,直到他购入第五大道公寓,并将其打造成为兼具展示及居住功能的新家。在安思远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的私人寓所中,22个房间的华美内饰无不展现出其对于亚洲艺术的热爱,亦洋溢着其典雅品味及生活情趣。精致的中国古典家具、印度铜像与西式设计和装饰艺术精髓有机结合,浑然天成。这一寓所成为客户、学者及名流的聚会场所。
  作为独立古董商,安思远的事业与中西关系发展进程的大背景紧密相连,并随双边贸易的增长而起飞。他在近30年间频繁到访香港,并在九龙拥有公寓;同时,他对有机会进一步接触并发掘中国大陆的丰富文化宝库感到兴奋不已。作为新中国开放后第一位造访中国大陆的美国古董商人,安思远获得了接触和学习顶级中国艺术品的最佳时机。
  在之后的职业生涯当中,安思远热心投入对于中国重要文化遗址的保存和维护。1992年,他首次深入安徽黄山,赞助修缮了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宝纶阁”。他认识到在中国境内古迹维护和修缮的重要意义,也因此更加积极呼吁,为拯救这些随着经济发展而遭受威胁的文化古迹而奔走,并在香港成立中国文物艺术修复基金为更多相关项目筹集资金。而关于安思远出售给上海博物馆的《淳化阁贴》也颇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相关媒体报道,安思远于1996年9月携北宋拓《淳化阁帖》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展览。2003年4月,上博得知安思远有意出让《淳化阁帖》,便立刻委托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赴美与之洽谈,终以450万美元成交。其实此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比利时博物馆、日本的藏家等出价均不低于这个数。但安思远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的宝物,还是让它回归故里吧。”这才让上博如愿以偿。
  “于我来说,艺术收藏为世间最妙的事业。你永远不会厌倦,也永远不会有终点……生活总是趣味盎然,”安思远曾经如是说,这段内心独白也成了他一生收藏事业的真实写照。
原文标题:“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珍贵藏品明年3月上拍纽约佳士得
源自:澎湃新闻网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疆首条高铁今起开通运行 设5个客运停站 习近平会巴西总统罗塞夫:推动两洋铁路建设
20#
 奥燕 发表于: 2015-7-2 12:31:0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怀念安思远


  郑克峰

  明末清初 黄花梨四件柜

  明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聚焦纽约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怀念安思远?

⊙记者:陈盛娥

  受访者/郑克峰

★ 人物介绍
  郑克峰,北京美轮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美轮博物馆馆长,从事中国古代家具收藏与研究20余年。
  安思远的传奇人生,从中国艺术开始,也从中国艺术落幕。从没有一个西方收藏家,在去世后引起这么多中国人的凭吊和追思。他的身上到底有何耀眼之处?中国人为何怀念安思远?
  本刊记者专访了从事中国古代家具收藏研究20余年的郑克峰先生,从他的叙述中或可找到答案。

安思远是西方社会的明朝之王,而不是我们的王
  :安思远在西方被誉为“中国古董之父”、“明朝之王”,您眼中的安思远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克峰:安思远是一个心理与行为特征非常丰富的古董商人。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他从事中国文化收藏的精确切入角度。这个角度有着他自己非常独立的认知。我的意思是,我们在国内也并不缺乏相应的精准藏家,但为什么我们在国内不能产生“中国的安思远”呢?所有我们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收藏环境。
  尽管他对中国本土的文化事业奉献有加,但这毕竟是来自一个美国人──安思远不是一个中国人,这是我经常哀叹的地方。中国人的文化救赎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所以,从根本上说,安思远是西方社会的明朝之王,而不是我们的王。


  :您认为,他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王位”?
  郑克峰:安思远代表的是西方世界前卫艺术,他的背后实则为西方政治文化体系的强大支持。离开了这一点,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他又有个人的艺术天分与商业智慧,而过去一百年里,我们本土的文化保护系统太过薄弱,导致古董大批量流出,因此成就了安思远。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也就没有安思远。

一辈子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
  :3月17日,纽约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首场拍卖,现场十分活跃。90%的买家是来自于亚洲的面孔,对此,能否谈一下您的感受?
  郑克峰:多年前,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受朋友之邀,我飞到纽约苏富比,拍回了一件中国艺术作品,还去了佳士得观摩明式家具预展,并有机会沉浸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景仰馆藏的各类中国文物珍品,馆藏苏州园林建筑范本以及安思远先生捐赠的明式家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隔天晚上,我去参加军械库亚洲古代艺术展开幕式的时候,不经意间,还遇见了云集于此的各类中外“明星大腕”。那真是一场亚洲艺术的视觉盛宴,所有置身其中的人都能感到滚滚“钱”流,夹着我们耳熟能详的亚洲文化,迎面袭来,极具震撼力。
  “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是一场亚洲艺术的视觉盛宴。当我知道这次佳士得拍卖会2/3的来宾是来自于亚洲的面孔时,我为更多的中国人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一个拍卖盛会而感到高兴,也回忆起当年我在拍卖场举牌时的加速心跳,以及买下拍品时候的虚荣作祟、得意炫耀。作为一名中国的小人物,一个平头百姓,我们一辈子能有几次参加这样一种“玩的就是心跳”的机会呢?那个既已流失却又伸手可及的中国文化,那个激动振奋的拍卖时刻,那个一掷千金的万丈豪情,在我们今后个人的生命体验当中,会一直在脑海回放,津津乐道,如同拥吻深爱心仪女友的那温情一秒,即便是在梦里发生已是奢侈,更何况还是真实的亲历呢,也足够了!

拍卖行是一部庞大缜密的精确仪器
  :一场成功的拍卖,离不开拍卖公司的成功运作。对此,您怎么看?
  郑克峰:我本人对佳士得、苏富比均怀着敬畏之心。这是因为他们太专业了。他们公司一线前台的一些核心成员,经常长期出现在亚洲出版的艺术杂志封面,他们的文物知识非常全面,简直就是公司商业文化形象的金字招牌。
  在苏富比各个主要展厅,时常可以看到公司主管楼上楼下殷切地穿梭在各类顾客的需求之间,与潜在的客人交流看法,并将收集来的相关信息及时在内部做关联交换。他们不仅是一个有机的对外整体,绝少可能发生失误,更在内部设计了一个非常激烈的积极向上的职场竞争关系,以致公司的每个成员,无论你什么肤色或来自哪里,都会自动地把共同的利益风险捆绑在一起,悉心地呵护照顾公司与客人的关系与利益,而这可能正是我们国内商业公司很难抵达的境界。
  那些成群结伙或只身单飞前往纽约参加拍卖会的读者,千万不可忘记,您来自一个效率产出极为低下、组织结构漏洞叠出、社会发展亟待完善的国度,并且您的文物知识培训可能也不够全面,口袋里的购买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且极其有限,可能空有的只是一腔爱国热忱与不切实际的商业幻想。而您所面对的拍卖行,却是一部庞大缜密的精确仪器,万万不可儿戏。一定要清醒地知道,只有当我们中国人对文化保护的观念与西方进行接近、重合,并保持相同的文物价值认同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我们购买的收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海外回流”时代到来了吗?
  :安思远通过多次拍卖、捐赠的形式,将大量的个人私藏回流到中国,为中国海外文物的回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您如何看待中国文物回流?
  郑克峰:有关“文物回流”的问题,有一次我有机会与文物局的一名官员交谈。他私下跟我抱怨:许多次应海关部门邀请,他查验我们这些运输公司代理进口的“文物回流”物品,他发现,这些回流物品的文物价值真是乏善可陈。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一辈的革命工作者,当年冲破西方阵线的经济封锁,为了给国家建设换回宝贵的外汇,而好不容易才卖出去的“广交会”产品,现在,却被我们又花了大价钱给买回来了!根本不是什么“文物回流”,而是地道的“商品回流”!
  虽然心里知道大多数的“文物回流”参与者,皆是商业与爱国热忱大于专业水平,但我对于如此的评价,很是不以为然。“文物回流”是民间贸易与爱国主义的表现,并且我对于相关进口货物验放审查而导致的破损麻烦、时间拖延、港口费用增叠,非常反感,他愿意花钱把中国以前卖出去的好产品再买回来以供应国内市场,有何不可呢?更何况,现在很多的生产工艺皆已失传。


  :观察一下近年的艺术品市场,有一大部分的西方藏家如比利时籍菲力浦·德·巴盖先生等等,也是将一生巨藏全数卖掉。西方人对“买”和“卖”,有何讲究?
  郑克峰:西方人的“卖”,建立在一个极其系统的文化甄别基础之上。从大量的文物素材当中,经过认真的系统认证,把顶级的文物送进美国以及西方的博物馆,而剩下的相对不重要的古董,最后进入拍卖程序,散到世界各地。安思远也是这个策略。

下一个安思远,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国
  :您如何评价这一次拍卖?
  郑克峰:民国儒家大师辜鸿铭所云:“在这个堕落的年代里,人们的记忆都变得短暂。”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处在一个变化纷纭的时代,任何发生的大事件,皆如涟波浪漪,转瞬即逝,被人遗忘。安思远的藏品拍卖已然尘埃落定,映照的是渐行渐远的美丽光环。
  不过,光环背后,我们必须冷静思考,为什么只有当西方人尊重了中国文化,然后这个代表了西方人眼光的中国文化才得到了中国人的一致推崇?还疯狂地以不计成本的高价,将钞票送给精明的美国人呢?
  我非常高兴安思远在离世以后仍然能够给我们中国人再补上一课。如果中国藏家继续愚昧地盲目跟风,而不愿意发生任何改变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是,下一个安思远,仍然只会出现美国、日本,甚至西欧,而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国。
源自:《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7-2 11:31:01|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浮云散尽锦瑟年华永成追忆


  陈仁毅

  佳士得全球总裁特别从伦敦赶来为这场拍卖执槌(图片提供:Tina)

聚焦纽约
  浮云散尽,锦瑟年华永成追忆
⊙作者:程香

★ 人物介绍
  陈仁毅,台湾雅典襍艺术品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著名明清家具行家,古董家具从业经验逾25年。
  一个“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7个专场,1400件拍品,5天的日夜举槌,总成交额1.4亿美元(8.99亿元人民币),多个“白手套”佳绩,4个世界纪录──这场前所未见空前绝后的世纪大拍,3月17日在纽约轰轰烈烈地拉开大幕。
  自2014年8月3日安思远逝世后,一代“古董之父”的旷世藏品,在身后何去何从,便成为一个谜。时隔半年,这个谜底在2015年3月终于揭开了。
  雁过留声,槌声尚响,一代巨人已经去了,但他留下的故事将永远流传。
  本刊记者专访了亲临拍卖现场的著名明清家具行家陈仁毅先生,透过他对这场世纪大拍多角度的总结回顾,重回那声声槌响的现场,再忆安思远的锦瑟华年。

现场:空前绝后,盛况空前
  :陈先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和安思远结识,十几年的交往积淀了很深厚的感情。这次去纽约送别,有哪些直观的感受可以分享的?
  陈仁毅:安思远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家,就已经非常大了。预展前,佳士得做了一个展前展,地点就在安思远家中,把部分重要客户和藏家带过去导览。到了正式预展时,佳士得腾出了整个拍卖大厅,放置安思远藏品,数量和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盛况。
  佳士得在拍卖大厅门口,立了一张安思远的巨幅照片。每一个到现场的人,都会和他合影。熙熙攘攘的人群,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在拍卖的当晚,主办方要对人群分流:有号码牌的可以从快速通道优先进场,没有牌的要排队依次进场,很多人没有排到,只能在大厅外等候。这种场面在拍卖史上前所未见。
  佳士得非常聪明,预料到现场会爆棚,事先在拍卖大厅外做了很多电视墙,拍卖过程通过视频全程直播,满足那些挤不进去的观众。可见安思远的影响有多大。

拍卖公司:卯足全力,干得漂亮
  :陈先生拥有二十多年古董家具从业经验,每年的拍卖季,全世界的拍场都能看到您的身影。请您从拍卖公司的角度谈谈这次专场的背景。
  陈仁毅:这次佳士得能争取到安思远的拍卖专场,真的是一次空前绝后的机会。拍卖前我曾和苏富比的朋友聊起过,为什么他们没有争取到这次的专场。去年9月,安思远的追悼会是纽约苏富比承办的,按道理,他的专场拍卖继续交给苏富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尤其是时间仅仅相隔半年。可是,安思远的继承人权衡两家拍卖公司给的条件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比较大方的佳士得。
  当然,这个选择也没有错。佳士得为了这次拍卖,卯足了全力,提前半年就在全球卖力宣传,找了很多国内外的藏家进行推荐,带了不少重要藏家到安思远的华丽大宅参观导览。最后制作印发的拍卖图录,就有厚厚的六大本,寄发到全球藏家手中。
  在拍卖规则的设置上,也可以看出佳士得的用心。这次专场的所有拍品都是无底价起拍,而且特别规定如果有买家应价,价格就往上走,如果没人应价,价格就往下走。这个规定很明显表现了卖家要把拍品全部卖掉的意愿。

送别的人群,90%是中国面孔
  :安思远的国际影响力,佳士得全方位的策划宣传,是这次拍卖成功的两大重要因素。但是,一场成功的拍卖,也离不开藏家的支持。陈先生如何看待这次大量涌现在纽约的中国藏家?
  陈仁毅:照理讲,安思远是西方古董圈的教父,他的专场应该是西方人来纪念他。反常的是,现场的西方人只有10%,90%都是千里迢迢赶去送别的中国人。佳士得这次的操作太成功了,把安思远包装成西方的王世襄,引得无数中国人前去膜拜。“在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班上尽是似曾相识的面孔,以至于连乘务员都会问:您是去纽约参加拍卖的吗?可见这架飞机上的同好有多少了!”
  以前参与拍卖的人群,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藏家,一类是行家、艺术顾问,一类是看热闹的。二三十年来,每年春秋拍卖季节,我都在各个拍场中穿梭,但从来没有见过哪一场拍卖有这么多的中国面孔。
  所以总结下来,参加这次拍卖的人群结构非常特别,有安思远的老朋友,以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为首的多位博物馆馆长和研究员,为了凭吊安思远来到现场送别。还有很多的媒体,以及很多很多的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粉丝”,90%来自中国。

中国藏家:从投资晋升到收藏,还需两代时间
  :从这次纽约涌现的大量中国面孔也可以看出,中国藏家近年来在国际收藏圈的活跃和崛起。您如何看待中西方藏家的差异?又如何评价中国藏家的生存现状和前景?
  陈仁毅:收藏是一个丰盛的时代过后积淀下来的知识、财富、修养和文化,是一个品位过后的开始,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是对文化的向往。这方面,西方的收藏教育和人文美术的修为上,与中方有很大区别。
  在西方,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老师常常领着一群学生在博物馆上课,博物馆成为教育的一个环节,是老百姓可以亲近、休憩的场所,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这几年上映的好莱坞系列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也可以看出一二。而中国目前的艺术教育还在萌芽阶段,多在封闭的课堂里完成,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缺乏亲临现场的体验,更不用说老百姓去美术馆散步了。
  在西方,一个真正的藏家一定会知道为什么去买这件艺术品,关注的是艺术内在的价值。真正为收藏而收藏,不考虑投资回报率,因收藏而享受生活的人大有人在。在国内,这个比率大概只占1%,形成巨大的反差。除了藏家本身的品位,西方还有非常多学院出来的艺术品顾问,他们有丰厚的学院知识,又积累了多年的实战经验,代替藏家在购买之前对艺术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评估,配合藏家做理性的收藏。在西方,艺术品收藏应该是低调、优雅的,很难见到藏家亲自去现场举牌,多是委托艺术品顾问。而中国藏家近些年在拍卖市场的表现却多是“土豪”式的,不止是能买,如果你给他掌声大一点,他会买得更狠。所以有人形容当下的拍卖市场是“瞎子领着瞎子走”。
  中国藏家的生存现状,从这次的安思远专场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在拍场,很多人在冲动性出价。如果你问他,“为什么出那么高价?”他可能会回答说,“因为买回去过段时间再卖,可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关注的都是投资、价格、买卖、获利。投资客和投机客,是当下的主要买家。冲动在前,冷静在后,陶醉在“干杯!恭喜!”中忘乎所以,等到买完之后才清醒过来,开始思考是不是买贵了,或者买错了。所以国内拍卖市场有越来越多拍后不付款的现象。
  客观地说,如果按照西方藏家的品味要求中国藏家,是不太公平的。毕竟西方是几百年来累积下来的经验和成就,而我们的藏家可能刚刚才富裕起来,他们赚到钱,愿意走进拍场,这已经是很好的进步。从投资晋升到真正收藏,可能还需要一两代的时间。接下来还要再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一些包容、鼓励和引导。
桌上的茶杯余温尚存,但主人已经离去了。一去不回的,还有那个艺术品收藏的辉煌年代。

谁是下一个安思远?
  :这场拍卖引起了艺术圈对安思远的大量追思,也有很多人猜想,谁将可能接棒成为下一个安思远。陈先生怎么看?
  陈仁毅:在西方要找到第二个对中国艺术审美收藏有他那般高度的人,太难了。
  安思远的角色很多元。他不仅是一位藏家,更是艺术品行家、玩家和生活家。所有这些元素都融入在他的生活中。这就是西方人对精致生活的概念,真正用艺术品和自己的生活发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安思远经营古董的时间超过60年,踩上了收藏中国古董最好的时机,无论是吞吐量、经营时间,还是艺术贡献、收藏高度,都很难再找到第二人。
  近一百年来,大量中国艺术品都流散在西方,随着经济面的提升,中国现在有很好的条件可以把一些好的艺术品通过拍卖或者流通,又回到中国。下一棒,该中国人自己接手了!
源自:《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18#
 奥燕 发表于: 2015-7-2 11:31:01|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安思远
  一个时代的终结
  ──记“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专场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3月17日晚,“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的首场拍卖在纽约佳士得举办,这是七场拍卖中最富精华的一场。拍卖大厅中挤满了宾客,有90%的亚洲面孔。佳士得全球总裁特别从伦敦赶来为这场拍卖执槌,大量中国买家操着蹩脚的英文争相叫价,拍场如战场,你来我往,僵持不下;又如有钱人的游乐场,一声落槌,几番掌声,又是一轮新的激战。
  3月22日,佳士得为期5天的6场拍卖完满结束,1400多件拍品,总成交额高达总成交额1.4亿美元(约合8.99亿元人民币),总成交率87.63%。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和落幕,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崛起和狂欢。
  1400件拍品,每一件背后都藏着一段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一场拍卖会令旧日故事纷纷浮现。
  1971年,安思远出版了第一本著作《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将此书献给导师庞耐。这本书成为这一领域的标准参考文献。书中的数件藏品进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部分捐赠,部分由当时富甲纽约的艾斯特(Astor)家族出资购买,该家族还出资建造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艾斯特庭院”,是美国博物馆中的第一个苏州园林风格建筑,安思远协助整个项目的实施,捐赠其中的明代家具。这本著作,这次捐赠,引发了一股收藏热潮,将中国家具这一在当时还不受重视的艺术门类提升到了与其他中国文物同等的地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也由此获得“明朝之王”的美誉。
  安思远在纽约第五大道960号的公寓,位于中央公园的对面,距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步行只需十分钟,据说这是纽约最好的三处房产之一,这套公寓包含二十二个房间,装修极尽豪华,陈设极尽高雅。中国家具、文玩、书画、瓷器、玉器、珍本书籍,日本、印度、喜马拉雅、东南亚艺术收藏,错落有致,熔于一炉。色彩搭配,气氛营造,无不考究至极,既是私密的家宅,又是丰饶的博物馆。在这里,宾客往来,奇珍共赏,谈笑风生,相与把玩,艺术品的展示、鉴赏、交易、收藏常常发生在不知不觉之间。
  2014年8月3日,安思远在这套兼具家宅、会所、博物馆、古董行功能的公寓里辞世,享年85岁。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三星亚洲艺术高级策展人亚历桑德拉·孟璐(Alexandra Munroe)认为,安思远的离去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安思远生前曾留下两条收藏建议:一、买下一个人的全部收藏,把最好的留下,其余的卖掉;二、总是备有大量现金,卖家自会来找你。1981年,安思远进行过一次生平最大胆的购买:“泛亚收藏”,包括大量印度、喜马拉雅地区和东南亚的艺术珍品,购自他的老客户克里斯蒂安·休曼(Christian Humann)。不久,他便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驾轻就熟地进行取舍,将一部分收藏卖给克利夫兰美术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也令他成为当时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1982年,安思远将一部分“泛亚收藏”交由佳士得拍卖;1990年,又将剩下的部分交由纽约苏富比拍卖;最终留下的精华部分则构成了这次“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首场拍卖的主体。
  安思远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光鲜明亮的同时,也折射出百年来中国艺术通往西方之路的坎坷与疯狂。恰似“一弦一柱思华年”,本期封面故事,既是向这位传奇人物的致敬和送别,也是对中国艺术流浪百年又回归家园的欣慰与反思。
  (感谢美欧易拍对本专题提供的帮助)
源自:《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6-10 15:31:00|只看该作者

从安思远拍卖看中国收藏版图扩张


  明 十七世纪 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

  尼泊尔 十三世纪 鎏金铜观音立像

  拍卖现场。 2015图片由佳士得提供
  锦瑟华年
  从安思远拍卖看中国收藏版图的扩张
⊙作者:梁晓新

  前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藏家
源自:《scope艺术客》杂志 6、7月合刊(微信号:scopeart)

前言
  2015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拍卖公司在连续7天的拍卖会上缔造了USD1.61亿/RMB 10亿的历史性成交记录,其中六场《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就斩获超过USD1.3亿,占去总成交额的81%,这个号称为拍卖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亚洲艺术品拍卖,以纽约收藏教父安思远遗产为主打,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收藏家、古董商、学者及爱好者欢聚纽约,其中超过八成的新买家为来自中国的财富阶层。一场以艺术为名的财富盛宴,使全球在线,再次亲证了来自中国强大的购买力,新世代中国收藏版图从这里浮现出了雄心勃勃的轮廓。
  》历年安思远珍藏拍卖数据一览
  单位:美元
  2015-03-17

  安思远私人珍藏一:重要印度、喜马拉雅与东南亚艺术珍品

  61,107,500

  2015-03-18

  安思远私人珍藏二:中国家具、文房珍品及中国书画

  39,137,625

  2015-03-19

  安思远私人珍藏三:中国工艺品 -清代陶瓷、玻璃及玉器

  8,189,875

  2015-03-20

  安思远私人珍藏四:中国工艺品-金属、雕塑及早期陶瓷

  15,840,625

  2015-03-21

  安思远私人珍藏五:欧洲装饰艺术、地毯、大师绘画及亚洲艺术品

  6,207,688

  2015-03-21

  安思远私人珍藏六:安思远藏书

  1,176,875

  安思远专场小计(USD)

  131,660,188

  2013-03-15

  中国陶瓷与工艺珍品

  16,935,000

  2013-03-16

  奔放奇逸:朱丽雅及约翰·柯蒂斯珍藏十七世纪中国瓷器

  3,866,625

  2015-03-17

  中国书画

  4,956,875

  2015-03-18

  印度、喜马拉雅与东南亚艺术

  3,723,375

  合计(USD)

  161,142,063


点石成金的收藏教父
  犹太籍的安思远先生,于2014年8月在纽约去世。这位生前被尊称为纽约亚洲艺术收藏的“教父”、“美国的满大人”、“明代大王”,曾自称前世就是个中国人,他将一生奉献给了东方艺术,特别是中国艺术。他那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22间房豪华私邸,宛如一座小型博物馆,陈设着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常年接待着无数政要、富商、名流和学者。这位堪称是战后美国最著名的亚洲艺术古董商兼收藏家,保持了他一贯慷慨优雅的风格,在身后也不忘继续为大家在曼哈顿的洛克菲勒中心准备了六场艺术饕餮盛宴,在纽约佳士得精心的策划下,他的艺术人生于此完美地揭开了烟花般绚烂的谢幕式,超过1200件拍品,跨越中国、印度、日本、南亚、欧洲,涵括青铜器、陶瓷、雕塑、书画、家具、玉器、等等,并且史无前例地全部以无底价的形式公开拍卖,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买家,尤其是中国内地的新一代收藏家。外媒纷纷以微妙的口吻报道了一批批这些慕名而来的中国买家,纽约时报甚至以“明代花瓶”的标准来形容这些趋之若鹜、装扮华贵的中国来客,他们有些甚至乘坐私人飞机赶赴这场位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举办的世纪拍卖。
安思远位于其公寓书房,上方悬挂的为石鲁作品《春梅独立》
  3月17日傍晚举行的安思远私人珍藏首拍会,人声鼎沸的现场已经预告了火爆的争夺战,几乎倾巢而出的纽约佳士得员工,站满在长长的委托席上,声势浩大,而闪光灯与水晶灯影下的衣香鬓影里,流窜着财富、权势、豪门、名流的滋味,每个人都露出节日般涨红的脸,显得心猿意马、跃跃欲试。一只高仅约8厘米的西汉小金熊席镇,以折合人民币1600万的天价抢先出闸,果然一鸣惊人,即时成为全新的世界纪录,拍场的热情也瞬间被点燃;轮到那件事前就被张扬得沸沸扬扬的西藏铜瑜伽师坐像以折合人民币3000万落锤时,深谙了剧透的人们仍然止不住地惊叹刘益谦先生的任性到底有没有底线!这名不惜裸肉身效法身的上海中年男子,似乎正是当时得令,享受并沉浸在属于他的锦瑟华年当中。大,不一定最好,但一定最贵!这就是古玩圈的铁律,但当一尊高达64厘米的尼泊尔铜鎏金观音立像被争夺至人民币5100万成交时,所有瞠目结舌的佛像圈子的行家玩家们,也仿如被醐醍灌顶般开始重新想象家里的那些藏品的新价格标签了。然而谁也没想到,全场最高价拍品,竟是由四把明式黄花梨圈椅,撑开了今夜最华丽的这朵烟花-折合人民币6000万买四把椅子!现场爆出潮水般的喝彩和掌声,而在上空抽着雪茄,俯视着这一刻的安思远先生,估计也会露出不可思议但欣慰不已的笑容吧!来自北京的匿名买家,也用了最慷慨的方式回敬了这位名闻于世的明式家具大师。
安思远公寓内景
安思远公寓内景

品牌的魔力
  安思远这个品牌到底有多大魅力?答案是:首个夜场拍卖仅58件拍品就缔造了611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3.8亿元)的总成交额,兼刷新了四个新世界纪录!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安思远这三个字仿佛是个点石成金的魔咒,无论是瓷器、玉器、书画、家具、青铜、石雕,甚至是安氏藏书,都卖出了匪夷所思的天价,连多件在古玩行内被认为是断代不详的后仿品,也都神奇地高价成交,甚至有人在拍卖完毕后精心做了一张可疑拍品的集图,以忧国忧民的心情在微信朋友圈中不厌其烦地讨论著这些业已成交了的拍品的各种疑点。是物有所值,还是溢价过高?一个收藏家的名气,到底能为艺术品的价格添多少分?面对接踵而来不可思议的成交高价,古玩圈人开始真正意识到了品牌与传承的魅力。事实上,国内一直有部分古玩圈人对各大拍卖公司所注重和强调的古董的传承著录,即名人效应,都表示不太感冒,认为有夸大和忽悠的作用,但这场安思远拍卖的轰动性效应,使他们亲身领略到了名人与品牌力量的背后,收藏主人的人格魅力给古董器物所增添的光辉与价值。这些离奇的成交价说明,对来自中国的新买家们来说,买不买得起明显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是那一枚枚贴在瓷器底部的泛黄的小标签,承载了收藏主人的胸怀、视野、修养和品味,这些才是最稀缺的资源。正是这个软性的部分,赋予了每一件藏品更为独特而深刻的人性化内涵。于是,在巨大的安思远光环下,人人都期望能沾一点这个荣耀之光,东西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不能买到!

精准的营销
  在一连串让行内诸多大碗、专家都瞠目结舌的成交数字的背后,则是这一期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的一系列高级聪明、专业精准的营销手段所创造的新价值与空间。实际上,佳士得在此之前已经为安思远举办过了三场专场拍卖会:2002年秋安思远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专场(183件拍品)、2007年秋安思远珍藏印度与喜马拉雅艺术专场(308件拍品)、2012年春安思远珍藏中国古代铜镜专场(56件拍品),则分别只录得391万美金、946万美金及217万美金的成交结果。同样出自安氏珍藏,同样由纽约佳士得拍卖,为什么这次竟然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答案很明显:这一次的市场策略是把目标对准了一个新的客户群。首先,安思远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品牌。这位生前品味卓越的艺术鉴藏家,不但眼光敏锐、紧握商机,而且人脉广泛、长袖善舞,周旋在学术界、收藏界、政经界、名流界,均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俨然是美国上流社会的财富与品味的象征,他的形象与故事可以说是完全对应了中国国内的一大部分新财富阶层对美国上流社会的想象与期盼,这些曾经铺在安氏博物馆般的豪宅地上的地毯、陈列在橱柜中的瓷器、挂在墙上的书画、放在壁炉台上的佛像,已经超越了古玩的性质,成为安思远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地位与生活方式的延伸与象征,这种吸引力,远胜器物本身的古董价值,于是年代、真伪、品相、行情等古玩商们所关心的因素,已不再是潮水般涌入拍卖厅里的新买家们的甄选标准,当一张清代晚期的地毯以34万美金成交时,在座的全体古玩商们终于彻底明白了这一场以艺术为名的拍卖会,其实是属于另一个圈子的财富盛宴。
  当佳士得的市场部以掩饰不住的兴奋心情用“盛况空前、应接不暇”来形容到场的新买家和客户的咨询时,这套基于专业数据分析所精心制定的市场定位和策略,终于交出了一份令所有人赞叹的答卷。包括以无底价拍卖的形式、包括在拍卖现场重新搭建安思远豪宅的原貌、包括品类杂乱繁多的拍品重新设计归类,佳士得均一再强调与突出展现安思远先生的财富地位、艺术品位、时尚风格与人格魅力,而非拍卖品本身,这不但充分迎合了中国新富阶层趋之若鹜的心理需求,于拍卖预展现场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场景式艺术品购买体验,并巧妙地避开了拍品的真伪疑云和价格定位等问题,他们包装拍卖的,其实是一个国际品牌的叠加效应、一种珍贵的艺术品位和上流社会的财富标准。

新媒体的威力
  自2014年11月17日纽约佳士得官方正式宣布拍卖计划后,中国内地各大著名古玩圈、微信群就已经进入了安思远模式,在佳士得低调但巧妙的带引下,精品预览、传奇故事、小道消息基本是每日手机刷屏,而预告中的无底价拍卖策略,则刺激着每一个古玩城商户们的神经,于是在各大群主们的召唤和鼓吹下,安思远的传奇故事与形象,越加丰富迷人,早已在口口相传的微信群中扩撒至那些甚至无法想象的群落与圈子中。当现场即被秒杀在第一口或第二口的拍卖价格时,全体的古玩商们才意识到他们原来只是自费、自愿地为这场拍卖充当了两个月的啦啦队,面对来自另一个阶层圈子的超级购买力时,注定这回纽约之行只是参加了个一厢情愿的安思远先生的缅怀晚会而已。
  佳士得的营销方案,就这样通过新媒体被推送到了无法想象的新世界。如果按照时髦的互联网经济说法,那就是老品牌通过自媒体的移动性和社交化,将品牌价值放大并精准扩散,从而撬动开发了一个全新的顾客阶层。而这个阶层的消费理念,无论是对品牌价值的依赖、对艺术品价值的认知和需求,都与传统的古玩收藏圈截然不同,佳士得营销策略正是捕捉到了这个不同圈子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价值观与需求的差异。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是微信平台巨大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成就了这个能够载入史册的安思远拍卖会。

新世代中国收藏版图的展开
  购买收藏艺术品的意义在哪里?刚刚走过20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收藏界,一个年轻的新世代正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大多家境或背景优越富裕,接受过相对完整的西方教育,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安思远收藏最重要的贡献和他的核心价值,并非在于每一件收藏品的具体情况,而是作为战后美国第一个具有环球艺术视野的鉴藏家和古董商,他的包罗万象、融汇中西的艺术品味、时尚优雅的艺术眼光和果断精准的商业头脑,这种用毕生的执着和热情所建立起来的庞大收藏体系,至今无人企及,象征着一个高尚的精神追求境界,所以延伸至他的每一件收藏品,都被赋予了新的个人魅力,以及暗示了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那个阶层和那个圈子。安思远品牌真正传承的魅力和价值即在于此。如果古玩圈人士仍然纠结于个别拍品的真伪、品相和价格,说明他们仍然没有领略到此次拍卖更深更广一层的意义。
  随着像阿瑟·姆·赛克勒博士(Dr.Arthur M.Sackler,1913年~1987年)、布伦达治先生(Avery Brundage,1887年~1973年)、瑞士玫茵堂、纽约戴润斋、日本不言堂等等世界级收藏巨擘的相继离去,百年不出的稀世珍品相继释出,凭借人民币超强的购买力,新世代的收藏版图似乎在中国徐徐展开。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和收藏迈进20年之际,以全球化的视野和胸怀,来承接上一辈欧美收藏巨擘的接力棒的同时,建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美学标准、收藏体系和话语权,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正是新一代年轻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投资人,在拍卖会上频频一掷千金所迫切希望完成的目标,这场安思远拍卖会由此更显得意味深远。如果钱能办到的事,简单直接,为什么不呢?西方对艺术品收藏所倾注的社会与人文价值,也正逐渐得到中国的富豪们的认同。深谙此道的上海富商兼收藏家刘益谦先生,横扫美欧亚拍卖会,早已迈入10亿级别,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成化斗彩鸡缸杯、永乐御制唐卡、南宋官窑八棱瓶等等创造了巨大社会效应的购买举动,使财富与政治和文化资本的转换,也成为了一门精巧而聪明的艺术。

■ 结束语
  这一季纽约佳士得举办的安思远珍藏拍卖会,颠覆了很大一部分业内和业外人士对于古玩鉴赏、投资和拍卖的观念,这个辉煌灿烂的成交记录不但会载入史册,同时也标志着一次高级、聪明、精致、准确的营销手段的胜利。古老的品牌借助新媒体焕发出新的能量与面貌,以全新的视角和呈现手法,给正在面临转型中的国内拍卖业提供了一次绝佳的现场观摩机会。它同时也宣告着以安思远先生为代表的上一个欧美亚洲艺术收藏时代的结束,并如何转入了以中国内地买家接棒的新收藏时代。在资讯完备、移动终端无所不在的今天,收藏的过程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搜索、点击和转账即完成了上世纪的收藏家们可能耗费一生、苦苦追寻的历程,也许我们这个时代也因此再也无法出现一个像安思远先生这样的行旅天下、胸怀宽广、好学敏求、八面玲珑、乐善好施的教父级鉴藏家,艺术品拍卖与收藏走向生活,商品化、消费化、金融化似乎已经是无可避免的发展方向,而资本的介入也将逐渐边缘化很多个人艺术收藏的可能性与乐趣,但安思远穷其一生所倡导的艺术收藏的境界与真谛,则通过洛克菲勒中心这六天的拍卖会,流散到新的国度中,继续向新主人阐述它所因循的收藏法则与传奇故事。
  向安思远先生致敬!
  向艺术收藏致敬!
16#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6-6 09:31:04|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中国古典家具的海外推手


  安思远著《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

  安思远藏明17世纪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陈桂湖

  近日,随着纽约佳士得安思远藏书专场拍卖的收官,第七届纽约亚洲艺术周正式落下帷幕,传奇人物安思远以及他的收藏成为本届艺术盛会里的较大看点。安思远因收藏精品明式家具及对明代家具的研究颇深而被称为“明代之王”,这次呈现的家具被业界誉为“质量最高的品类”,引来众多爱好者竞拍,其中“黄花梨圈椅4件套”以968.5万美元刷新了黄花梨家具同类品种的世界拍卖纪录。
  安思远堪称学养和精明兼具的“学者艺术商”,他的收藏影响了美国亚洲艺术品收藏的每一个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家之一。他的收藏涉猎广泛,包括中国家具、文玩、书画、瓷器、玉器、珍本书籍以及日本、印度、东南亚等地的艺术品收藏。
  那么,安思远结缘中国家具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个连中文都不会说的美国人,缘何可以早于中国人出版家具专著?他的“明朝之王”美誉因何而来?

檀香山吹拂的“中国家具风”
  安思远17岁开始接触古董,并师从美国收藏家庞耐和耶鲁大学教授王方宇学习中国艺术知识。21岁那年,他独自一人到夏威夷州的檀香山服军役。檀香山之行,似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为他日后成为中国家具的“明朝之王”埋下伏笔。
  檀香山是近代中国人移民海外的主要目的地和中转站,也是美国汇集中国家具的一块宝地。从1900年开始直至1950年,先是福恩公司,然后是博温女士的工厂店,再到著名的罗伯特·安斯泰斯的中国家具经销公司,檀香山活跃着众多从中国收购家具的古董商,使这里成为中国艺术品的汇聚之地。
  1949年,旅居中国26年的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来到檀香山,担任东方艺术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彼时他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已出版5年,大大提高了明式家具在美国藏家心中的地位,也成为他们“寻宝”的参考书。1950年,安思远也来到檀香山。部队从军之余,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中国艺术。在部队中,他是射击竞赛的“神枪手”,在檀香山中国艺术的殿堂里,他一样眼光精准,弹无虚发,常与亨利·克拉玛等藏家出入安斯泰斯的家具店里,收购许多精美的黄花梨家具。
  当时,世界上介绍中国家具的著作除了早在18世纪欧洲人写的几本简单的图录式的《中国家具》外,就只有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国国内视家具为使用器,连文物都算不上,家具收藏市场尚属空白。对于那时的安思远来说,中国家具犹如一个优雅的难题,榫卯结构、流畅的线条以及古朴典雅的气质都深深吸引着他。痴迷之下,他甚至买了大量家具在自己家里观摩鼓捣,拆开后重新组装。拆拆合合之间,安思远逐渐意识到中国家具无与伦比的价值。“没有其他文化能像中国家具这样将造型和结构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每一个构件都结构合理,比例匀称。”安思远说。他还把制造中国家具的工匠比作珠宝手工锻造人,而西方家具的制造人则类似铁匠。

“古董教父”实至名归
  上世纪60年代,安思远不断扩充自己的私人收藏,成为西方世界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泰斗,人称“中国古董教父”。他和古董商詹姆斯·高德联手开办了安思远高德画廊,经营英国家具、工艺品以及亚洲艺术。1981年,安思远大胆购藏了1500件印度艺术品,其中半数很快售出,他也因此成为纽约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
  此时的安思远可以通过香港的行家购买中国古典家具,而当时国内对古典家具的价值依然懵懂不知,文物专家王世襄的研究因“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大洋彼岸的安思远却如饮甘露地领略中国古典家具的美。
  1971年,安思远糅合其多年的家具研究,厚积薄发,继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之后,出版了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以下简称《中国家具》)。
  与艾克的著作不同,安思远的《中国家具》断代清晰,结构完整。他在书中从艺术的角度讲述中国家具的历史发展,阐述宋代文学与绘画对明式家具的影响,并指出中国家具与18世纪欧洲家具设计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梳理了坐椅的流变,说明佛教中国化对中国椅子和床造型演变的推动作用。美国收藏家柯惕思评价这本书:“是那个阶段的一本代表作。从收藏的角度将中国硬木家具分为3个阶段:一是确凿无疑的明代家具;二是由明向清过渡时期的家具;三是清中期至清晚期这一时间段的家具。”
  《中国家具》是安思远的一部学术力作,他从美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从全新视角把明式家具像风景一样勾勒,至今依然是鉴赏和收藏家具的必读书目之一。1977年5月17日,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安思远的文章,详述其在明代家具研究上的造诣和贡献,并誉其为“明朝之王”。

让中国古典家具之美共享于世
  除了私人收藏之外,安思远也乐于与世人分享中国古典家具之美。1977年,他捐赠一对黄花梨顶箱柜,以及4只带有篆刻铭文的紫檀南官帽椅给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帮助其建设中式庭院。该馆于1981年开幕,其中家具的选择、风格与陈列方式至今依然启迪无数访客。除大都会博物馆外,受惠于他捐赠和收藏的美国博物馆比比皆是,如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耶鲁大学美术馆、哈佛大学佛格博物馆等。
  从1950年的檀香山之旅,到2014年8月逝世,60年的古董生涯中,安思远以精品的收藏和勤于著述,使中国家具在全世界熠熠生辉,引起西方世界广泛的追慕、探索和思考,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的高峰。上海佳士得高级副总裁、中国瓷器与艺术品部国际主管罗拉评价安思远说:“是他在西方让中国家具戴上了光环,没有他,中国家具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关注、研究、收藏。”
  而柯惕思的总结或许更为贴切,他说:“安思远的眼光、热忱、不懈努力与大方贡献,成为中国家具鉴藏界今后继续发扬光大的基础。”今天,古典家具的收藏在国内外已蔚然成风,在热热闹闹的市场背后,业内学者更应该以安思远作为榜样加以自省,从中国哲学的源头和灵性的角度去寻找家具之美,使家具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源自:中国文化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5-25 16:31:04|只看该作者

艺术周的安思远效应:谁在接盘


  明17世纪 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

  安思远
⊙作者:王歌

  3月21日晚,随着佳士得安思远藏书专场拍卖的圆满收官,第七届纽约亚洲艺术周正式落下帷幕。为亚洲艺术爱好者呈现了一场艺术盛宴。毫无疑问,传奇人物安思远以及关于他的收藏成为本届艺术盛会里的最大看点。
  纽约时间2015年3月21日晚,随着佳士得安思远藏书专场拍卖的圆满收官,第七届纽约亚洲艺术周正式落下帷幕。在9天时间里,43位世界顶级古董商、四家纽约拍卖行、二十多家世界知名博物馆和亚洲文化机构通力为亚洲艺术爱好者呈现了一场艺术盛宴。本届纽约亚洲艺术周不但人流量创历史新高峰,而且艺术品的成交数量和金额都有可能是历年之最。

安思远的成绩
  佳士得此次推出的安思远私人珍藏多达1400多件,分设五个专场。从17号持续拍到21号,最终所有拍品都重新找到了归宿。五场拍卖的结果分别是:第一部分(夜场)总成交6110.75万美元,其中有四项世界拍卖纪录被刷新;第二场(中国家具、文玩及书画)总成交3913.8万美元;第三场(清代工艺品、玉雕)总成交近819万美元;第四场(高古器物及宗教造像)总成交近1584.1万美元。第五场(欧洲及亚洲工艺品)总成交620.8万美元;第六场(藏书)总成交117.7万美元。因为没有设底价,竞买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尽情去发挥,因而所有拍品均获得百分百成交。安思远六场拍卖共计斩获超 1.3166亿美元。
  安思远藏品第一场拍卖被安排在夜场,吸引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竞价者,其中大多数藏品被华人装进口袋。此场拍卖的火爆程度也被众人街谈巷议,此夜场中两大板块──明式家具和雕塑脱颖而出。安思远因收藏精品明式家具以及对明代家具的研究颇深而被称为“明代之王”,所以这次呈现的家具被赞誉为“质量最高的品类”,引来众多爱好者竞拍,成交价自然了得!黄花梨圈椅4件套以968.5万美元成为全场最高价,同时也刷新了黄花梨家具同类品种的世界拍卖纪录。买家是中国内地客人。夜场中的另外一件明十七世纪黄花梨画案被上海藏家刘益谦收购。18号日场的购买热情并没有因前一晚的释放而有丝毫减退,明式家具再次受到追捧: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以204.5万美元被亚洲私人藏家收购,这成为安思远家具拍卖中的第四高价;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平头案,以156.5万美元成功易手;明十七世纪黄花梨灯台一对,以156.5万美元拍出。夜场的另一大亮点便是雕塑版块。除了少数作品估价内成交,大部分作品都超出估价许多,具有浓郁异族气韵的尼泊尔、西藏、印度雕塑作品均有破世界纪录的例子。
  中国书画也同样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安思远不仅收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书画、碑帖,更是从1970年代开始关注中国近现代书画。他的过人之处正在于,在他大量购进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时候,这一板块在海外的关注度几乎为零,就连大都会这样的世界顶级博物馆的中国近现代藏品也少之又少,直到获得安思远的大批捐赠后,才丰富了这一品种。有行家透露,“安思远最重要的近现代藏品几乎都在大都会了,本次的拍品除了石鲁,其余作品相对一般。”在近现代诸家中安思远格外推崇石鲁和傅抱石。他在1982年左右来到中国内地,通过中间人大量收购石鲁的作品,其中很多作品都是直接从石鲁的家属手中收购的。果然,18日的拍卖中,石鲁《梅石图》,经过激烈竞价以352.5万美元成交。而另外一幅潘天寿《满堂清芳》以156.5万美元成交。
  安思远珍藏拍卖进入第三天是清代瓷器、工艺品及高古玉部分,效应继续放大,创高价之后的喝彩已经司空见惯。这个专场被认为是安思远收藏中最弱的品类便是清代瓷器工艺品。连安思远的友人Robert也认为,安思远并不喜欢清代文化和品位,所以收藏得很少,藏品也很一般。但即便如此,几乎每一件器物都经过了数倍于估价的轮番竞争。最贵的雍正/干隆斗彩团花纹罐,从几千美元抢到了50.9万美元。一向销路不是很好的高古玉在这里也扬眉吐气,前30件拍品中,高古玉占了十二件。20号进入第四天的拍卖,以高古工艺品和宗教造像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本场一件元/明彩绘菩萨壁画,其价值被买家充分认可,以296.5万美元成交(估价仅为3万~5万美元)。另外一件非常罕见的汉代金质耳杯也以72.5万美元的高价落槌。21日的两场拍卖分别是西方工艺品和藏书专场。尽管先前最不被看好,而且中国买家相对兴趣不大,拍卖的节奏也明显放缓了很多,但成交也都还说得过去。
  今年参与纽约亚洲艺术周的古董商是42位,相比去年略有下降。但据经常参与纽约亚洲艺术周的人说,今年的人流量却达到了最高峰。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归功于佳士得一次性推出了1400多件安思远珍藏。对此,佳士得无疑是位大赢家,先是在与苏富比的竞争中获得了安思远的委托,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可观的。其次宣传也是非常成功的,早在2014年底,“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媒体沙龙见面会就让众多中国藏家获知拍卖消息,并且整个艺术圈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广泛传播,很多人更是在去年11月就预定好了机票。毫无疑问,传奇人物安思远以及关于他的收藏成为本届艺术盛会里的最大看点。

安思远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一个牙医和歌剧演员的儿子,他是如何成为一位能够影响时代审美的古董商?由于安思远在中国古董艺术品方面独特的造诣而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又由于他是为数不多的最早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西方人,也是第一个出版中国明式家具书籍并在研究方面成果卓著,而被纽约时报冠以“明代之王”的称号。于是有很多篇幅热衷于梳理他在藏界的建树,甚至有点神化的意味。其实安思远就是一位古董商,只不过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卓越。
  “我首先是一个古董商,然后是一个收藏家。”这是安思远自己给自己的定位。
  安思远的公寓位于纽约著名的奢侈品一条街第五大道上。公寓有20多个房间,据说是纽约地产中第三好的位置,仅次于大都会博物馆。在他去世后,人们给他这个房子的估价便超过了人民币4个亿。“我或许不是最伟大的亚洲艺术品商,但一定是最富有的。”安思远这样评说自己,除了富可敌国的藏品,更多的可能在强调他内心的富足。当人们走进他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公寓,踏上清代宫廷地毯,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在20多间空间里:墙壁上有明代文征明的书法和齐白石、傅抱石绘画,几案上摆放着商周青铜器、唐代金银器和三彩陶,中国石雕和古印度石雕、佛教造像或依墙而立,或陈列于壁炉和窗台上,宋元名瓷和明清官窑瓷随意摆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藏品丰厚的东方艺术博物馆,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雕塑、绘画、家具及工艺品的收藏。
  安思远父亲是牙医,母亲歌剧演员,他的富有并不是继承来的。进入古董行业按其自己的说法,是因为捡到了一个鼻烟壶而转手获取几十美元。他以犹太人敏感的商业眼光看到了这里面大有文章。
  安思远是位眼光独到商人和头脑敏睿的藏家。安思远形容自己的古董商工作“其实就是销售,营销自己,你要能吸引百万富翁们的注意。”“安思远虽然曾经开过古董店,但他最终没有选择再开商业性的画廊,就在自己的公寓里面做生意。因为他觉得这样少了几分‘商业气’的方式更适合自己。他会跟客人聊天,了解了客人的喜好之后,再开始推荐藏品。”后来“安思远”就成为了一种品牌,就好像今天富豪都会买LV或者香奈尔来彰显自己一样。安思远认为自己也达到了这样一种品牌效应,是成就他成为著名古董商的关键。
  安思远除了非常善于推销自己,很多人将它的成功归结为有非常好的艺术天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他来说,“很多艺术品其实并不是很了解,例如东南亚部分。但是对艺术的审美其实是相同的,所以他买起来也很大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张子宁博士这样评价安思远。这次安思远拍卖一经推出,很多人就感叹他的收藏范围涉猎之宽。也有人怀疑安思远怎么能懂这么多?其实道理没有那么复杂,对于造型等基本艺术概念的判断,其实是适用在任何文化领域的,一通则百通。另外,安思远在获得一定积累后,买卖的方式就变得十分讨巧。Robert和张子宁都反映,安思远的购买习惯是一下买断一个人的全部收藏,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留下,剩下的全部卖掉。最好的例子就是他买断Humann先生的藏品。Humann是一位东南亚艺术品的大藏家,安思远今天的泛亚洲收藏体系就是在其私藏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他当年倾其所有毅然买下Humann的藏品,为他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雄厚基础。
  安思远的成功有一部分是运气,比方遇到了庞耐和王方宇,另一个原因是身处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中国艺术品大量外流,并且时价不贵。但重要的还是来自他个人的天赋,具有一双艺术敏感度极高的眼睛。他善于把握商机,善于推销自己。一些外媒还评价安思远是“一生奉献给了东方艺术”。

谁在接盘安思远
  安思远的主要藏品流向了何方呢?据悉,安思远生前早已就对自己的收藏做了妥善安排,他并未选择将其收藏完全通过公开市场出售。除了委托佳士得拍卖的艺术品之外,其他的艺术品将捐赠大都会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因此,最大的接盘者应该是博物馆或其他机构。从佳士得这次拍卖来看,虽然没做详尽统计,但一批一批华人纷至沓来,不仅成就了纽约亚洲艺术周历史上人流量的峰值,还给安思远专场拍卖带来无限的想象力。在已经公布的三场拍卖中,虽然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人参与竞标,但真正买到手的还是以华人居多。前十位的拍品中亚洲买家差不多占八成。除了极个别拍品,如汉代铜鎏金熊被英国大古董商艾斯肯拉尼买走,个别东南亚、日本的作品被其他地区人买走,绝大多数拍品均被中国藏家拿下。
  在安思远生前,他的大买家除了像洛克菲勒这样的超级富翁,还有很重要的买家就是博物馆。“几乎美国、欧洲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从BOB(安思远)那里买很多东西。”大家十分熟悉的淳化阁贴,就是安思远与上海博物馆经过协商而易手的。曾经是安思远的朋友和交易伙伴洛克菲勒等大收藏家,在他去世之后,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被捐与了Asia Society(亚洲社区),最终也在博物馆等机构中沉淀下来。
  安思远有选择的将主要藏品捐给了四家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华盛顿赛克勒国立博物馆、哈弗大学博物馆、耶鲁大学博物馆。为每个博物馆捐献什么样的东西,安思远也是有选择的。他为大都会捐献了重要的中国书画藏品,其中包括齐白石在内的近现代名家的作品。而对于华盛顿博物馆,他主要捐赠的则是中国书法作品。早期高古器物,如汉陶明器等主要捐献给了耶鲁大学的博物馆。而中国文房器物,他重点捐献给了耶鲁大学。没有人能够很清楚的说明为什么安思远能划分出四个品类,并有侧重地捐不同的博物馆。安思远是希望自己的藏品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用,可以让后人享用。他可能也并不希望捐给一个资源已经很丰富的博物馆,让东西都躺在库房里,而没有能够充分得到研究和被展示。
源自:《艺术品鉴》杂志
14#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5-13 15:31:01|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78万遗产赠餐厅侍应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3日消息,有“中国古董教父”、“明代之王”之称的美国著名收藏家及古董商安思远去年8月逝世,留下大笔价值连城的收藏品和丰厚遗产。他生前数十年来,一直光顾纽约曼哈顿一间扒房,从不间断,为表对餐厅的感谢,他在遗嘱中分别给餐厅两名女侍应5万美元贴士(约39万港元)。
  安思远生前每周有4日在扒房用膳,午餐吃烤烟肉芝士三文治,晚餐则是西冷牛扒,店内更有他的专用座位。他特别喜欢侍应多诺霍-彼得斯及其外甥女。53岁的多诺霍-彼得斯表示,从小就认识安思远,对获得遗产感到惊讶,但认为这做法很符合安思远的性格,指对方向来十分疏爽,每次都给20%贴士。
  安思远生前是全球最富有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家,尤精于明代古董家具,估计身家达2亿美元(约15.5亿港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4-1 15:31:01|只看该作者

佳士得安思远专场之美:用古董点亮生活

源自:大众网

  安思远公寓

  茶室的专场

  “一间房”
《是一是二图》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相比较有着永恒生命的古董,或许每一位收藏者都是它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每一位暂得于己的收藏者面对古物的方式显然截然不同。
⊙作者:项立平刚

  刚结束的纽约佳士得安思远专场,人们至今所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便是预展现场被重新还原的安思远豪华公寓,在安思远的暮年,忠实陪伴他的,便是那些他所珍藏了数十年的古物,在安思远的豪华大宅中,乾清宫的地毯混搭着西方古典家具;而精致的西式沙发两旁搭配着的是明代的黄花梨圈椅,家居空间上方还悬挂着日本江户时代的骏马图屏风。所有这一切的布置,构建成了属于收藏者个人的理想王国,可以说,那些朝夕相对的古物点亮了一代传奇古董商最后的人生,而安思远也有身体力行诠释着”如果你无意与作品朝夕相对,就不要去收藏它“的名言。
  事实上,用古物装点家居,朝夕相伴,自古有之,“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这幅《是一是二图》写实地记录了200年前全国最大收藏家乾隆皇帝的超豪华书房,只是这间以九五之尊举全国之力所呈现出来的书斋,少了几分文人的娴雅逸趣,而多了几分扑面而来的土豪气。不管如何,乾隆皇帝算是向今天的人们十足地秀了一把收藏家的风雅。
  真正将古物完美融入生活的传统或许在今天的日本更加完好地被保留了下来。日本传统茶室的布置极为讲究,茶室正前方中心点睛之处的古画根据不同的时节、主题或者是来客的不同都有着严格的讲究,而下方用来插花的古代花瓶也需要和古画严格相称。这一瓶一画的组合,源于日本室町时代,一个刻意追寻唐物的年代。
  2008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便出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再现神圣茶室的专场,一个专场两件拍品,一瓶一画,最终,这件被定为南宋的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以6752万港元被苏富比仇帅哥的岳父大人竞得。
  在日本的抹茶道世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流传日本的中国古物正用一种鲜活的方式留存于世,热情主人用来招待客人的果盘是明代的剔红;而人们用来品尝抹茶的茶杯则是真真正正传世的宋代建盏,用宋代的茶碗喝茶,仿佛茶汤都显得更加厚重温润了。
  相比较中国,茶道在日本往往被看做是修身养性的人生必修课,而日本茶道显然赋予了这些来自中国的古物们更加鲜活的生命体验。
  在2011年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一件南宋青白釉观音菩萨坐像以2530万元的高价被一位上海藏家收入囊中。难得的是,这位藏家并没有将这样的高价藏品束之高阁,而是在其书房的显著位置为其精心布置了一方佛堂,还特意为佛像配上明代的香炉和南宋的梅瓶,早晚三炷清香清香,精心供养。这或许是民间所见最为昂贵的一处佛堂了,但对于主人而言,古物的市场价值早已经不是他们所看重的,从中寄托的情感应该是无价的吧。
  在即将举行的香港嘉德春拍上,则将别开生面地呈现“一间房”,它们便来自比利时人菲利普的珍藏,菲利普在比利时的家原先都是西式的家具,后来明式家具越收越多,他干脆新盖了一间房,就按着一个明朝人的家把家具“用”了起来。这些家具在菲利普的家中履行着家具实用的功能,桌椅床榻,没有一件是被“供”起来的。王世襄先生给菲利普的收藏取了中国名字—侣明室,意思是“生活于明”。
  对于财富阶层而言,艺术品显然远远不止是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文化滋养、美感享受、精神慰藉都是收藏艺术品的深层次需求所在,未来,“艺术消费”的概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当艺术收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的时候,我想这才是许多活着的古物的价值所在。
源自:济南日报
12#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3-30 15:31:00|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的成功对国内藏家有什么启示

源自:信息时报

  刘益谦以486.9万美元,创西藏雕塑拍卖的世界纪录,将“西藏十一/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收入囊中。

  《出钢的喜悦》,宋赞英。近年来朝鲜多次组织艺术团来中国办画展,这张即是2013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朝鲜民艺美术精品展的作品之一。

  “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拍卖以安思远心爱的“小熊”打头阵,这件西汉鎏金铜熊形摆件只有7.6厘米高,估价仅20万至30万美元,但以240万美元落槌。
  日前,纽约佳士得举办了“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活动,吸引了许多国内藏家。甚至有的藏家表示,去年得知佳士得即将举办安思远藏品拍卖会的时候,当即买下飞往佳士得的机票。从拍卖会现场的图片可以看见,场内的华人藏家占据很大比重。
  仅在3月17日晚间举行的首场拍卖,就以百分之一百的成交率取得6110.75万美元的成绩,刷新了四项世界拍卖纪录。六场现场拍卖系列成交总额超过1.3亿美元,其中中国藏家表现活跃。
  在国内艺术市场并不活跃的情况下,为何国内藏家对安思远专场表示出这么大的热情?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明代之王”的安思远,其收藏经历对国内 藏家有哪些启发?更重要的是,当代收藏市场兴起以来,未能出现可与王世襄、张伯驹等老一辈大藏家相比的大藏家,这些问题都可以置放于“锦瑟华年~安思远私 人珍藏”这样的背景下,引发我们的思考。

为何国内藏家热情追捧安思远?
  安思远系列专场几乎成为国内藏家的PK。根据一些现场人士的描述,从3月17日到21日几日时间,举办地点附近满是中国面孔,咖啡厅内坐满中国藏家,眼睛所见均为中国人,听到的都是汉语。若不是服务员的美国面孔和楼外插的美国国旗,几有置身国内的错觉。
  纽约益美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美芳用“疯狂”来形容中国买家竞拍状况,她表示,“参加竞拍的十有八九都是中国人”。从拍卖成交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拍 品都被华人藏家获得。据佳士得的统计结果,在前三场拍卖中,成交价排名前十的拍品有接近八成的得主是华人藏家,而且不少拍品在华人买家的追捧下,都以超过 估价多倍的价格成交。
  为何国内藏家对安思远的藏品如此青睐?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何文发。
  何文发认为安思远的珍藏受到国内藏家如此大的关注、如此大力地追捧属非常正常,也是可以预见的。“这首先由安思远的实力和名气决定的,安思远在东方 艺术板块的收藏世界闻名,被称为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的藏品平时又难以见到,这次佳士得把他的藏品成系列的拿出来拍卖,是很难得的机会,国内的藏家都想见 识见识这位世界级的大藏家的藏品。所以会有那么多藏家前往纽约佳士得。”
  何文发说:“安思远的藏品,具有真、精、稀三个特点,所以国内藏家才会那么热情地竞拍。安思远的眼光很毒辣,所以他挑选的藏品价值很高。对于藏家而 言,能够获得安思远的一件藏品,是非常光荣的,能提高自己的收藏品味和地位。而且这样的收藏属于流传有序,有据可查。就像书画作品的上款,一般而言有上款 的作品会比市场价低百分之三十。但是如果上款表明曾被某大藏家、大人物收藏过,这件作品反而会比市场价高百分之三十。”

是否预示着国内艺术市场在回暖?
  国内藏家齐赴纽约,并纷纷有大手笔,何文发并不认为这标志着艺术市场在回暖。“艺术市场的调整会持续下去,这种调整是相对投资者和本身价值不高的庸 品而言的。投资者和真正的藏家不同,投资者需要有持续的回报,一旦在艺术市场的收益缩减或达不到预期,他们就会退场。在原本的艺术市场热潮中,价值不高的 庸品价格被抬高,当市场慢慢回落,投资者和炒家相继离场,留下的都是懂行的藏家,庸品就不可能再卖高价,有眼光的藏家也看不上庸品。”
  何文发认为,安思远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国内藏家,还是基于其藏品的价值。他说:“真正的精品,无论艺术市场是什么情况,都能得到藏家的青睐。好的作 品,藏家甚至会以高过现时市场价的价格来买,因为他看中的不是作品目前的价格,没有想着转手能赚多少钱,他看重的是以后的价值。”
  “其实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宁可买贵,也不买错。买贵了的东西,它只是略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格,但从长远来看,依旧能够达到甚至超出预期价格。买错的东西,虽然一时觉得很便宜,但是十年二十年过去,它的价格反而还达不到当初买入的价格。”何文发强调说。

三十年的空白期,导致国内收藏断代
  随着王世襄、启功、张伯驹等老一辈大收藏家的仙去,国内能获得广泛认可的大藏家屈指可数。安思远珍藏系列拍卖的成功,再一次让我们意识到大藏家的魅 力。有一种声音很值得注意,就是说国内的藏家已成为国外藏家的“接盘侠”,国外藏家用低价将艺术品买入,高价位卖给中国藏家。国际市场实际上操纵权在国外 藏家手中,中国藏家尚达不到平等对话的时候。
  关于这个观点,我们必须承认国外艺术品收藏先行起步的优势,进入市场越晚,越受先入者的影响,在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如此。大藏家的出现,需要眼光,能提前发现市场。但是这种大藏家的培育,同时也需要时间和环境。
  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内才慢慢重新恢复收藏,这也许是国内目前还无大藏家的原因之一。当中的空白期,让八十年代的先行者们走了很多弯路,没 有前人的指引和整体收藏文化的潜移默化,每个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安思远的成长同样离不开他的老师庞耐的引导,同时还有当时美国兴起的古董业整体氛围的影 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收藏业的新入者,很多受家庭影响,家中文化氛围好,在父辈或祖辈收藏的影响下,在恢复收藏的时候,跃跃欲试成为新的藏家。《中国书画投资指南》的作者齐建秋曾在书中透露,家中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书画收藏比一般人了解得更早,比一般人更早意识到收藏的价值。
  但是对于当时收藏者来说,并非都如此幸运。何文发就说自己想收藏的时候,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查询。“当时可能书画的书有出过,但是玉器等杂项的书已经很多年没有出了,只能自己去探索。”

安思远的启发:藏家要有自己的眼光,不能尽信专家
  虽然中国进入艺术收藏的时间比西方晚,中间有多年的断裂,但是安思远依然能给予中国藏家一些启发。安思远敏锐的嗅觉和眼光,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这位东方艺术的大收藏家,收藏范围包括瓷器、玉器、铜器、家具、古籍及书画、碑帖。1980年开始了“泛亚艺术”的收藏,将日本艺术、印度艺术、喜 马拉雅艺术及东南亚艺术纳入自己的收藏中。很多收藏类别,在当时甚至还不为人知。安思远收藏的特点在于,他凭借自己精准的眼光,在艺术品处于低位时入手,而且有自己明确的定位,不受热点、专家顾问的影响。
  真正的藏家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眼光,如果一直听取专家顾问的意见,那么永远都成长不起来。何文发对此也深有感悟:“现在有的专家受利益关系 的驱使,有时会作出违心的推荐。假设推荐一次一万元劳务费,那么好东西一年可能就只见到一两次,如果一年才推荐两次,也只能赚到两万元。如果一年推荐上十 次,赚到的钱和两万元相比就多上很多。”
  作为藏家,是自己个人收藏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如果没有培养起判断的目光,不仅无法成为懂行的藏家,也会遭遇巨大的损失。“专家顾问承担的风险和藏家 不一样,他看走眼了,买到假东西,淡淡说一句马有失蹄,你也没办法。毕竟拍板和掏钱的是藏家,如果真金白银拿出几百万,却买了一件假东西,心里是非常痛苦 的。所以买的时候必须要反复地看,而且多方听取意见,直到心里有数。”何文发说。

藏家眼光的培养,需要时间和“交学费”
  在艺术市场火热的时候,许多新藏家投身于收藏。但是由于经验不深,眼光未到,吃亏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藏家迷信于所谓“收藏技巧”、“收藏秘笈”,但这些所谓的技巧都是资深藏家用多年经验领悟出来的,不可能一时之间能够领会并用于实践。
  对于藏家眼光的培育,何文发以自身为例,认为需要不断地交学费、不断学习,才可能一点点培养起来。何文发说:“首先要多看,到博物馆美术馆去看作 品。但是切记一开始不要经常到市场上看作品,因为美术馆博物馆的作品都艺术家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市场上的作品有真有假,很容易看杂了。而且市场出现的 作品都是当下比较热的作品,难以把握艺术家的整体成就。”
  看展览看作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对一个画家达到熟悉的阶段,起码需要四五年。在这期间,你必须要跟紧这位画家,他之前创作的作品有在美术馆等 地方展出要看。而他新作的作品,你也要很了解,以把握他的变化。对于我们这些收藏了多年的人来说,我们非常熟悉艺术家,他创作的特点、爱好、何时转变等 等,这种熟悉有利于去判断收藏的时候,该作品在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处于什么位置。”
  交学费,则是每个藏家都必须面对的。切肤之痛,也是藏家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藏家都是要交学费,用惨痛的经历换经验。当你交过学费,下回再遇到类 似的事情,你就懂了。如果不交学费,不出来买东西,看一辈子收藏指南书,都是没有用的。”何文发说,“除了实践,藏家也需要多交流。为什么说有的藏家藏了 一辈子,到最后才发现藏的都是错的。因为他没有交流。我们现在定期举行交流会,请水平比我们更高的人来交流,互相看藏品。”
  但是交流时,必须要注意分辨对方话中的意思。“人家评价你的藏品,不可能直接说不好,那样他就没有饭吃了。如果专家在点评你的藏品只是一味地说好好 好,但是好在哪里不说,那你就要知道这是有问题的,不要以为自己的藏品真的很不错。”何文发说:“遇到好的藏品,我们会由衷地点评好在哪里,哪里有缺陷。这样交流,你会知道为什么买对了,什么地方买错了,你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藏家要忍得住,一定要长线持有
  安思远对藏家的另一个启发在于:长线持有。何文发评价说,“真正的大藏家和投资者不同,他的收藏到最后留下来的全部都是最精的藏品。藏品的精,决定 了一个藏家的地位。一位大藏家一辈子可能就几次出货,一次是四十岁,可能将之前所收藏的三百件藏品,精选到一百件。六十岁的时候,再精选到三十张。临终前 或身后再处理这批藏品,这批藏品就决定了他的收藏地位。”
  安思远作为古董商,有机会以做生意的机会,发展收藏,这是他的一大优势。他有一句名言,“手里一定要有大量的资金,这样就会有人将他的藏品卖给你”,证明了他手中有闲余的资金进行收藏,这也是他能长线持有的秘笈──不受资金影响而为了利润将藏品卖出。
  但是对于许多藏家来说,资金占据太大的比例,让他们失去了等待的耐力。何文发说,“我认识一些藏家,他们将资产的百分之七十都用以收藏。这样很危 险,结果他们资金收紧的时候,藏品都留不住。我用百分之十的资金来收藏,确保这部分资金可以不动用,那么就有能力保持长期持有了。”

新的收藏热点在何处?
  能够提前发现新的收藏热点,在其市场还未兴起的时候,以低价进入。这是安思远收藏的一个特点,但这需要强大的胆识和敏锐的眼光。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安思远在所有人还不知道明代家具是什么的时候,就开始有规模地收藏明代家具。
  “当时安思远在中国以两万块钱一套的价格买入黄花梨家私,而那时月收入能有十几块就不错了。在那个时候,安思远就已经有这个意识,所以才能藏到东西。”何文发说。
  印度艺术及东南亚艺术是近来多次被讨论的新兴艺术热点,但何文发认为,安思远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系统而规模地收藏印度艺术和东南亚艺术,在西方这类收藏也早已开始,这时候进入印度艺术和东南亚艺术未必是真正的洼地。
  抽象艺术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被看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热点?“抽象艺术在国外确实很受藏家欢迎。抽象艺术在国内未兴起是有原因的,我们的情况和 西方不一样,我们的欣赏水平和艺术教育水平还没达到那种程度,对于抽象艺术能否成为下一个市场热点,我并不肯定。”何文发说:“其实我比较看好朝鲜艺术。朝鲜的油画很不错,他们的艺术家基本都是朝鲜国内顶尖的艺术家。艺术家创作不直接面对市场,所以不赶时间,很用心。同时价格也是比较低,在万元以下的非常多。”

安思远简介
  安思远(Robert·Hatfield·Ellsworth),1929年出生于美国,2014年8月辞世,是著名的学者、古董商及藏家,原苏富 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1960年开办安思远高德画廊经营古董生意,并逐渐成为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安思远是美国 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他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中最著名的是碑帖和明清家具收藏,因其颇具建树的明式家具收藏被称为“明朝之 王”,亦“中国古董教父”之称。
  更重要的是,三十年的空白期让新成长起的藏家与老藏家之间失去了脉脉相传的联系。新的一代几乎是另起炉灶,在新的土地上建筑自己的事业。与西方藏家 的交锋,三十年的空白便是劣势所在的根源。如今从八十年代起步的新藏家们已经是收藏界的中流砥柱,但由于进入时间太晚,不断为此付出代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3-28 09:31:01|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旧藏火爆拍场 名家专场引藏界关注

源自:中国文物网

  安思远旧藏再次凸显名家品牌效应

  众多中国大陆藏家前往纽约参与本次拍卖

一次备受瞩目的拍卖盛会
  纽约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六大专场拍卖于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圆满收官,这次堪称拍卖史上最为隆重且最具号召力的拍卖盛会,总成交额高达1.3亿美金,同时刷新四项世界拍卖纪录。
  安思远(RobertHatfieldEllsworth)于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美国,2014年8月3日于纽约寓所辞世。他生前是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安思远在中国为人所熟知,还是因为他曾经在1996年以450万美元的价格将北宋拓四帖《淳化阁帖》转手给中国的上海博物馆。此次佳士得上拍的这批藏品,被认为是安思远收藏中最重要的一组,囊括了中国、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雕塑、绘画、家具及其他工艺品,总数逾2000件。其中,有不少是中国的古董和字画。
  本次拍卖会也吸引了众多中国大陆藏家前往竞拍。其中有“任性哥”之称的大陆知名藏家刘益谦亲自赴拍卖会场抢标,最后以486.9万美元将西藏铜瑜伽士坐像收入囊中,同时这也刷新了西藏雕塑的世界拍卖成交纪录。而另有一位大陆藏家也以968.5万美元的天价拍下明朝黄花梨圈椅,同样刷新了黄花梨家具的世界拍卖成交纪录。

名家旧藏专场的品牌效应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每一次高潮的出现,几乎都和名家专场密不可分。上世纪80年代初,苏富比拍卖行分别在香港和纽约相继推出了仇焱之的“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专场拍卖。之后的“戴润斋基金会藏重要中国陶瓷器”专场拍卖、“胡惠春暂得楼珍藏名瓷图录”专场拍卖,以及“赵从衍及其家族收藏重要中国陶瓷器及玉雕”专场拍卖等等,至今都被收藏界津津乐道。
  从市场反映来看,名家旧藏专场的推出,一方面解决了拍卖公司对于征集“市场生货”新鲜面孔的刚性需求,也让拍品本身增加了更多生动的故事。另一方面,名家旧藏中蕴藏着的系统的收藏脉络,也使其成为各大拍卖行力推的亮点,同时也成为了收藏家们竞相购买的对象。就拿在国内收藏界里最为人所熟知的“王世襄旧藏”为例,已然成为了业界顶礼膜拜的对象。从2003年王世襄藏品出现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以来,其藏品在拍卖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十多年间,名家旧藏也以其强大的品牌效应,从拍卖行的“金字招牌”逐渐变成了争夺市场的“独门利器”。名家旧藏只要一出现在拍卖场,就会引来业界的广泛关注。或许,对于正处于调整期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说,名家旧藏在今后也会继续成为各大拍卖行和收藏家们眼中的香饽饽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20:32, Processed in 0.249601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