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21|回复: 0

[书讯乔叶小说集《她》抒写女性的困境、梦境和心境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乔叶携新书《她》与徐则臣、张楚对谈
  6月1日,乔叶携新书《她》在北京单向空间与读者近距离分享交流。与之对谈的嘉宾有著名作家徐则臣、张楚,三人就女性书写、日常叙事等话题分享见解。
  《她》是乔叶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首次合作。她表示,图书的封面非常漂亮,是一个女人的背影,读者看不到她的面容,很符合自己对这本小说集的期待。她也表示发现自己近几年在书写女性时,有回归的意味。
  在早期的写作中,乔叶表示像刻意隐藏自己小说的地域特征一样,写女性时,她也希望自己是中性视角,有意淡化女性痕迹。但是近几年,她觉得作品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河南元素,越来越鲜明的性别立场。其实这是一个必然回归的过程。她也深刻地认识自身的性别处境,把自己作为认识女性的一个窗口,探索与表达她们的困境、梦境和心境。
乔叶:这部小说集里刻画的女性人物,每一个都像自己的姊妹一样
  在分享会上,她说,这部小说集里刻画的女性人物,每一个都像自己的姊妹一样。《走到开封去》有些出世,写一个年轻女性与一个不太熟悉的男性走到开封去的故事。《深呼吸》从母性的角度,写两个女人之间的对峙。
  分享会上,被称为男版“张爱玲”的70后实力派作家张楚对乔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乔叶是“70后”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语言很有个性,像“竹叶青”酒,活色生香,后劲十足。
  对乔叶的作品,他印象特别深的是《最慢的是活着》,以散文的笔触写小说,表现女性的身体困境与精神困境,很细腻,也很醇厚。这次读《她》,就觉得她虽然外表安静,像邻家大姐姐,实则内心狂野;也是一个非常稳准狠的心理医生,能把人性中不可言说的东西道出来。她的小说特点十分明显,一方面是强烈的女性意识,一方面是浓厚的社会性。
  《妊娠纹》写一个已婚的中年女性,她不满足于平庸的日常,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充满向往,渴望新的感情出现,又害怕新的感情出现。一次,她在某个场合认识了一个很得体的男性,这个男性符合她对异性的诸多审美。看到这里,他猜想,乔叶会以怎样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呢?两人怎么开始?从哪一点切入?如何收尾?意想不到的是,她从“妊娠纹”这个女性独有的生理现象引申开来,在清醒的审视下,并没有发生想象中激烈的婚外情,结尾也出人意料。从日常性到非日常性,从单一层面到多维立体,这个脉络展现了乔叶强烈的文体意识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这是一篇完成度非常高的小说。
  70后著名作家徐则臣在评价乔叶时则表示,乔叶和张楚的描写都很细腻、敏感,小说的细节也都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红尘滚滚。《她》这本小说集,九篇小说全是以女性为视角、为主人公来写的。《她》写的是女性,指向的却是男性。每篇的女主人公都极其敏感,对男性的分析、考验,像外科的手术医生。
  《零点零一毫米》里的女主人公给整个男性世界提了一个问题,一般人经不起这样的考验。张楚是以小说家的专业角度,分析这个小说的情节该如何推进。他阅读时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面对这个伦理问题、道德问题。如果生活中真的遇见这个现实问题,把女性的处境推向极端,作为一个男人该怎么处理,生活还存在多少合理性?在这个问题面前,小说里的一系列男性全部倒下去了,没有人经得起考验。乔叶写得太狠了,让男人无地自容。相比较而言,张楚处理人物比乔叶要宽容一些。
《她》  乔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不同于“50后”“60后”的宏大叙事、家国叙事,“70”后热衷于书写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小说集《她》中,除了《深呼吸》涉及宏大的抗日背景,其他篇目都是“室内剧”。这并不能说明“70后”的创作格局小,野心不够。烟火人生写得扎实,写得到位,会升腾出另外一种东西,一种抽象的东西,一种更深入的思考。比如《零点零一毫米》,它指向的就是非常尖锐的伦理困境。相反,大而不当的叙事,是不牢靠的,缺乏对日常的细节描写。在呈现日常细节的能力上,乔叶和张楚是“70后”作家的典范。我们常说,写小说立意要深,这当然不错,但它需要一些细节去呈现。细节本身会说话,找到恰当的细节,就能够解决立意的问题。
  作家分三种。一种是作家等于作品,即作家的思考与技巧,能在作品里完美地呈现出来。一种是作家大于作品,作品并不能达到读者对作者的期待,在徐则臣看来,这类作家是失败的。一种是作品大于作家,作家通过艺术的处理,把一些有意味的细节巧妙地排列组合,从而产生一种张力,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高于作者的原意。文本足够丰富、复杂,不同的读者才能根据不同的学识背景,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小说家而言,细节就是上帝。小说家把细节形象地放在那里,每个读者各取所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许多人诟病的“70后”作家的不足,正是徐则臣所看中的东西。乔叶的《良宵》《黄金时间》《零点零一毫米》等呈现出来的复杂性、混沌性,表明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文/王小敏 ◎摄影:莫智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心想事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心想事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心想事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心想事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心想事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心想事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张楚小说集《夜是怎样黑下来的》关注现实生存 李约热小说集《人间消息》描绘“野马镇”的世俗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3 05:50,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