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7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手稿·书籍·文献中华古籍大展国图开展:大量宋刻本汇聚,多部孤本亮相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中华古籍大展国图开展:大量宋刻本汇聚,多部孤本亮相

  国图四大“镇馆之宝”同台亮相,海内孤本集结。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大量宋刻本集中展示,数本海内孤本集结,众多善本首次亮相。明天(9月7日)起,汇集全国330余种典籍藏品的“豪华”古籍大展将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此次“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是历年来数量、规模、等级最高的一次古籍展,也是国家图书馆110周年馆庆大展。9月9日,国家图书馆将迎来110岁生日。
  此次展览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份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330余种珍贵藏品,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
纪念司马光诞辰一千年,南宋《资治通鉴》残稿展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近年古籍界最重要的发现”《景祐礼部韵略》进京
  一部北宋刻印本《景祐礼部韵略》,曾是两宋科举考试的权威官韵,相当于宋代中小学的《新华字典》,保存了宋代的装祯,可谓价值连城。
  除佛教典籍之外,北宋刊本至今现存仅十余种,因此,北宋刻印本《景祐礼部韵略》被视为近年来古籍界最重要的发现。这本古籍2013年被南京图书馆收藏,此次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展出。
  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事业的成就,特别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成果,是此次展览的着重点。
  近年来古籍普查中新发现的代表性古籍将在展览中集中亮相,除《景祐礼部韵略》,还有国图近年入藏的国宝级早期雕版印刷品,其中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是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
  通过对比手法,展览展出古籍修复重点项目成果,包括《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西夏文献、“天禄琳琅”、纳格拉洞藏经、山西省珍贵古籍的修复前后对比等,观众可以一窥“古籍医生”的妙手回春之术。
展出的宋刻本忘忧清乐集是现存围棋著作的最早印本。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国图四大“镇馆之宝”同台,海内孤本集结
  此次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至第四展厅以及文津厅、两侧通道展示,每个展厅都围绕古籍保护设置独特主题。
  第一展厅“国宝吉光”,以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为线索,汇集100余种珍贵文献,目前唯一一份秦朝政府档案“里耶秦简”在这一单元呈现,大量宋刻本集中呈现。
  第二展厅“百代芸香”,意在致敬历代藏书家,汇集傅增湘、郑振铎、周叔弢等藏书家向国图捐赠的珍贵古籍,民间藏品种类丰富。
  第三展厅“汲古润今”,呈现了古籍保护事业的成果。
  第四展厅“交流互鉴”,以古籍勾勒中外文化交流历程,除了汉语典籍还展示了少数民族语言及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英文、日文等外语典籍。
  展览亮点方面,被誉为国图四大“镇馆之宝”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赵城金藏》、敦煌遗书将同台亮相。多本海内孤本也将齐聚国图,包括宋绍熙三年(1192)黄唐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礼记正义》、南宋宁宗时重刻本《荀子》等。
  为纪念司马光、曾巩诞辰一千年,展厅内还展出了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元丰类稿》。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介绍,这本南宋《资治通鉴》是存世最早、最完整的版本。
礼记正义七十卷,此书原为曲阜孔府旧藏,属于海内孤本。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读者可在朗读亭录制典籍片段
  此次展览运用了一些现代科技手段,让读者以更具趣味的形式走近古籍。包括数字虚拟沙盘演示、全息视屏演示、沉浸式数字场景、微信导览等。序厅中还特别设置了朗读亭,观众可以在亭中朗读珍贵典籍,将录音通过微信分享出去。
  配合此次展览,国家图书馆策划了多种活动,如主题实景解谜活动、古籍修复配纸染色、古典诗词音乐会、讲座沙龙等。
  链接 展览中的古籍故事
  1.火劫中重生的《注东坡先生诗》
注东坡先生诗四十二卷。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这本《注东坡先生诗》曾经过火燎,是“烬余之书”,被近代藏书家缪荃孙感叹为“真海内孤本”。从印刷来看,字画俊美、刀法清劲、楮墨明净、版刻精良。
  与其他宋版苏轼诗集相比,《注东坡先生诗》收诗最多,卷四十一、四十二《追和陶渊明诗》107首及附录《苏轼年谱》,是其他版本没有的。清末,藏书家袁思亮购得此书,后来袁宅失火,袁思亮恨不得以身赴火,幸而被家人冒火救出。这本书过火而未毁,成为清代书林佳话。遗憾多册书口等部位受损,各卷内容、题跋受损,后人称之为“焦尾本”。
  此次展出的这本书,便有明显的火烧痕迹。
  2.仅存的宋代“谱牒双璧”
首次亮相的宋皇室谱牒。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宋代皇族谱牒分为五种:玉牒、属籍、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和仙源积庆图。北宋时期修成的皇族谱牒,全部毁于“靖康之难”。宋室南渡后,又重加修撰,然存世仅《仙源类谱》与《宗藩庆系录》两种,都是孤本,非常珍贵,被称为“谱牒双璧”,此次同时在国图展出。
  《仙源类谱》记录宋皇室宗族男女成员的支脉、婚姻、官爵迁转、功罪是非以及生死年月;《宗藩庆系录》以记载宗室成员的世系传承关系为特色,同时简要记载子孙后代的名位品秩。
  国图所藏的“谱牒双璧”原残破不堪,经国图抢救性修复后面貌一新。
⊙记者:倪伟 协作记者 浦峰

  编辑:白爽 校对:郭利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摩天方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摩天方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摩天方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摩天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摩天方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摩天方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9月15日起 北京全市中小学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男童淘气将自己反锁在厨房,恐发生意外通州民警破门营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08:47,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