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8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欺头 发表于: 2020-11-9 10:33:5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让那繁花更芬芳──记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集体果洛州委统战部

 [复制链接]
源自: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让那繁花更芬芳──记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集体果洛州委统战部

  “这墙再大一点就好了!”9月26日,当记者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统战部,工作人员尖措和同事尼玛才让,正在办公楼四楼的荣誉墙前,收拾着最近几年所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状,“我们大大小小有一百多个奖状,今天是专门来收拾一下,为前几天刚获得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腾位置。”
  两人仿佛患了选择困难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纠结,尼玛才让决定把近年来荣获的省级以上的37个各类荣誉奖状和奖牌保留下来,在2014年获得全国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奖状的旁边,留下了一块地方等待“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牌的到来。
  在舍不得更换的背后,是他们为民族团结工作的付出。尼玛才让指着一块印着“突出贡献奖”字样的奖牌,告诉了记者一组数据:为了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统战部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两讲五促”等活动不低于百场,组建的“宣传小分队”“马背宣讲组”“摩托车宣讲组”等队伍,足迹覆盖了牧民所放牧的所有草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内容,送进了全州20多万牧民群众的心里。
  “一年下来我们所有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几天节假日,但我们没有怨言,因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在尼玛才让的手机里保留着2019年果洛州首次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美丽中国和谐家园系列展”之“大美青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成就展”的照片。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宣传片播放时,一幕幕团结和谐的画面,换来无数的赞叹和掌声。“真的!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让民族团结的繁花更芬芳着还不够!得让它结出果实惠及世世代代的牧民群众。在果洛州6个县、44个乡(镇),统战部借力“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美丽乡村”活动为契机,把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提升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结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思想,融入进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之中。
  “民族团结工作不能单一的去宣传,要融入进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让牧民群众享受到团结进步带来的实惠。”统战部部长卓玛当周告诉记者,统战部已经开始从“经济健康发展”“生态发展共赢”“携手共建小康”“人民幸福安康”“安定有序和谐”“密切联系群众”“边界长治久安”“共建共创共享”等入手,要把果洛打造成这8个领域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下大武乡寄宿小学里,今年上六年级的索南,特别喜欢红军题材的小说,“刘伯承元帅在过彝区的时候,帮着彝族人建武装、盖房子,自己粮食都紧张还分粮食给他们……”故事让索南对民族团结政策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他还不懂打造“人民幸福安康”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是什么意思,但在他的眼里看到的是,父母的收入增加了,自己也有了10元的零花钱,自己不必再辍学,可以安心地在学校读书学习。
  “工作的成绩就是这些奖状和奖牌,效果就是这些数据……”不善言辞的卓玛当周打开了一叠汇报材料:
  果洛州共荣获全国、全省各类荣誉称号83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39名。州域内表彰先进集体73个、模范个人81名、先进工作者20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况这是近300个“火堆”,他们点燃的是“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和“两个共同”意识的燎原之火,激发的是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缺氧不缺精神的力量,呈现出的是:果洛州7个“美丽城镇”、72个“高原美丽乡村”的拔地而起;“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意识下,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3万多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00多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不断巩固。
  如今的果洛,“民族团结”一词在果洛州委统战部的打造下,早已不是“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标语布满小区那么简单,字里行间已融入进了牧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所打造出的民族团结之力,已经成为果洛迈向小康的中坚力量,创造美好未来的有力基石。(李兴发)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欺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欺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欺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欺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欺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欺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已经删除 未央法院:巧用“六尺巷”故事化解邻里纠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7 06:42,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