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7|回复: 0

[2020年“斜杠”学者丨章莉莉:种下一颗中国审美文化的种子

 [复制链接]
源自:上海大学
原文标题:“斜杠”学者丨章莉莉:种下一颗中国审美文化的种子

  编者语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上大文科发展之所以能够后发而争先,并保持持续向前,正在于一批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本系列报道分别从不同学科、学院遴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以专题报道和短视频方式展现他们的丰采。
  她温柔严谨 心怀开阔
  引领高校学子
  精研跨界创新设计
  她事必躬亲 继往开来
  致力非遗“活态”传承
  奔走在非遗扶贫的一线
  她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章莉莉教授
  也是学生口中亲切的“粒粒姐姐”
  “粒粒”种下两粒种子
  一粒知足 一粒感恩
“斜杠”学者
  章莉莉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副主任兼运营总监等职务,法国巴黎艺术城特邀访问学者、奥地利总理府特邀访问学者;她曾从事多年的地铁空间视觉设计实践及研究工作,出版《地铁空间设计》《公共导向设计》等十余本专著及教材。长年在高校耕耘的她,兢兢业业、低调诚恳、成绩斐然。
  2015年以来,章莉莉教授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的创新探索,“非遗”“跨界”“创新设计”“扶贫”是其研究与实践的关键词。她可以说是一名成绩斐然的“斜杠”学者:获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颁发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光明日报和光明网颁发的“2018非遗年度人物提名”、2019“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活力非遗致敬人物、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做到了行业一流的她,从无懈怠,依旧在勉力前行,注重设计中传统文化内涵表达的教学方式;非遗“活态”保护传承与扶贫双管齐下,多学科交叉研究。虽然教学与科研工作繁忙,但是章老师每天元气满满、笑意盈盈、神采奕奕。了解章老师的教学观、实践理念与社会责任感,便能知晓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古为今用:启迪设计思维
  以抗疫为题材的传统木版年画与当代门神跨界设计、追逐德先生赛先生在路上的新青年飞行棋、渔阳里滑板小强系列文创、印有“新青年”大事记时间线的皮尺等等,这些都是在章莉莉老师指导下设计的文创衍生作品。这些作品,让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传统手工艺,景仰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与文化。
  在章老师看来,传统文化就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当代设计的加油站。在《符号与传达记号学》《跨文化设计实践》《文创衍生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加入文化审美力和理解力的训练,章老师希望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讲好中国故事,运用当代设计方式演绎“新国潮”,连接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
  “设计”是什么?“设计”又是为了什么?章老师在教学中给出了答案,她从当代设计的文化内涵表达方面反思设计教学,期望拓宽学生设计思维的广度,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接触到非遗传承人(群),以及非遗项目的生态环境,切实感受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核心能量,并累积这样的底蕴与能量传之四方。
  别具匠心:非遗“活态”研究的实践者
  从设计角度切入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承,章莉莉老师认为非遗跨界设计首先要保护好文化基因,进而建立起传承人和设计师等多方资源交流的平台,及最重要的是以“用”字为引领,设计具有当代生活美学的创新作品。
  2015年以来,章老师负责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现已完成25期培训任务。她逐步探索出“非遗跨界创新设计”的教学模式,左手牵着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推动非遗手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跨界设计实践,目前累计孵化非遗跨界创新作品500余件。与此同时,章老师团队策划主办及参加国内外非遗展览展示共计50余次,将非遗跨界作品带到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中国当代非遗展、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内外展会,受到国内外友人的高度评价,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印迹镌刻在了他乡与远方。
章莉莉与青海果洛研修班学员交流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章老师擅于总结,勤于思考,发表论文及媒体观点30余篇,承担上海市哲社、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多项课题,接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的采访百余次。
央视三套《文化十分》栏目拍摄的纪录片
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如今的传播渠道变得更为多元、便捷,同时为非遗公共普及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章老师抓准时机,紧跟时代潮流,往日平和温柔的她,化身声情并茂的“主播”达人,向公众普及非遗跨界设计,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非遗之美。
  任重道远:非遗扶贫路上的“空中飞人”
  章莉莉老师担任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设立)负责人,协助推进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2016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设立),积极促进上海对口援建青海果洛和贵州遵义地区的非遗扶贫项目,探索上海老字号企业与非遗传统工艺跨界创新合作。
  为切实了解传承人的迫切需求,解决非遗扶贫中遇到的难题,2018年以来,章老师曾飞行100余次,踏足中国20余个中西部城市,进行非遗传承人(群)回访及调研工作,曾前后三次回访海拔4200米的青海果洛,“四渡”回访贵州遵义,推进相关非遗扶贫工作。目前,章老师团队已成功促成了多项非遗与老字号跨界合作,例如遵义藤编与上海凤凰自行车的“一路欢歌”自行车、赤水竹编与哈尔滨食品厂的“竹报平安”点心礼盒篮、格萨尔英雄史诗与英雄钢笔的“英雄史诗”限量钢笔套装等。这些案例兼具审美性与功能性,使传统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与温暖格调,手工艺的诗意贯穿日升月落的每一天。
谆谆教诲:种下中国审美文化的种子
生活中的章老师是一个温柔可爱、充满活力的大姐姐;但在教学中,却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严师。她多次教导学生要认真对待传统文化,多学习、多交流,确保文化内涵在当代设计中能够得到准确地传达,要做有态度的文创产品!
  中国式的美是“润物细无声”的,也是大美浓烈的,章老师深深希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让高校学子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她致力于在年轻创意型人才的心中种下中国审美文化的种子,使其生根发芽,热烈成长,朝气鲜活。
源自:科研管理部(人文社会科学处)、美术学院

  文字:李姣姣
⊙编辑:陈昭琳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健哥纯爷们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健哥纯爷们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健哥纯爷们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健哥纯爷们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健哥纯爷们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健哥纯爷们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亚马逊利用疫情在巴西大举扩张 新设三个物流中心 出海记|跨境出海,百世给出承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22:4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