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4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22-3-17 11:40:4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篇章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马桂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新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历史发展中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生物学的大量研究都表明,新疆和中原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源远流长。考古发现,察吾乎古墓群、尼雅遗址、买利克阿瓦提古城遗址、高昌故城遗址,与同时期的长江、黄河流域文化遗址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早在商代,中原地区就同新疆地区存在着玉石贸易。在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中,陪葬了大量用新疆和田玉制成的器物。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大量丝绸途经新疆地区,运输到西方。汉代张骞凿空西域、畅通丝绸之路以后,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联系更加密切。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礼仪制度、书籍、音乐舞蹈等,在西域广泛传播。唐代“绢马互市”持续繁盛,“参天可汗大道”直通中原,沿途驿站星罗棋布,成为西域与中原密切联系的纽带。唐朝先后以宁国、咸安、太和公主嫁回纥可汗,西域各族人民大量移居内地。元代,大批畏兀儿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研习孔子学说,弘扬儒家文化……这些都构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景象。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等各族人民,同全国一道奋起反抗、共赴国难,共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比如,在反对浩罕汗国阿古柏侵略军的斗争中,汉、维吾尔、回、柯尔克孜等各族群众共同参战,共同保卫家园。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田维吾尔族农民艾沙,因家贫无力为抗日捐献,便将18岁的儿子玉苏甫送往前线,报效祖国。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艰苦奋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库尔班大叔上北京见毛主席,树立了爱党爱国的榜样;十万大军进新疆,八千湘女上天山,各地青年入边疆,援疆干部人才压茬接力,相关省份对口支援新疆,书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新疆各族群众到祖国各地务工经商、上学就业,融入大江南北,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展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

在实践中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做好新时代新疆民族工作,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凝聚强大合力。
  要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推动新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从政治大局的高度认识和推进民族工作,健全完善协同推进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着力建设一支善于做民族工作、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持续夯实民族工作的基层基础,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浓厚氛围。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深入城乡基层,面向干部群众开展宣讲,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五个认同”。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学习使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
  持续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持续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实施民族团结“细胞工程”,选树民族团结进步“好居民”“好员工”“好学生”等“微典型”。有序推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鼓励引导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创业,吸引内地企业和个人来疆兴业创业。
  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更好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联系方式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新疆社科基金项目“新疆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民族研究要坚持的几个基本观点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21:59,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