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6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10-7 00:45:0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分析与展望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知网
  导语: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学术研究领域和内容较为丰富,近年来以社会学和文化学视角研究成果居多;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相对较少,对当代社会存在的价值功能研究相对匮乏;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学术研究成果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为主的文化政治功能领域。
  自 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被设置为体育学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少数民族体育学术研究已逐渐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范畴。在经历了长期的技术层面梳理、规范和历史文化层面的思考,面临当前文化全球化时代主题和国家和谐发展的政治背景,少数民族体育的学术热点研究已经远远超越简单的体育项目层面,更多是一种民族文化和体育政治功能的学术视角关注。

1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学术研究成果与缺失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从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对于在现代体育文化语境和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进行了不同层次和视角的研究。相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历史学和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技术层面的梳理与文化分析。该研究成果丰硕,代表者如白晋湘[1]( 1999)、陈青[2]( 2001) 等。第二,从人类学视角,对民族体育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代表者如胡小明[3]( 1999) 等; 运用地域学理论,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该领域研究学者如芦生平[4]( 2000)、温佐惠[5]( 2006)等。第三,关于和谐社会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如田祖国[6]( 2007)、王岗[7]( 2008) 等。第四,关于少数民族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学、民俗学和节庆体育方面的研究,该研究领域成果较多。第五,从文化自觉、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方面对体育的功能与价值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于体育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研究积累了一定学术成果,该 领 域 研 究 学 者 如 饶 远[8]( 2000 )、邱 丕 相[9]( 2006) 等。
  通过对目前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在研究内容方面,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基于文化学思考的学术研究多趋向宏观和表层,多局限于单项技术层面或者历史文化因素的归因分析,以及局部特征的文化“模式”探讨,故研究内容点多线少,系统的、整体性的研究较少,研究的主题与内容相对单一。在研究对象方面,研究对象拓展性不够,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度不够深入,对研究对象的共性与个性研究不够。在研究的方法上,与政治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它学科横向联系融入不够,理论性的阐述较多,而实证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研究创新上,过多集中在“文化影响技术,技术反映文化”的传统立论,以及文化认同的单一性局限,对大视角的“民族文化”与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论”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缺乏新颖立论和理论融合、创新。
  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并积淀了厚重的学术成果,充分显示了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话题的关注。然而,对于新时期新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当前社会的现实发展问题研究相对匮乏,对于构成文化发展的文化力或文化驱动力、核心价值等核心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或涉及较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已不再仅仅是对技术整理与历史的重复梳理,更不局限于某一理论学科的交叉体现。因此,在民族和谐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从政治高度、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和谐社会建设高度、构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不仅是当前研究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也符合当前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

2 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分析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 32 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标志着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始。从 2003年我国文化部公布第一批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到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518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已经显示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提高,国内诸多学者从非物质文化视角对传统体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和研究。如一些学者认为民俗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范畴的内容,应该从立法制度进行规范实施保护,如白晋湘[10]( 2008) 等; 韦晓康、方征[11]从文化生态视角,建议注重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 更有学者认为,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建立较为规范和健全的地方专门性机构,才能真正实施对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如刘晖[12]( 2007) 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武术方面的关注早于少数民族体育。作为我国较早从非物质文化视角关注传统武术的学者程大力[13]在 2003年就明确提出了传统武术作为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尽快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此后,相继较多专家学者针对如何保护传统武术,使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内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邱丕相、蔡宝忠、杨祥全、陈宝强等。目前,在国家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中,已有一大批武术拳种入选。
  此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民族地区的城镇现代化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关注和研究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也是传统体育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不同视角研究。“我国城镇化研究的较早学者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费孝通先生以人类学独特的视角对江南农村进行了调查,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其研究成果也成为我国城镇化研究较早的关注者和实践者。”[14]
  总结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体育学术界对民族地区体育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对当前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发展的敏感和关注。然而,研究热点过多局限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或是汉民族地区的城镇中体育发展,而对民族地区的研究又往往一概而论,研究层面过于宏观笼统,切入点仅仅围绕某个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技术层面的研究或是体育加旅游的简单组合与开发,相对忽略了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的传统体育和深层体育文化层面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热点偏重于学术楼阁和理论构建,缺少对非遗项目的个案实证以及实践运作中的实际问题研究。

3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政治功能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分析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 2007) 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是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 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 2000) 文件中,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都给予了高度重视。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和谐社会”指导思想和重大决定。
  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内容。目前,加快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已是我国着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国策体现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从文化自觉、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方面对体育的功能与价值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于体育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研究积累了一定学术成果。如有学者提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观点( 马文国[15],2006) ; 有学者从北京奥运会体育赛事的举办,探讨体育对大众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 任海[16],2008) ; 有学者通过对少数民族节庆体育和传统体育的研究,认为民俗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文化认同的效用 ( 李 志 清[17],2010、杨建设[18],2009) ; 有学者认为民族民间赛事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构建和谐社会 有 一 定 的 积 极 意 义 ( 虞重干[19],2011) ; 有学者通过5·12大地震后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认为传统体育活动对于促进民族凝聚力有着积极作用( 陈振勇[20],2012) 等。
  学术界关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以及对民族体育对于提高文化认同的探索,为地域性民族体育的开展和传统体育的价值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和理论参考。然而,目前“对民族凝聚力功能的研究仅仅关注了群体的整体性; 而与凝聚力密切相关的群体结构性和内群之间的关系、整体效率和目标性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20]在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认同研究领域,对文化认同的机制与认同构成,如族群认同、社会认同以及国家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尚未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不同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将会发展出自己不同的文化认同态度模式”[21],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同态度模式也是研究的薄弱之处。此外,对于凝聚力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也较少涉及。
  同时,对于少数民族体育的政治功能研究在其文化发展机制方面,一度也成为较多学者关注的学术热点。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驱动力并非传统体育的技术流传与身体参与,而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认同与心理文化归属,是一种本民族文化诉求的表征与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是由众多因素构建而成,传统体育活动的外在性参与是体育文化发展的实施载体和表现形式。传统体育的组织形式与内在习俗是一种隐形的体育文化知识学习定式,带有一种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作用。民族文化发展与生存是文化诉求的积极反映和彰显,是推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驱动力,其文化驱动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生命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统传承力等因素。

4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发展趋势分析
  4.1 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对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无疑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旧停留在上级政府行政力量推行,基层政府被动执行的局面。长期依赖行政手段的强制力,取得一些效果和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社会运行的灵活性差、发展的创新性不够、群众的积极性低迷等诸多弊端,直接制约着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22]因此,仅仅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美丽光环是不够的,工作的重心是如何在这一有利背景下推动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传承人的保护、技术传承的规范与体系化以及相关书籍、音像资料的整理等。如果仅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为经济发展的铺垫和经济炒作热点,而不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成为了一种文化产业的经济开发,而非文化意义上的真正保护。如何在文化语境中去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利益与实效有机结合,是今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
  “文化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意义系统”( 罗红光,2013)。从人类学“他者”文化视角审视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不难发现少数民族体育在技术结构和传播模式的悄然改变,已逐渐导致文化形态的变化。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绝非是一项现代体育形式技术层面的改革,应当赋予文化形态下的审视和发展。其传承与拓展应当在文化语境中进行思考与定位,并实施文化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提升从体育技术层面传承到民族文化层面的发展,同时注重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保护和族群意识到民族意识的文化认同,以及人类学关注的以“人”与体育之间的深层意义;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宏观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以技术形式和文化形态的双重身份逐步融入于学校教育,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内容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化传承。因此,“保护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不能淡化其文化基础,不能破坏文化的整体性,既要保护体育项目本身,也要保护它的人文环境。”[23]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加之我国城镇化建设程度的不同步性,决定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也具有一般与特殊、具体和抽象等复杂问题。当前,“民族地区最重要的要素禀赋为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资源禀赋,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地区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这种天然优良的自然环境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24]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更多是人文禀赋要素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和谐建设与发展。文化矛盾是文化本质失真与变异产生的发展元素,文化因子则保持着文化本质的张力和属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视野中,未来发展呈现出文化融入与疏离的二维空间特性,其文化的双向调适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趋于和谐与均衡。
  基于上面的分析,认为在当前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宏观背景下,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将是今后学术研究的重点关注问题。其研究重点主要在应对传统体育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可持续积极探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对传统体育保护、开发对策; 对于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具有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导向; 应加强对民族地区城镇现代化发展中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等问题的探索研究,为我国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为民族地区体育管理部门决策服务。尤其是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对策的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问题; 现代城镇化发展中的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是其关键。
  4.2 以“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研究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功能研究
  民族凝聚力作为社会学领域中的本体语境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多学科领域的重视和研究。目前,关于凝聚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文化学领域。研究视角主要从国家软实力、民族精神、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整合、民俗文化等多角度进行了不同层次、深度的研究,充分显示了学术界对民族凝聚力话题的关注,反映出当前学术理论与民族文化实践的结合。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构建基础是少数民族群体广泛参与和文化认同等价值的趋同性。民族文化的认同,从来不是天然产生、与生俱来的,是在人们的思想、心理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蕴涵着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价值观念,这对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民族体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地域性民族体育既有反映民族色彩的物质技术系统,也有反映民族文化的规范系统以及价值系统,它能够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凝聚的向心力。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构成影响因素归纳为群体凝聚力、文化认知、文化传承和政府组织职能四个因子。传统体育的民族凝聚力功能最终表现为:民族精神功能,民族文化功能,维系大众民族文化心理功能。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正处于“文化惰性与活性”双重性的文化生存环境,通过“文化融合与文化疏离”的传播交流方式,实现“文化整合与共享”的文化值与功能,其文化的“整合维度”与“共享空间”最终对于我国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总之,在民族和谐的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认同绝非是单一的,民族文化的“本真性”已不复存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趋势。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文化建设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胡锦涛,2007)。因此,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对于加强大众的民族文化心理,促进民族的文化整合与和谐社会发展都将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
  基于上面的分析,认为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功能的研究,尤其是功能的相关理论研究将是今后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该研究重点应在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及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学术理论参考与价值;应能够在国家重点关注的“促进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合发展、探究体育的政治功能与价值”等问题方面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支撑和借鉴。同时,该领域还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的相关研究,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与机制; 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逻辑关系论证和理论构建问题;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社会文化整合功能与国家文化认同的关系问题等。

5 结语
  “学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自觉形态的代表。学术作为自觉的文化反思,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特殊意义。当下,对于传统在当代存在价值问题的关注已不再是基础生存层面,而是对人类生活方式及其意义的探究,这个问题如果不能用一种文化创造的方式给予解决,就会变成畸形文化的发泄。”[24]有人提出:“在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对价值层面的现代化”。[25]无论少数民族体育现代学术研究趋向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政治功能,或许其他发展趋向,其学术研究热点的本质反映出当代少数民族体育研究的时代性特征和前沿性。学术研究的社会性再一次告诫我们,无论理论的逻辑思考和田野的实践调查,最终都要为现实社会服务,都要融入当前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并为自身所处国家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贡献,从而实现当代学术使命和社会存在价值。因此,从“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26]的学术关注中审视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于其文化形态层面的保护和技术层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而这种意义所在,不仅仅是表现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或理论的新发展,更多是一种国家政治层面的文化关注和策略。

参 考 文 献
  [1]白晋湘,钟海平,刘昆雄.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1999( 6):27-29
  [2]陈青.我国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 6):11-12
  [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的兴起[J].体育学刊,1999( 1):54-57
  [4]芦平生,杨兰生.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群分类及其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 9):12-15
  [5]温佐惠,陈振勇.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 1):14-18
  [6]田祖国,刘少英.加快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 6):40-45
  [7]王岗.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现状、问题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 2):1-4
  [8]饶远,刘竹.论民族体育的凝聚于与交往功能[J].贵州体育科技,2000( 4):12-15
  [9]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26( 8):63-65
  [10]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28( 1):3-7
  [11]韦晓康,方征.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 8):82-85
  [12]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28( 6):21-23
  [13]程大力.传统武术_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 4):16-20
  [14]陈振勇.传统与变迁: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 9):21-24
  [15]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自信:传统武术的希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 6):1-4
  [16]任海,等.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和谐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 2):33-38
  [17]李志清,等.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的当代价值──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例[J].体育学刊,2010,17( 3):80-84
  [18]杨建设.中国传统节日体育的功能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 2):194-197
  [19]李延超,虞重干.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研究的定位、内容及实施[J].体育科学,2011,31( 3):22-29
  [20]陈振勇.四川少数民族地区震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 3):42-46
  [21]白晋湘,张小林,李玉文.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31( 9):1153-1157
  [22]白晋湘.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J].体育科学,2012,32( 8):16-24
  [23]孙庆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理论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 1):67-71
  [24]陈振勇.中国武术传统在现代发展的文化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 4):17-21
  [25]万义,白晋湘,龙佩林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定位与发展导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 4):81-83
  [26]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 1):70-75
  陈振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732;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四川 成都 610041)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国庆长假5天中国旅游消费超4千亿 返程高峰启动 民俗文化与“非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3:51,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