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89|回复: 0

[2017年市民检测称汽车尾气能降雾霾 专家驳斥

 [复制链接]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网传“汽车尾气能降雾霾”不可信 科学实验告诉你真相

  近日,网上流传一个视频,北京一市民通过便携仪器在雾霾中测试汽车排放情况,显示汽车尾气中PM2.5的浓度低于空气,因而他得出“汽车尾气能降雾霾”的结论。环保部邀请北京理工大学专家通过科学实验,驳斥了这个说法。
对照网络视频专家对汽车尾气进行了测试
  对照网络视频,北京理工大学专家特意购买了同一款空气质量检测仪,并按视频方法,在车辆冷启动时,对汽车尾气进行了测试。
  当车辆处于怠速状态下时,专家拿着这款检测仪再次进行测试,表上数值也很快处于爆表状态。但是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检测仪上的数值一直保持固定不变状态。专家将仪器表面上的水擦试过后,把仪器倒过来,上面的数值就呈现一种飞快下降状况。
  北京理工大学汽车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博士王欣介绍:并不是因为大气的环境变好,尾气环境变好,而是因为进样管路被水阻隔,原来能进一升空气,现在可能只能进0.2升空气,所以导致检测浓度向下走。
  经过专家指点,网传视频据此就作出“汽车燃烧PM2.5,能够降低大气雾霾”的说法,实际上是将检测仪用在了不适合场合造成的,并没有科学依据。
产品说明书中已明确规定了便携式仪器只能用于空气质量检测
  专家在对购买的这款检测仪进行检查后指出,产品说明书中已明确规定了它只能用于空气质量检测,并不是用来测试汽车尾气的,而且它的使用温度范围为0到50摄氏度,相对湿度范围为0到90%,并且还不能放在强气流直接吹到的地方。
  北京理工大学汽车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教授葛蕴珊介绍,仪器正常工作时,请避免与酒精、香水等醇类物质和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烟雾等气体接触,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正常性。排尾气当中,正好是有一氧化碳的,直接测尾气,肯定是不合适的。
汽车主要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细颗粒物等
  专家指出,汽车主要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细颗粒物等。网传视频中只测试了汽车在高、低怠速空载工况下排气管的一次颗粒物浓度,并不能全面反映汽车的污染排放情况。视频中的简单测量方法既不科学,也不准确。
  一般来说,在重污染天气下,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数量每立方厘米大体在10万个以下,而汽车排放的颗粒物数量每立方厘米在100万,甚至好几百万个以上,能 高出10到100倍以上,每立方米的质量浓度也能到400微克到6000微克,加上尾气排放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所形成的二次转化,全都远远大于空气中的 PM2.5浓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西蜀教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西蜀教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三字经 外交部回应被扣新加坡装甲车“消失”:依规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05:55,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