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605|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慕陶 发表于: 2010-1-20 08:54:5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席书不避谪臣王阳明

 [复制链接]

席书不避谪臣王阳明

刘学洙


http://www.phoer.net * \: \$ u! D# c4 D. V6 p
http://www.phoer.net , ~- M" l3 U. N; |- Z( o2 }4 B% N% G- | http://www.phoer.net
" R7 D% m# o7 u http://www.phoer.net
   
知道王阳明的人千千万万,而知道席书者,巩怕是屈指可数。但如若没有席书,就不会有王阳明讲学贵阳,也不会有王学在贵州特别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今天纪念王阳明,一定不要忘记这位当年主管贵州教育的最高长官──明代贵州提学副使(即学政)席书。8 e; p9 m# z. m$ ~9 g" G, c6 p3 _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2 z4 S! [4 _: A. z8 i- v# A席书邀请王阳明来贵阳最高学府文明书院讲学,是犯了为官之大忌的。然而,惟其如此,也才显出席书的开明、开放、胆识与高于常人的品格。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本来已是地位不低、仕途看好的京官。然而这年冬天发生了一件事: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逮捕了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位重要官员,原因是他们上书皇帝告了刘瑾的状。事发后朝中不少人惶惶然,惟恐卷入这场政治漩涡。王阳明却向皇帝上了一道疏,标题是《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意思是乞求皇帝宽宥言官戴铣等人,去掉像刘瑾这样的权奸,以便彰明皇帝的圣德。这个基调显然是维护皇帝面子的,但这种犯颜直谏仍然不免惹下大祸。疏文送上去后,王阳明便被捕入狱了。最后,刘瑾“怒,廷杖四十”,把王阳明贬谪到遥远的贵州修文县龙场驿去当驿丞了。从六品官的兵部主事(相当于今天国防部司局长一级高干),一抹到底,降至县以下一个驿站当小丞;而且谪放的地方是苦不堪言的穷乡僻壤、瘴疠之区。/ h' m1 i* W4 v. B7 I$ E6 k http://www.phoer.net
2 S' O; w: w+ t" o http://www.phoer.net
王阳明来龙场后是想不到会被贵州当局盛请登上省城最高讲坛的。正德三年初(公元1508年),王阳明辗转到达龙场。这时担任贵州提学副使的是毛科,他是王阳明的余姚县同乡。这位同乡曾去信责怪他。原因是思州有个守令派人到龙场羞辱王阳明,当地彝汉百姓路见不平,竟把思州来人打了一顿。此事传到贵阳,毛科便修书劝他向思州守令赔礼道歉。王阳明义正词严地把这位老乡顶了回去。他说自己作为一名“废逐小臣”,之所以还能“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守住忠信礼义,哪怕“刻心碎骨”,也心甘情愿。自身本来已经处于“瘴疠蛊毒”之中,再加祸于己也不过是多一点“瘴疠蛊毒”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王阳明与他同乡毛科,思想境界实在差别太大。在龙场呆了一年,毛科也曾请他到贵阳讲学,却被拒绝了,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了。7 f" r1 P) {1 `8 s, ]7 Q" [ http://www.phoer.net
7 ?) Z( F% s8 f/ ^  F! g http://www.phoer.net
正德四年初(公元1509年),席书接替毛科继任贵州提学副使。席书是四川遂宁人,在明代中期朝廷中“以直言敢谏、遇事敢为著称”。这年4月,前任毛科离开贵州前,席书与毛科商量,决定请王阳明来贵阳讲学。这事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席书。毛科自当赞同。原因大约有两条:一是毛科为人不错,而且致力发展贵州教育,甚有成绩,史料还称他与王阳明“交谊甚笃”云云;二是毛科已卸任,邀请王阳明此举,负政治责任者是席书。这样,王阳明终得讲学贵阳。这年的春、夏、秋三季,他到文明书院讲学多次。年底,就调离贵州,去江西庐陵县当知县了。应该说,贵州能够得到王阳明讲学,是机会难再。在16世纪的中国,在极为偏僻落后的贵州,能够得到如王阳明这样的当时全国第一流大师、迄今仍属国际有地位的一代思想家讲学,这事的深层意义,可能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与总结。& B/ W( x3 v* D6 }8 C5 l/ W% a, w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C0 S3 x- q8 I4 N4 Z% ]( U; ?席书不避嫌,敢于尊请负罪贤人讲学,已属难得;再从讲学内容看,席书敢于突破明王朝以程朱理学为儒学统治正宗的禁区,公开传播与正统学说殊异的新说,更是一般当政者所不易做到。席书本人原先也是信奉
朱熹学说,但多次与王阳明切磋探讨,思想豁然大悟。据史书记载,当年席书与王阳明坐而论学,常有数十甚至上百学子聚而环绕聆听,情景十分动人。王阳明讲学当然不是上一般的文化课,实际是一种高层次的学术论坛。所以培养了一批门生,还有一些再传弟子,后来在全国王学方面有相当影响与地位。王阳明在贵阳还与民间有一定接触,甚至把他家乡越曲教给许多贵阳人。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贵州监察御史王杏来贵阳到职,发现街头巷尾歌声“蔼蔼如越音”。今学者陈福桐老人认为,贵州越剧的起源是始自王阳明。这是很有趣味的历史故事。王杏还见到逢年过节,贵阳市民多去龙场给王阳明致奠,也有在家中设奠祭拜的。所以王杏惊叹:王阳明在贵州“师教入人之深”!* g$ p( l% u, y: O; M* O1 z http://www.phoer.net
; w; M6 F; ~7 i- ]# s3 A: u4 U http://www.phoer.net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席书去世。王阳明撰《祭元山席尚书文》(席书,字元山,官至礼部尚书)悼念。祭文情真意深,称席书“超然远览,知求绝学于千载之上”。回忆当年与席书“论学于贵州,受公之知实深”,表示要“不负知己之报”。席书去世后两年,王阳明殁于南昌。王阳明与席书,都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http://www.phoer.net   v6 a1 X/ C, }) v5 C( b3 p; D- M% C. r% w http://www.phoer.net
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陈复说:“席书是第一个识得阳明先生大悟的人,他不惜屈尊,率先带领生员来共同聆听尚在谪宦中的阳明先生的新说,显见他的眼光独具,实属能自发思考的人。有关於他的生平与思想的研究还需要再开发。”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慕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慕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海地地震图片集,不断更新中……恶心慎入 《王阳明大传》
2# 四姑娘山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11-3-3 09:50:0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席书真了不起,令人肃然起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04:08,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