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1|回复: 0

[2020年记住这三出戏

 [复制链接]
源自:北京晚报
▌杜近芳
  至于梅先生教我戏,那就更是特殊了。据旁人对我说以及我自己的感受,梅先生很少这样全面细致地教一个学生,我在梅先生那儿是受了大益处的。在我跟梅先生学戏之初,梅先生就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一定要把三出戏都唱了,都学会了。”这三出戏是什么呢?第一出是南北两派的《思凡》,第二出是梅派花衫戏《廉锦枫》,第三出是梅派早期允文允武的《木兰从军》。梅先生的意思是,有了这三出戏的底子,无论是念白、唱法、身段、武功和表演,都能扎下比较好的基础;同时,在舞台上多实践、训练自己的体力和台上的火候,对于未来唱别的戏也非常有帮助。
  我按照梅先生的要求,心中记住了这三出戏。在后来的若干年里,我不但学会而且演出了。比如《思凡》,我演出了,但我记得当时行头是错的,箱上给我穿的是道姑巾,而梅先生的剧照上穿的是直裰,这是僧家的服饰。道家的是道坎,僧、道是不一样的,但都用莲花。一般的凡世俗人是不会穿有莲花饰纹的衣物的,因为这样不吉利。现在,北京不讲究了(以前,去世的老人出殡是可以用莲花的。我记得,我奶奶入殓的时候,是用莲花纸儿,意思就是上天了、转世了)。
  梅先生早年出国演出,带的就有《思凡》这出戏,为什么呢?一来,这出戏是独角戏,带的人少,行头也少,就那一套衣裳,方便。二来,这出戏载歌载舞,别看是一个人,但唱好了满台生辉,舞台效果好。梅先生特地嘱咐我,《思凡》要学南北两个路子,这两种各有千秋。我这个北方人要唱南派的《思凡》,必须过语言关,所以,我到上海演出时,没事就去听评弹、学习苏州话。后来,我竟还会唱一点儿弹词。
  《木兰从军》这出戏,是茹莱卿帮助我师父王瑶卿先生一块儿设计、研究的。王大爷中年以后不演戏了,茹莱卿就把《木兰从军》教给了梅先生。梅先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理解,经过进一步研究,使《木兰从军》成为梅派早期的一出代表作。后来呢,叶家的闺女嫁给茹家,所以,叶家的《木兰从军》是接茹富兰、茹莱卿他们的。
  梅先生跟我说:“你唱《木兰从军》别找旁人,正根儿就在你身边。你让老四(叶盛兰先生行四,梅先生总是这么称呼他)、元俊(即茹元俊,是茹富兰的公子、著名武生)他们俩,帮着你弄。老四唱过,元俊是茹家的家传,准没错。”因为叶家与茹家是亲戚,叶盛兰的这出戏得自茹家,所以,我的这出戏是叶盛兰先生和茹元俊大哥帮着抠戏、排练的。这出戏既有闺门旦的唱念表演,《木兰从军》又要穿厚底靴,按照武小生的功架和开打来表演,非常吃功夫,对演员的锻炼非常有好处。我后来也演出了。(36)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茅膏菜根分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茅膏菜根分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茅膏菜根分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茅膏菜根分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茅膏菜根分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茅膏菜根分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湖北麻城市公交、出租车停运,离市通道暂时关闭 信物就是彩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2:55,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