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537|回复: 35
 1熊猫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景区·旅游走进泸沽湖: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

 [复制链接]
  泸沽湖,俗称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鲁枯湖,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原左所区),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湖泊略呈北西一东南走向,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5.2公里,湖岸线长约44公里,湖泊面积50.1平方公里,集水面积247.6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5.3米,平均水深为40.3米,湖水库容量为22.52亿立方米,湖水最大透明度达12米,湖面海拔2685米。
  泸沽湖属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由一个西北东南向的断层和两个东西向的断层共同构成。属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支流理塘河水系。泸沽湖入湖河流共18条(云南部分11条,四川部分7条),湖水经东侧的大草海注入盐源县境内前所河,再注入盖祖河(下游称永宁河),再注入卧龙河(又名卧落河、盐源河),入流理塘河,最后排入长江上游干流段金沙江的支流雅砻江。
  泸沽湖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泸沽湖周边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种民族,约1.3万人。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chenlianzhi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chenlianzhi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chenlianzhi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chenlianzhi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chenlianzhi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chenlianzhi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名字…… 绵阳盐亭
35#
 一日三夜 发表于: 2020-4-18 15:33:5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只接待川内游客,四川泸沽湖景区还能环湖游吗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只接待川内游客,四川泸沽湖景区还能环湖游吗
⊙记者:李彦琴 实习生:胡越红

  五一假期将至,虽然目前全国暂不恢复跨省跨境旅游,但自驾游热度不断飙升,四川、云南更是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日前,泸沽湖景区发布公告称“只接待川内游客,对跨省跨境游客一律劝返”。
  不少游客开始忐忑,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两省共管的景区,自驾去泸沽湖能否继续环湖游?从四川进入泸沽湖能否住云南的客栈?五一小长假期间,泸沽湖景区是否会限流?……
  4月17日,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局长巫阿琼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五一小长假期间,泸沽湖景区将采取无接触购票方式,游客需提前预约购票,疫情期间景区已将游客最大承载量调整到5400人/天,一旦游客人数达到预警数,景区将紧急关闭入口,暂停所有游客进入。针对游客关注的环湖游问题,巫阿琼表示,川滇两地已就该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在确保游客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环湖游。

四川泸沽湖景区只接待川内游客
环湖游未受影响

  每年五一小长假,是泸沽湖最佳旅游季的开启节点,境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日前,四川泸沽湖景区却发布公告:泸沽湖景区暂不接待跨省跨境游客(含14天内有省外境外旅居史),只接待四川省内游客(川内来泸游客,以长期居住地为四川省,且最近14天内行程码出行轨迹均为四川省境内识别为准)。
  这一消息让不少游客心生忐忑,就职于成都某高新技术企业的刘佳就是其中之一。“本来约了几名同事小长假自驾游泸沽湖,又怕川滇两地防疫要求不同,能不能环湖游?”发出类似疑问的并不止刘佳一人。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四川泸沽湖景区发布公告以后,不少网友留言“能去泸沽湖云南那边吗?”“从四川进入可以住云南的客栈吗?”“从云南一端进入,能从四川一段出吗?”……
  “四川泸沽湖景区暂只接待川内游客,来泸沽湖的游客同时还需要具备绿色行程码(卡)和绿色健康码(健康证明),两者必须同时满足,对行程码和健康码显示黄色和红色的游客则将一律进行劝返。”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巫阿琼也对“泸沽湖景区只接待川内游客”这一规定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如果是户籍为外省的来泸游客,但长期居住地为四川省,最近14天内行程码出行轨迹均为四川省境内,是可以进入景区游览的。
  对于游客关注的是否可以环湖游这一疑问,巫阿琼也表示,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两省共管的景区,川滇两地泸沽湖景区主管部门也就疫情防控和有序安全开放进行了反复对接,目前景区内川滇交接处仍处于开放状态,在两地入口经过严格流程进入景区的游客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均可以在四川、云南泸沽湖景区实现环湖游。同时,在做好相关登记的同时,游客可以提前预定并前往云南泸沽湖景区的酒店、客栈住宿。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致电丽江泸沽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尚未接到“五一”期间限制外地游客进入景区的相关通知,景区仍对外开放,外地游客可持显示绿码的云南省健康码和全国行程卡进入景区游玩,正常环湖游并未受影响。景区暂不需要预约,游客可通过网上订票和现场购票两种方式购买门票。

日最大游客接待量5400人
无口罩游客将被劝返

  安全、有序,是巫阿琼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反复提及的两个词,“这也是未来最大限度防止景区发生疫情与火灾,确保景区及广大游客朋友的安全。”
  事实上,为了做好景区的防控,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随后,不少景区纷纷下调了自己的游客接待量。从4月15日起,黄山风景区日进山游客最大承载量调整为1.5万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也将门票预约最大限量调整为最大容量的30%,即:都江堰景区18000人次/天,青城前山景区9000人次/天,青城后山景区6000人次/天。
  “按照近三年景区接待游客情况,四川泸沽湖景区的最大承载量为18000人/天,疫情期间我们也对景区对最大承载量进行了调整,游客量将控制在5400人/天。”巫阿琼表示,游客人数达到预警数时,景区将紧急关闭入口,暂停所有游客进入。”
  巫阿琼还提醒广大游客,目前四川泸沽湖景区采取无接触购票方式,游客可通过“中国四川泸沽湖”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购票,线下则采用智能pos机现场检票的方式,严格控制1.5米的安全距离进行登记,最大限度保证游客安全。
  同时,泸沽湖景区也四川省内游客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进入流程:所有游客进入景区前都需要体温监测,体温需低于37.3度并佩戴口罩,出示绿色健康码或者健康证明,还需要用微信扫描行程码,以上任何一项未达标的游客景区都会进行劝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4#
 卿云灿兮 发表于: 2020-4-12 08:52:00|只看该作者

4月11日起 四川泸沽湖景区只接待川内游客

源自:人民网
  人民网成都4月11日电(袁菡苓)据泸沽湖旅游景区信息发布平台消息,自2020年4月11日起,四川泸沽湖景区暂不接待跨省跨境游客(含14天内有省外境外旅居史),只接待四川省内游客(川内来泸游客,以长期居住地为四川省,且最近14天内行程码出行轨迹均为四川省境内识别为准)。另外,景区还发布了售检票流程,并提醒游客,对跨省跨境游客一律进行劝返(含14天内有省外境外旅居史)。
  售检票流程──
  一、检查每一位游客是否具备口罩,对无口罩的游客进行劝返。
  二、检查每一位游客是否具备绿色健康码或者健康证明,对无绿色健康码或无健康证明的游客进行劝返。
  三、请每一位游客用微信扫描行程码(根据自己使用的手机卡扫描相对应的二维码),检查游客行程信息。
  四、测量每一位进入景区游客体温(测量手腕),对体温超过37.3度的游客进行劝返。
  五、按登记表登记每一位进入景区游客信息(各项信息必须做好登记)。
  六、严格控制1.5米的安全距离进行登记、售检票(请游客关注“中国四川泸沽湖”微信公众号购票,用智能pos机检票)。
  七、做好自我防护,戴好手套、口罩,按照要求做好文明服务(这点很重要)。
  八、对当地人,核实其是否属于县内人员,按登记表登记司机信息,记录所载人数,一定要测量每个人的体温。

¤ 温馨提示
  对跨省跨境游客一律进行劝返(含14天内有省外境外旅居史)。
33#
 屁巴虫 发表于: 2020-4-11 12:46:00|只看该作者

4月11日起四川泸沽湖景区只接待川内游客,对跨省跨境游客一律劝返

源自:成都商报
原文标题:今日起四川泸沽湖景区只接待川内游客,对跨省跨境游客一律劝返
⊙记者:江龙/摄影报道

  今日(4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获悉,按照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要求,自4月11日起,四川泸沽湖景区暂不接待跨省跨境游客(含14天内有省外境外旅居史),只接待四川省内游客(川内来泸游客,以长期居住地为四川省,且最近14天内行程码出行轨迹均为四川省境内识别为准)。


  四川泸沽湖景区售检票流程为:检查每一位游客是否具备口罩,对无口罩的游客进行劝返;检查每一位游客是否具备绿色健康码或者健康证明,对无绿色健康码或无健康证明的游客进行劝返;请每一位游客用微信扫描行程码(根据自己使用的手机卡扫描相对应的二维码),检查游客行程信息。
  同时,测量每一位进入景区游客体温(测量手腕),对体温超过37.3度的游客进行劝返;按登记表登记每一位进入景区游客信息(各项信息必须做好登记);严格控制1.5米的安全距离进行登记、售检票(请游客关注“中国四川泸沽湖”微信公众号购票,用智能pos机检票)。
  景区提醒,对跨省跨境游客一律进行劝返(含14天内有省外境外旅居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2#
 天天天天 发表于: 2020-4-10 11:24:00|只看该作者

泸沽湖景区4月10日开放所有景点门票半价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泸沽湖景区4月10日开放所有景点门票半价

  据四川在线报道,4月10日起,泸沽湖景区恢复对外开放。这次开放,景区实行实名制购票,游客需在购票时主动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景区还推出了一大波优惠政策。
  从4月10日至12月31日,四川泸沽湖景区所有景点门票实行半价优惠。
  今年4月10日至2021年3月1日,全国医护人员凭医师证、护士证等有效资格证件及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
  四川省援鄂医疗队队员凭有效证件(证书),其随行直系亲属凭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免景区门票、摩梭博物馆门票。(每个队员随行直系亲属享受优惠政策不超过3人)
  景区同时也对60岁以上人员及1.3米以下儿童实行免票。学生门票35元/人。
31#
 易团 发表于: 2020-2-15 09:14:00|只看该作者

守护“高原明珠”泸沽湖

源自: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守护“高原明珠”泸沽湖

  “村里搞拆迁,我第一个支持拆了房子。不能让子孙后代骂我们。”脚踩着自家房屋的砖瓦块废墟,住在泸沽湖畔的王中德心疼,但不心软。
  王中德是云南省丽江市永宁乡洛水村村民,从他家大门到泸沽湖水面的距离才10多米,住在这样的“风水宝地”,老王却穷了大半辈子。
  泸沽湖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国家4A级风景区,由于藏在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的深山之中,直到近些年才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几年老王和同乡们开客栈、搞旅游,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眼看着游客一年比一年多,老王却不时有些担忧。“离湖面太近了,垃圾、污水都有污染,那水质明显不如以前了。”
  老王的担心不是多余的。2018年10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向云南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督察发现,云南省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环湖过度开发、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
  对标整改,迫在眉睫。
  2018年11月,丽江市启动了泸沽湖护湖整治行动,对沿湖80米生态红线范围内的民居客栈等建筑全面予以拆除。
  “拆,影响群众当下的收入,不拆,那影响的可是未来。”这一年,泸沽湖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季爱华没少走家串户,“和老百姓说透道理,做好补偿安置,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截至2019年12月5日,沿湖整治对象160户中的152户已签订拆除协议。
  沿湖拆迁,拆出的生态空间全部用于恢复植被,禁止旅游开发;入湖河道治理,控制上游污染源,减少水土流失,保障了泸沽湖的上游生态安全。
  在云南,有9条河流入泸沽湖,目前,当地建设恢复2000亩上游水源涵养林,对河道中游河岸进行修复,还恢复了100多亩河道下游生态湿地。此外,为了不让污水流入泸沽湖,当地已建成环湖50公里污水管网,日处理污水4000吨,实现所有村落全覆盖。
  “现在,泸沽湖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Ⅰ类,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水质最好最稳定的湖泊。”泸沽湖管理局局长和振说。
  王中德和附近的村民要搬往的吕家湾三号安置点距离湖边120米开外,他的新客栈也即将落成。听说县里正规划在泸沽湖流域外建设特色小镇,尽量让游客在湖区游览、湖外吃住,减轻湖周环境承载压力,老王心里没了担忧:“保护好泸沽湖,游客才能源源不断,子孙后代才有发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0#
 雨中莲蓬 发表于: 2020-1-25 09:52:00|只看该作者

四川泸沽湖景区暂停对外开放

源自:封面新闻
⊙记者:徐湘东 肖洋

  1月24日晚,四川省凉山州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在官方微博发布公告,因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形势严峻,加之盐源县境内景区道路交通受雨雪天气影响,从即日起,春节期间四川泸沽湖旅游景区所有景点暂停对外开放,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景区提醒,如游客已预订景区酒店,可免费取消。

29#
 碾铁路 发表于: 2018-4-10 09:54:00|只看该作者

去泸沽湖的注意 西昌至盐源部分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

源自:成都商报
⊙记者:江龙/摄影报道

  4月9日晚间,四川泸沽湖景区管理局消息,因G348线经久转运站至金河段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施工需要,同时为保障游客安全出行,盐源县交通运输局将于施工期间实行交通管制:
  管制时限:2018年4月10日至10月10日
  白天半封闭施工,施工期间所有车辆半幅通行;夜间根据工程情况实施阶段性全封闭施工。
  因磨盘山及煤炭沟外侧老路通行存在较高安全风险,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封闭外侧原老路口。
  国家法定节假日一律停工放行,周末双休日除外。
  景区提醒,希望各位游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8#
 红英 发表于: 2017-10-5 21:35:00|只看该作者

走进泸沽湖: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

源自: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鹏 岳依桐

十月泸沽湖,碧波荡漾,美如画卷 ◎摄影:王鹏  tbp3-fymkwwk8340000.jpg  保存到相册

  中新网四川盐源10月4日消息,题:走进泸沽湖: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
  微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悠悠白云下,澄澈的湖水反射出碧蓝的光。正值国庆假期,四川泸沽湖景区游人如织。走婚桥附近的水面上,清洁工颜永和正划着猪槽船,手持长柄漏网捞腐草。这位摩梭老人每天都要三次清理湖面,他说,“泸沽湖是我们摩梭人的母亲湖。”
  作为中国最有名的淡水湖之一,泸沽湖面积达50余平方千米,湖水清澈蔚蓝,最大能见度为12米。自2004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起,“东方女儿国”泸沽湖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文化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四川泸沽湖草海,青草与蔚蓝湖水相映成趣 ◎摄影:王鹏  MSxu-fymmiwm5010774.jpg  保存到相册

  据盐源县旅游局副局长彭正华介绍,2012年四川雅安至西昌的高速公路通车后,四川泸沽湖景区游客数量呈井喷式上升。2016年景区接待游客达到9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200多万元,旅游收入9.45亿元。而截至2017年8月,景区接待游客人数86万多人次,门票收入4418万,旅游收入8.9亿元。
  大量游客的涌入,也给泸沽湖的生态保护带来了挑战。盐源县环境保护局局长杨清华告诉记者,旅游人口带来的生活污染以及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是目前最有可能影响泸沽湖生态的两大污染源头。
  “为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得平衡,我们用时一年多,对景区内违法违规建筑进行了大力整治。”杨清华表示,截至目前,当地已先后整治了违法违规乱建421处,和谐拆除1.82万平方米的违规建筑──严格把关和治理下,泸沽湖的生态环境没有受到破坏,湖水总体保持着一类水质。
  对于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来说,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他们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观念也深植心底。
  今年49岁的摩梭汉子杨珍权是草海附近的一名船工,载着游客泛舟泸沽湖上是他每日的工作。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将猪槽船靠岸停稳。随后,他把游客留在船上的果皮、塑料袋捡起来,倒入了垃圾桶。
  “生态环境保护只靠政府管是不行的,我们当地人必须要有自觉的意识。”杨珍权告诉记者,每次游客上船前他都会提醒游客不要乱扔垃圾,也会严厉制止任何污染湖面的行为。
  谈及对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时,这位初中毕业的摩梭汉子说,“泸沽湖要是污染了,游客怎么会来?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家,也是给后代儿孙留下资源。”
  正是当地政府的严格治理和民众的自觉,保护着泸沽湖的生态环境,进而也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杨清华告诉记者,目前泸沽湖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都要统一运输到垃圾场处理,同时当地正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在今后五十年内满足景区污水处理的需求。
  据悉,10月15日,2017·中国四川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将在泸沽湖举行,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这项赛事将借助泸沽湖地区高海拔、长距离、多爬坡等先天地理优势和沿线民族文化、秀美山水等独特人文风光,进一步把泸沽湖打造成中国自行车运动旅游最佳目的地。 ●
27#
 绿人树 发表于: 2005-2-22 13:58:39|只看该作者
那一泓静谧,不经意间胜过了五粮液引起的躁动,城市的喧嚣在这一刻沉陷,而古老的梦却倒卧在了她无穷尽的温柔中...心,还需要什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6#
 王晓龙 发表于: 2005-2-22 12:48:45|只看该作者

泸沽湖远眺

泸沽湖远眺  cmuA6sTO.jpg  保存到相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9:46, Processed in 5.148009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