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0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呵呵”竟是苏东坡口头禅 不少网络语言出自名家

 [复制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
  “呵呵”竟然是苏东坡的口头禅?近日,网友整理了一批网络用语的来源,平日看似不羁的句子,原来都出自高雅的诗人、作家。“今天的我你理都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来自林徽因。“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是苏东坡的诗句……
  看到网络语跟诗情画意的“混搭”,网友们也都震惊了。同样一个词、一句话,网友用在平时的聊天调侃中,这些文人雅士又是如何使用的?

苏轼写信爱用“呵呵”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苏轼
  “当我想敷衍谁的时候,就用‘呵呵’了,但确实没想过,它有个这么高大上的‘前世’!”网友“阿恰”今年20岁,扎根网络多年的他,对这些网络用语驾轻就熟。他表示,“呵呵”一词看似轻描淡写,但如果在聊天“遭遇”了它,“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有一次,我特别起劲地给一朋友讲述旅行经历,打了一大篇文字,最后得到了一个‘呵呵’。”“阿恰”说,当自己听到这个词,瞬间火冒三丈,感觉被极大地蔑视,自尊心也受到伤害。
  网传“呵呵”是苏轼的口头禅,究竟是否属实?昨日,记者采访到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唐宋文学专家胥洪泉,他告诉记者,苏轼确实爱在书信中使用“呵呵”。像“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就出自其书信《与鲜于子骏书》,表达自己的词虽然没有婉约派的风味,但自成一派,“呵呵”是一种解嘲,也彰显他的自信和豪放。

余华“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余华《第七天》
  “跟男朋友吵架时,我说过这句话,但很少用。”24岁的吴女士说,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失望、不信任,这句话还是很到位的!
  网友整理出这句话的原文,是余华在《第七天》里的:“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是否真有这句话呢?昨日,记者向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志华求证,他表示该句子确实出自《第七天》。随后,记者翻阅《第七天》发现,“第一天”原文中,一位男子在看了电视中某人的发言后,说了这句“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古龙眼中的“好运气”
  “笑得甜的女人,将来的运气都不会太坏。”
  ──古龙《大人物》
  “menmen”家住九龙坡,是个26岁的女孩,最初看到这句话是在微博上。“有那么一两次,我用微博发自拍时,会带上这句话。”“menmen”认为,这句话是对女生的赞美和鼓励,告诉女生要多笑,保持乐观阳光的态度。
  不过,“menmen”同大多网友一样,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来历。网友挖出了它的原始出处──古龙的《大人物》。

有争议语句
  “今天的我你理都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林徽因
  前两年,马云让“昨天的我你爱理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成了“逆袭”的经典句子,最近,网友表示翻出了原作者
  昨日,记者向多名现代文学专家求证,除了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志华表示“好像有印象,但不能确定”,其余专家均表示没有印象。网络上,网友也没有说明这句话是出自林徽因哪一本著作等来源。

专家
网络语言分两种
场景导致转变

  昨日,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速途网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表示,网络语言分两种,类似“奇葩”这样的词,最初是褒义词,之后网友对其进行重新解释和翻译,就成了贬义词。另外,还有一些网友原创的词汇,例如“给力”。
  “‘呵呵’最初其实是个中性词。”丁道师说,“呵呵”最终之所以会转变成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交网络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这样的词在某一个场景中发生转变后,其本意就逐渐发生偏差。(文/郑旭鹏)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南极科考站中国厨师:很多外国人常来蹭饭 收藏家用万余石块造三国模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8:30,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