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5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1-15 10: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论新媒体在民族地区治理中的应用空间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周圆
  2015年12月15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倡导人们共同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电子设备的大众化、便利化,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接触新媒体的民众也在与日俱增,而与之相关的政务新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我国有政务微博认证账号(含新浪、腾讯)近28万,政务微信总数突破6万,还有一些党政机关入驻移动客户端,目前数量大约有500个。由此可见,新媒体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的新手段已广泛运用于我国社会发展改革进程中。
  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然而,民族地区因其自然环境、政治环境、宗教等因素,在地方治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而新媒体的出现及在民族地区治理上的应用恰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一优化改革的进程。
  当前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多数民族地区政府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了新媒体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些发展较为迅速的民族地区政务新媒体,均已实现了就业、医疗、教育信息播报,气象预报、公共文化设施的申请与预约等。例如“延边发布”微信公众号就在其每日推送的图文消息中加入了最新服务信息,如住房、户口新政策、旅游出行信息、社会福利介绍等,这既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民族地区民族事务的处理。
  然而,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和专项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新媒体在民族地区治理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一些政务新媒体只有“编辑团队”,没有“采访团队”,加之许多政务新媒体账号交给地方党政报业集团代为托管,导致其发布的消息多为转载于中央媒体或者其他地方媒体的内容,缺乏原创性信息,并没有形成民族地区的信息源。其次,服务功能单一,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当前已经出现并应用于政务新媒体的功能包括网上办事、网上咨询、微直播和微访谈等。但是,某些民族地区的政务新媒体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治理的需求及时开发新的功能,其下方功能菜单基本停留于最初的初始设置,推送内容一直延续最初的风格,服务型功能缺乏。也就是说,目前有些民族地区的政务新媒体还停留在“媒体型”的功能定位上,远没有到达“沟通型”以及真正的“服务型”,并不能真正起到服务于民族地区治理的作用。再次,在某些重大“涉民事件”发生后,官方媒体发声不及时,舆论引导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危机──反应──舆论”引导机制,有些民族地区的政务新媒体发声慢,故而等到其发声之时,有些时候各类谣言已经在群众中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并没有在民族地区治理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基于上述问题,民族地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促进新媒体在民族地区治理中的应用:第一,要重视政务新媒体的应用,加快其更新频率,及时发布重要信息,增强其原创能力,把其主管的新媒体建设成地方性权威的信息源,提升其影响力。同时,应该拓宽其应用范围,努力建设一个覆盖民族地区不同层级的政务新媒体矩阵。第二,完善服务功能,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即不仅要建立一个政务信息传递渠道,更要建成一个民族地区政务信息上下互动、人民互相交流、公共服务信息的发布平台等服务于地方治理的综合性、多功能平台。例如,对于用户的建议型和提问型消息可以联系专业人士有选择的进行回复,对其中特别突出的消息,可以选择在其推送消息中进行展示。同时,可以定期发布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如通过政务微信、微博等开展“政策效果人民评”、“我给本地治理提建议”、“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竞赛”、“本地生活圈交友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增加该媒体的关注量,也可以提升与用户的互动程度,增进用户粘度。第三,政务新媒体在民族地区治理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应建立一套反应迅速、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在事件一发生就占据舆论的先机。官方政务新媒体可以在履行相关的审稿程序后,在政府和宣传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最大化地抑制谣言传播的空间,在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排解萌芽中的非理性舆论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另外,民族地区政务新媒体不仅要及时发声,还要持续发声,不断跟进,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起因、过程及后续报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保证新闻传播正确方向,进而有效的提升地方政府的地方治理的综合能力。
  总之,新媒体为民族区域内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选择适合民族地方的政务新媒体组合、运行机制,在新媒体时代构建信息互通、政府与民众互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平台,不仅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的宣传、发展、改革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治理水平,促进社会整合。基于此,民族地区政府应正视民族地区新媒体治理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应对、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同时,吸取优秀政务新媒体的运营经验,从而使新媒体为民族地区的治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贾平凹:我是乡村的幽灵在城市里哀嚎 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17:03,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