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科长,两年前报产量‘放卫星’的事,你忘记了吗?明明亩产几百斤稻谷,在会上被吹成亩产万斤。秋收后按‘放卫星’的产量交公粮和征收余粮,农民的口粮和种子都交完了,还不够数,才引起这两年‘过细粮关’。我们吃够了‘放卫星’的苦头,现在还‘放卫星’干啥子哟?……。”
耿校长字字掷地有声地控诉“放卫星”的恶果,说得黄科长哑口无言。 两人相对无言,沉默了好一阵,黄科长才无可奈何地说∶“县委王书记的话就是代表党的话,我们不能同他唱反调呀。你看我该怎么向他汇报才好呢?” “向领导汇报做文章,老兄是高手。我就求你在王书记面前作‘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平安’的灶王爷就行了。”
耿校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黄科长说。两人就如何向王书记汇报之事,低声商量了近一个钟头,才高兴地分手。 根据黄科长和耿校长私下达成的“君子协议”,桃江中学领导不再开会对高考升学率表态“放卫星”。“高考督战小组”以“深入调查”的名义,在学校又饱吃憨胀了三天“黄金饭”,每人带着学校送的5斤红苕和2斤土耳瓜,高高兴兴地打道回府。 “高考督战小组”第二站到离城10公里地处坝区的灵宝中学。学校在一片农田中央,当年建校时为少占耕地,连操场都没有建,学生上体育课只能到乡村公路上跑步,或到附近大队的晒坝上作操。同桃江中学相比,它无土地种红苕、瓜、菜,住校师生只能干巴巴地吃自己那点“计划物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有近半数的老师和学生患浮肿病。灵宝中学的生活条件,使黄科长一行不愿在那儿多呆,计划用一两天时间“速战速决”后赶快走人。为了不沾学校的“霉气”,他们在条件最好的区供销社食堂搭伙。 在灵宝中学窄小的会议室里,正患浮肿病的朱校长,带领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高三年级的几位主科教师挤坐在一起,对面坐的是“高考督战小组”的人员。在听取了黄科长的指示后,没人发言“放卫星”,会场上鸦雀无声。 “黄科长,去年我们学校因为浮肿病的拖累,高考成绩很差,升学率只有2%,差点剃了光头。今年患浮肿病的比去年更多,我看能保持2%升学率,不剃光头就不错啦,还放得出啥子卫星哟!”满脸病容的朱校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出心里话。 “砰!”的一声,黄科长一巴掌拍在摇摇晃晃的条桌上,桌上一只盛白开水的土碗“啪!哒!”掉地上摔成几瓣。他声色俱历地指着朱校长怒斥道∶“你,你这是十足的无所作为的右倾言论,要严加批判。” “我!我……”体质极度衰弱的朱校长一时急火攻心,两眼一黑竟歪倒在地,昏迷过去。 “朱校长昏死了!快叫校医抢救!”坐在朱校长旁边的唐副校长,一边从地上抱起朱校长,一边大喊救人。 会议室里乱做一团,救人要紧,会议只好宣布暂停。朱校长的病完全是长期饥饿,营养不良造成的,经过校医在他的人中穴位扎了一针,接着灌了一碗“救命汤”──红糖开水,吞了几粒“糠麸丸”,人就苏醒没事了。 会议接着开,黄科长当场宣布朱校长就地免职,由唐副校长接替校长职务,继续讨论“放卫星”的事。黄科长杀鸡儆猴这一招镇住了大家,个个噤若寒蝉,会场一片沉寂。 “县委王书记特别关心这次高考升学率‘放卫星’的事,指示物资供应部门增加‘放卫星’学校老师的副食供应。对升学率提高10%的学校的高三教师和校领导,每人每月补助二两黄豆。”
黄科长见挥舞棒子不起作用,就摇动“物资刺激”的胡萝卜。 唐副校长抢着发问∶“如果升学率提高80%,每人每月补助黄豆多少?” “那还用说,按文件每人每月补助黄豆十六两呀!我说的是小两,也就是一斤。”
黄科长慷慨回答。 唐副校长环视了一下与会的同事,激动地说∶“我代表灵宝中学响应县委号召‘放卫星’,力争今年高考升学率达到82%”。他石破天惊的表态迎得了“高考督战小组”的掌声,却引起与会同事满脸疑惑。 会后教导处李主任把唐副校长拉到办公室不安地说道∶“老唐,你今天没发高烧吧?怎么也赶时髦‘放卫星’,你不是把大家坑了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