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5418|回复: 1

[纪实·新闻法院“诗意判决书”走红 法官:心有所感

 [复制链接]
源自:现代快报
原文标题:泰州“诗意判决书”走红 闹离婚的先来看看吧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常志飞 记者:尹有文 臧晓松)最近,一份“诗意判决书”在网上走红。在处理一对夫妻的离婚官司时,该判决书使用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等诗句,最终判决不准予离婚,引起网友大量转发。
  这份判决书究竟有多“诗意”?看看判决书原文你就知道了。有离婚冲动的人,看完这份判决书,你也要三思了。
  [判决书原文]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原告黄某。
  被告王某。
  原告黄某与被告王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5月2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王云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黄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陈建生、被告王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陆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黄某诉称,原、被告婚后夫妻感情一般,经常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自XXXX年XX月起,被告多次离家出走,XXXX年年底原告曾去被告娘家带其回家生活,但被告坚持不归,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双方的夫妻感情,对丈夫及小孩不闻不问,经多次沟通,未有任何改善,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请求判令:准予原、被告离婚。
  被告王某辩称,我不同意离婚。但是如果原告同意:婚生子黄某乙由我抚养,原告承担抚养费;归还我的陪嫁:六万元存款、买车我父亲出了3万,原被告出资9万,被告应分得4.5万;返还我的电脑、首饰;去年的工资3万多元,我可以考虑同意离婚。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于XXXX年上学期间相识,XXXX年XX月XX日举行结婚仪式,XXXX年XX月XX日领取结婚证,××××年××月××日生一子黄某乙,婚后初期夫妻感情尚可,后因生活琐事、经济问题等双方产生矛盾,原告诉来本院要求离婚。
  上述事实,有原告提交的结婚证复印件及原、被告的当庭陈述在案证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婚姻关系的存续是以夫妻感情为基础的。原、被告从同学至夫妻,是一段美的历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令人欣赏和感动。若没有各自性格的差异,怎能擦出如此美妙的火花?然而生活平淡,相辅相成,享受婚姻的快乐与承受生活的苦痛是人人必修的功课。人生如梦!当婚姻出现裂痕,陷于危机的时刻,男女双方均应该努力挽救,而不是轻言放弃,本院极不情愿目睹劳燕分飞之哀景,遂给出一段时间,以冀望恶化的夫妻关系随时间流逝得以缓和,双方静下心来,考虑对方的付出与艰辛,互相理解与支持,用积极的态度交流和沟通,用智慧和真爱去化解矛盾,用理智和情感去解决问题,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能轻言放弃婚姻和家庭,珍惜身边人,彼此尊重与信任,重归于好。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不准予原告黄某与被告王某离婚。
  案件受理费240元,减半收取120元,由原告负担(已缴)。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王云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七日

书记员 董小翠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份判决书来自泰州泰兴市人民法院,写这份判决书的审判员叫王云,是一名“80后”。
右一为王云
  1984年出生的王云,2006年进入泰兴法院工作,现在是该院少年及家事案件审判庭审判员,也是该院最年轻的员额制法官。
  2013年到今年10月,王云共审结各类案件1896件,调撤率88%,服判息诉率98%,无一错案、无一上访缠诉案件。先后荣获泰州市“最美法治人物”“最美巾帼”“新泰州建设功臣”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王云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写这份判决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准备,只是在审理过程当中,了解到双方当事人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美好的恋爱过程,而现在却要劳燕分飞,心有所感写出了这一份判决书。”
  据了解,从今年6月27日判决后,这起离婚官司中的夫妻未再提出离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姑凉可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姑凉可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会任由汇率滑出合理区间 雾霾滚滚“进京照”刷爆 专家详解雾霾路线
2# 四姑娘山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6-12-17 09:07: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80后女法官“诗意判决书走红”:众里寻他千百度

源自:新京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近日,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判决书,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与通常印象中严肃、刻板的司法文书迥异,这份涉离婚诉讼的民事判决书,使用了大量个性化语言,并夹杂有诗句,因此被称为“诗意判决书”。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样的判决书,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而质疑者则表示,大量非法律语言的加入,也将消弭法律裁判文书的严肃性。
  12月16日,写出这份判决书的泰兴市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80后女法官王云向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表示,自己只是“尽本分”,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

“诗意判决书”使用了大量个性化语言,并夹杂有诗句。判决书截图

网络热传感性“判决书”
  “生活平淡,相辅相成,享受婚姻的快乐与承受生活的苦痛是人人必修的功课。”“人生如梦!当婚姻出现裂痕,陷于危机的时刻,男女双方均应该努力挽救,而不是轻言放弃。”12月16日,一段讲述婚姻与家庭的文字,在网络热传。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充满感性的句子,并非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份判决书的原文。有网友指出,这份判决书由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法院出具,而案由,则是一宗离婚案。而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检索发现,“诗意判决书”的判决时间,距今已经过去将近半年。
  今年6月27日,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法院公布了《黄某甲与王某离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逾千字的判决书正文中,对于案情的介绍和当事人诉求,均按照司法文书的语言格式书写,而到了“法庭意见”部分,“画风”突然转变。
  重案组37号看到,受理法庭先是以辛弃疾的词句开篇,紧接着,用讲道理的方式,规劝双方当事人珍惜感情,努力拯救婚姻,最后回归庭审现实,建议双方“用智慧和真爱去化解矛盾,用理智和情感去解决问题”,最终判决双方“不准离婚”。
  这样一封判决书,一改以往司法文书的文风,并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诗意判决书”全文。判决书截图

法官称未刻意准备
  “诗意判决书”的文末注明,当场审判的审判员名为王云。12月16日,江苏泰兴市人民法院向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证实,王云系该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法官,曾受理大量离婚诉讼。
  重案组37号探员了解到,王云生于1984年,今年32岁,2006年进入法院系统工作,曾在泰兴市黄桥法庭担任助理审判员,并于2016年5月份调入泰兴市法院。王云在工作之余,还担任法院对接媒体的通讯员,也撰写并发表了不少稿件。
  重案组37号探员检索了王云此前的十份判例发现,“诗意判决书”仅此一例。对此,王云解释称,上述判决书的案由,当事双方均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感情由校园而起,最终组成家庭,自己也“有感而发”,希望他们重归于好。
  “诗意判决书”背后,是来自法律界的争议。王云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了网上对自己的质疑,她表示,家事判决不同于其他案件,双方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因此,在面对这类判决时,可以“以情动人”。她表示,自己曾看过大量类似判例,并且对文字有热爱,因此在创作这份判决书时,并没有“刻意准备”,只是尽到了自己作为法官的本分。
  重案组37号探员还获悉,王云的这份判决书已经生效,双方均未提起上诉,二人婚姻得以挽回。

“诗意判决书”作者王云法官。源自:泰兴日报微信公号“微笑泰兴”

探员追问
“诗意判决书”是否合规?
原则上不违规,但应尽量精炼易懂

  同样是判决书,语言风格却大不相似,有网友据此指出,这种极富个人特色的判决书,是否合乎写作规范?多名法律界人士告诉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目前针对司法文书规范性的法律法规中,对法庭意见部分只要求做到有理有据,并未禁止“自由发挥”。因此,即便出现类似诗词,也不违反制作民事裁判文书的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和《民事诉讼文书样式》中指出,民事裁判文书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在正文部分,其核心内容是“针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根据认定的案件事实”,做到“论理透彻,逻辑严密,精炼易懂,用语准确。”
  曾在朝阳区法院任职、现工作于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宋姣律师则认为,法官在书写判决书时,可以有一定“发挥空间”,但是,司法文书并非创作散文,应尽量避免诗情画意,做到言简意赅即可。上述“诗意判决书”,与相关规范中的“精炼易懂”显然有一定距离。

为何国内少见“诗意判决书”?
中国非判例法国家,法官无需“过多发挥”

  “诗意判决书”走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少见。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注意到,在国外的判决书中,常见类似引经据典,辞藻华丽的文本,而国内这类判决书则少见。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姣表示,欧美国家多为英美法系,即所谓“判例法”,后世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会借鉴以往类似案例,因此法官会尽可能多的阐述自己的判决理由和依据。“中国并非判例法国家,单个判决并无特别的指导意义,因此法官不需要过多发挥。”
  此外,国内法官工作量大,难有精力对单个判决书细细雕琢,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南京一名资深法官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在国内一些城市,法官年判案量在千个以上,如果对每一场判决都“投入感情”,并且用诗化的语言制作判决书,显然“不现实”。

盘点判决书“引经据典”摘歌词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梳理发现,在判决书中“引经据典”,此前在多地曾有出现。

  北京
  《弟子规》进判决书
  2010年7月份,在审理一起母子间因房屋交恶,从而产生纠纷的民事案件时,北京丰台法院引用了“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样一段出自《弟子规》的警句,希望通过劝诫子女善待父母,唤醒亲情进而消除矛盾。同时,法官在判决指出,百善孝为先。该案最终按照母亲的诉求判决,双方均未提出上诉。

  上海
  法官引用“六尺巷”典故
  2016年12月9日,在审理一起邻里之间,因为翻建房屋而引发的纠纷时,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在判决书中,引用了“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六尺巷”典故,劝导当事双方大度处理,进而化解纠纷。

  台湾
  周杰伦歌词成训词
  27岁的台湾男子蔡某,因染上毒瘾,向双亲伸手要钱未果后,对父母进行打骂。2010年6月,新竹地方法院法官邱忠义在审理此案时,援引歌手周杰伦歌曲《听妈妈的话》中的歌词,“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重判蔡某10个月徒刑。此外,法官邱忠义还在判决书内,以古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的训词,期盼为人子女要尽本分。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南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记者:王煜 实习生:武琳悦 编辑:张太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7:58,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