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760|回复: 3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洪林 发表于: 2009-5-8 09:43:3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社会科学川剧高腔戏源出资阳河

 [复制链接]
⊙作者:王洪林

  川剧高腔戏产生于何时,形成在哪里,究竟是本土声腔,还是外来乐部?

一:资阳城隍戏铸就川剧资阳河
  四川戏剧大演变,带来川剧大跃进,各条河道按照各自艺术特点发展着。沱江两岸川剧以资阳城隍戏为中心,置身盆地中部,受四周影响不大,受北方梆子戏影响的弹戏,受汉戏影响的胡琴戏,在资阳河就不如川剧高腔那么流行。所以,资阳河艺术流派,仍然以本地区,特别是被戏班和伶人视为竞技观摩场所的资阳城隍庙会戏一贯演唱川剧高腔的传统习俗,和资阳观众历来认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而肉声最优美动听的偏爱,仍按正宗川剧高腔轨迹发展。资阳庙会戏多,全县除48个场镇庙会戏外,单城区就有九宫十八庙,都建有万年戏台,每年一、二、三、四、五、八、九、十月有十余处庙会戏,通数城隍庙会2个月演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热闹。资阳城隍有干隆、光绪皇帝御笔赐匾,爵位高,名声大,威灵显赫超过县界,这是其他县城隍、州城隍甚至好些府城隍所不及的。加上知县张德源撰文推动,杨周冕、范涞清题词支持,每年从城隍生日开始,附近各府、州、县方圆几百里外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到此顶礼膜拜,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赶庙会,许多川剧艺人为祈求城隍禳灾赐福也到资阳城隍庙唱还愿戏。这样,名家荟集,剧目丰富,互相观摩,拜师访友,切磋技艺的川剧会演盛大场面,盖过全川各地。这对川剧艺术提高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常年都有川剧演出,资阳人不论男女老少,看戏机会多,大大提高艺术兴趣和鉴赏能力,把川剧胃口越提越高。经过长期熏陶,培养造就大批川剧戏迷、票友和戏夫子。他们爱戏、懂戏,对高腔演唱和戏情戏理要求严格,十分挑剔,稍有差错就砸牌罚戏,对演唱出色戏班和伶人就挂红放炮给赏银。演唱资阳城隍戏被砸牌罚戏的戏班和伶人,就很丢面子,大倒其霉,抬不起头;一获奖励则名声大振,身价倍增,受到同行尊重而通行全川,形成惯例。由于观众严格品评,戏班和伶人认真演唱,逐渐形成唱做严谨,帮打唱紧密结合,风格独特的川剧高腔资阳河艺术流派。
  400年盛况不衰的资阳城隍庙会戏,成为川剧高腔戏班和伶人酬神竞技赛戏演武场,年年云集资阳赴会献戏竞艺。在许多戏班和伶人中流传着:“不唱资阳城隍戏,算不了好先生。”够条件能承演资阳城隍庙会戏的戏班和伶人不多,不少班人都想在资阳出个名,就千方百计按照川剧资阳河派艺术风格要求,提高技艺,以适合资阳观众脾胃,创造条件演出,让资阳观众认可。有的鼓师不熟悉资阳河派帮腔、套打、锣鼓音韵,有的演员不熟悉资阳河派唱腔,都先找资阳河派老师学艺,然后到资阳登台演出,提高声誉。因此,资阳城隍庙会戏,就成为资阳河高腔艺术发祥地、竞技台,成为川剧高腔资阳河艺术流派摇篮和金榜。

二:资阳河派基础川剧班社
  清初,资阳金玉班班主冯时扬创办伶塾,聘请高腔戏班鼓师于少成任教,共同改编整理《金印》《琵琶》《红梅》《班超》川剧高腔四大功本戏,被民间誉为“名角的招贤榜,鼓师的演武场,班主的摇钱树,戏迷的解渴汤”。还改编《玉簪记》《焚香记》等大本头高腔戏,致力于高腔曲牌规范、唱腔改进,大大发展川剧高腔艺术,使金玉班历经百年不衰。干隆末年,资阳姚艮门接办金玉班,定名雁江金玉班。班主远见卓识,创办附属科班玉明科班,培训人才。资阳高腔戏班相继崛起,致和班、笙泰班、龙盛班、玉清班、玉明班在资阳黄添湾关帝庙万年戏台留有嘉庆年间演出墨迹。以资阳为中心十六属州县创办众多戏班,涌现大批艺术高超的名角雁江金玉班赵云官、苟莲官、苟湘官、玉明科班出身张玉蓉、白玉婉、王玉如、李玉侠、黄玉梧、涂玉兴等。雁江金玉班在成都演出时,苟莲官、苟湘官兄弟表演《红梅记》名噪省城,杨燮《锦城竹枝词》“见说高腔有苟莲,万头攒看万家传”原注:“苟莲官在班中,每一进省则挤墙踏壁,观者如云。其实貌亦中人,艺特超群耳。”
  资阳雁江金玉班继承和发展金玉班为代表的四川高腔中河道流派优良传统艺术,从金玉班到雁江金玉班,经顺康雍干嘉百多年,集明中叶以来川剧高腔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中河道流派艺术,为形成川剧高腔资阳河艺术流派奠定坚实基础。咸丰至宣统年间,资阳河派涌现出资阳廖鼎丰兴办雁江大名班为代表的一批高腔戏班金竺班、昆玉班、富春班等。
  雁江大名班名丑乐春、萧遐亭和鼓师魏辅周、姚殿虎等艺人以资阳为基地,立志发掘川剧高腔传统剧目和技艺,共同修正剧目,探讨古曲,将大批南北传奇移植改编为四川高腔,将南北曲牌与四川高腔、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革新川剧高腔唱腔,改进锣鼓牌子、套打、唢呐公堂和表演技艺,与剧情发展、人物心理情感有机协调,使唱腔曲牌与锣鼓套打规范化,加工整理传统表演程式,革新化妆和脸谱,美化川剧舞台演出艺术形象。还引进大批昆曲优秀剧目,移植为川剧高腔,变苏昆为川昆,将苏昆一些曲牌插入川剧高腔曲牌中,使之与川剧高腔曲牌浑然一体。改编一批川昆剧目,大大丰富川剧高腔资阳河流派艺术。
  雁江大名班建班数十年,集不少名伶、名鼓师,举办两个科班:1882年以乐春、萧遐亭、罗开堂和名鼓师李尚林为教师,创办三字科班,培养川剧高腔资阳河艺术流派名演员蔡三品、傅三干、刘三凤、王三江、李三刚、唐三清、石三龙、李三官、张三喜和鼓师彭三三。1898年举办臣字科班,由名角谢海潮主持,聘蔡三品、傅三干、张金安和鼓师彭华廷、段焕廷任教,培养名演员曹俊臣、段彬臣、王京臣、孙忠臣、李瑞臣、罗云臣、罗金臣等川剧高腔资阳河派人才。
  两个科班建立新型师承体制,废除不合理师承关系。科班因材施教,因人排戏。规定科生必须练好基本功和唱腔;通晓一般,精通一行;开设文化课和历史课,使科生具有历史、文化知识;要求科生在唱腔上一腔一调要唱得满腔满调,在表演上一招一式要一丝不苟地做够,穿戴要求十分严格,不可马虎,非常规范,艺风要求严谨有度,力求做到诙谐而不庸俗,洒脱而不乱章法,体现资阳河流派艺术特色严谨二字。这一大批优秀科生促使川剧高腔资阳河流派艺术日臻完善。

三:川剧高腔资阳河流派艺术特点
  川剧资阳河流派高腔能赢得正宗席位,以道地药材享誉川剧界,原因就是严谨。为什么会以资阳二字命名一种戏剧声腔代表,成为川剧艺术专用名词?就象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县,昆腔起源于江苏昆山县一样,能形成川剧高腔资阳河,起源就是资阳城隍庙会戏这个川剧大汇演、大比武圣地。当然,这绝非一朝一夕,也非一人一地所能独创,只因发源、成长、壮大于资阳县,所以得名资阳河,跻身川剧四大流派行列。川剧高腔资阳河派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帮打唱三个方面:
  帮即帮腔。资阳河流派艺术自形成就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帮打唱紧密配合,又特别注重帮腔。资阳河高腔几百支曲牌,归纳为红、梭、新、锁、一、江、香七种腔,任其千变万化,只要鼓师会帮。帮腔所发的律,诱致演员“依律寻声,随声入曲”,这正是资阳河艺术流派与其他声腔判别的特性,也是帮打唱的特色。头子既要帮完,扫腔也要帮够。资阳河高腔曲牌六犯宫词及犯腔曲牌种类繁多,善照剧中特定环境和人物思想感情,自由犯腔犯调而超过六犯宫词规格,使之生动地揭示剧中主人公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资阳河帮腔,重感情、重韵味,它能帮出欢跃、凄楚、恩激、仇怨的内心独白和客观旁叙;又能帮出繁华、萧瑟、和煦、惨凄的环境变迁,不随意加咿、啊、哈腔。演出时一切临场变幻均集于司鼓(小鼓)一身。司鼓,俗称打鼓匠、桶子匠。他是统一全场行动的职能者。实际上,是临场总导演、总指挥,整个剧情艺术提调者,是暗场绝对权威。
  打即打击乐器。资阳河的打击乐器,与川剧其他河道相比,要大一个规格。使用大锣大鼓,音量宏大,铿锵有力,节奏感强,锣鼓牌子繁多而完整,特别注重锣鼓的音韵,讲究紧、松、快、慢、轻、重,运用严谨,使之优美和谐,打得清澈、凝重、老道;打出身段、眉眼、指爪、神情,打出五音和谐。长于打高腔戏,尤其是文场戏。资阳河的一字和二流单独使用,一个是强、弱、次强、弱弱的抒情反复,一个是强、弱的连环反复。一字慢扣板是资阳河独用,其他河道未用。资阳河在锣鼓牌子的使用上十分重视接母怀胎,套打锣鼓与帮腔丝丝入扣。资阳河司鼓是根据剧本情节、角色感情而发,演员放腔后情感延伸,司鼓依据情感节奏延伸的不断而运用,使情、景、事、物的体现发挥无遗。
  唱即唱腔。川剧资阳河高腔是由帮腔人的人声定调,节奏明快而自由,旋律婉转而优美,声调高亢而悠扬。严循数百曲牌规格,行腔停腔落板,吐词字正腔圆,不随意添加助词。时而近乎诗词朗颂,时而劲歌高唱,时而婉转低吟,融讲唱为一体。在高腔曲牌前面按需要加上昆腔作开端,称为昆头子,锦上添花。
  资阳河帮腔、套打、唢呐公堂都讲求细致与配合得当,融锣鼓于唱腔、笙管之中,浑然一体。密切配合演员眉眼、指爪、身法、神情、舞蹈、武打等表演,衔接纯墨有界,强弱泾渭毫厘不差,因情景而施风、云、雷、雨、雪,跨时空能辨季节之异,翻重山峻岭如临飞瀑直泻,临江河骤闻汹涌澎湃之声,黑夜寒星骤然千军对垒,万马奔腾,层次有序,动静分明。特别辅以优美帮腔和演员细腻表演,情景交融,虽是虚拟舞台时空,却令人若闻其声、如见其人,引人入胜。
  资阳市还有川西坝、川北河艺术流派,戏班剧社与源头成都府、保宁府切取联系,锦江、嘉陵江与沱江自北向南注入长江,共同托举川剧争奇斗艳,成为国宝京剧胎气一脉,生生不已,万古流芳。
二〇〇八年十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洪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洪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洪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洪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洪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洪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发布日期 当年曾流行:BP机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洪林 发表于: 2009-5-8 11:38:4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安徽,有可耻的小岗村,各顾各,至今癞皮狗一样,没意思,不是光荣,恰恰相反。分田单干,可以说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早就有了的,却被吹捧为创举,真是别有用心,可耻已极,由此造成一盘散沙、三农问题,人涌血汗工厂,乡村剩些老弱病残种地,野蛮施用化肥农药,害人害己,迟迟不能农业机械化,罪大恶极。

一般智能的国家领导人,也喜欢一个人另整一套理论体系,好比小儿拉屎,没个定准:前天落在裤裆里,昨天落在被窝内,今天落在厨房中,明天落在饭碗底,后天落在井台上,逼着公牛下个母狗出来,命名柯法官,硬要说是《杜鹃山》柯湘的远亲柯法,字法官,创建科学观,威逼全国入观修道,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丁芝萍 发表于: 2009-5-10 22:34:38|只看该作者
重温戏曲理论,探夲溯源。
4# 金佛山
 韦建生 发表于: 2009-5-11 17:20:26|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理。希望王兄的研究能深入下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20:31,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