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294|回复: 1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河流·湿地·水电站四川举行2020年沱江中下游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复制链接]
  沱江,长江上游支流。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从源头至金堂赵镇为上游,长127公里,称绵远河。从赵镇起至河口称沱江,长522公里。

沱江流域  沱江.jpg  保存到相册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其中岷江补给约占33.4%。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86.7万千瓦。干流长年可通木船、机动船,中下游支流多已渠化。沱江流域森林覆被率仅6.1%,为四川各河中最低者,沱江流域内有成都、重庆、德阳、内江、自贡、资阳、绵阳遂宁、泸州等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厂多达千余座,是四川省工业集中之地,人口密度之高冠于其他各河。沱江流域又是四川最大棉、蔗产地。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大话成语“朝三暮四”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
10#
 索乐西 发表于: 2020-10-29 21:25:5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四川举行2020年沱江中下游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源自:川观新闻
原文标题:四川举行2020年沱江中下游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10月29日,“天府行动—2020年沱江中下游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在内江市威远县举行,这是全省首次由四川省生态环境事件指挥部主办的跨区域大型实战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现场共有30个部门、800余人参演,来自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生态环境事件指挥部指挥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人员和重点环境风险企业近3000人通过现场或视频观摩演练。
  演练贯彻“以空间换时间”思路,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旨在“练机制、练指挥、练谋划、练方案、练处置”,进一步落地落实协同联动机制,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构建形成“7横11纵”流域联防联控体系,今年1-9月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同比下降28.6%,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接下来我省将继续大力提升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防范化解重大环境安全风险,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副省长杨洪波出席演练活动并讲话。(记者:殷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牙尖十怪 发表于: 2019-8-21 09:24:00|只看该作者

《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入法为全国首例
源自:成都商报
  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法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逐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即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全省乃至全国首次规定了水环境保护四项基本制度,建立起奖励达标、鼓励改善、惩戒恶化的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将沱江流域7座城市的水环境保护工作紧紧系在一条绳上。
  这也是我省第一部流域保护类省级法规,《条例》从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作了制度设计,共七章六十五条。8月20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解读《条例》为沱江保护推出的新措施。

首次探索建立
水环境保护四项基本制度

  记者了解到,写入《条例》的四项基本制度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四川立法的先行先试;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延续上位法在四川省的细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两项制度上位法暂未规定,但借鉴了兄弟省份的地方立法经验而写入《条例》。
  《条例》起草人之一、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刘新民告诉记者,这四项制度均是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典型制度。其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三项制度有利于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代价价值化,并计入生产成本。
  “从环境污染预防到环境事故发生、环境损害产生全过程,厘清相关利益群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责任与权利,以达到通过经济手段减少或遏制企业排污的作用。”刘新民说。

有多严?提高处罚下限
超标排污最少处罚20万元

  沱江是四川省工业城市最集中的河流,以不到四川省4%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省25%以上的人口和30%以上的GDP,是四川省城镇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同时,沱江也是四川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工业污染不容忽视。
  经历21次改稿3次审定的《条例》,以严管共治为目标,对沱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从严”规定。
  《条例》规定禁止在沱江干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项目。针对沱江流域最严重的总磷超标问题,《条例》对实施总磷污染防治特别措施、实施取水许可、地下水取水作了严格规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筠表示,要建立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因此在规定法律责任上,《条例》提高了处罚下限,从严处罚。例如,《条例》在水污染防治法处罚规定的基础上,对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水污染物的,处以20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关闭。

有多细?规定约谈情形
8类情形要约谈政府主要负责人

  《条例》第二十三条细化了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水环境质量、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有突出环境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敷衍整改、整改责任落实不力等八类情形约谈本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规定,并将约谈情况向社会公开。
  加强信息公开是《条例》的一个亮点,除了公开约谈情况,《条例》还明确了负有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水环境质量状况,重点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监测及不定期抽查、检查、明察暗访等情况,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十项环境信息。重点排污单位依法公开主要污染物、水污染防治、排放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情况等四项环境信息。同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排污口设置、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等也规定了应当向社会公开。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8#
 我是四川人 发表于: 2019-1-16 08:54:00|只看该作者

代表建议:打造沱江绿色生态发展轴

源自:四川日报
⊙记者:寇敏芳

  1月14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资阳代表团小组讨论中,沱江生态保护成为热门话题。省人大代表、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局总农艺师张谊说,流经资阳的沱江,上游的水质比下游的差,说明资阳在沱江流域治理、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稍后发言的省人大代表、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党委书记张榕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她调研发现,资阳共有116个中心场镇,只有25个建了污水处理厂。以临江镇为例,每月产生的生活污水约600吨,对沱江产生一定污染。
  “希望中心镇生活污水设施实现全覆盖,但这预计需要投入近200亿元。”张榕建议,将建设资金和运行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张谊则把视野放得更宽,他提出整体打造沱江绿色生态发展轴的建议。张谊说,沱江流经德阳、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等城市,沿线城市应当统筹推动产业和城镇化布局。
  对资阳来说,可通过沿沱江流域生态走廊建设,健全统一的污染联防联治和跨境流域生态治理、环境风险防控信息互通等机制,建设沱江流域生态示范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丢不下 发表于: 2018-12-7 09:24:00|只看该作者

啃硬骨头 沱江流域创近10年来最好水质

源自:四川在线  : 殷鹏
  (记者:殷鹏)</b>12月6日,记者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1月,全省87个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76个,占比87.4%,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占比1.1%,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沱江16个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10个,占比62.5%,消灭劣Ⅴ类水体,创近10年来最好水质。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水污染防治攸关全局。近年来,我省针对劣Ⅴ类水体主要集中在沱江、岷江两大流域的现状,以沱江、岷江、嘉陵江流域为治理重点,加快水污染综合整治步伐。
  “我们不仅要保障四川9100万人民饮水安全,更多的水清岸绿,还要确保一江清水浩荡东流。”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说,为打赢碧水保卫战,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全省上下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为十大流域治理量身定制了“一河一策”整治方案,编制并组织实施了17条小流域污染防治方案,同时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于会文介绍,下一步四川还将继续全力抓饮水、保好水、治污水、灭臭水,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流域智慧管理体制机制,以沱江、岷江、涪江、渠江4条流域为重点治理区域,强力削减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考核断面限期达标。
  “到2020年,四川要全部消灭21个市(州)主城区的黑臭水体,全部消灭国控断面的劣Ⅴ类水体,全省所有断面特别是出境断面都要持续稳定达到国家考核标准要求。”于会文说。(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6# 青城山
 丢不下 发表于: 2018-11-27 08:54:00|只看该作者

前10月沱江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增加8个优良断面

源自:四川日报
  增加8个优良断面,水质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 新增12个监测断面,实现沱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监测全覆盖

▲ 探索建立沱江流域7市24个国省考核断面“断面长制”,确保每个断面都有专人值守
  (记者:殷鹏)前10月,我省沱江流域16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10个,同比增加8个水质优良断面,占比62.5%,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无劣V类断面,流域水质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这是记者11月2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的。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水污染防治攸关全局。近年来,我省针对劣Ⅴ类水体主要集中在沱江、岷江两大流域的现状,以沱江、岷江、嘉陵江流域为治理重点,加快水污染综合整治步伐。去年,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断面率同比上升12.5%,劣Ⅴ类水质断面率同比下降6.25%,氨氮、总磷平均浓度较上年 同 期分 别 下 降 14.9% 和14.0%。“今年力度继续加强。”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芮永峰表示,今年我省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沱江每个断面和小流域,省政府与流域各市政府签订限期整治达标责任书,并加大资金奖励和扣浓度较上年 同 期分 别 下 降 14.9% 和14.0%。“今年力度继续加强。”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芮永峰表示,今年我省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沱江每个断面和小流域,省政府与流域各市政府签订限期整治达标责任书,并加大资金奖励和扣缴力度。
  为实现科学治水,我省先后出台《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7-2020年)》《沱江流域“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沱江流域水质达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加强加密沱江水质动态监测,新增12个监测断面,实现沱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监测全覆盖;探索建立沱江流域7市24个国省考核断面“断面长制”,确保每个断面都有专人值守;成立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家顾问团,19位国内高水平专家为沱江水质改善出谋划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治水有新招。今年我省启动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水环境质量强化督查,运用夜查暗查、交叉查、突击查、节假日查等手段,进一步摸清沱江等流域水污染源清单底数,通过严惩偷排漏排企业,压紧压实各地各部门环保责任,“呵护一江清水,要一天一天守、一毫克一毫克抠、一个指标一个指标降。”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说。
  接下来,我省将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推动沱江流域治理,从严惩处环境违法行为,增强执法震慑力。目前《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工作正有序推进,颁布实施后将以单独流域立法的方式,推进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不断改善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染姐 发表于: 2017-1-17 08:01:04|只看该作者

全流域联防联治 实施沱江流域综合治理

源自:华西都市报
内江提出要加强沱江流域综合治理。(资料图片)
  沱江九曲十一弯穿城而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内江人,在城区留下了甜城湖。然而,时至今日,内江却是该流域范围内唯一依靠沱江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城市。近年来沱江已进入全域污染状态,修复治理迫在眉睫。
  省政协委员、内江市政协主席戴震建议,保护好内江的母亲河──推进沱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构建绿色生态系统。

做好“水”文章内江打响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全民攻坚战
  沱江从九顶山南麓倾泻而下,一路向南流经四川多个城市后汇入长江。
  在内江,沱江穿城而过,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沿岸百姓。然而,近年来沱江已进入全域污染状态,沱江上游沿岸工业企业众多、人口密度大,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源源不断地下排,加之上游的来水量逐年偏少,使得沱江成为全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尤其是在内江等5市部分河段出现较重度污染。
  整治水污染迫在眉睫,已成为全省共识。昨日上午,尹力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17年的重点工作要:“大力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等‘四大工程’,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和河流污染跨区域防控机制,明显提升五大流域87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成都市主城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

  作为全省唯一依靠沱江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城市,内江针对沱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早已拉开序幕。
  内江市委、市政府把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作为内江的世纪工程、世代工程、民生工程来抓。2016年11月30日,内江市委办公室印发《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综合施策力争到2020年,纳入考核的内江沱江流域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82%,干流出境断面达到IV类水质以上,辖区内主要河流消除劣V类水质。

全流域联防联治委员建议探索建立沱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沱江流经多个城市,仅凭内江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对整个流域的综合治理。”省政协委员、内江市政协主席戴震在提案中建议,构建全流域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将流域污染防治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事项。戴震认为,在治理上要长短结合,建立治理的长效机制,这就不但要加强环境治理立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还要积极探索建立沱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戴震建议省发改委在规划和负面清单编制等方面上给予指导,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给予一定先行先试政策,并在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内江大力支持。
  鉴于沱江穿越多个市,仅靠一个市的治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戴震还建议由省政府统筹各相关市步调一致地行动,构建全流域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强化流域各市州入境、出境断面水质监测,将流域污染防治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事项。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沱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上游污染地区应对受污染的中下游地区提供生态补偿。此外,还要加强环境治理立法工作,将四川省长江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出台地方管理条例,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构建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罗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染姐 发表于: 2016-10-28 07:53:00|只看该作者

沱江流域污染 四川将砸百亿治水

源自:华西都市报
制图高翔
  四川省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拳出击治水攻坚
  沱江从九顶山南麓倾泻而下,一路向南流到金堂县赵镇。在这里,接纳岷江分水毗河和青白江。然后继续向南,接纳鸭子河、石亭江等4条上游支流后,穿越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等地,至泸州汇入长江。
  沱江全长712公里,整个流域居住着3700多万人,是四川省工业集中之地。
  继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启幕后,10月27日,四川省再次召开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会。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这条多年来全域污染的河流,在其流经的7个市中,德阳、成都、资阳、内江和自贡5市均出现重度污染。
  整治已经开始。针对沱江流域的治理,四川将投入600亿~800亿元,选择10条支流一对一突破,同时建立定期联席会商机制,避免各市单打独斗。力争到2020年,使沱江的一级支流绝大多数水体达到地表水四类以上标准,地表水优良比例达到70%以上。
  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的江河也要治理。未来5年,四川将坚持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向突出环境问题“宣战”,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目前,《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攻坚方案(送审稿)》已起草完毕,年底前就能出台。

现状
5个市出现重度污染
沱江在长江流域污染最严重

  “沱江的污染让人揪心。”说这话的,是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水环境所所长田庆华。从2008年开始,他奔走在沱江沿岸,用近8年时间采样、监测,以一组数据证明──沱江进入全域污染状态。
  记者了解到,2015年,沱江干流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除内江银山镇段、内江出境段外的江段,均不同程度受到总磷污染,成都三皇庙段还受到氨氮污染。
  从数据上看,支流的情况更糟糕。在德阳市境内,石亭江、鸭子河、绵远河八角段均为重度污染。在成都,毗河为重度污染。在资阳、内江和自贡,九曲河、威远河及釜溪河都是重度污染。此外,中河为中度污染,北河、阳化河、球溪河、濑溪河为轻度污染。也就是说,在沱江流经的7个市中,有5个市均出现重度污染。
  “沱江是整个长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田庆华告诉记者,沱江支流污染状况重于干流,主要污染因子依次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部分支流富营养化情况严重。
  他解释称,沱江污染是全流域性的,德阳、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工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各类污染源众多,排放的污染物大大超过河流的环境容量。此外,沱江流域许多支流修建了梯级船闸,河水流速缓,经多年蓄积,河道底泥中积累了大量污染物,河流内源污染严重,仅威远河就有船闸16处。

解析
生态用水缺乏
环保投入不足河流自净能力低

  事实上,近年来四川拉开水环境治理大幕后,沱江的污染情况已逐步缓解,多个指标开始好转。沱江流域7市中,设置国家级考核断面16个,省级考核断面8个。今年1至9月,这24个断面水质达到目标考核标准的有17个,各种污染物浓度较去年同期均下降。
  “沱江并非今年才开始被污染,它的污染一直存在,治理也一直在进行。”四川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沱江流域沿岸工业、人口和城市密集,是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皆有的综合性缺水地区。其中自贡、内江、资阳重度缺水,成都和德阳中度缺水,区域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与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极不匹配。
  除了生态用水缺乏,沱江的水量也较少。以省内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水量为例,金沙江为4750立方米/秒,岷江为2830立方米/秒,其中青衣江为542立方米/秒。而嘉陵江为2120立方米/秒,长江则是30000立方米/秒(入海)。
  “沱江流量是519立方米/秒,与青衣江流量相近。”该负责人称,流量低意味着污染物无法在短时间内自净,若污染物源源不断排出,水体质量就会越来越糟。“当然,这只是客观原因。”事实上,除了自然条件制约,沱江流域工业集中、环保投入不足、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其“变质”。
  目前资阳、内江和泸州的城镇污水处理率仍偏低,很多城市污水收集官网覆盖率不高,截污不彻底。该负责人指出,城镇生活污水、磷化工企业、畜禽养殖等,都让沱江流域总磷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河道底泥多年蓄积污染物,河流自净能力低下,威远河等多条支流沿途修建了多座梯级拦水坝,河道中蓄积多年的底泥也是重要污染源之一。不仅如此,沱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不足10%,是四川各条河流中最低的。

治理
建定期联席会商机制
力争2020年水质优良比例达70%

  沱江治水攻坚的开启,仅是四川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一个缩影。在治水方面,四川正以“歼灭战”的方式,向劣五类水体宣战。
  目前,沱江流域流经的7个市已经拿出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使沱江的一级支流绝大多数水体达到地表水四类以上标准,地表水优良比例要达到70%以上。
  目标已定,如何办到?四川省相关负责人表示,沱江流域的治理,将选择10条支流一对一击破。如成都重点突破毗河、青白江,德阳重点突破绵远河、鸭子河和石亭江。此外,建立定期联席会商机制,由省直相关部门分管厅级负责同志任联席会议成员,明确一名处级干部为联络员,搭建各部门沟通协调平台。“流域是一个整体,上下游必须相互通气,避免单打独斗。”
  不仅如此,沱江流域还要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达标升级改造行动。2017年以前,沱江流域涉及的所有园区必须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同时,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开展企业清洁化生产改造,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重拳出击规模化畜禽企业治理,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实施规模化改造。
  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四川要实现水气土“三大战役”污染防治目标,预计投入3200亿元。其中,沱江流域污染治理需要600亿~800亿元,第一阶段要投入400亿~500亿元消灭劣五类水体,第二阶段投入200亿~300亿元进行巩固。
  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笔费用仅靠政府难以完成,必须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资金投入格局。

权威解读
  四川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岳东: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攻坚方案年底前出台
  华西都市报:沱江全域污染,四川将如何治理?
  李岳东:沱江流经的各市要围绕辖区水质目标,科学客观制定水质达标方案,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全流域统筹。要坚持沱江干流治理与重点支流治理相结合,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具体来说,要把沱江的10条重点治理支流各个击破,一条支流一个方案,集中力量整治,以达到目标。
  华西都市报:具体目标是什么呢?
  李岳东:事实上,在四川确定的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中,治水攻坚战除了沱江,还要攻坚岷江和嘉陵江,让这3条江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的目标。初步考虑用10年左右时间,分两阶段进行整治。第一阶段是到2020年,这是污染整治的重点,主要消灭全流域五类和劣五类水质,使四川三江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四类以上;第二阶段是在此基础上再用5年时间,巩固提高,在四类基础上达到地表水三类以上。可以说,前5年是“阵地战”,消灭主要“敌人”,后5年巩固提高。
  华西都市报:除沱江治理外,四川在对待环境污染防治方面还会出哪些重拳?
  李岳东:今年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已经确定,未来5年全省将坚持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向突出环境问题“宣战”,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改善环境质量。目前,《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攻坚方案(送审稿)》已起草完毕,年底前就能出台。该方案中有12个行动计划,其中大气污染防治共3大攻坚行动,水污染防治共4大攻坚行动,土壤污染防治共5大攻坚行动。
  举个例子,全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攻坚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社会发达的成都平原区、川南、川东北“三大城市群”。其中,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攻方向在成都、自贡、泸州、达州、广安等16个不达标的地级以上城市及城市周边区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攻方向在岷江、沱江、嘉陵江的24个污染严重的一级支流;土壤污染防治的主攻方向在全省受污染耕地和受污染场地。华西都市报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4:02,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