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2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讯《那时儿戏》回忆“慢时代”的快乐童年

 [复制链接]
《那时儿戏》作者王旭谈写作的初衷与体会
  9月17日15:00,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作家王旭《那时儿戏》新书分享会”于彼岸书店举行。本书作者王旭出席活动分享了《那时儿戏》的创作体会,并在随后的游戏环节与到场读者一起重拾了那个年代的小游戏。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竞争比赛中,透露着浓浓的亲子之情与朋友之谊。折纸船、翻绳、照手影……到场读者沉浸其中,忘记了手机,追忆了童年,活动了双手。恰如王旭对此书的定位──“快生活”的减压书,散文版的“从前慢”。
  王旭(笔名夏芒、煦野风、风乎舞雩等),祖籍山东济南,出生和成长于北京、沧州两地,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先后就职于某部委机关、某报社新闻采编部门及福建、河北等地记者站,发表和出版长篇通讯、纪实文学、随笔散文及其他文学和新闻作品逾千万字。
《那时儿戏》  王旭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那时儿戏》是一部记录在电子游戏兴盛前本土儿童游戏的散文集。作者王旭不仅详细描述了那时的游戏、玩具,而且笔端充满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伴随着淡淡的怀旧的甜蜜忧伤。人到中年和当代工作压力的繁重,激发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童年的怀想。于是创作了这一系列有关追忆童年,怀念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文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评价:德国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是黄金时代。”孩子们的黄金时代如果没有了游戏,想来立马也就成了暗无天日的黑铁时代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时儿戏》是一本怀旧的书,那一个个今天的孩子们听来很多都很陌生的游戏是失去了的童年的“乡愁”。即使是从记录保存这些已经渐行渐远的童年“乡愁”的角度,这本书也是很有意义的。如何把游戏还给孩子,把黄金时代交给孩子,值得当今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深长思之。
《那时儿戏》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学习折纸
  活动开场,作家王旭在表达了对与会读者、参会媒体由衷的感激之情后表示:人,最单纯的是童年;童年,最关心的,是玩儿。许多玩法,是没有代际之分的。比如盛行于“70后”童年的折纸,不少“80后”们也都动手玩过,至今仍记得几种折法。再比如类似吹肥皂泡、捉小动物、堆雪人、过家家等天然质朴的游戏,在喜欢动漫和电子游戏的“80后”“90后”乃至“00后”们的成长记忆中,也大都不会陌生。游戏是相通的。孩子的玩,都有共同点:无论玩什么,玩的形式如何进化,游戏的骨子里,类似“小纸炮”“邮包炸弹”里的调皮,“彩虹船”“打灯笼”里的创意,“抬花轿”“翻绳”“找朋友”里的温馨,“跳皮筋”“拔老根儿”“撞拐”里的争强好胜等,都是游戏的精髓,由此才有了游戏的魅力,童年痴迷,没齿难忘。“快生活”的减压书,散文版的“从前慢”。谨以此书献给那时我们最纯真的童年。
  折纸船(比比谁的纸船游得远)、翻绳(比比谁的翻绳儿速度快)、照手影(比比谁的手影花样多)等游戏比赛后──
《那时儿戏》活动现场:和妈妈一起游戏
  60后参与者小学语文教师郭彩灵说:现在总觉得日子过得快,看着表,一晃一天就过去了。可能是年纪的关系吧,时常回忆起儿时。那时一天是多么漫长,每天都是和小伙伴们在玩耍中快乐地度过,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什么是烦恼。繁星满天,每天夜晚都在数着星星中慢慢闭上眼睛,偶尔还会做个美梦。我们小时候都是一个门栋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那时一家都有三四个孩子,一个门栋都有十好几个孩子。到了秋收的季节,我们最爱去的就是马路对面的打谷场。十几个孩子到了那儿,有的下腰;有的打马车轱辘;有的手按地、脚翻到麦垛子上,学着体操运动员的样子练着。我能手按地、脚翻到麦垛上的本领,就是那时练会的。连我女儿都不会呢。还有跳房子、跳皮筋、跳绳、捉迷藏……跑着、笑着,玩得什么都忘了。我感到那个时候我们除了吃饭、睡觉,就剩下玩儿了。“玩”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美好的童年、少年。
《那时儿戏》活动现场:大朋友好像玩儿得更来劲
  80后参与者陈先生说:作为一名80后,我生也晚,但进入《那时儿戏》里从前的时间与世界,却没有任何代际与心理上的阻隔。糊风筝、堆雪人、抬花轿、跳皮筋、跳房子……这些伴随作者成长的儿童游戏,同样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历。童年的时光都是纯净透明的,也是最易逝去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流过,才愈加显出这段记忆的珍贵。现在想来,这也已经是二十年前的故事了。流光容易把人抛。有时我会觉得童年早已经被流光抛在了记忆的尽头。因此,要感谢王旭先生。他用纯粹而轻盈的笔墨记下了自己的那时儿戏,同时也刻录出了我们这一代人尘封心底的集体回忆。虽然,那些记忆里最美的童年,都已成为难以回去的昨天。我们却依然可以在这样一部小书中,感喟自己的从前。
  90后参与者孟同学说:“大树、绿荫、坑坑洼洼的水泥地、透着股泥土芬芳的胡同、院落,还有不同地方盖房时交替出现的沙土堆……刚刚玩儿的游戏,瞬间把我拉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我小时候的生活场景。辅导班,那个时候我们也有,但印象中四年级之前,无论是工作日的放学后还是双休日,相约三五好友,有时候甚至是十来人在院子里疯跑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捉迷藏、跳皮筋、跳大绳、木头人、丢手绢、单双杠、折纸、打雪仗……回家后讲与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听,惊奇地发现这些游戏他们小时候竟然也玩过,有时候甚至还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几招游戏秘诀。原来家里开饭,玩儿疯了的我们,压根不觉得饿,家人叫几回都叫不回去,除非亲自出来把我们当中的谁谁谁拉回去。一个一个拉回去的小朋友多了,好玩的游戏组不起来局,其他小朋友也就只能怏怏散去。常常看到现在的孩子,吃饭前坐在饭桌旁每人手捧一个iPad,即便是好多孩子一起,但也是各玩各的少有交流。每每这时,便尤为还念那时我们三五成群在广场、院落、胡同里疯跑的日子。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江苏徐州开展打黑除恶集中行动 两天抓311人 北京共享单车停增背后:4个月增165万辆 严重阻碍交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2 03:43,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