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01|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雪儿 发表于: 2012-9-8 13:02:5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他林立果选妃内幕:借机打造林彪集团核心力量

 [复制链接]
  下达密令
  1969年6月26日黄昏时分,北京城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暮色之中,喧闹了一天的都市渐渐安静下来……
  皇城根北大街上横着一条叫毛家湾的胡同,胡同里有所院子,四周是高高耸立的浅灰色围墙,门口两扇沉重的大铁门常年关闭,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新中国成立初,这里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岗的寓所。1954年,他因分裂党受到揭发和批判,他的住所经过整修改装又成了后来的副统帅林彪的住宅。
  毛家湾的女主人叶群,是个“统治欲”极强的女人,对自己儿女的婚姻大事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
  1969年5月初的一天,邱会作(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夫人胡敏和她的秘书,奉命赴南京去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演员张宁到北京。张宁抵京后,胡立即电告毛家湾,并安排张宁住在自己家里。大约三四天后,胡敏陪同张宁到毛家湾见林立果和叶群。虽然当时彼此都没有谈及婚姻大事,但实际上这是一次没有挑明的“相亲”。
  叶群在半年前就听人说起过张宁,也知道儿子林立果喜欢她,但这次见面她对张宁的印象却不好。她认为,张宁虽然漂亮,但非常孤傲,不会恭维人,更不会巴结人,如果老虎(林立果的小名)找了她,她这个当婆婆的在家中岂不多了一个对手?
  可是,林立果明确表示:“非张宁不娶。”为此,叶群很生气,说:“我就不相信找不到比张宁更好的姑娘。”接下来,叶群便开始紧锣密鼓地为林立果“选妃”。
  这天,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开进了林家大院。Z秘书向叶群报告:“主任,江政委他们来了。”叶群当时是林彪办公室主任。
  “好……请他们进来。”叶群正准备起身迎候,原南京军区空军政委江腾蛟已进门了,身后紧跟着两名中年军人。
  “主任,这位是空四军的X处长,这位是G副处长。”江腾蛟用略带湖北口音的普通话把两名军人介绍给叶群。
  “欢迎大家,啊……坐,坐。”叶群热情地招呼来客。
  叶群和江腾蚊在1964年就已相识。1965年1月,林彪和叶群住在上海,当时在上海治病的空军司令刘亚楼是林彪的老部下,经常叫担任上海空四军政委的江腾蛟给林彪送材料。
  经过一阵寒暄,叶群直人主题,向大家交了底:“……老虎的年龄不小了,但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对象。今天我请你们来,就是想请你们在上海地区为老虎物色对象,首长(指林彪)非常信任你们空四军,所以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
  江腾蛟心领神会,仰起头,用手推了推老花镜,提高声调x寸X处长和G副处长说:“这是林副主席和叶主任对空四军的信任,也是空四军的光荣,你们回去后告诉周军长(周建平,空四军军长)、王政委(王维国,空四军政委),要专门成立一个找人小组,由他们俩直接领导,另外,小组的工作进展要随时向立果同志汇报。”
  “对,应该成立一个小组,还是江政委想得周到,这样便于联系。”叶群一边点头,一边肯定地重复道。
  “坚决完成任务!”X处长和G副处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异口同声地向叶群和江腾蛟行军礼保证。
  离开毛家湾后,X处长和G副处长受宠若惊,迫不及待地拟定了“找人小组”的初步名单。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雪儿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雪儿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开国大将中谁因“唱反调”被撤职罢官最多? 图解西伯利亚公主纹身
2# 四姑娘山
 楼主|雪儿 发表于: 2012-9-8 13:03:1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找人小组”出笼
  1969年6月28日,天气闷热。晚上8点左右,X处长和G副处长从北京飞抵上海。一辆北京吉普风驰电掣地驶进四平路的空四军大门,在军部大院的一幢二层小洋房前停下。此楼号称“将军楼”,当时在空四军权倾一时的少将军长周建平就住在这里。
  X处长和G副处长走进小楼,随着一声“报告”,便踏门而入。这时,周建平、王维国和J处长等人已等候在会客室。
  见面后,相互间客气了一番,X处长、G副处长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大家绘声绘色地描述那天受到叶群热情接待的幸福情景。到林彪家受到叶群接见,在当时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政治资本。
  X处长和G副处长讲完叶群让空四军为林立果找对象的事后,突然压低声音,向窗外看了一眼,说:“江政委希望此事对其他军首长要绝对保密。”
  刚出任空四军第一政委的王维国,坐在会客室的中央,情绪亢奋,劲头十足。他认为,凡是林家交办的任务必须全力以赴,这可是一次感情投资。想到这里,他把手里吸剩的半支中华烟掐灭在烟灰缸里,操着一口河北乡音说:“这是林副主席和叶主任对我们空四军的信任,我们应该出色地完成任务,让首长放心。”
  同王维国相比,周建平要稳重得多,但也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他慢慢点了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几口,站起身来,双眉紧锁,一只手放在背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半晌才喃喃地开了腔:“刚才政委表态了,我完全赞成,不过‘找人小组’一定要精心组织,注意保密,具体有什么要求等我同政委商量后再说。”
  翌日上午,空四军党委会议室继续研究。根据X处长提供的“找人小组”初步名单,周建平在会上正式宣布了“找人小组”名单,他们是:X处长、J处长、G副处长、T副处长、C副处长、M副政委、L军医等7男1女,又称“八人小组”。小组由X处长和J处长负责。
  就这样,—个神秘的“找人小组”在上海悄悄出笼了。一幕类似于封建王朝选妃的闹剧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中国上演了!
  在浦江西岸撒网
  第3天,“找人小组”正式开始紧张的找人工作。
  整个小组汇集了空四军所属的军务、组织、保卫、秘书、管理和医务等部门要员,其中绝大部分是团职干部。他们对历年的征兵工作都很有经验,可对这次“找人”十分陌生,只知道“意义”非同一般。
  到哪里去寻找“目标”?小组考虑再三后,决定各成员分头行动,到上海的大街小巷去寻找,一旦发现“目标”立即跟踪,记下特征、家庭地址,然后再作技术处理……
  第一步发现“目标”,相对容易些。小组成员深感头痛的是第二步──接近“目标”,还有第三步──选择“目标”。眼下首先要解决的是小组成员的身份问题。小组人员想到了顶头上司王维国,“文化大革命”中,部队到地方“支左”,王维国独揽了上海市公检法大权,出任军管会主任。“找人小组”利用这层特殊关系,搞到了上海市公安局的证件,需要时可冒充公安人员,这样接近“目标”就名正言顺了。另外,小组人员还发了几条草绿色军裤,必要时可改扮陆军。这样不但行动方便,而且还能转移人们的视线。
  不久,王维国、周建平下令为“找人小组”装备了车辆及先进的通讯设备。小组大多数成员都学会了驾驶汽车和摩托车,还利用解放军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三四一部队的信笺上印制了介绍信,并盖上了该部政治机关的大印。汇编了某区中学的通讯录,把该区所属52所中学的工宣队负责人、校革委会负责人名单、地址、电话全部铅印在册。
  7月的上海,骄阳似火。
  L军医在闹市区转了半天,汗流浃背,却没能发现一个理想的“目标”。她不得不脱下军装,塞进挎包,望着西斜的太阳准备返回。突然,L军医眼前一亮,在四川北路横浜桥附近出现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身着连衣裙,凭经验目测大概20岁上下,当时林立果24岁。L军医忘记了疲惫,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姑娘乘车,她也乘车,姑娘进商店,她也进商店,足足跟了近两个小时。姑娘最后一溜烟儿消失在一条昏暗的弄堂里,L军医跟丢了人,气得七窍生烟。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X处长和T副处长十分坦然地冒充公安人员,进入“目标”宋××的家中了解情况。
  M副政委和C副处长也打着为军委办事组选拔工作人员的名义,走进了某中学的校革委会办公室。小组成员每人都备有一本记事本,上面记录着各个候选人的姓名、年龄、单位、住址、外貌特征,以及主要社会关系等。
  短短一周内,X处长、J处长、M副政委等人共物色女青年3铭。他们根据情况分成留名待用、参考、重点考察对象3类。
  “找人小组”发明了一个又一个“专利”,他们在医药箱前面挖一个小孔,再把照相机镜头固定在上面,然后冒充部队医护人员,背着医药箱走家串户,一旦发现“目标”就打开药箱,对准“目标”按下快门。
  1969年9月,“找人小组”的顶头上司周建平升任南京空军副司令,从此小组只接受王维国的单线领导。
  1970年初,刚刚出任空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的林立果,到上海“审查”为他物色的美女,凡经他初选通过的全部入伍,分别被安排到空四军军部及所属单位的门诊部、守机班、打字室等部门,由专人负责控制,任何人不得接近和询问她们。
  林立果临行时,握着X处长的手说:“你们今后要直接同我挂钩。”还建议把空四军的“找人小组”改名为“上海小组”。阴谋在阳光下延伸
  1970年8月底至9月初,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成功地挫败了林彪集团的一次预谋政变,严重地威胁到林彪副统帅的地位。
  1971年2月,林立果跟着林彪和叶群到苏州休假。大概住了半个月左右,林立果又到杭州空五军驻地,向空五军政委陈励耘等人了解“704”工程(编者注──林彪集团为发动武装政变在杭州设立的一个军事基地,因始建于1970年4月,故称“704”工程,现已扩建为浙江宾馆)的进展情况。
  3月18日,在朦胧的暮霭中,林立果乘坐小车来到上海巨鹿路上的一幢淡黄色洋楼前。同车的还有空军党委办公室副处长于新野等人。
  第二天上午10点,林立果乘车到上海西区某中学“审查”“上海小组”为他物色的女学生吴××。一路上,林翻阅着吴x×的简历表:
  “吴××,上海××中学70届学生,浙江慈溪人,家住大连西路××弄×号,视力1。5,体重92市斤,血压120/70,身高1。62米,外貌:眉淡,眼好,肤洁,身材匀称。政治表现:红团干部,学工态度端正……作风正派,老实。家庭情况:父亲吴××,48岁,上海某加工场工人。母亲于××,42岁,上海某街道杂务工。”
  在×校工宣队办公室,林立果找吴××单独谈话,颇为满意。
  这位天真无邪的吴××姑娘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背后孕育着一场阴谋。26岁的林立果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大得多,而且又不善言语,神情严肃,弄得陪同他的J处长和C副处长左右为难。
  3月20日子夜,林立果刚送走王维国和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周宇驰,就立即找来J处长和C副处长询问“上海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还仔细研究了近百张由“上海小组”提供的女学生照片。
  “九一三”事件后,据原“上海小组”成员交代,从1971年3月18日到4月1日,林立果在上海共看了由“上海小组”为其物色的重点考察对象22人,她们中有学生、战士、青工、文工团员等。
  其实,林立果对“选美”早已另有打算。1968年底,他在北京第一次见到张宁就喜欢上了,只是叶群反对还没有定下来,后来林立果将张宁的情况对林彪讲了,并取得了林彪的支持,叶群才默认其事。“上海小组”也由原来单纯为林立果“选美”,逐步变成了林彪集团联合舰队中的一支核心力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6 05:47,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