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3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调查显示大学生“学雷锋”呼唤新形式

 [复制链接]
新浪公益

  今年春晚的高人气小品《扶不扶》聚焦社会热点“遇老年人摔倒,该扶不该扶”,而近日在各地又屡有发生青年男子扶老人被讹诈、交警扶老人被冤枉撞人的事件……做好事扶助路人似乎成为风险性极高的个人行为,以至于深圳外企职员在地铁站晕倒因无人帮扶导致身亡,令人感慨不已。正值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大学生们怎么看这个问题?他们在年轻社交网站人人网上的心声吐露,或许揭示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90后”一代的青年人并非冷漠无情,相反很愿意在网络上表达公益态度、参与社团公益活动,个人践行则受社会风气和现实案例影响普遍较少。
  在人人网的调查中,就“学雷锋是否过时了?”这个问题,近千份问卷反馈中有68.9%的网友认为“学雷锋过时了,总是流于形式”,而仅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认为“没过时,雷锋一直是我的榜样”;而在追问“在路上碰到有人摔倒是否敢上前帮扶”的问题时,也有过六成的网友表示“不敢扶,免得给自己惹祸上身”,一部分网友袒露心声留言说,“我们处在一个自我的时代,像雷锋那样积极帮助别人的人,往往会让人感觉别有用心。再说,新闻报道天天都是做好事被冤枉的案例,我们何必自寻烦恼呢。”
  为什么高校学子普遍对“学雷锋”有些倦怠?通过对调研中留言较多的同学的电话追访,人人网大学生行为研究小组负责人给出了几点补充分析:首先,“90后”这一代大学生强调独立判断和自我喜好,他们更愿意相信亲身参与公益当中,对单一化的宣传榜样“不太感冒”;同时,新生代早已将日行一善作为行为的准则,3月5日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普通的公益日,“学雷锋我们学的是他的精神,不是要按照他的事迹原样重现啊!“此外,一部分学生在访谈中甚至提出“去图书馆擦个玻璃、去公园捡个垃圾,这就是学雷锋了?新时达下,学雷锋要有新的形式,帮助他人可以通过更多有效的途径实现。”
  实际上“90后”充满了爱心,他们正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公益行为的热情。人人网上搜索发现,全国高校有超过2500个公益社团开设了自身的公共主页,而实际上同类社团的数量肯定更多,据了解,我国每所高校中都存在多个学生公益社织,多以校级、院系和班级为单位,或以全国性公益组织的分支形式存在,公益类型大致集中在生态环境、动植物保护、贫困山区儿童助学、特殊人群支持等。
  除了加入身边校内的公益社团,许多学生还通过互联网报名的方式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以支教公益组织“美丽中国”为例,通过在社交平台上搭建志愿教师线上招募平台,启动了为农村学生提供一对一交流的“梦想导师”计划,而校园社交平台自身对高校人群的影响力又可以将公益助学理念以网络效应放大,活动启动1年间已有30多万大学生报名参与。人人网网友王思琴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以个人做义工的方式行走国内外200个城市,上传900多张照片,受到众多学生网友的关注──他们认为,这种给自己的心打工,通过帮助他人又能了解世界的方式,是更酷的“活雷锋”。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婷倩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婷倩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婷倩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婷倩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婷倩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婷倩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湖北东方山弘化禅寺启建药师道场水陆法会 出车祸司机找朋友顶包 骗过人眼却没骗过监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00:31,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