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4885|回复: 2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项目·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超530亿立方米

 [复制链接]
  “南水北调”(拼音:nán shuǐ běi diào)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南水已成为京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超过1.4亿人的主力水源。截至2022年5月13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到531亿立方米。其中,为沿线50多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为受水区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0多亿立方米。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子澄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子澄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子澄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子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子澄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子澄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浮 萍 康巴圣地道孚游
20#
 圆圆的汤圆 发表于: 2022-1-10 10:23:5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五百亿立方米

源自:光明日报
原文标题: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五百亿立方米

  本报北京1月8日电(记者:陈晨)1月7日23时,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500亿立方米,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447.12亿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52.88亿立方米。
  500亿立方米“南水”为1.4亿人送来甘甜,优化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润泽了“干渴”的华北大地,让沿线河湖重现生机,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正全力以赴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水资源保障。“南水”已成为北京城市自来水厂的主力水源,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和首都体育馆等重要场馆都已用上“南水”。
  当前,正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的关键时期。入冬以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全面开展各类设备设施检查养护,及早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备齐备足相关物资装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汛期水毁工程修复,保障工程具备冰期输水运行条件,加强冰情预报预警。按照“以防为主、以抢为辅”的原则,不断加大工程保温防寒、巡查值守、监督检查、问题查改等措施力度,提升工程冰期输水能力、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水利部已下达2021~2022年度调水计划,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表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认真执行计划,持续提升调度能力、完善调度手段,有效把握调水时机,发挥工程潜能加大向北方地区年度供水和生态补水,力争在确保圆满完成调水任务的基础上实现调水量新突破。今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还将全面做足做好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准备,积极推动东线二期工程规划完善报批等各项前期工作,着力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工程的生态修复作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傅芬芳 发表于: 2022-1-8 20:05:00|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

源自:央视网
原文标题: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

  据水利部的消息,截至昨晚11时,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
  “南水”源源不断流向北方,改变了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的水资源格局,也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以来,沿线省市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地方消纳能力逐步提升,“南水”通过上百个水厂和上万条管线流进千家万户。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制约。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办公室主任 井书光:东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80%提高到97%以上;中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多来,供水规模屡创新高,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近1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1.4亿人,极大提高了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安全保障程度,同时有力保障了首都功能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等重要场馆都已经用上了“南水”。目前,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也在抓紧进行。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办公室主任 井书光:今年,我们将全力做好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准备,进一步提升中线供水能力,同时积极推动东线二期规划设计和西线有关重大专题研究,加快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

多措并举确保冰期输水安全
  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冰期,冬季向寒冷的北方输水,如果半路结冰是否影响调水,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那么,如何确保冰期平稳输水呢?
  每年冰期,南水北调工程安阳河倒虹吸至北拒马河暗渠段有近500公里的渠道通常会发生岸冰、流冰、冰盖封冻等冰情,总干渠存在流冰输水、冰盖输水等运行工况,尤其石家庄以北建筑物进口和较窄的石渠段等部位,在极寒天气可能发生冰塞、冰坝,影响渠道输水能力和运行安全。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冬季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防凌保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根据冰期输水调度方案,除了全面开展各类设备设施检查养护外,南水北调集团还设立4支应急抢险保障队伍,同时在沿线设置4个固定气象观测站,加强气象预测和冰情监测预警。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建管局副局长 曹洪波:加强冰期输水水温、流速和流量的观测以及工程巡查巡视,一有险情,提前预警。另外,全线布设了104道拦冰索、295套融扰冰设备,多措并举,全力确保冰期安全平稳运行。


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
  (新闻联播):截至7日23时,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总调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水资源支撑。东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80%提高到97%以上。中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也有力保障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等重要场馆都已经用上了“南水”。目前,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也在抓紧进行。
18#
 金丝猴 发表于: 2021-12-13 17:14:00|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工程7年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

源自:新华社
原文标题:南水北调工程7年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刘诗平)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年来,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亿人,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因调水得到优化。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全面通水。东线一期工程从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出发,用世界最大规模的泵站群“托举”长江水北上流入山东;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入渠,由世界最大的渡槽群“护送”南水千里奔流,润泽豫冀津京。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东线向山东调水52.88亿立方米,中线向豫冀津京调水超过441亿立方米。
  生态补水方面,南水北调东线沿线受水区湖泊蓄水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线向北方50余条河流生态补水70多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使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实现止跌回升。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年来,改变了北方地区的供水格局,同时推动复苏受水区河湖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水质方面,目前东线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并持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学家王浩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取得成效,主要在于以节水倒逼用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环保治污推动区域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以精准调水保障受水区供水安全,以统筹配置南水发挥工程生态效益。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是“四横三纵”国家骨干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以长江丰富水源为依托,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通过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国家水网骨干。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深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比选论证。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正在推进东、中线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同时开展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等前期工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冈仁波齐峰 发表于: 2021-12-13 08:45:55|只看该作者

7年惠及1.4亿人,南水北调水已成北京天津等大城主要水源

源自:中国环境APP
原文标题:7年惠及1.4亿人,南水北调水已成北京天津等大城主要水源

  你的家乡喝上南水北调的水了吗?
  12月12日,是我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的日子。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7年来,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494亿立方米,按照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估算,南水北调工程几乎相当于为北方“调来了一条黄河”,从根本上缓解了受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沿线群众饮用水质量显著改善,受水地区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南水北调湖北丹江口水库持续泄洪。人民图片网供图  004624zhbl7c0lmmmhgmhg.jpg  保存到相册

工程惠及我国1.4亿人口和280多个县市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多次专题视察、调研、召开座谈会,科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数据显示,7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向北方输水,已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山东7省市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和280多个县市区,受益人口达1.4亿。据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综合处调研员高立军介绍,南水北调通水7周年以来,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调来了黄河一年的水量。
  值得关注的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之前,北京、天津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而通水7年来,“南水”已经由原来的补充水源,跃升为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主要水源。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办公室主任井书光介绍,在北京,南水北调水占城区日供水量的七成以上;在天津,城区南水北调水的日供水量接近100%;郑州市中心城区90%以上的居民饮用“南水”;河北省受水地区有500多万人,彻底告别了世世代代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截至目前,河北省累计调引江水131.4亿立方米,城乡受益人口3554万人,大大缓解了河北省京津以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预计到2022年底,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2872万农村人口将吃上引江水。

工程沿线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华北部分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得到有效恢复
  绿色始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底色。通过大力治污和持续监测,7年来,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沿线群众饮用水质量显著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7年来,沿线受水地区的河湖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补充,一大批河湖从多年干涸断流或缺水状态,逐步开始复苏并持续向好。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东线沿线受水区各湖泊,利用抽江水及时补充蒸发渗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郧阳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美丽村落”生态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栽植风景林。图为2021年11月24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岛初冬美如画。人民图片网供图

  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建管局副局长田勇介绍,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7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在通水之前,由于过度使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华北地区一度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累计亏空1800亿立方米左右,超采的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
  通过引“南水”替换地下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华北部分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得到有效恢复。高立军表示,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了2.37米;今年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了33.59亿立方米;今年8月至9月,永定河实现了1996年以来,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线通水。
  工程沿线曾经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重现生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靓丽风景线上一派生机盎然。由点连线,以线带面,在这里,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坚定而稳步向前。
16#
 雅拉雪山 发表于: 2021-12-12 19:34:27|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七周年 筑牢“四条生命线”

源自:中国水利
原文标题: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七周年 筑牢“四条生命线”

  因为一项史无前例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1.4亿人的生活得到改变、40多座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得到优化。“古有京杭运河,今有南水北调”,纵贯中国大地的两条人间“天河”,扮靓了新时代的中国,如母亲河长江、黄河一样滋养着华夏儿女生生不息,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强调“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2021年5月13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陶岔渠首和丹江口水库,并在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科学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总结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系统阐释了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水利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管理、精准调度,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统筹协调、全面谋划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四条生命线”,持续深入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来,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沿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国家“江河战略”、支撑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建设美丽中国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曲帅超摄  566c-c953d0ba2cc396c28aba12c65c6dfb79.jpg  保存到相册

改变广大北方地区供水格局
水资源配置格局持续优化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沟通了长、黄、淮、海四大流域,初步构筑了我国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全面通水7年来,工程运行管理者遵循工程运行管理规律,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实现了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近100亿立方米的突破性进展。在做好精准精确调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汛前腾库容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工程输水能力,向北方多调水、增供水,2020年、2021年中线一期工程连续两年超过规划多年平均供水规模。特别是2021年,面对特大暴雨袭击、新冠疫情反弹等多重挑战,工程管理单位通过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科学精准调度工程,实现中线工程年度调水突破90亿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21%。南水北调水已成为不少北方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线:北京城区7成以上供水为南水北调水;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天津、河北等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大宁调压池  d4eb-2d9a424e302e8119980de8c4b9559778.jpg  保存到相册

改善供水水质,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南水北调工程已成为奔涌不息的绿色生命线,守护着工程沿线亿万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全面通水7年来,近5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北方千家万户。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12日,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52.88亿立方米。通过推进铁腕治污和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南水北调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并持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以上。由于水质优良、供水保障率高,受水区对南水北调水依赖度越来越高。在北京,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升降至120毫克/升;在河南,十余座省辖市用上南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北调水,基本告别饮用黄河水的历史;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彻底告别了世代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东线工程在齐鲁大地上形成了“T”字型“动脉”,不仅为沿线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水和生产必需水,也成为了应对旱灾等极端天气的“救命水”,2017、2018年山东大旱,东线一度成为保障青岛、烟台等城市供水安全的主力军。

氟去福来──河北黑龙港区域用上南水北调水,孩子们从此告别氟斑牙 周德宝摄  903d-caa6020de8ba380e5d130fb9d22237b9.jpg  保存到相册

推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有力促进沿线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始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底色。《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出,南水北调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和修复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全面通水7年来,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东线沿线受水区各湖泊,利用抽江水及时补充蒸发渗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济南“泉城”再现四季泉水喷涌景象;中线已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7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20年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总体回升0.23米,持续多年下降后首次实现止跌回升;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2020年末较2014年末,北京市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2.37米;密云水库蓄水量于2021年8月23日突破历史最高纪录的33.58亿立方米。2021年8至9月,首次通过北京段大宁调压池退水闸向永定河生态补水,助力永定河实现了1996年以来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线通水。工程沿线曾经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重现生机,初步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靓丽风景线。


倒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推动受水区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格局影响和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作为人类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保障其他要素市场化配置、畅通经济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在加快培育国内完整的内需体系中充分发挥水资源保障供给作用,打通水资源调配互济的堵点,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痛点,通过构建国家水网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北方重要经济发展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生产的商品、粮食、能源等产品再通过交通网、电网等运输到全国各地,畅通南北经济大循环,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南北方更加优化配置,实现生产效率效益最大化。全面通水7年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以2016年~2019年全国万元GDP平均用水量70.4立方米计算,有效支撑了受水区7万亿元GDP的增长,切实增强了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丹江口水库航拍 胡文波摄  289b-4498522dc04fee7c55a54d75db93c8e1.jpg  保存到相册

  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丰水的长江流域与缺水的黄淮海流域联通互补,提高了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改善了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有力保障和推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辉煌篇章,开创了人类水利史的奇迹,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五中全会对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广大水利工作者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以只争朝夕的责任和担当,为实现这一世纪梦想奋勇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赢得更大的胜利和荣光!
源自: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南水北调集团公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马小露 发表于: 2004-9-17 10:23:06|只看该作者

工程纪念

一:纪念邮票
  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9月26日发行《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纪念邮票(小型张)1枚,这是中国第一套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纪念邮票,反映了国家重视这项工程的开展,该纪念邮票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河南省淅川县举行首发仪式。

二:纪念园
  2021年10月1日,位于丹江口市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正式对公众开放。

三:七周年
  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亿人。
14#
 楼主|子澄 发表于: 2004-9-16 22:21:54|只看该作者

重要意义

  2012年9月16日至17日,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工程建设起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143.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66.56亿立方米。农业76.76亿立方米。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受地理位置、调出区水资源量等条件限制,西、中、东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前期工作情况和国家财力状况等条件分步实施。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中线一期工程从大坝加高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直通北京,总长1432公里,工程自2003年开工以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而成。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江水进京后,北京年均受水将达1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将增加50多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一期工程将为北京送水10.5亿方,来水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比例将达50%以上。按照北京约2000万人口计算,人均可增加水资源量50多立方米,增幅约50%。工程通水后,不仅可提升北京城市供水保障率,还将增加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使用本地水源地密云水库水量,并将富余来水适时回补地下水。
  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七周年。七年来,工程实现了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近100亿立方米的突破性进展。截至12月12日,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一:社会意义
  1. 解决北方缺水;
  2. 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 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意义
  1. 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 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
  4. 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

三:生态意义
  1. 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2. 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3. 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4. 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5. 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四:供水效益
  截至2022年2月2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累计供水438.17亿立方米。其中累计向河南省供水154.07亿立方米(含生态补水32.83亿立方米),占全线累计供水的35.2%;供水范围覆盖河南省11个省辖市市区和43个县(市)城区和101个乡镇,直接受益人口2600万人,供水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楼主|子澄 发表于: 2004-9-16 22:20:13|只看该作者

工程标识图案

一:主标识
  主标志以四条向上扩展的线条构成水花状,下部叠压成龙形。整个图案庄重大方,具有两层象征意义,一是四条线代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龙及其上下两朵祥云代表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象征南水北调工程将中华腹地四条江河联系起来,形成宏观调控水资源的巨大能力;二是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四条线形成向上托举状,意为南水北调工程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民族振兴的世纪伟业。
  主辅标志确定“蓝”为基色,蓝色再现了水的勃勃生机。

二:辅标识
  辅标志由四宽三窄七条弧线构成飘逸流动的调水图案,四条宽线代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三条窄线代表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两者相互衔接、叠压,构成四横三纵的大水网格局。整个图案象征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宏观调控水资源的重大战略举措。
12#
 楼主|子澄 发表于: 2004-9-16 22:18:20|只看该作者

中线贡献地市

一:南阳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淹没区和移民搬迁及安置区,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线最长、占地最多、工程量最大、环保任务最重的省辖市。总干渠南阳境内全长185.5公里,占用土地11万亩,穿越8个县市区、27个乡镇,设置各类建筑物328座,渠道最大挖深47米,最大填高19米,最大开口350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均分配我市城镇用水量4.9亿立方米,设置分水口门8个,规划向17座水厂供水;配套工程输水线长180.65公里,总投资21.54亿元。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涉及南阳3个县,面积6330平方公里;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面积850平方公里。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南阳境内水域面积506平方公里,占库区的一半,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各项淹没损失90多亿元,搬迁人口16.5万人,其中南阳市内安置10万人。
  南阳市是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淹没区,是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唯一迁出区和重要安置区,是总干渠渠线最长、移民最多、工程量最大、环保任务最重的省辖市。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淹没涉及我市淅川县11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小组,淹没土地面积144平方公里,同时还淹没大量的基础设施,各项淹没损失达90多亿元。网箱养鱼,确实来钱快,但是由于严重污染水源地水质,2014年通水之前全部取缔;江上的游艇,哪一天不挣个两三千?但是为了保水质,整个丹江口库区的水面,所有与水亲密接触的旅游项目也会全部取缔;当时丹江口大坝的高程最高是海拔157米,到通水,整个海拔高程提高到170多米,不用再说人均种4、5、6、7亩地,一厘地也没有,全部淹没水下;为了保水质,农作物的种植将要实行严格的生产制度,不能用化肥和农药,粮食肯定减产……

  无言的丰碑 通水一刻历史会记住他们的名字
  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却有300多名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100多名干部因公负伤,10名干部倒下牺牲。淅川县上集镇司法所原副所长王玉敏就在10人之列。通水在即,当我们回过头去希望寻找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痕迹时,却发现,除了一张并不清楚的证件照,在这个世界上,他什么也没有留下。
  和王玉敏一样,永久长眠的还有: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组长马保庆;香花镇白龙沟村组长陈新杰;上集镇魏营村组长魏华峰;香花镇柴沟村党支部书记武胜才;九重镇桦栎扒村党支部书记范恒雨;上集镇政府干部李春英、刘伍洲;滔河乡政府干部金存泽;淅川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马有志。
  他们不能和“战友”一起分享通水一刻的喜悦了,但是国家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事迹和精神,在中国水利史上树起了一座无言丰碑。
  这次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共搬迁安置农村移民16.59万人,其中:市外安置在平顶山、许昌、漯河、郑州、新乡5个省辖市20个县市区和邓州1个省直管市,共安置9.55万人;南阳市内安置7.04万人,移民安置涉及淅川、唐河、社旗、新野、宛城、卧龙6个县区,涉及42个乡镇、61个移民村、66个安置点(含淅川县11个集中安置点),另有42个安置点分散后靠安置在淅川县33个原居住村。另外还承担着淅川县3个集镇、169个镇外单位和35家工业企业迁建,以及28个专业项目复建改建任务。
  核心水源地,和谐山水人。1100多万南阳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着丹江口水库清水。珍爱水、净化水,南阳人民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蓄养水、珍爱水,南阳人民懂得了永续发展的真谛。在加快转型发展的同时,南阳把水源区生态保护作为全市“一号工程”,牢牢守住1630万亩林地这条生态“绿线”和400万亩湿地水域这条“蓝线”,确保了一河清水入库、一库清水润京津。

二:十堰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全市辖三区四县一市(丹江口市)。十堰是世界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所在地。近年来,先后荣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当前正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坝区、库区、移民安置区和核心水源区,地位突出,功能重要,贡献巨大,使命艰巨。
  一是水源区面积最大。十堰市所辖三区四县一市,均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成雨面积为20868平方公里,占全市版图面积的88.1%,是核心水源区。
  二是水域范围最宽。丹江口大坝加高蓄水后,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水域面积将由450平方公里增至620平方公里,占水库水域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的60%,是主要库区。
  三是汇入水量最多。丹江口大坝加高蓄水后,丹江口水库库容将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中,有10条在十堰境内。其中,汉江流经十堰5个县市区,过境长度216公里,年均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328亿立方米,占全库年均汇入总量的90%,是水质敏感区。
  四是库岸线最长。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库岸线长度为3524.8公里,占水库库岸线4610.6公里的76.4%,是库区主要守护区。
  五是淹没土地最多。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淹没十堰市土地30万亩,占淹没面积的60.6%;丹江口大坝加高蓄水后,再次淹没我市土地25.2万亩,占库区淹没土地总面积46.16万亩的54.6%。两次共淹没土地55.2万亩,占总淹没面积的57.7%,是主要淹没区。
  六是移民安置任务最重。丹江口大坝一期工程移民搬迁28.7万人,十堰移民占一期移民总数的58.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十堰再次移民搬迁18.2万人,占二期移民总数的58.4%。我市先后两次移民共计46.9万人,占移民总数的58.6%,是移民主要安置区。
  七是税源损失最大。为确保库区水质安全,关停“十五小”企业329家,关闭106家黄姜加工企业,迁建125家,导致职工下岗6万人。丹江口水库转而以蓄水为主,发电量和发电收入随之减少。初步测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每年将直接减少十堰财政收入8.29亿元,每年配套支出15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财政增支减收数额巨大,是主要贡献区。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近年来,十堰市牢记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政治任务和艰巨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水质工作,提出了“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开展“五城联创”的科学发展思路,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狠抓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大力保护生态资源,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举全市之力,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

三:汉中
  陕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始端,不仅是“南水北调”水源之一──汉、丹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70%的“蓄水者”。2003年以来,陕南三市为了“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承诺,在“发展经济”与“保护水源”的抉择中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却鲜为人知。
  仅矿产开发一项一年影响利税20亿。
  据汉中市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生态环境,汉中市严控矿产资源开发,仅此一项,每年影响的利税就近2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环境准入门槛较高、环评要求比其他地区更为严格,致使许多项目无法落地汉中,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要控制化肥、农药面源污染,导致粮食、油料生产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农民收入。据测算,与陕西非水源区地市的经济发展增速比较,汉中低了2个百分点左右。

四:安康
  9成以上国土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域。
  为了保证汉江水质达标,近些年安康已经累计关停“两高”企业300余家、直接减少产值近300亿,而2014年安康完成的生产总值也只有689亿元。作为临江而建的城市,安康如果管不好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汉江水质的保护就无从谈起。为此,安康近年来投资18.6亿元建成21个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厂。

五:商洛
  每年减少税收8亿元,影响万余人就业生计。
  商洛市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生态保护直接导致该市每年减少各类税收收入约8亿元,并且年均减收幅度仍在持续加大,仅淘汰产能一项就影响到1万多人的就业和生计。据陕西省环保厅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陕南三市累计关闭污染企业240余家,停建和整顿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30余个,黄姜皂素加工企业由109家减到的20余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0 11:15,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