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12|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谭成钢 发表于: 2005-2-25 22:13:1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景区·旅游会理的传奇风景"四岩"

 [复制链接]
  原收集整理作者:李华飞

会理“四岩”之一“东岩瀑布”
  出东门过紫云桥,往东北方向顺东坝吊脚楼爱国大队,约行十华里,远远望见一带屹立的群峰,有稀稀拉拉的松林,半山上现出宽约十丈左右的石渠,渠下长满乱草,流淌着细如杯口的几股山泉的陡壁,壁下有个半枯涸的石潭。那便是曾经引动过多少骚人墨客,过旅游人赞赏的、美景如画的“东岩瀑布”。
  象这样一个景色不美,瀑布也无的地方,为什么还能使人对它过去神思意往呢?
  据会理州案《地理志说》元属会川路记载:“雄惠湖,在东川府会理州赊罗弥聚山,深不可测。中有二禽,一红一绿。湖旁林木茂蔚,每叶落泉中,禽则衔去。土人谓其中有灵物”。
  赊罗弥聚山可能就是瀑布旁边那座雄伟有险峰;雄惠湖可能就是瀑布那个枯涸了的石潭。这段文字可算对“东岩瀑布”传说较早的记载。
  在从前,当你来到吊脚楼小龙滩附近,就会感到有一种轻微轰鸣震颤着心扉。寻声抬头了望远方,万木葱笼,旁无所见;沿尖山河口顺溪流而进,两山夹峙,林木遮天,藤箩密布,浓荫蔽日;跳过无数石堆,翻越一处溪中的陡岩;这时,从迎面的苍翠山顶,有一条银龙似的山泉急驰而下,到了半岩,被一块园形的横轴石梁拦住,于是那山泉沉梁散开,顺轴翻卷跌落,恰似一疋宽约十丈的白练,不断凌空飞舞,然后飘入潭中,发出“轰轰”地击鸣。这景色,确实称得上绚丽奇观!
  不知那年,就在东坝吊脚楼,有个刘进士“告老还乡”。他在外当了几十年高官,搞了十几驼马金银回来,要找一个安乐窝。州官陪他看了几座“名门巨宅”,都不合进士大人心意。最后选定了东岩瀑布旁边修座院落,以愉晚年。
  谁晓得,刘进士把走马转角楼的“进士及第”大院修起后,他虽然可以早晚欣赏瀑布的美妙奇景,却也给了游人们吃水、讨茶、歇脚的方便。最恼火的是:州官、学政等等“附庸风雅”的地方官,在风和日暖的时候,带起夫人小姐、轿夫衙役,送去一张大红帖子拜候,起码打顿把腊肉豆花饭的“秋风”。刘进士感到厌烦极了,算盘一敲,每个月至少有泡十两银子不对头。这个素来爱钱如命的进士又怎能不心疼呢?夫人抱怨、小姐抱怨、姨太太也抱怨……
  “毁掉它!”刘进士气得跺脚。
  有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请来两个石匠,办了四样菜,两斤酒,石匠吃得肚儿圆圆,脸儿红红,拿起钻子手锤,从山边爬到岩上,用麻绳吊将下来,“乒乒乓乓”,把那横轴石梁打了;从此,再看不到白练飞舞的美景了。
  “轰隆隆”!突然雷电交加。
  当石匠打断了横轴石梁,听得嘤嘤有声的时候,在雷电中忽见一个红袍的天神,一个穿绿袍的天神,从空中而降,口吐火光,飞进刘进士大院;霎时之间,大院化为灰烬!刘进士狼狈不堪,只好仍然搬回吊脚楼居住。从此,山泉小了,瀑布不飞,树木凋零,景色荒凉;所谓“东岩瀑布”如画的风光,留给人们只是梦幻似地向往!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谭成钢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谭成钢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谭成钢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谭成钢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谭成钢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谭成钢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我在想 巴城的街、路、巷、桥新名正式确定
2# 四姑娘山
 楼主|谭成钢 发表于: 2005-2-25 22:17:3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会理传奇风景"四岩"之二

南岩放光
  出南门十华里左右,顺着去朱家坝的那条小路,斜行到一个山堡,堡上有个庙子名放光寺。那就是传说中“南岩放光”的所在。
  从前,在这个小庙里有个蜘蛛,它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苦修苦练多年,脱胎成了人形。蜘蛛精得道之后,常常带起蜘兵蛛将,把附近的害虫一个一个消灭掉。于是,潭溪河两岸,粮食年年丰收!
  这个蜘蛛精练就一颗金色的珠子,要是碰到敌人,它就射出万道豪光,能把对方眼睛刺瞎,然后吃掉,所以一切妖虫都很害怕。这颗珠子却怪,每逢初一、十五的半夜。自动从庙内的屋顶把金光直冲云霄,但是,人们要在十里以外才看得见,走拢反而什么也没有了,从此,这座小庙就出了名,都叫它“放光寺”。
  有年来了两个红眉毛绿眼睛的“洋人”,地能看七尺,水能看一丈深,手里经常拿起花花绿绿的木棒和铁架架,还提个象指南针的木盒。他们去到放光寺前后看了看,又进庙里逛了几转,叽叽咕咕说了阵,走了。
  奇怪!这以后,初一、十五,再也看不见放光寺屋顶上冒出金光。据说:蜘蛛精的金珠子被洋人盗走了。
  有好事的人同庙里的和尚,在里里外外查看,最后在大殿楼上找到一个斗大的死蜘蛛,蜘蛛精死了,潭溪河两岸的虫灾又慢慢开始凶起来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谭成钢 发表于: 2005-2-25 22:23:04|只看该作者

会理传奇风景"四岩"之三

西岩滴水
  沿着西门外的小河一行到龙肘山支脉的横断山半岩上,在苍松古柏掩映中有一条山泉,沿岩流下,滴水声引起清脆共鸣,发出“铛、铛、铛”地金属的回声。传说水潭里有一个金盆。
  会理城的地形象只大船,葛砧岭(白塔山)是船头,龙肘山是船尾,白塔是靠船头插下的篙杆,如果白塔一倒,就无异拔去了篙,船就会跑,会理城(船身)便会陷落,变成一片汪洋大海!
  龙肘山又名玉虚山,传说直通天庭。王母娘娘发现葛砧岭的左边蹲着个癞蛤蟆,随时向白塔喷出股黑气,塔尖已被喷掉,很可能要给县城带来一次灾难。她发了善心,要观音菩萨派两个仙女在龙肘山掌舵,使会理这只大船永保平安。
  有天清早,张家放牛娃儿上山割草,忽然看见一朵彩云降落在西岩的水潭里,他觉得很奇怪,就悄悄地梭过去看个究竟。哎呀,哪里有彩云呀?才是两个穿着满身发亮的、花花绿绿衣服的、非常漂亮的姑娘,在潭边的一个金盆里洗脸梳头;梳洗完毕后把金盆向潭中一抛,潭里接着发出了“铛、铛、铛”的声音。然后,平地升起金光,两个姑娘踏着彩云飞上了山顶。
  西岩水潭是仙女洗脸的地方,潭底沉着一只金盆的事情马上传开了。附近的老百姓就在岩下边修了一座观音庙,表示对观音菩萨的虔敬。
  解放后,县上利用那股清泉,在观音庙前修起了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现在吃的自来水,也是利用的那股水源。
4# 金佛山
 楼主|谭成钢 发表于: 2005-2-25 22:24:41|只看该作者

会理传奇风景"四岩"之四

北岩淌米
  关于“北岩淌米”的故事,杨炎宗同志前几年曾写过一篇文章,虽是文言,却记载详实,辞藻优美,一在全文照录于后:
  “会理城北十里,有白云寺,为清代所设。倚岩高踞,仪态离奇;青松叠翠,盘虬古曲,形似龙飞在天,凌空直上;松涛阵阵,迎风鸣啸,势如万马奔腾,呼号而去。秋高气爽,白云缕缕,每自山头涌出,千姿百态,无以名状。寺名白云,此其谓乎?
  寺内有一池,不及半亩,中垒假山高丈余,巧作林舍,精工穿凿;池鱼可数,青红相间,时沉时浮,凌波遨游。游人每以食饵诱之,则群集以争,摆尾扬鳍,接喋有声,意趣盎然。日午光照池内,倒影摇曳,水草间杂,甚似碧玉。两廓宽敞,房屋幽洁;左为僧舍,右为客室;寺僧常以豆花素饭待客,殊多佳誉,故游人络绎,终年不绝。
  白云寺之负盛名,美食胜景,盖其次也;淌米洞之说,实增其神誉焉。所传虽属杜撰,抑恐事出有因,言以寓意,以警来者。
  传寺之北隅,悬岩之半,天生一孔,洞大如钱,深不可测。每有米粟自洞中流出,供僧俗共用,不计游客多寡,每日足敷众食,既无短缺,亦未有余。寺僧以此供客,获钱钞以为日常用度,寺名远扬,日益兴旺。久之,寺僧以无余粟为歉,心怀不足,乃于夜间,执锤凿洞,期其洞大流多,得有赢余,满其其贪欲,以饱私囊。然自兹以后,洞中即无米出,仅流糠壳数升,随即绝源矣!
  夫贪念一萌,惩戒昭然,群情大哗,共相指斥,寺僧追悔莫及,无颜留此,弃寺他去,不知所之。
  说本无稽,寓意颇深。淌米洞名存实亡,故作小记以志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罗松涛 发表于: 2005-2-25 23:06:50|只看该作者
产石榴的地方,也有好的景致!
6# 青城山
 姚兴国 发表于: 2005-3-27 10:03:57|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些故事小时吃过,谭成钢 大哥讲得如些详细,真好。小弟最近特忙,都好久没来了,还好谭成钢 大哥在这里。这么多好东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谭成钢 发表于: 2005-4-2 16:19:53|只看该作者
会理的“四岩”有三岩我都去过,就是“放光寺”恰好没去过,只从附近路过;当时大约是赶路,只从下面的一个大院子经过。那个大院子里曾是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部的住地,院中有一户人家,门里的板壁墙上,还有红军的一幅小字标语。仿佛还记得是“四川的干人都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07:11, Processed in 1.497603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