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2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红叶 发表于: 2015-10-26 14:32:01|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作家专访安徽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评委许辉

 [复制链接]
  采访主持人:刘鑫(中访网文化事业部主任,湖南省作协会员)
  执行记者:马文秀(青海省作协会员)
  专访嘉宾简介:许辉,祖籍江苏省泗洪县,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在淮北宿州市长大,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后调宿州市文联任《宿州文学》主编。1987年调合肥市文联《希望》杂志社当编辑,任合肥市作协副主席,1997年调安徽省文联任《大时代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主持杂志社工作,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八、九、十届政协委员,作品多次获国内重要文学奖,省委宣传部“六个一批拔尖人才”称号,国家一级作家,安徽大学兼职教授,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称江淮大地的心灵歌者。他的文字,像他的人一样,清雅,温和,仿佛濉河水一般,洗去人世间的浮躁。)
许辉
  春风般的男子许辉
  在我的印象中许辉先生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人,淳朴、有大地情怀的男子。他,不是呼啸的寒风,不是疾驰的台风,而是暖阳中的春风,拂过中华大地也拂过你我的心坎儿。
  所吸引我的并不是他卓越的文学成就,而是他的恬淡与温情,那份难得的平易近人之心。他安静地行走,阅读,思考,写作。他的有些文字朴素而恬淡,随意而散漫,如随手从生活长卷上剥离下的断章碎片。我喜欢他的文字更喜欢他的为人,有时,一声亲切的“许大大”足以说明我对他的敬仰与他对人的亲切。
  很多的时候,人的身体往往和心情是疏离的,在行走的时候或许只带着身体的躯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一种可怕的漠然。里尔克说“一个诗人,他在山里有一所寂静的房子,他发出的声音像是净洁的晴空里的一口钟。”在最易被遮蔽的城市里,有个叫许辉的人发出的声音却穿透了重重喧嚣,像钟声在风中悠远地回响。这个早春的午后,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
  正如里尔在后记中所言:“或许有一天,我能在江淮大地任一抔土地,起即成行,卧立为吟,以平和冲淡的心性,成就一段命运的因缘。”他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这里是他的精神家园,他用温存的笔墨,把这里的风景、爱情、友情、亲情细致的描摹出来。他对那种清静自然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也是我的向往,这应该是我们双方的幸运,可以说他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也算他一个合格的读者吧。
  许辉是一位有灵性的作家,在原始存在的意象面前,他不紧不慢,微不足道的小事信手拈来,在平实如水的叙述中显现哲理。他用文字构筑一片精神的家园,在文字中释放自己的情怀,同时也在文字中得以休憩。
  女儿执教于哈佛大学
  许辉先生的女儿许尔茜执教于哈佛大学。提起哈佛大学,我们就会想到神一样的图书馆。电影《风雨哈佛路》的女主人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阐释了一个道理“不见风雨哪来的彩虹,只有不断经历困难险阻才能更好更稳的前进,逼自己一把才能将深藏在骨子里的潜能激发出来。”朋友们看了这部影片是否也是好像突然充满正能量,对未来充满无限的遐想?
  而许尔茜正是在许辉这颗“大树”的庇护与浇灌中茁壮成长起来的,一个细腻有爱的爸爸,着实让人羡慕。格局大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大格局胸怀宽广的孩子,许尔茜最让我们羡慕和敬佩的身份之一,是“哈佛大学教师”,年龄不大的她,已在美国生活多年,曾先后执教于北京语言大学、清华大学、澳大利亚科林伍德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并兼任美国《学语文》杂志主编。
  在一般人眼里,许尔茜无疑是一位学霸,实际上,她从小就在父母的引导下,养成了非常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自主能力,也养成了不轻易放弃、敢于挑战的拼搏劲头。在许辉这颗温暖的“大树”教导下,许尔茜在渐渐磨砺与奋进中塑造了良好的品质。亲子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与孩子在一起陪伴他们成长。用一颗童心来贴近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保持共同的爱好。用一颗爱心浇筑自己的孩子,互相依恋。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在一起陪伴成长。
  他认为文学不会死亡
  有一个时期,文学被推到了风尖浪口上,很多人说“文学已死”,写书的人比买书的人还多,写诗的人比买诗的人还多,那个时候可能确实有这种问题。这似乎在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将要死亡”,在一种恐慌与不安中,人们纷纷开始谈论文学是否会死亡这个问题。当时他很冷静,也许是多年在作家协会的工作与亲身体验有关。他提到文学创作在全国是一样,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不是冷了,而是更热了。
  现代新型媒体的发展给许多的写作爱好者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利于一些作品间的交流。当然作家总是从大众逐渐走向小众,有这么庞大的群体,塔尖上的人物还是很少的,而新媒体让作者队伍日趋扩大。80后90后也不断涌现,作品质量越来越高。此刻,他认为不用发愁文学会死亡,只会越来越好,传播方式不一样,介质不一样,但总之是乐观的,这不是空话,是实际情况。在这么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塔尖上的人。所以,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能真正静下心来写作的实在很少,但这些新的媒介无意中又在更进一步推进了文化的兴盛。
  “文学不会死亡,只会越活越好”,文学要热起来,作家要冷下去。的确如此,只有一颗心在一种静穆的状态下才可以释然,才会真正写出一些陌生灵魂相交流的东西,双手合十,掌心向心,在心灵中找到一个契合点。
  中访网:读到您《<道德经>里的桃花源》,感到一种“静”,您是怎样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做到这一点的?
  许辉:《道德经》就是教人安静的,要像水那样,沉稳、包容、心胸宽广、不争一时一地、不争一得一利。如此这般,才能成就安详、自在、静怡的心境,才能过好我们的人生。
  中访网:是什么原因开始让您走上这条文学之路?
  许辉:首先是喜爱和兴趣。上中学时我就非常喜爱文学,喜爱文学创作。那个时代不提倡学习,不提倡探索和文学的创造,只提倡文学的革命和革命的文学。但是,对文学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法用外力控制的。对文学的热爱和向往,是年轻人热血的冲动。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我初步进入了文学的领地,开始写出一些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诗歌,在文学的领地里越走越深,越走越远。
  中访网:在您诸多作品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
  许辉:自己的作品自己都很熟悉、喜爱。在短篇小说里,我写的第一篇小说《库库诺尔》和后来写的《碑》,印象都比较深。《库库诺尔》是我大学期间一个人自费前往大西北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采风的结果之一,那时候也就二十多岁。写好两三个月后就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碑》是一个长篇小说的开头部分,发表后得了一些文学奖,还翻译成外文,收入许多种文学选集之中,成为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50分试题,也是高考的一个大试题。我现在是安徽大学的兼职教授,每年都带研究生,今年的研究生,都是5年前考过那道题的高考生,时间过得真快。
  中访网:您还能想起创作《碑》这篇作品时您当时的状况吗?
  许辉:短篇小说《碑》原来是我一个长篇小说的开头,开头写好后,整个长篇并没有延续下去,就放在那里了。这时有一家刊物《芒种》的主编常柏祥先生来约稿,我找出这个长篇开头,发现修改之后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短篇,于是就修改之后寄过去了。《碑》很快就在《芒种》头条发表出来,很快又被《小说月报》转载。小说的内容是我在淮河两岸各地生活、感受和见闻的提炼、归纳、发酵。
  中访网:读了您的新书《涡河边的老子》很暖心,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老子》的?
  许辉:阅读《老子》是很早的时候了,我母亲出生在淮北泗县山头镇王沟村一个还算富裕的地主家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自然是那个时代的传统。我父亲出生在淮北泗洪县梅花镇朱集村一个私塾先生家,虽然家境不甚富裕,但文化学习的条件还是有一些的。因此,中国古代的这些典籍,我小时候多多少少都能接触到一点。
  我曾试着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读《老子》,体会是否有不同的感觉。上世纪60年代在家里读《老子》,没留下任何感受的记忆;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大学校园读《老子》,只觉得深奥;上世纪90年代初在合肥四闲阁读《老子》,最关注知识问题;2011年在北京铁道大厦开会读《老子》,内心浮躁;2012年10月国庆假期在巢湖中庙善水轩读《老子》,做笔记,似乎已有自解;2013年初春在东淝河附近炎刘镇宾馆读《老子》,已觉流畅;2013年11月在印尼雅加达、泗水读《道德经》,并无异样;2014年在台湾台北、日月潭读《老子》,浮想连连;2015年洗浴后睡觉前在香港宾馆房间读《老子》,不觉间已做了近千字笔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老子》。《涡河边的老子》不是考据一类的书,而是贴合当下,贴合大学生,贴合现代观念的感悟书,既很好读,也有许多生活和人生的启发。
  中访网:您是怎样看待民间的一些90后作家联谊的?
  许辉:这是很需要的呀!作家需要进行思想的交流、感觉的碰撞,才能激发灵感,达成创作的见识,创造新的文学世纪。民间的文学活动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那些文学活动最少束缚,最能放飞思绪,最能海阔天空,因而也最适合年轻作家的发展。我参加过许多90后青年作家的活动,觉得他们是非常努力,非常进取,非常有热情和才华的。90后作家一定能创造属于他们的文学世纪!
  中访网:教条化的文学理论似乎让文学陷入了一种波澜不惊的境地,缺乏激烈的思想碰撞必然导致平庸,请问您怎样看待有新意和深度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能具体谈谈吗?
  许辉:有新意和深度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对作家来说,有极好的参考参照价值,有启示作用,还能汲取其中营养。但作家都是自信的,甚至是唯我独尊的,除宣传因素外,没有多少作家会公开认真地承认对自己作品的批评文章多么深刻有道理,自己将照此办理,照此写作。作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群人,在个性不张扬、同质被强调的环境中,至少私下里和创作中是如此。这是文学创作的创造特性决定的,与作家这个群体有关系,不是作家的个性使然。但有新意和深度的文学批评,一定会成为作家的良师益友,成为作家文学修养的有效部分。
  现今的文学批评的确有许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有许多可以改进的方面。总体的观察和感受是,文学批评官气、洋气、媚气重,期待着文学批评多一些文气、地气和灵气。官气就是用政治规范、官场标准和权势话语来评定文学。洋气是学习和模仿西方批评模式,这是国家发展背景下的一个必然过程,但学习、借鉴和创新之间因果关系不明朗,创新未成正果。媚气则是对作品、作家、文学态势一味说好听的话。文学批评如果能多一些文气也就是文学气息而不是其他信息,能多一些地气也就是西风东渐后的本土创新本土提炼,能多一些灵气也就是不千人一面,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面貌会焕然一新。
  中访网:作家的研讨会全国各地都有经常举办,您觉得它们是否有意义?
  许辉:从体制内的视角看,比如安徽省作家协会,我们每年平均有大约十几二十场文学研讨会或首发式。这些研讨会或首发式该不该开?我认为应该开,这一方面是对被研讨作家作品的一种分析、总结,也是文坛的一种正常运转机制在起作用,当然对作家和作品也是很有效的宣传;而且,作家协会不组织召开作品研讨会,也不符合“服务”职能,某种程度上就是失职啊。但这样的会一开,与会者就免不了会说多一些“好话”,这不是媚气又是什么?可你开人家的作品研讨会,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那既不符合与会专家的文化心理,也会受到场外看客的质疑:既然如此,这样的作品还值得开研讨会?
  如果这样的作品不值得开研讨会,要提高门槛,那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开?门槛的高度怎么定?作家和作品不都是在传播、宣传、争论甚至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吗?这样循环下去,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中去。其实也很难有一个标准。研讨会不就是一种披沙淘金的过程吗?这是从体制内的视角来看的。如果文学理论批评界也能逐渐引入“竞争机制”,从文学理论批评期刊,到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机构,多放开一些空间给民营资源,许多问题可能都会迎刃而解。
  中访网:在您的创作中哪些因素对您影响比较大?
  许辉:两个大的因素吧,一个是生活,一个是读书。生活给文学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人物、背景、场景、细节、思想、思路。读书则为我们提供了视野、形式、知识、智慧和深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凡尔赛宫展出艺术作品再遭破坏 男子地摊买同款被盗毛衣 被误判入狱16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4:50,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