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天朝明志|查看: 16585|回复: 68
[技术

韩春雨自称代笔论文收七千 还欲组织学生买卖论文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技术韩春雨自称代笔论文收七千 还欲组织学生买卖论文

 [复制链接]
  韩春雨,男,1974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理学博士。
  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关注,甚至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但此后不久,该论文内容就陷入争论:有人提出韩春雨的试验无法重复,有人说可以重复,彼此争论不休、难有定论。
  2017年1月19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最新声明指出,该期刊已获得有关韩春雨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撤回其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
  2018年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学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处理结果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朝明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朝明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美媒炒作中国暗中审查苹果等外国科技公司 专家质疑盲目放生:大白天的把夜鹰往哪儿放
1# 贡嘎山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7-11-5 18:08: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自然》:韩春雨撤稿事件不影响中国学者发表论文

源自:澎湃新闻
施普林格·自然的中国区科学总监Ed Gerstner博士(图片来自腾讯)
原文标题:《自然》中国区总监:韩春雨撤稿事件不影响中国学者发表论文

  11月4日下午,应邀参加腾讯WE大会的国际顶级科学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的中国区科学总监Ed Gerstner博士,与媒体进行了交流,一一回应热点问题。
  对于《自然》杂志收费过高的问题,他表示,“《自然》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我们需要找优秀的人才去办好刊物。同时,不同类型的期刊杂志会有不同的收费方式,定价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情。”
  对于韩春雨撤稿事件,他表示,“他文章的问题是不具备可靠的重复性,其实所有的科学家都面临这一个挑战。文章写得越透明,提供的数据越是充分,论文可重复就会越强。”
  Ed Gerstner博士还否认了韩春雨撤稿事件是否会影响中国研究人员在国外的期刊上继续发表论文的担忧。他强调,《自然》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作者是谁。
  同时,Ed Gerstner博士还回答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具备怎样的特点等问题。
  据了解,Ed Gerstner博士在15年前进入科学传播领域,先后担任《自然》、《自然-材料》、《自然-物理学》和《自然-通讯》的编辑。2012年,他协助在上海成立了《自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办公室。目前,他们访问全中国超过一百所大学及研究院,搜集中国最先进的科学成果;指导科学家提高其研究的影响力;以及帮助他们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研究。

现场对话
  :您在从业过程中,接触了不少的中国青年科学家,您对于中国青年科学家群体有什么样的看法?
  Ed Gerstner:我觉得中国科学界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年轻科学家。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11年应物理所之邀,参加一个超导方面的会议。这个会议让我非常吃惊,因为参会的人都太年轻了,大部分都是30岁、40岁,但他们做得却是世界上最前沿的超导方面的研究。
  另外,中国青年科学家也非常聪明,而且有充足的资源作为后盾。他们有青年人的活力,对新知如饥似渴。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具备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好奇心。
  现在,海归潮在中国也非常活跃,这也能够推动中国的科研事业不断地发展,因为年轻的科学家可以从国外带回最先进的思想。同时,中国本土培育的青年科学的创新力量,也在不断增强。
  不过这个发展仍是一个早期阶段,在高影响力论文方面美国还是遥遥领先,但是中国正在奋起直追。

  :我们所知有很多医疗领域顶级的期刊,现在越来越关注中国医疗环境,并会开展一些中国的专题项目,《Nature》在这方面有没有多方位、多纬度的中国的战略布局?
  Ed Gerstner:我们的中国战略就是本地化,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倾听本地的声音。从远处可以观察中国,听关于中国的报道,但是效果一定不会好。我们觉得最好在中国观察它的发展变化,倾听中国科研人员的心声。这么做,我们就可以明确地知道中国的优势、劣势是什么,而且当中国科学家有了问题、困惑也愿意找我们,这就是中国战略。

  :您刚才提到接触到许多中国青年科学家,他们和您接触到的国外科学家,最大的区别在哪?他们的科研环境与国外相比,有什么样的差异?
  Ed Gerstner:中国青年科学家和国外青年科学家的区别?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因为有这么多中国青年科学家,很难将他们归纳。
  其实,中国科学家和西方科学家的区别,更多与环境的差异有关。20年前,中国的科研院所,包括实验室有许多等级森严的体系。比如说,一个年老的科学家为整个机构定方向,中年的科学家定计划,下面的青年科学家再一步步实施。中国的等级化体系并不是中国特色,像欧洲、日本也是这样的。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年轻的科学家能获得更多的辅导。
  美国不同于刚才说的情况,是比较分散化的方式,研究的人员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多的资金支持,可以自己定方向。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科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海归多了以后,美国科研管理体制逐渐被带了过来,现在中国的科研体系更多是混合式模式的。
  当下,中国的年轻科学家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充裕,但是可以说是压力山大,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比美国还要激烈。我们应该想办法适度地帮助青年科学家减压,要让他们保持一定的压力,但也不要把他们压垮。

  :中国材料学方面近十年有很大的发展,您对于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有什么样的看法?
  Ed Gerstner:我供职的第一个期刊是《自然》,第二个是《自然材料》,第三个是《自然物理》,第四个是《自然通讯》。现在我管所有自然集团旗下各种各样的期刊,所以,我要观察各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变化。
  现在,中国材料学已经很强了,而且越来越强。材料对于技术创新和工业应用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材料是万物之本。什么都是材料做出来的,不管是能源、制造、医药、电子,还是工程,都是如此。目前,中国在材料方面并没有采取全面铺开的方式,而是围绕自己已有的优势不断增强。
  我们编辑觉得像钢铁、合金这些东西已经很成熟的技术领域,不应该产生太多的创新型的成果,但是中国给我们惊喜恰恰就在这些领域,用中国的话来说──老树开了新花。

  :要想当一个《自然》的编辑或者评审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Ed Gerstner:编辑和评审人员分工不一样。评审的知识水平必须要深,我们会找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并要求他对这个细分领域了解非常深刻。因为他的责任是收到文章之后,看到这个文章涉及几个方面,他对他那个领域的一个方面要彻底进行审查、检查。
  而编辑则要求知识面非常宽,因为我们的流程是文章过来后首先让编辑阅读,读完之后,他要对文章总体有一个判断,即文章的重要性如何?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哪些地方是始料未及、惊喜的地方?跟别的刊物发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它在未来会让我们科技发展的方向发生哪些改变等等。
  另外,我们在招编辑的时有一项要求──具备好奇心。因为我们希望编辑能够在他的好奇心驱动下,得到一个比较宽的知识面。所以,我在招编辑的时候会问一个问题──在你的本专业之外,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会让你感觉到特别兴奋?

  :几个月以前,韩春雨的文章从《自然生物》当中撤稿了,您觉得撤稿事件,会影响中国研究人员在国外的期刊上发稿么?
  Ed Gerstner:不会有影响。我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是不是中国研究人员得到了不公平待遇?是不是要到《自然》发文章必须是大佬,或者说是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并非如此,《自然》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作者是谁。
  韩春雨文章的问题是不具备可靠的重复性,其实可靠的重复性对于所有的科学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世界上有很多高影响力的文章都难以重复。我们看到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的地方,科学家在发表成果的时候不够透明、开放、详细,都会让其他的科学家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支撑进行重复。而文章写得越透明,提供的数据越是充分,论文可重复就会越强。
  所以,开放是问题的解决之道。韩春雨事件告诉我们要把开放落到实处,这样中国的科研才会做得更好。

  :很多科研人员反应说发稿的钱不够,比如说在《自然》上发一个文章要5000美金,有一些科研人员表示承担不了,您对此怎么看?
  Ed Gerstner:不同类型的期刊杂志会有不同的收费方式,定价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情。
  《自然》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我们需要找优秀的人才,去办好我们的刊物。因为我们希望为社会、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发稿的时候,科研机构也许需要给予研究人员一些支持,我想他们也愿意这么做,以便使得科研成果能够在一个好的平台上发布。当然,我们需要共同研究,相对不太知名的高校,经费不太宽裕的机构,如何能够支持科研人员在理想的平台上发布成果。
源自:北京科技报“科学加”客户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7-8-5 06:08:00|显示全部楼层

韩春雨:我确定NgAgo真能基因编辑 还会继续做

源自:红星新闻

原文标题:韩春雨:我确定NgAgo真能进行基因编辑:我还会继续往下做

  盛夏夜幕下的河北科技大学校园,寂静得能清晰听到蚊子的嗡鸣声。偶有出现在校园中漫步的学生,他们神色如常,就好像任何事都没有发生过。
  这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因去年韩春雨刊登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的一篇关于NgAgo的酶能够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的论文而名声大噪。但过去一年多以来,韩春雨实验能否重复的质疑声从未停止过。直到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并撤回这篇论文,将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
  一时间,喧嚣再起。
  “我确定NgAgo真的能进行基因编辑,我也还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往下做。”8月3日晚10点30分,红星新闻记者终于在河北科技大学校园中见到了正准备去实验室做实验的韩春雨本人,并得到了他在撤稿风波后的独家面对面回应。
韩春雨 图据网络
  他和过去的很多日子一样,依然在夜晚选择去实验室,凌晨两三点才会走出实验室大门。
  “我依然在继续做实验,所有的一切都涵盖在这里面了。”

01撤稿风波第一天
韩春雨深夜照常进实验室

  8月3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并没有在韩春雨此前位于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所在的实验楼里找到他,他原本位于三楼的两间实验室一直房门紧闭。而在韩春雨位于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的另一间办公室里,记者也没有看到他。
  稍后,红星新闻记者得知,韩春雨的实验室依然在学校,只不过在暑假前换了一幢楼。新实验室的条件比原来的实验室好了一些。他的实验室里,一直有不少学生在忙着做实验。
  韩春雨新的实验室里,有不少学生忙着做实验
  8月3日晚10点30分,穿着黑色T恤的韩春雨骑着自行车到了实验室楼下。过去,他经常晚上出现在实验室。这个习惯即使在发布了撤稿声明的第一天也还是照旧。
  而处于争议之中的韩春雨面对红星新闻记者,有些谨慎但神色如常。这个曾被很多熟识的人认为爽朗、有话直说的科技工作者,在经历了这场持续一年多的风波之后,开始变得谨小慎微。对于为什么会主动发布撤稿声明,又如何回应撤稿声明之后引发的来自各方的质疑之声,韩春雨并没有回应。
  8月3日这天,他的手机被打爆了,他都无法接听。而撤稿声明之后的各种报道和文章,韩春雨也都没有看过。
  “我出现在这里,我依然在继续做实验,所有的一切都涵盖在里面了。”韩春雨这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担心,现在说得太多,一路路的媒体接踵而来,他更没有时间做实验,没有时间干活了。
  而走进实验室那幢楼,埋头开始做实验之后,韩春雨走出实验室的时间大概已是夜深人静的凌晨两三点了。
  02还会沿着这条路往下走?
  “NgAgo真能进行基因编辑,我还会往下做”
  “其实到最后,能说明问题的还是实验。”韩春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现在就只想好好干活而已,这个时间点去实验室,就能说明一切。
  韩春雨的主动撤稿,也引发了一些专家对于NgAgo能否具备基因编辑功能的进一步质疑,但韩春雨并没有打算放弃自己原来坚持的方向。
  “你大概会给自己多少时间来继续做这个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有人认为这条路径不通,你是否会换一条路走?还是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面对红星新闻记者的提问,韩春雨的回答是,肯定是要沿着这条路往下走的,这不会变,肯定是沿着基因编辑技术往下走。
  “我确实觉得,NgAgo真的能进行基因编辑,这是我确定的方向,我还会接着做下去。”说这句话的时候,韩春雨并不犹豫。他说他的态度都在发布的那份声明里,“他们将进一步研究不能重复的原因”。
  “理解万岁”,韩春雨再次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四个字。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时间表来说明这次依然在路上的实验时间会是多久,他只是用一个肯定的微笑表明他现在的一个就想单纯做实验的态度。

03 学生声音
“我们学生认为论文并非造假”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三学生张同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前学校曾获得批复在新校区规划基因编辑研究中心,修建新实验楼,但目前新校区并没有动工迹象。
  “我们看到消息也觉得有点失落,还有一点担心这会不会对毕业生有影响。”张同学说,之前看到和诺维信公司合作的消息,都觉得应该不会有其他异议。
  “但是我们学生都认为不是造假。”张同学说,毕竟《自然-生物技术》出来的说法也只说有不完善的地方。直接到国际顶尖杂志上去造假,不太可能。
  张同学曾经上过韩春雨的课,在他看来,韩春雨是一个上课有什么说什么的人。此前,他曾听老师说过一件事,韩春雨在专业方面提出的点子很好。他曾经给一项技术提出过建议:某一个青霉素发酵的菌丝,因为残留青霉素超标不能用,导致没有办法处理。而韩春雨提供的思路是把细胞壁打薄,结果就解决问题了。
  而这个思路,很多专家当时都没有想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9 21:11,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