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95|回复: 6

[中国问题专家陈功:对民营企业而言 钱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复制链接]
  陈功,安邦咨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博士后导师、著名智库学者、信息分析权威专家。“新丝绸之路”的最早研究者,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提倡者,中国陆权理论的最早研究者。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信息分析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陈功先生长期担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多所中国大学的教授及博士后导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福正身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福正身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福正身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福正身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福正身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福正身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教育部: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 河南警方通报息县群殴事件:51人被刑拘
7#
 楼主|福正身有 发表于: 2018-11-15 17:30: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陈功:对民营企业而言 钱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源自:财经栏目
⊙作者: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功

  我在最近的分析中认为,直接把政策着力点放在银行这个源头,这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估计是学院派的思路,以为踩刹车时好用的招数,对踩油门也能用。实际上两种情况下的政策有效性是不一样的,踩刹车的时候,政策着力点放在银行,直接卡出了资金龙头,这时候政策真地好用。

  政策着力点不能只放在向民企提供资金,而应该强调撑大国内市场,用市场空间的扩大来引导民营企业去强化造血机能,去赚钱发展,而不是等待救助。
  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成为当前政策的一个重点。在11月初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总书记非常具体地指出了改善民营企业发要抓好六个方面政策举措的落实,包括:(1)减轻企业税费负担;(2)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3)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4)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对民营企业断贷抽贷;(5)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6)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中央做了如此详细的要求,各个部门自然要落实。从金融到财政再到地方政府,都开始把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不同的政策来落实。由于各个部门的政策行动很集中,估计在短期内会形成改善民营企业环境的一场小“运动”。

民营企业到底希望政府解决什么问题?
  从民企角度看,最希望政府做的事包括:降费减税;协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提供融资担保;降低环保环节的经营成本;解决政府欠款的三角债;改善营商环境,构建公平竞争平台;提供土地支持;提供投资便利;提升审批效率;保持政策稳定性;国有企业退出部分竞争行业等等。还有企业表示,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地方政府别胡乱干涉民营企业,不要迫于招商引资压力,行政干预民营企业以商招商;也不要因为发展压力,强迫好好的企业贷款扩张,拔苗助长。
  从很多民营企业关心的问题来看,还是过去常见的那些事情。这也反映了民营企业当前的心态,如果能把过去的事情了结了、问题解决了,这就算不错了。但对于今后应该如何发展,民营企业普遍想的不多。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政策的着眼点,可不是只解决过去那些事情,而是今后要做好。如果政策初衷与结果相违背,那么现在的支持政策再收回去,或是以后根本没人搭理,这都是有可能的。
  我在最近的分析中认为,直接把政策着力点放在银行这个源头,这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估计是学院派的思路,以为踩刹车时好用的招数,对踩油门也能用。实际上两种情况下的政策有效性是不一样的,踩刹车的时候,政策着力点放在银行,直接卡出了资金龙头,这时候政策真地好用。如日本控制房地产热潮的时候,就是这样。但如果要踩油门,银行这个源头就不好使了,因为龙头一打开,资金的流向无法控制,根本不知道钱去哪儿了。这也是我屡次分析央行无法进行“精准滴灌”的原因。

那么,当前政策着力点应该放到哪里呢?
  我的答案是:扩张市场。几年前,我预测中国会走到“大放水”(即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地步,当时理解者和认同者都极少,大家都觉得在“三去”政策之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虽然宏观形势和政策都有很大变化,政策上也在不断放松,但大家对放松政策也未必就理解了,只是觉的现在能够“放水”就成了。我们必须知道一点,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钱是一个问题,但更大的问题则是市场问题。有钱没有市场,肯定是不行的,而市场问题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因此,我与很多看法不同,认为减税政策对解决民营企业问题的作用有限,其效果相当于单边止损,抑制了政府消费,但对于市场的帮助不大。
  政策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中国经济来说,更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利用政策来撑大市场,挖掘市场潜力,扩张国内市场空间。即便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也有紧缩和扩张的不同周期。从今后的政策制订来看,应该盯住的是扩大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有钱赚比发钱给企业更加重要。还要强调的是,在缺乏市场扩张的支撑条件下,如果一味强调向企业提供资金,资金只会流向房地产和外部市场,这将会造成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加剧资金外流。一旦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会立即踩刹车。
  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各部门和各地方都开始采取行动向民营企业倾斜资源。但政策着力点不能只放在向民企提供资金,而应该强调撑大国内市场,用市场空间的扩大来引导民营企业去强化造血机能,去赚钱发展,而不是等待救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楼主|福正身有 发表于: 2018-6-29 15:30:01|只看该作者

陈功:特朗普缘何采取保护主义政策

⊙作者: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功

  世界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浪潮,伴随着难民危机,伴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福利化这三化席卷而来。这是世界一个新周期的开始,不能用过去的一套来衡量现在的一切,否则就会感觉这个世界很奇怪。

  世界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浪潮,伴随着难民危机,伴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福利化这三化席卷而来。很多人不明就里,就事论事地评论是非,看着振振有词,实际上完全没进入到格局之中,这是世界一个新周期的开始,根本不能用过去的一套来衡量现在的一切,否则就会感觉这个世界很奇怪。
  我们这个世界总是周期性发展的,从事理论教育的学者用的是一套标准的教科书理论,他们与实际结合的不多,实际也不承担解释眼前一切的责任,所以最多是教科书讨论式的评论。如果结合历史实践来看,现在形势的发展符合周期性的特征,已经从一个周期,正在过度到另外一个新的周期。
  过去考察美国伊利运河之后,我写过有关伊利运河对美国经济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这是一个基础设施的大投资年代,非常成功,等于在那个时代在美国北部开辟了水上“高速公路”系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位于伊利河口的纽约趁势崛起,才有了今天的世界地位。此外,铁路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美国在1868年至1873年,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就将33000英里的铁路轨道建成,这个基础设施大跃进的速度比中国现在的还快。
  问题在于事情总有两个方面,伊利运河和铁路建设所代表的基础设施大投资年代,必然造成金融资本的极大活跃,建造伊利运河的很多资本就来自于各式各样的集资活动,债券市场突然繁荣,资本出现了迅猛的膨胀,围绕资本活动的各种服务业开始崛起。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资本活动在继续增长,争相要求回报,而且这种资本回报还因资本产业化的兴盛而产生叠加,资金成本大幅上升,社会上所有的成本都跟随上升,这样就将社会收入水平和制造产业利润回报的增长速度甩开了一大截,实业不可能跟得上金融快速前进并且恨不得再快一些的步伐。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涨价,就是收入不涨,利润回报不涨。于是,经济危机以及通常还会附带产生的金融危机就会出现大爆发。
  没有什么比基础设施建设大潮更容易制造经济危机的,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大潮总是能够轻松凝聚大量的资本,对资本产生大量的需求。所以基础设施大潮之后的经济危机,这种现象也并非仅会偶然出现,实际世界各国每次基础设施建设大潮,都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发生,并且以经济危机的发生而告一段落。《颠覆世界的城市化》一书已经清楚给出了有关的历史性结论,而事实也是这样,我们这个世界,循环往复,无人汲取教训,每次都有新的理由唱着老旧的歌,做着同样的事情,得到的结果也是同样的。最终结果就是经济危机,以美国为例,1860年之后,几乎每隔10年就爆发一切经济危机。
  当明白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之后容易发生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可知道世界经济的潮起潮落是有周期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金融资本行业也明白这个道理,一旦警觉的金融资本发现大潮即将褪去的时候,收缩就是必然的。这个时候,经济体从注重经济增长的正反馈,急剧转向资本收缩的负反馈,这是一个过程,中间也有高低起伏,但大致趋势的表现是这样。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进入到资本收缩,比如加息、银根抽紧,债券价格上升的负反馈周期,这个时候经济的竞争,已经不是比较谁赚的更多,而是比较谁能最后生存下来,活着才是硬道理。于是,世界各国竞相采取保护主义的政策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坦率地说,美国特朗普总统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理解的是,这个世界居然有如此之多的人无视经济周期的变化,希望坚持过去的一切。要知道负反馈的周期里面,同样存在着竞争,这个时候竞争的就是看谁撤的更快,能顶住当然更好,但如果顶不住的话,一场撤退的大竞赛就会开始。这种情形,犹如自然界中的雪崩,在崩溃开始的时候,跑在最前面而且跑的最快的人才有幸存的机会,后面的人,无论嘴上多有道理,但最后一定被吞没。这不是一个算账的问题,不是贸易当中的得失计算问题,而是一个崩溃中的竞赛问题。
  现在看,无疑美国跑在了前面,它是最先明白过来的国家。
5# 华蓥山
 楼主|福正身有 发表于: 2018-4-10 15:30:00|只看该作者

中美关系纠结的四大原因

⊙作者: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功

  今后的中美关系需要双方的“补课”,中国要“补课”的是与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接触,而不仅仅是几个巨头“生产者”以及少数边缘化的美国政治人物;美国要补课的是,要了解中美合作对世界的意义。

中美关系纠结的四大原因  W-Ac-fyzeyqa0052386.jpg  保存到相册

  现在的中美经贸关系,外界普遍的关注点是在双边经贸,因为中美两国的市场空间规模都很大,一个占世界的24%左右,一个占14%左右,这样的两个世界贸易大国搞起贸易战,非同小可,一定将会引发世界市场的巨震。实际上,这场以美国对钢铝进口征税开始的国际争斗,背后情况非常复杂,根本目标远非仅仅局限于经贸,很有可能最后演化成为一场冷战结束之后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大博弈。
  事实上,美国现在举国上下正在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对华战略大辩论、大反思。其参与者之众,政界、学界、商界、军界无不介入其中;议题之广,从经贸、安全到人文、科技几乎无所不包;程度之深,辩论直逼一个主题,那就是美国对华战略是不是需要来个根本性的大调整?有人写道,这场大辩论是朝野共舞、府会同台,政府亲自上阵引领、定调。白宫推出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宣告既往对华战略彻底失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也推出了2018版的《国防战略报告》,强调美国安全的首要关切议题不再是恐怖主义,而是大国间的战略竞争,而中俄首当其冲。
  美国当地时间2月13日,6家美国情报机构首脑同时被集体招到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参与听证,详细汇报中国对美国的战略威胁。这6位情报机关首脑,分别来自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国家安全局(NSA)、国家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从这个庞大的阵容也可以想象,现在中美之间的形势之紧迫。
  美国为什么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对中国重新画线,它把矛头对准中国是偶然的吗?这一切是否就是特朗普总统的意气用事?我的答案很简单:完全不是!
  中美现在的纠结关系,主要是基于美国单一方面想定的四大原因:
  第一,美国认为,中国不再是可以利用的朋友,失去了“朋友的价值”。冷战时期的中国,存在地缘关系上威胁苏联的价值,这是当年尼克松启动访华,打开大门的原因。现在的美国,认为中国已经失去了这种“朋友的价值”,中俄走的很近,甚至对朝鲜问题都帮不上大忙。特朗普决定与朝鲜展开会谈,实际就有这样的背景影响。而朝鲜一反常态要求与美国直接会谈,也等于直接证实了美国认为中国失去“朋友价值”的立场和判定。
  第二,美国认为中国不改革,对于中国的未来失去了信心。外资从中国的撤出,不但带走的是资本,带走的是技术,还带走了国际影响,创造出一种中国未来没希望的普遍认知。而各种在中国遭遇阻碍的跨国公司,他们对遭遇的抱怨和投诉,也在美国制造出了不信任的感觉,认为中国的改革未来将不会实质推进。而一个不进行改革的中国,美国认为这只会成为一个竞争对手,而不会是合作伙伴。
  第三,中国之所以不但不是朋友,而且还是战略上的竞争对手,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国以往对国际崛起的强烈追求有关。从“新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最大差异就在于,中国一脚踏进世界海权领域的红海竞争,这是西方若干世纪以来的传统影响力区域,也是世界财富的主要积聚区域,美国在世界的伙伴关系全系于这个区域,因此全力遏制这种趋势,成为攸关美国未来世界地位的选择。
  第四,中国已经强大到再也不是一种“无害存在”。中国的强大与中国的市场是有直接关系的,过去的中国市场对西方还有吸引力,美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那种认为市场利益抵消了中国强大所造成“危害”的观点,但现在的美国看到,大量外资离开中国,在中国市场上的美国企业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而且双边经贸关系还存在巨额逆差,这就导致美国方面认为,中国市场已经等于失去价值的认识。
  所以,中美关系走到今天的地步,并非偶然,不能被简单粗放地归类为某一问题或是某一人的原因,在其背后有着几十年的演变和积累。而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势必也会非常艰难,其中的困难程度,可能远超现在社会舆论的估计。如果要做一个粗略推测,那么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很可能决定了未来几十年中国和美国彼此的国运,的确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今后的中美关系需要双方的“补课”,中国要“补课”的是与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接触,而不仅仅是几个巨头“生产者”以及少数边缘化的美国政治人物;美国要补课的是,要了解中美合作对世界的意义,对美国的意义,贸易并非是简单的贸易,中国也非是简单的秩序挑战者,其中还攸关整个世界的制度体系。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福正身有 发表于: 2018-3-14 14:30:01|只看该作者

陈功:全球市场战争的核心是空间

⊙作者: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功

  市场重要,空间更重要。市场的扩大,就是空间的扩大,市场的真实含义和真实价值就在于空间,没有空间就会丧失以往的一切,意味着经济灾难以至社会灾难的开始。

陈功:全球市场战争的核心是空间  ZRZJ-fyscsmv4731858.jpg  保存到相册

  作为长期研究公共政策的智库机构,安邦咨询(ANBOUND)对于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是有一套自己的东西和模式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称自己为“政策工程师”,低调、简单、脚踏实地、客观、实事求是。最近又有了一个新的例子,来证明这种分析模式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特朗普减税的评估及其宏观政策的实现。
  中美之间关于贸易战的争执,核心问题在于世界市场有关空间的支配性影响力。这是一场世界级别的市场战争,是一场围绕各自国家商业利益展开的市场之战。这种形态的“战争”,核心是空间──商业空间。围绕着东西方、陆权与海权的商业空间,中美有进有退,时进时退;进进退退,好好坏坏,这一切都非常正常,但输赢言之尚早。要指出的是,市场之战同样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与“热战”一样,可以导致国家的崩溃。
  市场空间对于经济增长的核心价值,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空间的大小和影响力决定了世界的形态和均衡。市场大,可以有效支持经济增长,越是发达社会和国家,经济增长越是仰赖消费需求,仰赖市场空间,即便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要出现转型,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这种转型也将导致经济增长对于市场空间的依赖。失去或是被压缩了市场空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岌岌可危。
  第二,世界领导力的基础是市场空间的大小,空间决定了未来。世界各国的实力和世界地位是由经济增长所代表的经济实力而导致的,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空间,因此所谓世界领导力,根本还是要看市场,没有市场空间支持的世界领导力是虚妄的、不可靠的。前苏联的解体也证明了这一点,其联盟体系由于立陶宛、波兰、东德等外缘的崩溃决定了整个苏联的解体和崩溃。
  第三,全球化的影响延伸。全球化导致了世界资本和财富的重新组合和分配,包括中国在内的小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腾飞,预示着世界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新空间。不过,世界的全球化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发展到今天,甚至可以说阻力重重,除了少数全球化的受益者,如跨国公司所代表的企业界以及强调经济效率的经济学家之外,反全球化的势力现在空前高涨,逆全球化的进程时有所见,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切显示全球化所导致的市场空间扩张实际是相当不稳定的。
  第四,资本受制于空间。资本的投资与回报,对于新兴市场始终充满了兴趣,只要风险可以接受,那么新兴市场或者说市场新空间的回报,要比传统市场来得高且多。当初华尔街对“金砖四国”的提法,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而资本对市场空间的追逐从来没有停止过,过去是中国,现在越南、印度、甚至是孟加拉,所以市场空间对资本总是充满着诱惑。市场吸引着资本,资本支撑着市场扩张。
  第五,生产受制于空间。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要有买家接手才能体现价值,无人要的产品,距离生产者破产就不远了。“过度生产”是不可持续的生产,生产只有在有效市场的支持下,才能持续,否则就是巨大的库存和债务。所以生产的扩张,一定需要市场空间的持续及扩大。中国经济在2016年开始被迫“去产能”就是一例,而这不是中国首次采取这样的政策,实际远在上世纪宏观调控解决“三角债”的时候,就已经采取过类似的措施,而这都是因为只顾生产而无视市场已经出现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
  第六,消费取决于空间。消费的增长通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出现急剧的增长,尤其是大众消费,更是如此。要想推动消费以快速的速度增长,必须尽快的扩张空间,使用的手段通常是城市化。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大量人口的进城,空间在中国内部迅速扩大,随着从37%到57%的城市化率提升,中国的消费市场也迅速成形并扩张,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在于,中国内部市场的扩张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外部市场空间对于中国也至关重要。
  第七,技术的价值取决于空间。技术的种类很多,其中消费科技对于市场的影响最大,而消费科技在很大程度又引导了其他的技术和投资,因而地位重要。任何一种消费科技的成功,均取决于市场,只有受到市场欢迎的消费科技,才能最后看见成功,最终实现技术的价值。所以消费空间的扩大,实际确保了技术尤其是消费科技的价值实现。中国很多消费科技,技术含量不高,但却影响很大,原因就在于此,这中国科技成功实际是一种市场空间意义上的成功。
  第八,国家的优势地位取决于空间。一个国家的世界地位,并非可以仅凭领袖的政治智慧来实现,经济的后盾尤其是经济实力,才是支持世界地位的关键。因此国家崛起的基础从来都是经济,而非其他。经济如果出现混乱局面,则国家的崛起将会无从谈起,世界地位必然出现动摇。
  第九,经济的涨落取决于空间。这个很好理解,市场空间大,经济总量就大。尤其是市场空间的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资本,通过资本有利于地拉动经济增长,犹如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所做的那样。
  第十,回避风险和经济危机,需要空间。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问题,有些负面作用经济学用“泡沫”来形容,但实际就根源而言,还是资本过多、过滥所导致的问题。如果存在更大的空间,明显有利于消化资本,消化生产过剩和库存,因而有利于回避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所以,市场重要,空间更重要!市场的扩大,就是空间的扩大,市场的真实含义和真实价值就在于空间,没有空间就会丧失以往的一切,意味着经济灾难以至社会灾难的开始。
3# 峨眉山
 金达莱 发表于: 2018-1-24 08:30:01|只看该作者

陈功:无现金社会现在还是扯淡

⊙作者: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功

  完善政策法规是走向无现金社会的核心问题,也是未来移动支付能否健康发展,甚至是有没有未来的关键问题。

陈功:无现金社会现在还是扯淡  U9k3-fyqwiqi9740852.jpg  保存到相册

  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让消费人口众多的中国,立即变得举世瞩目。尤其是手机支付在中国,由于在消费者中的普及程度非常广,让美国科技公司都眼红不已。比如现在深圳,从商场超市、街头小铺到出行工具,处处一“码”当先,手机扫一扫即可支付。媒体报端,什么韩国总统目瞪口呆,什么台湾人震惊不已之类的大标题,不断飘过。手机支付的前景究竟如何?能够让中国走向真正的无现金社会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好回答。
  理论上,无现金社会是指能用现金支付的地方都能用上移动支付,让“无现金”成为新的主流支付方式。不是“消灭现金”,而是让支付不再受现金的约束。在那个时候,人们只要拿着手机,不带现金也能畅通无阻。
  正如所有中国的消费创新几乎都是来自国外一样,无现金社会这个概念也不是中国首创。据美国CNBC新闻台2014年的报道,瑞典工业动力学副教授Niklas Arvidsson的一份报告就强调,到2030年,瑞典或将成为首个不使用现金的国家(无现金社会)。此后世界上还有几个国家也宣布要建成无现金社会。在中国,2017年2月28日,马云的支付宝就公开宣布,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
  在中国,人们现在看重和推广无现金社会的理由非常乐观。首先,大家都相信无现金社会是社会未来的方向。以支付宝为例,无现金社会意味着:更方便(吃喝玩乐行、政务金融医疗)、更安全(没有假币问题,不怕丢钱包,减少抢夺偷盗犯罪、更高效(少排队、不用点钞,加速经贸资金流转,社会信用体系更完善)、更普惠(信用将等于财富,只要个人信用良好,都能获得公平金融和公共服务)、更环保(节约货币造成成本、减少碳排放,减少货币交易中的细菌传播机会)。其次,无现金社会里,不仅支付可以瞬间完成,而且每一次日常消费,都能为自己积累更多信用,并能将这些信用转化为财富,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
  也许是受到超级乐观的情绪支配,也许是网络水军的炒作,人们包括媒体,也包括专家,甚至对“什么是人民币”都开始怀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规定了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有人就质疑,“人民币”是否指的就是人民币纸币硬币呢?目前法律对此没有明确定义啊!这当然不是法律的问题,而是逻辑或者智商的问题。你拿张扑克牌能当人民币吗?无非是有人忽然忘记了人民币长什么样子了!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6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251.11亿笔,金额3687.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4%和6.91%。但是移动支付业务257.10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3%和100.65%。从这些数据可见,中国的移动支付和支付机构发生增长率,远高于其他非现金支付业务。移动支付以及无现金社会属于是一种必然会到来的趋势,不可阻挡。
  问题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多了去了,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用多快速度去做?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现在距离无现金社会以及移动支付的全面普及,赋予其法定地位,还有很远的距离。这根本就不是个技术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一个政策问题,一个法律问题。要知道,政策和法律是决定支付的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有了这个依据,就是白条也能当货币,何况货币基础上移动支付?!所以,最关键的是政策和法律,这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比现在随波逐流满嘴跑火车,走到哪里算哪里的移动支付发展模式,走向未来的无现金社会中国还有一大堆的问题没有做,目前都还作为政策风险敞口摆在那里。
  一、人民币现金的地位。有关人民币现金使用的法则,尤其是保护性细则;没有这条,人民币的法定地位就会商业竞争所动摇。
  二、货币政策的再均衡。尤其是M0以及储蓄管理政策;移动支付可不仅仅是支付手段的变化,它还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大局。
  三、货币投资的法律和法规。大量货币寄存在货币流通的中间环节,必然产生大量的货币投资,这就让货币投资的有效性受到巨大挑战。
  四、风险控制。如何保障移动支付工具的安全性,包括各个环节的各种风险。
  五、监管。谁来监管?怎样实现有效监管?监管者的法定地位以及法律授权这些还都存在诸多的问题,现在是靠联合执法来做,今后肯定不行。
  六、创新的报备、监管以及政策规范。现在移动支付风起云涌,但谁说移动支付就是唯一的支付工具了?今后的创新还有很多,如何鼓励这些创新,这就是一个重大政策问题。其实,现在更简便的是人脸支付,连手机都不用,而且也已进入到实用阶段了。
  七、赔偿的依据和法规。现有金融法规可以覆盖银行,储蓄就有国家保护,但具有类似金融属性的中介支付机构,法律法规还是擦边球,尤其是惩罚和资金保护,都还没有具体的规定,这本身就为违法奠定了基础,露出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八、隐私权的保护及其法规。移动支付实际是一种很糟糕的支付手段,只不过中国人的隐私意识不强,所以感觉不强烈。但这种事情因为有上位法存在,所以是必须要提前做好的,不能放在那里不管。现在手机一刷,随便一个“店小二”都能把你全家搞得一清二楚,这肯定是有大问题的。
  九、第三方支付的法定地位。无现金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到了这个程度,肯定是要赋予法定地位的。否则,社会不成为其社会了。
  十、特殊群体的保护问题。不会使用的移动支付的老人、残疾人难道就该死吗?我们的社会不能这样做,所以政策法规应该怎样帮助这样的群体,就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十一、地下金融的规管。移动支付以及更多的便利支付工具一旦出现,地下金融也会获得更加便利的条件,这是双面趋势,必然出现的,那么法律怎么控制,要修改的法律就很多,刑法和民法恐怕都要改动,工作量极大。
  根据现在的市场估算,2016年美国移动支付规模为112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为9万亿美元。移动支付正在成为很多中国人支付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手段,无现金社会的确正在向中国快步走来,但如果政策法规环境跟不上,这种金融创新为社会带来的只是风险,而不是进步,只要对比现在就应该做而实际还没做的事情,就可知道中国的金融风险实际是大到没有边际,现在谈中国的移动支付的未来,甚至是无现金社会,基本就是扯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福正身有 发表于: 2016-6-6 20:58:08|只看该作者

简介

  安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研究员与著名财经作家。同时也是中央能源战略研究项目(2005)的负责人之一。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的战略研究顾问,北京市政府信息办战略合作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上海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瓶颈问题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以及秦皇岛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项目的负责人。陈功先生于1993年创立安邦咨询公司,首创“国内战略信息咨询”服务产业之先河,带领安邦集团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民间战略智库。

著作
  作为国内资深的信息分析权威专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陈功先生撰写过《分析的艺术》、《信息分析的核心》等学科专业理论著作,在国内信息理论界首次面向信息分析实践,提出了大量信息分析的应用问题及其相关理论和最佳训练模式。在信息分析的战略应用方面,陈功近年来参与撰写过大量的著作和作品,其中公开发行的书籍有《战略与思考》、《大转折》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陈功先生准确预测并分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环境条件,预测中央决策必然会积极推进;陈功还准确预测了国内股市的若干波次的大震动,以及全球网络股的破灭等重大经济事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陈功先生就已清楚指出中国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指出中国产业及制造业正在迅速走向信息化的大趋势,并且成功预测了诸如阿里巴巴等一系列信息企业将在中国出现的论断,展示了信息分析在战略层面运用的权威地位。

成就
  陈功先生坚持以信息分析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尤其是经济预测,在国内经济学界独树一帜。作为我国著名的中间代经济学者,长期坚持其客观的治学立场和科学态度不动摇。在城市研究领域,陈功先生十数年来游学全球4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既不唯上,也不唯潮流而动。陈功先生主持的若干城市研究项目,虽然当时争议颇多,但时至今日,大多已被证明是城市发展战略领域的经典之作。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杰出的信息分析理论权威,作为信息分析应用领域的专家,作为国内外决策层所公认的权威学者,陈功先生还先后被聘为北京市崇文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情报信息研究所的硕士生导师,中国信息学会北京分会理事以及诸多社会职务,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遍及政府决策机构,中外知名企业,国家机关、省、市单位、新闻媒体等多类不同客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12:31,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