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48|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23-4-8 16:34:5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文物·古迹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乡愁记忆

 [复制链接]
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陈元松著,赵良田转载
0引言】
金秋时节,盐亭县黄甸镇龙台村山坳里、平坝上,处处都是丰收在望的稻田。在青山与谷浪中的一大片老宅院,宛若饱经沧桑的老人,笑看一茬茬春华秋实。一步步走近观看,穿斗木结构的古老川北民居若隐若现,飞檐翘角、黛瓦灰墙在树丛、竹林的掩映下,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这就是先后获评中国传统古村落及四川省第三批“最美古村落”的龙台村木龙湾王家宅院。
1擦亮金字招牌成为旅游看点】
在龙台村,流传着“驸马山”的传说。相传当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之后,北上陕西作战,一日三餐食之无味。一天,张献忠行军经黄甸境内,在山上扎营时,忽闻风中异香,便差人查寻。随从很快引来一名英俊少年,少年手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张献忠大口吃完,心情爽朗,当即将自己的义女许配给这名擅长烹制面条的少年。从此,这座山就被称为“驸马山”。
传说无从考证,但当地的手工挂面工艺确实有口皆碑,代代相传。如今,“驸马山”被成功注册成为龙台村手工挂面商标,且远销国内北京、上海、广东、新疆西藏等地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龙台村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和以蜜柚、西瓜为主的瓜果渐成规模,龙台村人还擅长竹编、弹棉絮等手工技艺。
在龙台村,有“木龙”的民间传说,也有“真常观”“龙台寺”“笼子寨”等文化遗迹,还有劳动号子、“板凳戏”“打莲箫”等民间文艺,守岁、婚嫁、祭祀、丧葬等古老民俗也一直传承。
目前,龙台村幅员面积达到2.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9户、609人。黄甸镇党委书记李福和告诉记者,龙台村将对王家宅院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缮,擦亮“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这块金字招牌,使之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和看点。
2拆除“百岁楼”扩建盐亭中学】
王家宅院依山而建,有大大小小80多间房屋,依稀可见川北民居大院的“三进式”构造。目前大多数房屋保存完好,尚有王氏后裔居住。黄甸镇文化干部王怀东说,他数次考证得知,身为开明绅士的王举人──王明经专注于兴学办校。
王明经(1868-1928,又名王济钦、王用辑)。“王举人的侄儿们当年张罗拆除‘百岁楼’,是为了修建盐亭中学。”王怀东说,新中国成立后,王举人的侄儿们,为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委托在盐亭中学任职的一位侄子张罗拆除“百岁楼”,椽檩砖瓦用于扩建盐亭中学校舍。数十名民工花费两年时间将“百岁楼”拆除完毕,由于当年交通不便,又无车辆运输,只好沿河扎堰放木排,将大量的椽檩、砖瓦顺水漂流至离县城较近的玉龙镇,然后雇请青壮劳力肩抬背扛,翻山越岭搬运至县城修建盐亭中学。
“当年的‘百岁楼’那才有气势!”86岁的王止平老人,是王明经的侄辈,他指着大院正前方一幢低矮的瓦房告诉记者,此处曾建有气势恢宏的“百岁楼”。王明经在母亲99岁大寿之际斥资盖起三层高的楼阁,取名“百岁楼”,儿时的王止平常跟随村里的小伙伴登上“百岁楼”玩耍。“百岁楼”底层堂屋宽敞,旧时每逢操办红白喜事,可以摆下十几桌酒席。
“这是在耕作,那是丰收的场景,镌刻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也栩栩如生……”王怀东指着院内的石、木构件等如数家珍。这些造型精美的构件遭受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部分表面已经斑驳发黑,但图案、文字仍保留完好,传递出丰富的川北传统文化元素和民风民俗。
3王氏一门三杰大院文脉相传】
“王家宅院得以保存至今,也是后人对王氏家族‘一门三杰’的敬仰。”王怀东说,龙台村村民多为王姓,为典型的宗族聚居地。经考证,王氏家族祖籍山东莱州府,宋朝初年,王氏先祖王纯奉旨举家迁徙入川,后再迁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朝后期,王纯之子王武因平叛有功,获封“保国定海”将军,入籍今盐亭县黄甸枣林嘴。据《王氏宗谱》记载,明朝末期,王氏先祖的后代来到木龙湾定居。王家宅院培养出以王文圃、王明经为代表的人才,王明经及两个女儿因才华横溢,颇有建树,被誉为“一门三杰”。
王明经为清光绪年间举人,其父王文圃曾被朝廷封为“奉直大夫”“直隶州通判”。王明经在民国时期曾任四川省参议会议员、潼川府中学堂校长。1911年,王明经任省咨询局议员,参加了保路运动,加入保路同志会,与罗纶、张澜等人一起,反对清朝廷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的“谕令”,被盐亭县保路协会公推为会长。
王明经的大女儿王剑清于1998年去世。王剑清在读书期间,受父辈好友张澜及川北红军地下党组织影响,于1937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9年调晋察冀边区。王剑清历任华北联大教员,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记者及编辑等职,培养了古华、韩少功、莫应丰、叶蔚林等一批著名作家。
王明经的小女儿王尔碑现居成都,今年95岁高龄。她是著名女诗人、散文诗作家。历任川北日报记者、重庆出版社编辑、四川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中国黄河文化促进会顾问等。
4王剑清姐妹简介】
王剑清(1922~1998),笔名剑清。女。四川盐亭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冀东日报》组长、采通部副主任,天津市委宣传部教育处副处长,《人民日报》记者,《中国青年报》编委、农村部主编,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学员,九三学社中央《红专》刊物副主编,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秘书长,《湘江文学》主编,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梦断魂销》,诗集《大自然奏鸣曲》等。《晋察冀文艺史》(主编)获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研究专著一等奖、河北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王尔碑原名王婉容,曾用笔名海涛、非非、浮草、王念秋等。1926年农历冬月11日生,四川盐亭人。1949年肄业于重庆南林学院外文系,1951年于北京新闻学校毕业后,曾在《川北日报》及《四川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副编审。1946年开始发表诗作。深受读者喜爱。其中部分作品收入《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等多种选本。部分小诗收入《中国四十年代诗选》、《中华诗歌百年精华》等多种选本。1986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国黄河文化促进会顾问、微型诗联谊会会员。
(源自:麻辣社区-四川网络社区)后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已经删除 已经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3-4-8 16:35:2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51998年采访王剑清】
1998年6月11~13日,首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盐亭召开,王剑清在北京出面邀请并陪同中华炎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冯征将军和中华炎黄研究会顾问、83岁的胥光义将军等领导,亲临大会指导。鉴于王剑清是解放前1936年从龙潭地区走出的共产党女革命家,6月12日下午我们采访王剑清老人,并向她请教过《中共绵阳市志》和《中共盐亭县志》中的难题。
1920年3月12日“重庆组织”的成立,和列宁选派在印尼已有建党经验的马林到中国建党是英明之举──在马林1921年6月来华之前,早在1920年春苏俄已派魏金斯基以学者掩护身份,来华与李大钊等联系建党,为啥中国共产党是在苏俄主持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帮助下开始建党工作的,然而最早他们正式派出的代表却是一个以“马林”之名活动的荷兰人?
目前俄国公开的资料披露,“魏金斯基”实际是远东共和国俄共(布)中央远东局领导的情报局成员。远东情报局的任务是避免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和东部落入日本干涉军、白俄卫军和拥护中国的军队占领,但高层有人也在推动延伸及中国“应该并入苏联,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一个新共和国,这样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就更强大”幻想的“实行的单一行政区划”的任务。但这是列宁一贯反对的。
所以列宁选派“马林”之名来华,是早在1920年争到共产第三国际的赞成,只不过马林返回祖国荷兰安排再到中国,路上耽误很多时间。又为啥1917年9月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接管开始成为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苏俄,没有延伸中国并入苏联?
随着布尔什维克军队红军在1918年和1919年,忙于与俄罗斯西部和南部的白俄作战,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和东部,在1918年6月宣布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到1918年11月各种忠于“白俄运动”的派系,在最高领导人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统治下,在西伯利亚合并并组建了临时全俄政府。苏俄到1920年底,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基本上结束,只有远东地区仍被日本干涉军和白卫军占领。
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一缓冲国家──1920年4月6日的“贝加尔沿岸工人制宪大会”上,远东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上乌金斯克,但它仅仅获得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承认。苏俄正式承认远东共和国是在5月14日,给予远东共和国最初的财政,外交,人力,经济和军事援助。
远东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它接受俄共(布)中央远东局的领导。这使得莫斯科得以控制远东共和国的内政外交,并在部分红军基础上为其组建“人民革命军”。远东共和国的成立避免了苏俄与日本间的直接冲突,促使远东共和国境内的外国军队撤离,同时其武装力量协助苏俄剿灭远东的数个白俄政权。
6王明经参加过“重庆组织”】
在四川保路运动过去100周年的2011年3月12日,《重庆日报》在头版发表了新闻稿《91年前的今天 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在重庆诞生》,并以整版篇幅发表了长篇报道《“重庆报告”:中共创建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和专家学者对《重庆报告》的评论;2011年3月13日《光明日报》也发表《我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成立于重庆》。
而这份重要文献的发现,为中共早期组织史、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而《重庆报告》说的1920年“重庆组织”有近有近40个成员和60多个候补成员中,就有10多位是来自与盐亭存古学堂有关的人员。他们是:袁思尧、何拔儒、杜润之、彭健修、岳鹏程、蒙公甫、蒙伯飏、胥竹成、蒙文通、杜佩绅、任望南、袁焕仙、刘仰高、王济钦(王明经)、张维川、范蜀林、范仲纯等17人。
2014年8月初绵阳市嫘祖促进会陈龙会长,带我们到盐亭县榉溪乡采访何拔儒四弟的儿子何连光先生,他就说:“听自己的父亲讲,何拔儒参加过共产党,后来就没有参加活动了”。何连光说的就是参加的1920年的“重庆组织”,因为1921年的解散是组织决定的,他能够向自己亲四弟私下解释清楚这个情况。王剑清有一个情况,是她父亲王济钦(又名王明金),1893年考起清朝举人,曾任潼川府中学堂校长、盐亭保路协会会长、四川省咨询局议员、四川省议会议员。
1911年王济钦与张澜、罗伦等人参加组织四川保路同志会和反对清廷政策的政治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声,也是辛亥革命在盐亭本土领导斗争的骨干人物,对其子女和亲友影响很大。
7、为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必然选择
2017年11月13日《绵阳日报》上,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简奕主任,发表的《王右木与“四川三人”》文章说:“以王右木方案为起点,以四川早期党团组织改造民团为革命武装的过程和结果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考察,得出一个结论,即对民团的争取和改造,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形式和客观事实”。简奕主任说的这件事与“重庆组织”密切相关,是证明“重庆组织”存在过的重要形式和客观事实。
“王右木方案”与张澜和吴玉章、王佑木、杨闇公等1920年3月12日成立“重庆组织”,第一批主要吸收1911年参加“保路运动”,并经过十年考验不忘初心的老同志,及预先提出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方略有关──这之前李大钊与张澜和吴玉章为成立“重庆组织”,研讨过十月革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参加起义的“军运”经验。
其次,特别是吴玉章有组织过“保路同志军”的经验教训,所以“重庆组织”把搞“川陕根据地”和“革命武装”,作为“保家卫国--依法治国”、“开创经开区--科技园”的实践纲领,早在成员中秘密灌输有关──“民团”和“军运”是一个内容的两种说法,对民团的争取和改造是“重庆组织”1920年3月12日成立时,就主张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形式和客观事实。那为啥盐亭参加的人特别多?
近代东西方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西方有人到中国经商、传教等活动,会传播西方的一些文化;相反也会有中国人,到西方国家考察、打工等事情,传播中华文化──“天下道”──爱国爱家,“天下为公”、“合天下于一”等思想。但这仅是一种抽象的说法,具体跟中国的历史、国情有关的,我们来说1649年出生的盐亭历史名人张鹏翮所为。张鹏翮中康熙时的探花,1689年他出使帝俄参与签订《尼布楚条约》。口传他外斗帝俄,内斗“内鬼”,争得大清少丧权辱国,是与他在家乡当难民、灾民、饥民、移民时的感受,以及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这个“口传”变为公开出的书《黄昏练》。
四川盐亭原五龙龙潭中学教师任周诰先生,是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副秘书长及担任过四川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云南省政协主席的杨崇汇同志的初中老师,2016年出版的《黄昏练》书中讲了此事。马克思主义1899年前在盐亭“口传”最大影响,是震撼世界的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公社运动。
但在盐亭较正面的“口传”,也类似与一位张家的人物关联──1871 年清政府驻法国使团英文翻译、23岁的张德彝,目击巴黎公社社员的英勇气概后,在日记和寄往中国的书信中,评说那些“叛勇”──公社社员“有仰而笑者,虽衣履残破,面带灰尘,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类似张德彝的这种评说,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的一些评说,结合在一起的敏感时政要闻,在中国的“口传”回荡远久,在盐亭也有回响。这种“回荡”,还直至50年后,巴蜀人在重庆建立共产党,阻止了苏俄没有延伸把中国并入苏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22:01,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