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0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探讨研究城镇化浪潮下海南农村民俗文化该如何重建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叶庆亮
  槟榔谷风景区是海南民族文化活化石,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
  城镇化浪潮对海南农村民俗文化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就其遭受到实质性的冲击而言,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海南建省办特区期间;二是20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热潮时期;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兴起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启之后。这三次大规模的城镇化浪潮,伴随着现代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岛,不断挤压着海南农村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致使海南民俗文化不断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因此,高度重视城镇化浪潮下海南农村民俗文化的重建,已刻不容缓。

着力培育民俗文化生长的土壤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自然环境迅速改变,人文环境趋向陌生,民俗文化随之变异,甚至不可逆转地走向消亡。如何让现存民俗文化自然而然地融进新环境中,突出其在民众生活中的角色功能,满足民众精神需求,是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重建最为重要的一环。以非遗为例,一些非遗项目的申报成功是被作为政绩来看待的,像成功收藏了一件古董;同时,在对非遗进行宣传时,仅热衷于把保存相对完好的非遗项目当作景点进行展示,却忽视了它们的原生环境,忽视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主体是本民族群众。因此,只有着力培育民俗文化生长的新土壤,才能让非遗项目复活起来,重新在广大乡村流动;在进行项目宣传展示时,只有努力增强属地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参与意识,才能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形成有利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氛围。

努力激活民俗活动的活力
  城镇化的浪潮,快速改变着社会结构,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少有留守农村,以往热闹非凡的传统民俗活动,如今场面却越来越小,感兴趣的人更是越来越少,民俗活动逐渐失去了往昔的活力和吸引力。同时,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普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并逐渐随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异,这就不断挤压着传统民俗的生存空间。然而,城镇化的到来,众多原生村庄被夷平,文化血脉被强行割裂,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仍然无法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他们反过来怀念传统社会的民俗活动,从而希望重建乡村民俗文化,恢复往昔的民俗活动。因此,政府部门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清醒认识并抓住民众的这一精神需求,鼓励、支持、引导和激励广大民众按照乡村社会的时序,开展各种应时的民俗活动,激活几近消亡的民俗文化活力,让民众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和喜爱的文化内容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并大力吸引年轻人参与进来,让民俗文化在年轻一代心里扎根成长。

全力保护并尊重传统的精神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新型城镇化是个双重概念,即不但要有舒适的身体居住空间,更要有心灵的栖身之所。对于人来说,心有所居才算真正的安居。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精神生活模式,诸如祠堂庙会、祭祖拜神等。这些精神生活都有一定的依托中介,表现为一些特定形式的场所和仪式,可这些传统的精神生活方式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受到严厉的打击。而旅游开发时,更容易随心所欲地改造,忽视民俗文化的内涵,更有甚者,在对村民祖宅进行商业利用时,竟将其祭祀祖先的场所改建成了厕所,严重伤害了村民的感情。毛主席回乡祭祖扫墓时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不能忘。”这说明,祖坟、圣山、神树等场所,是每个家庭寻根问祖的象征物,神圣不可冒犯。但由于种种原因,民众在恢复一些传统的精神生活方式时,却遭到重重阻碍,甚至会招来非议。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重建民俗文化时,对于民众的普遍精神信仰,应该给予一定的尊重、包容和引导。

大力更新传统文化保护观念
  传统民俗文化的逐渐消亡,很大程度上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关。要更好地对传统民俗文化开展保护,就必须改变一些错误观念。首先,不要把保护传统民俗文化误认为是保护落后。有人习惯性的认为,传统民俗文化代表的是过时落后,没必要去保护;也有人认为,传统民俗文化不少是封建迷信,不应该去保护。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有些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但从长远来看,有相当多的传统文化在当今和今后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来说,其潜在的旅游价值不可低估。其次,要认识到积极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非对立不相容。当今世界,鲜有绝对纯粹的民族文化,任何民族文化都无法与历史和现实割裂开来,都无法拒绝吸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精华。最后,还要认识到现代科技在保护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有效地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手段也要更新,要努力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民俗文化的保护中去,更好地保护各民族文明成果、保存历史,为后人存证。

致力于弃弊扬利的民俗改革
  保护和重建并不是呆板的维持,一定要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海南农村传统文化内容较为复杂,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本着“扬弃”的原则对民俗文化进行改革。通过宣传积极向上的新思想、新观念,让民众竖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早期先民的灵魂崇拜和祖先祭拜中,有涉及人身伤害或极端愚昧可怕的内容,必须清除。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民俗改革时,必须作深入细致的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作一定要做细,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认证,不要盲目地取舍。不少民俗活动本身就起源于迷信,或与迷信关有,或最后演化成以迷信为主的活动。但这些活动里的主流思想,如果在一定意义上仍然能为广大民众服务则建议进行改良保留。譬如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的打柴舞,经过合理改良,现在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舞蹈,甚至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因此,在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改革时,要坚持“先立后破”的思想,积极处理好克服和保留的关系。

竭力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辩证地看,利用就是保护,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首先,要借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大发展。海南的传统节日十分丰富,比较著名的有打柴舞、军坡节、三月三、山栏节等,都是享誉四方、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这给市场留下了众多机会和契合点;同时,海南各民族丰富的歌舞活动、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及独具特色的服饰和工艺品等,又为传统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特别是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大力保护好民俗文化传统和特点的前提下,注入现代经济活力,结合旅游需求,使之充满时代气息,这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当下无疑可以发挥极大的品牌效应。同时,通过致力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突出国际性、民族性和现代性,将民歌民风、民族服饰的展示与理论研究融为一体,可以使海南农村民俗文化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借助大型活动晚会、民族文化和民族服饰博览会、呀喏哒-槟榔谷风景区、疍家文化-南湾猴岛、火山口-五指山旅游带等旅游景区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给国内外广大商家创造相识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其更为开放地走向世界。
  其次,要依托传统文化的发展壮大海南的旅游业和休闲市场。现代社会喧嚣浮躁,常年为生计奔波的城里人十分崇尚自然,渴望到有古朴遗风的民族地区体验生活,释放压抑的心情。正是基于这样种考虑,海南除了已建成三亚千古情、呀喏哒、槟榔谷、椰田古赛、风情小镇、热带植物园等都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外,又陆续涌现出了一批适应旅游养生的美丽乡村,诸如“森林氧吧”“休闲农庄”“古村聚落”“乡村俱乐部”等。同时,相关部门还着力开发更多具有民族风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创建新型的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培育民俗文化生产和消费市场,如富有海南特色的潭门砗磲、文昌椰雕、陵水黎锦、琼中陶俑等手工艺品,均凝结着海南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聪明和才智,将这类民族工艺品作为商品投入市场,促其规模生产,开发国内国外市场,对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发展低碳产业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加快城步苗族地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08:48,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