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9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7-1-13 10:45:0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发展低碳产业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梁强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治理贫困问题的指导性思想。这一思想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其中“分批分类”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基础工具,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何通过扶持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向低碳产业转型,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是进行精准扶贫、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对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更加需要注重“靶向性”,对目标地区和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并根据实际状况动态调整。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交通闭塞、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转变产业结构,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是精准扶贫思路的具体体现。
  一、低碳产业及其资源与技术
  
  低碳产业与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产业是指运用低碳技术生产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产品的产业系统,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以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埋藏等三个领域的产业。
  低碳产业体系一般指存在于不同行业与部门中的低碳产业。低碳产业既存在于工业、能源等传统行业,以提升节能减排的产品设备和节能技术为主业,满足传统行业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存在于新兴产业中,如新能源产业;还有可能是由节能减排机制催生出的全新领域,如碳汇行业。
  低碳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为此,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了我国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低碳技术,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等低碳产业体系。不仅如此,其它非试点省市也在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的指引下,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的低碳化目标。如安徽、青海等省以及山东栖霞、海南海口等城市。
  目前我国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碳汇理念融入到第一产业中,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将低碳能源融合到能源工业结构调整中,使能源结构低碳化或无碳化,从而提升和转变能源产业结构。
  低碳产业发展的资源与技术
  低碳产业一方面依托于运用低碳技术生产节能产品,另一方面依托于“低碳资源”生产新能源产品或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碳固定,以降低大气碳含量。当国家或地区拥有丰富的“低碳资源”,则这一国家或地区将拥有发展低碳产业的资源基础;而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具备充分的低碳开发和低碳运用的技术,则这一国家或地区就拥有了低碳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从低碳产业体系视角观察,与传统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不同,发展低碳产业所需要的“低碳资源”主要集中于清洁能源资源、森林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等。
  而低碳产业的发展则需要低碳技术的支撑。如在工业部门涉及能源、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广泛的领域,在农业部门则涉及生态防控、有机农业推广、生物质能利用、养殖粪便处理、秸秆资源无害化处理、循环农业、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等不同领域。同时,低碳技术还渗透于城市及农村人们生活所需要的供暖、热水供应、燃气供应等诸多方面。
  二、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的战略(SWOT)分析
  
  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的优势
  (1)结构调整具备后发优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非民族地区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发展具备后发优势,可以针对当地实际,在众多发展模式中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经济和产业结构。
  (2)碳汇资源丰富。碳汇即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一般指生态环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通常来说森林面积是反映生态环境吸收并存储二氧化碳能力的主要指标。我国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森林覆盖率一般较高,决定了其碳汇资源较为丰富。
  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的劣势
  (1)环境破坏严重。我国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研发、设备改造等方面均落后于发达地区,大部分工业企业仍然处于高能耗、高污染状态,清洁能源开发水平较低,工业排污和环境污染仍然大量存在。
  (2)能源结构单一。一般而言,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远远高于石油和天然气,是燃烧同等重量石油的1.43倍,是燃烧同等重量天然气的3.33倍。我国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能源使用较为单一,通常以煤炭为主。因此,要想减少碳排放,必须调整民族地区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民族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具备后发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他们可以购买成熟的低碳技术、借鉴适合的低碳发展模式。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前期探索和研发成本,通过直接应用成型的技术,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低碳经济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产业的繁荣必将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绿色经济和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多以经济效益为评判标准,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导致自然环境极度脆弱,一些区域出现了生态环境的不可逆性破坏。同时,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资源的消费比例较高等因素,在其低碳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应对诸多风险和困难。
  三、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与路径选择
  
  结合“双创”,激励低碳技术发展
  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推进全民创新创业。笔者认为,应以此为契机,在创新和创业项目选择中,优先激励低碳技术发展,并给予政策支持。要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对低碳技术引进与应用的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广泛应用成熟的低碳技术,从而降低排放和污染。同时结合“双创”,在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应用。
  完善激励和补偿机制
  首先,建立生态林保护和奖惩机制。为保护民族地区的碳汇资源,在增加生态林种植补偿的同时,完善奖惩制度,对保护者重奖,对破坏者重罚。
  其次,引导融资政策向低碳企业倾斜。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融资方面,对于民族地区低排放企业和高排放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政策:限制高排放、高能耗企业的融资,支持低排放、低能耗企业的融资。这样可以让资金与资源向低碳企业倾斜,从制度上引导和鼓励低碳经济发展。
  引进国外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
  英国、日本等国家比我国更早开始致力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发低碳技术,在发展低碳经济领域已积累了较多经验。因此要吸收、应用国外成熟的低碳技术,但引入最尖端的技术和设备困难重重,想要获得领先的核心技术,必须走自主研发之路。所以需要投入充分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去加强自主研发。
  另外,民族地区在引进国内外的低碳技术、设备时,也应该注意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相匹配。政府可以从政策、资金等层面引导企业参与低碳改造,让企业有动力、有实力、有资金去从事低碳化生产,发展低碳经济。
  差异化的路径选择
  (1)自然资源丰富地区──以内蒙古为例
  内蒙古自治区的平均碳排放水平较高,2009年的碳排放量为人均13.72吨,在五个自治区和三个多民族省份中是最高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的碳排放增长率在全国民族地区也是最高的,其中2003年的碳排放增长率为47.63%。
  针对该类型的地区应该淘汰落后企业、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条件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具有日照强烈、风力强劲的特点,因此适合发展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等传统能源,充分发挥地区的自然条件优势。
  (2)绿色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以云南省为例
  云南省绿色旅游资源丰富,全省共有12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10个国家级保护区、6个省级保护区和64个地市级保护区。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24000平方公里,占行政区划面积的6.1%,面积和数量在全国居首位。同时,全省风景区面积占行政区划面积的13.7%,面积和数量也居全国第一。针对这一类型的地区,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完善:
  首先,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加深对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
  其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建设不应只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还应配套建成具有景区特色的酒店、美食街,以及私人定制的旅游项目。
  最后,加强策划推介,打造旅游品牌。在与传媒机构深度合作的同时,转变旅游资源的开发视角,引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等概念,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同时还要深化旅游行业队伍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品牌化、专业化、可持续化。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城镇化浪潮下海南农村民俗文化该如何重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1:10,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