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959|回复: 16
#
跳转到指定楼层

[设计师建筑界“曲线女王”扎哈·哈迪德留下了几座北京地标?

 [复制链接]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学习建筑学,1977年从AA Diploma毕业,获得建筑联盟学院本科学位。
  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包括米兰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厦以及迪拜舞蹈大厦(DANCING TOWERS)。扎哈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是广州大剧院,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奥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也都出自她手。
  2016年3月31日,扎哈·哈迪德在迈阿密的一家医院中因心脏疾病而去世,享年66岁。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0olNuW03.jpg  保存到相册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阿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阿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阿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阿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阿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阿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KFC店里挂着的海报怎么翻译合适? [转帖]从大庙会看顽强的成都民俗
16#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10-31 21:07:4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建筑界“曲线女王”留下了几座北京地标?丨夜问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建筑界“曲线女王”留下了几座北京地标?丨夜问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巴格达的哈迪德,2004年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她也是该奖历史上第一位女建筑设计师。


  哈迪德被誉为“建筑女皇”,她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她长弧曲线的应用,给大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审团曾指出,哈迪德获得世人认可之路,是“英雄式的奋斗历程”。
  18岁,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读数学专业,1972年前往伦敦就读于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建筑,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1980年开始在伦敦开启了自己的建筑事业。
  1983年,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建筑竞赛,哈迪德为休闲俱乐部所做的设计方案获奖,这是她首次受到国际建筑界关注的作品。虽然赢了比赛,但是最后并未动工。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仅限于图纸,并不能付诸实施,还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直到1993年在德国设计的维特拉消防站,才一举成名。
  扎哈·哈迪德因心脏病于2016年3月31日在美国迈阿密一间医院去世,享年65岁。她曾为北京设计过望京SOHO、银河SOHO、大兴国际机场等地标性建筑。

一:北京望京SOHO
竣工时间:2014年9月

  望京SOHO是自首都机场进入市区路线中,第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层地标建筑,以“首都第一印象”的姿态立于世人面前。该项目出自哈迪德之手。3栋集办公和商业一体的高层建筑与3栋低层商业高低呼应,独特的曲面造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建筑的审美,任何角度均可以捕捉到该建筑自带的跳跃式美感。
  望京SOHO自效果图公布以来,便与银河SOHO同样的“造型”与“测光太亮”等方面备受争议。然而与表面状况恰恰相反,这个“绿色的建筑”在设计之初便确立了有效地减少环境和住户的负面影响的宗旨。2015年,望京SOHO凭借“杰出的节能系统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荣获Emporis Skyscraper Award全球最佳摩天大楼奖,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高层建筑。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在望京SOHO竣工时给出了对SOHO系列的理解:“我们最早把SOHO的理念带进中国,从以前四四方方的办公楼,到今天流线型的未来建筑,SOHO的每一座建筑都在超越自我。”争议也好,膜拜也罢,彼时的话题已是过眼云烟,这组建筑却像一枚生命体继续生长。2016年,哈迪德去世的消息惊动了这组有感情的建筑,望京SOHO打出悼念画面的LED被鲜花与蜡烛环绕。在设计师给予生命之后,每一个建筑体与生存于其中的人类同步发生着自然生长,这或许是最好的慰藉。

二:北京银河SOHO
竣工时间:2012年12月

  2009年开始破土动工的银河SOHO无论是坐标还是造型都挑战着看客的惯性思维。在这一次的尝试中,哈迪德运用参数化设计,试图将银河SOHO打造成一个360°建筑世界。这座银白色、由4个卵形建筑组成、形似银河系星云的大底盘多塔建筑,每栋建筑个体都有中庭和交通核心,并在不同层面上融合在一起。
  作为SOHO三部曲的第一笔,自然也经历了最多的争议。拥趸们为流线型、参数化的设计拍案,而反对派则提出未来感的设计破坏了原有传统的背景建筑文化。虽然彼时哈迪德本人表示希望以多元的共存来表现城市化,而这轮“新建筑”与“老胡同”的对话曾是声音不小的话题。将争论推至巅峰的,即因为2013年6月13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官方网站发布“2013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奖”名单中,银河Soho(Galaxy Soho)赫然在列。彼时有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有关人士认为,银河SOHO对北京老城城市景观、“凸”字形城廓、传统胡同四合院、街道对景、建筑形态与色彩等,都构成了严重破坏。
  如今,争论已逐渐被抛之脑后。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东二环沿线上这个“未来城市”的设定。

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竣工时间:2019年6月30日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形如展翅的凤凰,是五指廊的造型。《山海经》有云:凤凰,见则天下安宁。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的造型寓意“凤凰展翅”,与首都机场形成“龙凤呈祥”的双枢纽的格局。
  总资额高达800亿元人民币,年客流吞吐量达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的巨型机场,创造多项世界之最。
  占地140万平方米,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的大小。仅屋顶投影面积相当于25个足球场,用钢量达到5.5万吨,等于一个北京鸟巢。
  航站楼区南北长约1753米,东西宽约1591米。由旅客航站楼、换乘中心和综合服务楼,以及停车楼三部分组成。如此庞大的屋盖仅用了8根C形柱作支撑,其中有6根在一个180米直径的同心圆上,这8根C形柱彼此间距200米。
  巨大的新航站楼同时拥有世界最大的屋顶面积,达18万平方米。由一个中央天窗、六条条形天窗、八个气泡窗,及贯穿指廊中部采光带等组成顶部主要自然采光体系。
  整个航站楼一共使用了12800块玻璃,其中屋顶玻璃8000多块。由12300个球形节点和超过60000根杆件组成的巨大屋顶,被设计成一个自由曲面。每一个杆件和球形节点的连接都被三维坐标锁定成唯一的位置,所以这8000块玻璃中没有两块是一样的。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奥燕 发表于: 2018-3-30 18:17:00|只看该作者

“我所认识的扎哈·哈迪德”:永恒的流动

源自:澎湃新闻
⊙记者:陆林汉

  已故的普利兹克奖得主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以独树一帜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及强烈的个性让她在以男性为主的建筑设计行业得以占据一席之地。2004年,她获得了普利兹克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建筑师,不幸的是,2016年,她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66岁。
  而除了其独创的建筑风格外,扎哈同时也是一位跨界大师:从室内设计到家居设计,到饰品,艺术、舞蹈表演等各领域都有所涉及,是一位极为善于跨界的大师。
  “永恒的流动:扎哈·哈迪德x跨界”近日在上海昊美术馆·设计中心开幕。这是国内首次呈现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跨界设计的展览。作为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建筑师,哈迪德所独创的设计风格,对世界建筑界以及中国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建筑之外,哈迪德也是一位极为善于跨界的艺术家。

永恒的流动:扎哈·哈迪德x跨界,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将聚焦哈迪德跨界领域创作,除了昊设计中心所收藏的限量家居与装置将首次亮相之外,展览协办方扎哈·哈迪德设计事务所(ZHD,London)亦带来了2018年最新的跨界成果。此次展览甄选出的跨界设计覆盖家居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有沙发、书架、灯具、瓷盘、花瓶、香氛蜡烛、烛台、饰品、象棋、书籍等,以向观众提供理解哈迪德不同维度的审美视角。
  展览名“永恒的流动”源于哈迪德创作的内核:曲线。哈迪德历来“反对直角”,以提倡空间的融合与流动而闻名,由此创造诸多建筑经典。诗人里尔克曾言:“一个变动不断的地方,在无限的空间中翻转”。这如哈迪德创作中所呈现的意象:哈迪德的艺术魅力在永恒流动的曲线中,不断循环以获新生,同时渗透在人们生活的不同领域,彰显关于未来的畅想。

Aria枝形吊灯_金
  哈迪德的跨界创作呈现出建筑学的思想方法衍生设计的多样可能性,这些跨界作品不仅保有空间的流畅感与雕塑感,在技术与材质的表达上,更塑造出无可比拟的美学属性,成为睿智生活的象征。哈迪德曾言:“我的产品设计与建筑设计密不可分,我的早期项目中就包含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这些设计于我及我的团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维度与多元的媒介表达可以激发我们更多的创造力,这也是我们的设计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红色系列”沙发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展览首度为公众开放昊设计中心馆藏:其中罕见的“红色系列”沙发(Project in Red Series,1988)代表哈迪德的早期设计风格,沙发“振翅欲飞”的造型与其首个落地建成项目“德国维特拉消防局”(1990–1993)遥相呼应,体现了至上主义(Suprematism)中“悬浮空间”概念对她的影响。而“大花瓶/雕塑模型:流动”(2007)则为哈迪德典型的“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ism),流动的线条塑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赋予静态的雕塑以舞蹈的动感,彰显设计师驾驭科技的自信。

潮汐书架

月亮沙发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Simon YU认为,“扎哈在家具和产品的设计当中其实就是可以看到她不断地探索到底什么才是可能的。所以她一定要去把这些找出来,包括那些最新的技术。
  出生于伊拉克的哈迪德对社会议题也尤为关注,展览中“奥德普罗格林”长椅(2009)的木质表面则记载了一次联合国气候问题的重要讨论,反应了哈迪德所秉持的“创造更好未来”的信念。跨界无界,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与知名餐具、厨具品牌WMF合作的珍贵限量餐具(WMF Cutlery,2007)将建筑设计的精密算法运用至餐具设计中,尤其是餐具的线条设计,体现出雕刻般的精美。

《城市之塔》,装置作品
  同时,展览还展出了来自扎哈·哈迪德设计事务所(ZHD)的装置作品《城市之塔》(City of Tower)。这件作品呈现了哈迪德遍布全球建筑项目的图景,也体现了她持续探索科技与建造摩天大楼的最新概念。据了解,这件作品继英国设计博物馆后首次于中国大陆地区美术馆展出。
  此外,在开幕式当天,来自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副总监Woody Yao和扎哈 哈迪德设计事务所项目总监,建筑师Simon Yu一起分享了他们所认识的扎哈。
  ────
  澎湃新闻特此摘选论坛内容,予以发表。

Woody YAO
  我和扎哈·哈迪德合作了20年,我有机会和她一起设计了一些最重要的美术馆,还有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
  我记得扎哈在1981年来到中国,这时候她的事业刚刚起步。在这之后她参加了在香港的一个项目的竞标,就是山顶俱乐部(Peak Club)项目。这是一个国际竞赛,扎哈获得了这个奖项。当时她打败了一些已经很有名的设计师来设计这个项目,但是出于各种原因这个项目最终没有实施。但那时就能够看到她的设计风格受到来自俄罗斯先锋艺术的影响,和她在中国的一些经历的影响,比如中国的园林。
  实际上山顶俱乐部(Peak Club)是一个系列俱乐部,其包含酒店以及景观设计,就像是一把剑在自然景观中一刀切下去。扎哈第一个真正建造的项目,并不是一幢大楼,而是一个室内设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在日本札幌的Moon Soon 餐厅,这应该是在1989年。这其中有来自火的形象。其实是由两个主题,一个是冰,一个是火,还有就是割裂的概念在里面。
  有人问跨界是怎么开始的,我觉得应该是从第一天便开始。我们一直是关注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就算不设计建筑,我们也一直在一些展览,一些室内设计的项目上工作。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这是在美国的一个美术馆──辛辛那提美术馆,它的理念是一个都市中的田园,将城市当中的人都集聚在这里,这样一个建筑会把大家从地面上吸引过来,来到这样一个美术馆参观。第二个美术馆是在罗马MAXXI当代艺术馆,当时这个美术馆有一个很大的展览,从空中的图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美术馆的屋顶。其实他并不是只有一幢建筑,而是有好几个建筑集结在一起,房间,墙壁相互影响着,形成了展览的空间。此外,大家可以看到一条河,所以这个建筑的设计也是映射了这个河流的一种流动。这个建筑以前是旧的厂房,它的概念就是楼中楼,其实是由多幢建筑结合在一起。艺术馆的墙面都是具有功能性的,可以分隔空间或者是成为一个独立的墙面。

罗马MAXXI当代艺术馆
  在谈及材料时,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建筑事务所就运用了很多不一样的材料,包括了混凝土。在扎哈第一个所设计的大楼当中就用到混凝土和其他混合材料,之后扎哈也做了很多媒介方面的呈现和尝试。我们通过使用不同的媒介来展现了不同地域环境下使用的不同的技术。当代科技技术也允许我们可以去呈现出纷繁多样的材料,也让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材料用于不同的家具还有建筑当中。
  伦敦也是我们团队的常驻地。在伦敦我们的主要办公室当中有三百个人,有很多很有天赋的人,会一起做展览的策展。在一年当中,我们会根据伦敦当时的情况来做一些展览,有时可能只是因扎哈戴过的一个发饰得出灵感而做的策展。扎哈也是非常喜欢时装的。

Simon YU
  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她的说法就是确实是坚毅的一个代表,她所获得的成功是前所未有的,也给很多人带来了灵感和启发。
  我刚发现扎哈的时候还是个学生,应该是在1993年,也就是25年前。当时我在苏格兰的一所大学的图书馆中碰巧翻开关于扎哈的书,在这本书里重点的介绍了她的绘图一些建筑设计概念。
  当时她还没有真正地有机会实施她的设计,在她真的出名之前,她还是经历了艰难的时光,但是她确实是做了一些非常精彩的设计。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中央大楼
  当时是在90年代,刚刚从后现代主义当中恢复过来,而后现代主义也是令人很感兴趣的。重新来塑造现代主义,包括在视觉上,装饰上。纽约有很多成功的建筑师,像Noman foster,在当时是很前卫的设计师而且非常注重运用高科技。所以像她这样的设计师在建筑领域是非常标新立异的,这些图传达了她的想法,也表达了空间感。这些说明空间是怎样来进行构造的,且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同时又非常的注重它的功能作用,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
  她通过绘画这个的媒介来展示了很多设计,这是对于很多的建筑师来说都是非常特别的一种展示的方法。这个从很多方面来说也可以把其称作是艺术。
  扎哈一直是很开放的,当数字发展起来之后,数字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媒介。

德国维特拉消防站
  在十年前的维特拉消防站项目中,其内部看起来和外部很像,一些在墙面上的割痕,其实是和室外的这个墙面相呼应的。所以室内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而是相呼应的。我觉得扎哈一直都在画草图,然后她会把一些空间的设想用草图记录下来。这些建筑就是像是被时间凝固的一个动作。在台湾,有个雕塑家叫朱铭,将一些太极的动作做成雕塑,扎哈的设计也是和这种雕塑理念非常像。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当中移动就可以看到这个建筑慢慢成形的过程,像墙面还有天花板,所有的可能性她都会去探索。

德国维特拉消防站内部
  在1994年11月,当时的出版物上就介绍了扎哈,这篇文章叫做《扎哈的大飞跃(Zaha’s giant leap)》,之后扎哈她也不断的在飞跃,不但变得越来越成功,而且扎哈在当时已经引起非常多的关注。这篇文章里叙述扎哈是不是太忙了,涉及的领域太多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了当时的一个状态,因为我们可以把扎哈称为是一个非常年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扎哈她可以成为我们的典范。她的工作,她的作品,她个人也好,她总能够代表我们非常多人的想法,也体现了设计行业很多的想法。

卡迪夫湾歌剧院
  这是一个她的典型代表作──卡迪夫湾歌剧院,虽然有设计,但是没有建起来(可能那个年代,投资者不是很放心把这么大一个建筑物的所有权、设计权交给一个外国人,甚至又是一个女性。)。当然,这是一个国际性项目,给了扎哈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她能够脱颖而出,能够让扎哈不仅仅只是把时间放在教学上,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扎哈其实也是非常喜欢去教学的,她把很多关于文化的理念传递给学生,有很多扎哈的学生最终也进入到扎哈的设计事务所工作。

扎哈的草图,昊美术馆提供

扎哈的草图,昊美术馆提供
  设计的卡迪夫湾歌剧院的位于威尔士的卡迪夫,所用到的垂直的设计,用扎哈的话来说,就像用设计珠宝的方式设计出来,组合出来内部的这样一个圆,使得整个作品看上去就像一个项链一样,所有的这些楼都像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曲线,就好像这些大楼是跨越了海平面,浮动悬浮着一样的感觉。整个屋顶的设计都是悬浮的,这样的一种设计理念也是非常新颖的,与当时欧洲的设计理念是非常不一样的。扎哈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可以把内部的设计,比如说一间客厅,呈现到外部去,同样的视听室也呈现了扎哈的设计理念。在扎哈的作品当中她总是会做很多的设计,不断的画很多草图,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来得到最后的作品,非常遗憾她的歌剧院最终只是停留在草图上并没有真的设计建造出来。

广州歌剧院
  广州歌剧院项目可以说是扎哈的第一个歌剧院项目,也是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由她亲自主导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细节,并将此前未能达成的想法,地形、建筑物、景观的关系尽量延续到广州歌剧院这个项目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在扎哈·哈迪德还是学生的时候,她也曾经来过中国旅行,她也受了中国大概的文化、艺术影响,当然后面比较成熟的项目,她会越来越把这些元素加进来。

广州歌剧院内部
  通常我们认为大剧院是一个非常内部的,非常排他的环境,去歌剧院是非常昂贵的事情,除非你是一位买了票的客户才会进入到歌剧院,才会进入到这个大剧院。扎哈并不这样想,她会把大剧院设立为一个公共的区域,就算你不去里面看戏,你同样可以进去走一走,喝一杯咖啡,这个就是整个歌剧院外部的一个环境,都是向公众开放的。
  而关于这个大剧院的内室我们尝试了一些非常新的理念。内部空间其实就是要注重不对称的空间,因为不对称的东西可以提供更好的音效。所以前面一些图也是通过同样的手法,做了很多不同的模型来看空间的比例大小,再配合计算机的图像结合到实际,透过各种叠加过程,再套上科技。整体概念就是在歌剧院里就像是一个山洞,而其所提供的音效应该是最自然、最好的。同时,我们在内部的音乐室使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我们不断的在礼堂当中使用了新的技术让整体的视听效果变得更好。比如说我们所用的很多技术材料都是全新的,比如说我们用了一种3D的技术和材料,至少在当时的中国来说第一次用了这样的技术和材料。

扎哈的草图,昊美术馆提供
  我们需要在事先做很多的研究,需要让所有的相关方共同来做研究。这也是扎哈所擅长的一点,就是能够把她的精神理念传递给大家。
14#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6-2 04:35:00|只看该作者

Google Doodle纪念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

源自:cnbeta
  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首个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的女建筑师,以她的戏剧性设计而闻名,经常将曲面玻璃作为关键元素。2004年Hadid被授予了普利兹克建筑奖──国际建筑界最高级别的荣誉,这也是该奖项第一次授予一位女性建筑师。
  Hadid被称为“曲面皇后”,她的主要作品包括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设计的伦敦水上运动中心,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伊莱和伊迪特布罗德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广州歌剧院。
  为了赞颂Hadid对建筑业作出的贡献,Google今天发布了一个Doodle,聚焦她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位于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这个巨大的文化和会议中心呈现一种流体外形,包含三个礼堂、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博物馆。Hadid还曾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院(RIBA)颁发的2016皇家金质奖章。
  Hadid去年因心脏疾病而去世,享年66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大卫 发表于: 2017-3-31 11:38:01|只看该作者

扎哈·哈迪德:争议与荣耀背后的不凡愿景

  2016年3月31日,首位荣膺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因心脏病逝世。一年之后,一场名为“实验永无止境”的展览来到中国香港。也许大多数人曾有机会从一两座建筑中觑见扎哈的风采,但更多时候,她的光辉始终笼罩于声明与争议的云雾之间。澎湃新闻带你走入展览现场,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凝视扎哈·哈迪德的亲手描绘,体会她不凡的世界愿景。
  “我从经验得知,没有研究和实验,就不会有重大发现。通过实验,你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发现,收获远远超过你所投放的,我认为这就是最教人兴奋的地方。我相信实验应该永无止境。”扎哈·哈迪德曾经这样说过。
  2016年3月31日,扎哈·哈迪德在迈阿密一间医院因心脏病逝世,享年65岁。
  在她去世一周年之际,一场名为“实验永无止境”的展览在香港ArtisTree举行。据说,这是她生前就参与筹备的展览,先是于去年年底呈现于伦敦蛇形画廊,而今来到了中国香港。说起来,香港是扎哈的福地,她的“山顶”(1982-1983)计划给她带来了首个国际性的奖项,尽管像她很多项目一样,这个设计最终没有建成。

世界(89度),1983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在早期一直不为人所接受,直到最后,关于她的建筑风格,依然饱含着巨大的争议──就在她去世之前不久,她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方案,因为耗资巨大、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理由遭到日本建筑师联名抗议,即便工作室愿意反复修改方案,最终依然遭到了否决。
  她是首位荣膺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建筑师,直至6年以后,SANAA的妹岛和世携手西泽立卫共同获奖,才稍许缓解了她的孤单。作为一名出生于伊拉克的英国建筑师,她在男性一统天下的领域,成就了自己的地位,而她张扬独特的建筑风格,却也为她收获了“女魔头”的称号。
  很多人会说,扎哈的作品形式大于内容,但在参数化设计领域,她这些极富流线型特征的建筑的确是这一技术实践的最佳范本。

十九世纪博物馆,伦敦,1977-1978(局部)

十九世纪博物馆,伦敦,1977-1978

大都会,1988
  对于一度热衷明星效应的中国建筑市场,扎哈也曾经是备受热捧的人物。扎哈涉足中国市场的第一个项目是广州大剧院,在中国,扎哈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她与SOHO中国合作的一系列商业办公建筑。此外,于2014年完工的南京青奥中心也是出自扎哈之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他们曾有机会从一两座建筑中觑见扎哈的风采。但更多时候,她的光辉始终笼罩于声明与争议的云雾之间。也许只有走入展览现场,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凝视扎哈·哈迪德的亲手描绘,才更能体会她不凡的愿景。
  即便抛开建筑师的身份,作为艺术家的扎哈,同样是令人钦佩的。她善于运用绘画和素描展现自己澎湃的思潮,以抽象手法和拆解分裂作为探究和想象建筑项目的工具,因此,她探索的过程,形成了一幅幅极具风格化的艺术作品。

荷兰国会扩建部分,海牙,1978-1979

大型建筑,特拉法加广场,伦敦,1985
  “山顶”构思的是香港群山之中的一个休闲会所,当时吸引了全球超过1700个参赛者,收获了539份竞赛作品。最终,年仅33岁、从建筑学院毕业仅有五年的扎哈·哈迪德获得了桂冠,她的设计忽略了比赛的大部分要求,却以超乎想象的能量让评委大开眼界,乃至在争议中获得最终奖项的垂青。评审团如此评价:扎哈选择了20世纪至上主义哲学作为设计的参照,将其转译成一件既富有原创性,又充满创造力的当代设计作品。
  扎哈“山顶”项目其中一张设计图而今已经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图像。她花费大量的篇幅呈现城市景观的光怪陆离,在画面接近于边缘的部分,隐藏着她的设计。对应山脚摩肩接踵的群楼,她的设计宛如一把切断山体的尖刀,在夷平的基地上俯瞰整座城市。从山体挖出来的岩石,打磨抛光之后作为房间内的人造山体,变成建筑的一部分。

山顶,香港,1982-1983

扎哈给撒切尔夫人讲解山顶俱乐部方案
  山顶项目因为发展商失去了会址而最终未能建成,此后,扎哈·哈迪德经历了漫长的“纸上建筑师”的命运,直至1993年德国的维特拉消防局建成,这是她的首个建成作品。本次展览特别令人动容的一点,就是它将焦点集中于扎哈在首个建成项目之前的大量作品,以及甚少面世的速写。这些她曾不计后果醉心描摹的手稿,在现在看来,同样是令人赞叹的艺术作品。在她的参数化设计理念没有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全球化市场宠儿之前,这个展览或许是更能体现扎哈·哈迪德对于世界的愿景,揭示了她进行空间配置和解构现实的方式和思考。
  扎哈是非常骄傲的建筑师,据说,曾经有人质疑她的设计丝毫不考虑与当地环境相协调,扎哈直截了当地怼了回去:当周边环境是垃圾,我也要与它相协调吗?

大乌托邦,白色,1992

大乌托邦:俄罗斯苏联先锋派,速写及草图,1992-1993
  现场展示的,包括她早期对于建构主义、至上主义和俄罗斯先锋派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展览,我们见证了马列维奇的影子如何消隐在扎哈自己的碎片色彩之中。我们或许能够部分地理解她的超越凡俗的设计并非无中生有,恰恰是对于后现代城市生活的回应和抽象化的提升。
  在展厅的尽头,还有一个VR体验区。通过虚拟实境,观众被引领着进入她所创造的参数化的世界。
  或许,我们今日在展厅里看到的一切,终究会逐渐渗入世界的现实。扎哈·哈迪德,只是一位引路人。

源自:澎湃新闻
12#
 奥燕 发表于: 2016-10-3 08:31:00|只看该作者

已故天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未公开画作将公开展览

源自:卫报
原文标题:已故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未公开画作将于12月进行展览
⊙作者:Mark Brown 翻译:林达

扎哈·哈迪德于今年3月去世,这是她1983年的照片。摄影:Garry Weaser for the Guardian

  今年12月,一批扎哈·哈迪德(Dame Zaha Hadid)的笔记本绘画及早期作品将在一家与她渊源颇深的美术馆──伦敦蛇形画廊(The Serpentine)展出,以此纪念哈迪德,之前这批作品几乎未曾公诸于世。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被誉为“建筑界的女巫”,凭借设计中国台湾台中古根汉美术馆,在2004年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建筑师。今年3月,哈迪德突发支气管炎去世,享年65岁。
  举办这场展出的决定是在哈迪德去世后不久作出的。蛇形画廊的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 Ulrich Obrist)曾在2月份参加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简称RIBA)的颁奖礼,当时哈迪德获颁“建筑形体金奖”(the architecture body’s gold medal)并就此发表过演说,开创了女性夺得这一奖项的先河。

哈迪德作品《大都市(Metropolis)》(1988)。图片源自:Zaha Hadid Architects

  在演说中,哈迪德向听众展示了一本笔记,其中包含不少有意思的设计草图及构思,以帮助观众理解她对建筑形式的思考。
  “她的创意令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奥布里斯特说。“之前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构思,我希望能与她讨论一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展示她的想法。一场展出?一本新书?”
  他们很快就会面了,并且讨论到了上述两种可能的展示方式,最后达成了一致:在蛇形萨克勒画廊(the 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举办一场展览。该画廊于2013年开放,是开设于肯辛顿花园(Kesington Gardens)的第二座画廊。此地建于1805年,原本被皇家公园用作火 药库,后来则被修复及扩建为画廊。重建工作由哈迪德主持,耗费约为1450万英镑。
  在与奥布里斯特面谈大约一星期之后,哈迪德便前往迈阿密,不料却因突发支气管炎而在医院去世。“我们原本的计划是,等她回英国之后,她的办公室将发表其所有画作,并着手准备展出,”奥布里斯特说道。
  除手稿之外,蛇形画廊还将展出哈迪德的画作。这批画作明显有着早期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尤其是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的烙印,哈迪德相当认同这一流派,其创作风格亦深受其启发。
  奥布里斯特这样评价哈迪德的画作:“这些作品的知名度还远远不够,更大范围内的观众群体对它还一无所知,我们希望能够让身处艺术与建筑界之外的观众们也欣赏到这些画作。”
  “哈迪德算得上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想象力及先见的艺术家,她几乎是一个能够青史留名的人物,因此我们感到有必要让世人了解她的作品,这甚至具有一定的紧迫性。能够在一座由她设计、且地处伦敦市中心的画廊当中展出她自己的作品,真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巧合。”
  著名的伦敦水上运动中心(London Aquatics Centre)以及罗马Maxxi博物馆都出自哈迪德的设计。哈迪德与蛇形画廊已有20年的合作关系,她在1996年成为其受托人,并于2000年为蛇形画廊设计了首座临时展馆,这也是她在伦敦的第一部建筑类作品。

哈迪德作品《马德里幻想(Vision for Madrid,Spain)》(1992)。图片源自:Zaha Hadid Architects

  奥布里斯特表示,哈迪德勇于尝试、敢于突破的理念“富有远见,业已成为蛇形画廊奉行的准则之一”。
  多年以来,在成名作之外,哈迪德的某些未能付诸实践的构想也相当出名,她的许多建筑设计非常漂亮,但可操作性不强且成本过高。奥布里斯特认为,这一评价或许有失公允,并指出“无论从哈迪德所斩获的奖项,还是从由她设计且业已建成──或将会开工──的各种建筑来看,她都是成就斐然的……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建筑投入使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大卫 发表于: 2016-6-5 10:31:01|只看该作者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追忆传奇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

源自:artnet新闻
扎哈·哈迪德与肯尼·沙克特合照
图片: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5月28日开幕的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临时添加了一场纪念已故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小型展览。这一紧急被添加进双年展的项目也因为时间有限,将一场本应充分回顾这位建筑师多达400件设计、研究方法的回顾展变成了一场迷你的悼念仪式。
  我要首先说清楚的是,这并不是一篇展评(这场回顾展览将展出至2016年11月27日),取而代之 的则是一篇回顾不仅是我、同时我相信也是很多人的良师益友的建筑师的文章。扎哈·哈迪德作为一名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正是她丝毫不被形式所限制的大胆 创想震撼了世界。直至扎哈逝世之前,她的权威(和成功)都像一盏明灯,照亮着艺术界中的女性,而我也相信,她的影响力不会止步于她生命的消逝。
  我们都曾经听到过很多对于扎哈繁复的建筑风格或是咄咄逼人的个性的批判,但是这些批评者们都没有看 到扎哈作品最为珍贵的本源:她的作品是科技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对生命包罗万象的颂歌──一种苦行僧似的美学。这种美学,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尤为少 见。她简朴的公寓里展示的都是她的设计。虽然扎哈离世让人悲痛万分,但是幸好,批评者们的声音并没有影响到她卓越的成就。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扎哈·哈迪德的作品《共同点》
图片:Iwan Baan


  如今,我的生活就好像被挖去了一大块,这种无法想象的震惊将永远不会平复。扎哈的离世不仅对于我、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无法计算的损失。我其实并不需要为扎哈撰文让她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们为她制造更多的新闻。我的意思是,每天的 每时每刻,即便在扎哈去世之后。
  我和扎哈的缘分起源与2003年。当时,我从伦敦希思罗尝试毫无预警地给扎哈的办公室打了一个电 话,向她询问我在纽约和伦敦拥有的两处建筑的相关事宜。虽然当时我想谈的事情并没有谈成,但是我与扎哈却立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要知道,我也曾经对她强 大的气场有点发怵。扎哈随后在多年内参加了多次我举办的展览,其中包括三次在伦敦的展览(2005-2007)、2008年在纽约 Sonnabend Gallery举 办的展览、2010年在苏黎世Gmurzynska Gallery的展览以及2012年在马德里Ivorypress Space的展览。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当时也参与了2012年在马德里的讨论。我们的合作的高潮是2016年早些时候在迪拜Leila Heller Gallery举办的展览。
  我认为,扎哈的创作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她的很多创作都介于艺术、设计以及建筑之间,以包罗万象的 混合装置形象露面。扎哈的作品占地面积普遍较广。有一次,她的设计甚至包括了两辆汽车和一艘小船,更不用提家具和其他雕塑作品了。扎哈没有打破她的生活与 事业的条规,而是以其早期的草图作为起点,向外延伸。值得庆幸的是,她完成的作品终于在近年来将她推向了事业的巅峰。

扎哈·哈迪德设计的霍克顿花园(Hoxton Garden)
图片: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扎哈所设计的纽约公寓(2004)的设想最早来源于帆船和鱼鳍。在扎哈的想象中,帆船一样的楼群将 会和哈德逊河交相辉映;设计中关乎于汽车的讨论则将目光放到了设计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不会破坏汽车传统造型的方面。2006至2012年间,这一设计 1:1大小的模型曾经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卡尔斯鲁厄ZKM博物馆、英国汽车展上展出,并被费城美术馆纳入永久收藏。期刊《Rove》还特意为扎哈设计 的这款汽车特制了一期封面。
  扎哈为我特别设计了名叫Belu的家具/储存空间/雕塑的小玩意儿。在艺博会期间,我不仅将它用作 桌子,它的悬臂还变成了一个便携的储存空间,同时,它还有一个内置的座椅。在2006年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展上,扎哈特制了一个可以独立站立并且可以同时展示多个屏幕的展示亭。我已经说过了,扎哈结合多种创作的创意比100位建筑师的创意还要新颖。这种迸发的灵感直到今天为止都尚未散去。

扎哈·哈迪德为2006年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展特意设计的多功能展示亭
图片: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扎哈·哈迪德为2006年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展特意设计的多功能展示亭
图片: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为了能够与扎哈进行一次访谈(这次访谈是为《PIN-UP No.1》2006/2007秋冬刊而进行的),我在两周半的时间里追着扎哈横跨三个大洲中的五个城市──这种高压、非人的时间表最终消耗了扎哈的健康。当我问她是否经常对自己的生命与创作保持信心时,她激动地说:“是的。“扎哈就像定型的水银,她从来不轻易被外界打扰。她敏捷、优雅、信心满满。不过如果 你想靠得太近的话,你就要小心──她可不是那些能够轻易被人蒙骗过关的人。
  扎哈后来意识到,我大概不可能成为她举足轻重的客户,但是我们形成了一种超越甲方乙方的关系。当她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你就知道一切都错不了;此时此刻的你就是她的家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会批评你,尤其当她看到你并没有做到最好的时候。
  我们从阿塞拜疆的巴库一起来到北京:扎哈为阿塞拜疆设计的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Heydar Aliyev Center in Azerbaijan)是她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幢建筑包含了一个演讲厅、一间画廊、还有一间博物馆。建筑本身侧影的形状可以被视为文化中心 的标志。文化中心的音乐厅内饰是木质镶板和天鹅绒丝带,这一前所未有的设计给音乐厅带来了一种既温暖又华丽的气息。

肯尼·沙克特笔下的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图片: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当我们走进北京银河SoHo的时候,里面聚集了超过两万名扎哈的粉丝,尖叫着恭候这位建筑大师。当我们结束讨论离开的时候,粉丝们的热情仍未消散,以至于我们必须要在警察的护送下才得以离开。这种场面简直就像60年代的滚石演唱会!

扎哈·哈迪德与肯尼·沙克特共同设计的Z.Car
图片: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在伦敦的每个周日,我和扎哈都会在鲁斯·罗杰斯(Ruthie Rogers)的米其林餐厅River Café用餐。鲁斯也是个有意思的人。这间餐厅坐落于鲁斯的丈夫、英国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的工作室前。这是一个朋友和家人聚餐的好地方。我的孩子们总是引发和扎哈新的讨论话题。
  扎哈一直很喜欢孩子,而孩子们也喜欢她。我记得就在不久之前,一个五岁的小朋友简直就像黏在扎哈身上一样,以至于他的家长不得不把他从扎哈身上拽下来。在River Café,扎哈就像这里的大家长,无论从前台还是幕后,没有人会想去惹怒她。

肯尼·沙克特绘制的德国维特拉消防站
图片: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无论你是否喜欢扎哈的作品,你必须承她从不松懈的信念。扎哈会牺牲一切代价去实现她的远见。在她的 创作生涯中,她从未迷失方向;她的方向始终向前:那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也因为这样,扎哈的身体终于背叛了她。但是在扎哈看似坚不可摧的外表之下,她 拥有一颗细腻、柔软、敏感又充满关怀的心。她是大家的良师,更是大家一生的伙伴。
  扎哈在世期间种下的森林将继续生长。无论未来如何,她以最自然的方式创作的景色将一直植根并回归于万物的本源。她的力量和天赋早已跨越了一切边界;她所做的一切证明她并不是那个周而复始却碌碌无为的西西弗斯。
  我猜想,只有天上所有的行星都排列起来的时候,才能成就这样一位伟大艺术家的诞生。扎哈的精彩的一生与其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确切地说,是另辟蹊径成为了自成一派的伟人。扎哈·哈迪德,我会永远爱你。我永远想念你。
10#
 大卫 发表于: 2016-5-12 14:31:03|只看该作者

扎哈·哈迪德回顾展将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期间举办


  1985年,扎哈·哈迪德为改造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画的一张构想图
  5月28日,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拉开帷幕。今年双年展的重磅项目包括3月底去世的知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回顾展。这是扎哈去世后首个关于她的展览。
  展览将于5月26日至11月27日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同期举办,地点位于卡瓦利·弗兰凯蒂宫,将对扎哈35年的建筑师生涯作一个整体的回顾,从早期未曾实现的项目到代表作,也有未竟之作。
  展览由历史悠久的、致力于推广玻璃制作艺术的Berengo基金会赞助。去年10月,Berengo基金会的主席Jane Rushton在伦敦与扎哈会面,双方首次沟通了合作意向。原本的展览构想是做一个更多关注建筑设计中的新科技和计算机设计方法的主题展,但扎哈突然去世后,她的工作室决定将展览扩展为一次回顾展。除了建筑作品外,展览还将包括扎哈的3D打印物件、照片、视频和绘画等。
  此前,扎哈曾于2006年和2015年分别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举办回顾展。
源自:artspy艺术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大卫 发表于: 2016-4-13 08:31:00|只看该作者

扎哈·哈迪德:只有未来才能评判她


  广州大剧院宛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外形奇特,复杂多变,充满奇思妙想。

  上海凌空SOHO是扎哈·哈迪德在上海的首个建筑设计作品。
  陈诗悦
  不久前,知名英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美国迈阿密的一家医院因心脏突发疾病去世。这位近10年来在各大地标性建筑的竞赛中几乎无可匹敌的女建筑师,留下了400多人的事务所和上百个未完成的项目,溘然离开。
  生前,她因脾气暴躁被人称为“女魔头”,也因设计华丽酷炫被人诟病“形式大于内容”,然而她的早逝,却仿佛点燃人们长期未得宣泄的一把火,将所有的溢美之词扔向她。如何评价这位被称为“只有未来才能评判她”却又收获最多商业成功的建筑师?扎哈的成功究竟是一场可以被写入教科书的经典案例还是绝不可复制的孤傲存在?她对形式的极致探索究竟有其背后的理念支撑,还是说诚如一些人批评的那样,只有一副空洞的好皮囊?

是消费时代的快餐,还是对后现代美学的对抗?
  在扎哈去世后,人们用“巨星陨落”“划时代的建筑师”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她,一片赞美声中,《城市中国》创刊主编、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姜珺在《周末画报》上发表的一段评论性文字就显得“格格不入”,但与前几年人们对于扎哈“形式大于内容”的批评不谋而合。他这样写道:“在扎哈的作品中很难看到那种与这个时代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相应的辨证性……扎哈的反叛与她的导师库哈斯还有相当距离──现代城市之复合内容,她是个偏才而不是天才更不是通才,她的作品更像一道入口刺激而缺乏回味的快餐,她也正因此成为了我们消费的宠儿。”
  对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上海西岸双年展的策展人李翔宁表示了赞同。他认为,谈到扎哈的建筑创作只能提她的形式美,很难说出更多思想性的东西。在他看来,建筑师分为两种,其一是专注于对于不同时代问题回应的,因此他们的设计不纠结于形式,而在解决不同的问题,应对不同城市环境提出不同策略。其二则如扎哈,更多的坚持体现在形式上。前者如勒柯布西耶和库哈斯,他们对于不论是工业生产的系统、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还是当下时代由数量累计造成质变的某些现象,在作品中都有哲学性的反应,而这一方面扎哈的作品呈现较少。
  对库哈斯和扎哈这对“亦师亦友”的伙伴的评价,在建筑评论家、策展人方振宁看来则是另外一幅景象,他认为,这两位疯狂的当代建筑师只是行走的道路不同,其实殊途同归。库哈斯关心城市、理论、历史,设计只是其中一面。而扎哈对历史和城市的关注是融合在她的建筑中,她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设计。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高下优劣之分。青年建筑师黄元炤也同意这种观点,库哈斯从城市、都市甚至建筑策略去切入到建筑的关系,而扎哈则是直接从单体建筑入手,两人手法不同,但精神的倾向性应该是同一个方向。
  “我们评价扎哈,应该回到那个时期,理解她对当时建筑界的冲击。之后的设计她延续了自己的长处──将空间展现出丰盈的流动力和悸动的生命力。”黄元炤认为,扎哈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是对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一种对抗,同时也瓦解了传统建筑中与自然对立的状态。

与环境相融合是不是伪命题?
  扎哈有一句名言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果你的周围都是垃圾,你也要和垃圾相融合吗?”这句桀骜不驯的反击,回应的恰恰是扎哈在国内的许多项目所受到的批评:体量过大、造型突兀、与环境不相融合。而这一批评在扎哈赢得东京新国立体育馆项目时在日本发酵到了最高潮。
  撇开东京的复杂性不谈,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快速崛起的大国形象为扎哈提供了创作的舞台,广州歌剧院、望京SOHO、银河SOHO,都算得上是当代非常大体量的建筑物。与之相对的,“中国沦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田”的舆论也由此而来。
  在这一点上,不少学者站在为扎哈辩护的立场上。方振宁认为,中国建筑界对她的批评声不断的原因有二:第一,扎哈的建筑风格落地中国,与周围缺少官能性和时尚感的建筑相比,就显得非常突兀,让很多人感到不适;第二,中国的有些项目品质和完成度非常差,比如广州歌剧院,在施工和材料上都没有实现扎哈原来的想法,原本的金属表皮被石材所取代,流畅的曲线就无法实现,近看十分粗糙,这些都不是扎哈设计上的问题,是中国的施工技术和品质达不到建筑师要求的地步。而她的另一些建筑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完成度都非常好。方振宁举例罗马21世纪国立当代艺术馆,“从围栏到景观到公共空间中的座椅,都形成一种强烈的势,这个我在其他建筑师的设计中从未见过。”
  这样的言论难免有高高在上的精英主义之嫌,毕竟建筑不同于艺术和哲学的价值在于,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居住和活动的实际需求,那么作为建筑的使用者、观看者,普通人而非仅仅是学者,理应对其有评价的资格。
  不过,诚如李翔宁所指出的,融合和对立是相对的。当我们周围的95%都是平庸日常之外总也需要一些城市的点睛之笔──所谓的地标性建筑。很难想象所有的建筑都如同扎哈风格(当然这也不可能),这将是城市的灾难。但是诚如一个人一身素色,需要一件亮眼的珠宝来提升一下,扎哈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曲线”裹挟下的女建筑师
  不论生前还是死后,扎哈在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女建筑师”,各种荣誉桂冠层出不穷,但是“女性”这一限定始终不变。这一限定也许在其他领域显得不可理喻,但建筑行业一直都有这样持久而又突出的性别鸿沟。根据美国建筑学院上次的统计,在2013年,尽管建筑学院录取的学生中有一半是女生,最终只有18%的人得到注册建筑师的执照。如果去看看事务所中女性技术指导的比例,这个数字更是低到5%。
  2004年,扎哈成为第一位普利兹克奖的女得主。第二位得这个奖的女性,妹岛和世在6年后与她的搭档西泽立卫分享了这一荣誉。2015年,扎哈也成为首位获得RIBA金质奖章的女性。在受奖之前,扎哈曾评论说要在这样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立足是十分困难的。“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出色的女建筑师涌现出来,但这不代表这条路很轻松,有时候挑战十分巨大。”
  但恰恰是扎哈所立意为之奋斗和消除的性别歧视和女性身份,令她在这个男性主导的行业中独树一帜,锦上添花。李翔宁评价扎哈时就这样说道:“扎哈真正的革命性在于把建筑形式的可能性往外再拓展了一步,但是实际上弗兰克·盖里在她之前已经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了。而她的性别和阿拉伯身份才使她凸显出来。”而这一无意的“助力”,相信是扎哈本人即便坐享却并不乐意接受的。
  性别属性、文化身份、火暴脾气、标志曲线,这些标签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扎哈在建筑界、时尚圈乃至更广泛领域内的知名和成功,却也成为桎梏她的锁链。
  有人说,扎哈给了我们一张通往未来的通行证。我们姑且不把这个看做对一位先锋者的赞美,而是抱着中肯的态度,在研究她的作品、技术、动机和表现之后,再看看这个人的性格,也许5年、10年之后,她所期待的公平会来临,人们也会对她做出更加公允的评价。
源自:中国文化报
8#
 奥燕 发表于: 2016-4-5 17:31:01|只看该作者

扎哈·哈迪德:激进的建筑革命家还是资本的合谋人

源自:艺术国际网
  按:正如布鲁内莱斯基和柯布西耶,扎哈也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者,那就是相对于航海时代和航空时代的太空时代。不要被那些自以为现实与靠谱的批评骗了,也不要从自己有限的建筑智慧、可怜的建筑实践机会以及某种反权威的虚荣出发,来刻意表现你对“时髦货色”的不屑。其实扎哈已经不怎么时髦了,这倒是可以作为客观评价她的起点,既不跪舔,也不逆反式地否定。
  每个建筑师身上,始终都具有融合性与前瞻性两极,随两种成分的配比变化而时刻在两极之间移动。
  布鲁内莱斯基和柯布西耶在自己最具创造性的时期,都是前瞻性之王(但他们也从未忽视过融合性)。简单来说,布氏以焦点透视的发明构建了一整套古典建筑语汇,为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的漫长年代奠基。柯布则以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成为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知与使徒。

布鲁内莱斯基与其设计的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

柯布西耶与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布氏的基准是航海时代,尺度是地表;柯布的基准是航空时代,尺度是大气圈。要从这个角度才能真正理解扎哈·哈迪德的独特。
  不要被那些自以为现实与靠谱的批评骗了,也不要从自己有限的建筑智慧、可怜的建筑实践机会以及某种反权威的虚荣出发,来刻意表现你对“时髦货色”的不屑。
  其实扎哈已经不怎么时髦了,这倒是可以作为客观评价她的起点,既不跪舔,也不逆反式地否定。
  扎哈来自伊拉克,对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与绿洲有一种天然的感受力。她的建筑,不管造在哪里,都有这一份背书,即便立于美国或德国,都依然在与大沙漠对话──似乎那正是人类未来的主导景观。

扎哈·哈迪德与其设计的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有机的流动感与楔形锐角的穿刺感,这貌似两极的形式,在扎哈的作品里几乎是并重的。前者可能来自沙丘的流动性,后者我一直觉得是以沙漠眼镜蛇为灵感来源(扎哈的很多作品都在造型或动线的设计上隐含了蛇的意象,比如德国威尔城园艺展览馆、奥地利伯吉瑟尔山滑雪台、意大利阿夫拉戈拉高铁站、新加坡北部卫星城规划等)。

哈迪德设计的德国维特拉消防站
  前者的流动感代表了后现代“游牧”式的不确定性与适应性,后者的刺穿感则是以爆发性的能量穿透茫茫无边、笼盖四野的荒漠之意志──这荒漠既可以是自然景观,又可以是心理现实,或者说是人类精神惰性的隐喻。

哈迪德设计的罗马MAXXI博物馆内部
  正如布鲁内莱斯基和柯布西耶,扎哈也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者,那就是相对于航海时代和航空时代的太空时代。
  每一个时代,地图的构成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航海时代的那些中心城市,威尼斯、热那亚、泉州,到航空时代大都衰落了,少数衔接得好一点,再借助政治中心的功能,还能维持,比如伦敦、巴黎,但也比较挣扎。我们不妨打个赌,航空时代的超级“国际化大都市”,纽约、东京、上海,在即将到来的太空时代都将难以为继。
  新的中心地带,适应太空旅行的需要,将移到比现在空旷得多的地方,比如沙漠,比如草原。所以你试试设想一下,如果扎哈的建筑放到沙漠、草原或大海中,而不是东京那个逼仄之地,它将具有怎样的融合性?

哈迪德设计的北京银河SOHO
  扎哈的最大“错误”,可能就在于拒绝考虑完全融合于东京奥运主会场周边环境的方案。取代她的是隈研吾这样“无印良品”式的建筑师,更凸显了她在日本这个保守的国度所面对的非议。但是想一想可能东京有一天(或许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遥远)会变成马丘比丘,变成帕尔米拉,那么如果扎哈那备受岁月侵蚀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到时候依旧巍然矗立在废墟中,它是不是就成为吉萨的胡夫大金字塔那样伟大得近乎永恒的存在了呢?

哈迪德设计的新日本国家体育馆
  事实上,在扎哈眼中,超拥挤的东京,多如牛毛的建于日本经济腾飞和泡沫时代的平庸建筑物,或许已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荒漠了。就像保罗·安德鲁下在北京的那只巨蛋,糜集于长安街沿线的那些蠢笨的超级大方盒子们,有什么资格要求它“协调”呢?
  日本当然有不少超一流的建筑大师。坂本一成就非常厉害,他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建筑的融合性的、极其强调现实生活宜居性和可持续性的一极。扎哈在另一极,她的目光投向未来,具有对可能生活之广度的异乎寻常的敏感。她的超前会让人在惊叹中不适,但很可能这就是我们会走去的方向,不管你喜不喜欢。

坂本一成

坂本一成设计的河边住宅
  坂本不太向市场妥协,扎哈相反,对市场和资本的拥抱相当热烈。这有他们设计倾向不同的缘故,一个做更多个人化或小型的公共作品,另一个则以商业性和政府项目为主。但如果你往深处看,扎哈对于市场和资本的拥抱,就像她的老师库哈斯,无论如何是带有反讽性的:他们试图在市场内部,用真正原创性的力量,来对“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定律”发起挑战。

哈迪德设计的Blohm+Voss未来超级游艇
  这其实也是柯布的策略,是他被一部分人视作激进的建筑革命家,又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堕落为资本的走狗的原因。相比之下,坂本更信奉安静地在系统外,在边缘和缝隙中“农村包围城市”的持久战略。他们的区别,就像小川绅二与希区柯克。
  生活本身,也就在这两极的张力中移动。所以不必急吼吼地站队宣布自己的好恶,好像不这样就没文化。重要的始终是去感受其中的丰富性──从坂本到扎哈,这张连续光谱上,有多少具有创造性的事物可供我们享用不尽啊。要呼吸,深呼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大卫 发表于: 2016-4-1 09:31:01|只看该作者

建筑界女魔头扎哈·哈迪德逝世 享年65岁

源自:华西都市报

  据卫报消息,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去世,享年65岁。消息称,她是因心脏疾病于本周四(3月31日)在美国迈阿密一间医院去世。据称,在入院时,扎哈·哈迪德被诊断为支气管炎。
  【“建筑界女魔头”扎哈·哈迪德逝世】BBC消息,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迈阿密医院,享年65岁。2004年,扎哈成为首位获得普利策克建筑奖的女性建筑师。她设计了北京银河SOHO、萨拉戈萨 桥、伦敦水上运动中心、广州大剧院等备受瞩目的作品。图据三联生活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05:41,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