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42|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乡村·农业从海南民俗的变迁看军坡穿杖的演变

 [复制链接]
  穿杖海南这一活动有1500年历史了,是为了纪念冼夫人率领10万俚人平定海南的,因为到达的时间不同,所以军期时间是不同的。
  穿杖是村民们用一条手指般粗、几米长的“银针”,往脸颊一穿而过。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川剧名旦喻丽勋 美人图
4# 金佛山
 飞翔 发表于: 2014-4-11 08:45: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从海南民俗的变迁看军坡穿杖的演变

源自:福客网

一:民俗犹如一条流动的河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百姓对民俗都非常重视,所以一代一代把它传下去。
  民俗是一门民间的学问,专门指民间的生活习俗。它和官方的风是有区别的。西汉学者戴圣、戴德编著了《礼记》,书中认为,上行(即官方)谓之风,下行(即民间)谓之俗。民风和民俗不同,民风因为是官方倡导,有文字记载,而民俗,则从来没有过文字记载。
  但老传统民俗能够流传下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老百姓有着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万物有灵;二、民俗中的种种行为方式具有地方特色;三、这些行为方式是反复出现的,以致大家对此达到共识。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并且由于和时代紧密相连,民俗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存在着“变异性”的特点。可以说,民俗犹如一条流动的河,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
  三十年前的老百姓绝对想不到,电视上的一台联欢晚会能成为大年三十晚上最重要的守岁节目;三十年前的老百姓也绝对无法想像,举行婚礼的新娘子不穿红袄红裤,而是穿上了“不吉利”的一身白婚纱。


二:海南的“军坡穿杖”这条流动的河  
  流传于海南琼北的民间为纪念冼夫人的军坡活动已有1300年的历史。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我只取一瓢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变迁来说。
  军坡活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封建迷信被彻底摧毁了。人们谈虎色变,不敢提及,中断整整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才恢复的。
  军坡这民俗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随着改革开放迅速生长成为符合当今社会潮流的民俗,穿杖的原始意义已经从“装军”励志,战前总动员演变为今日的神灵附体。穿杖者俨然成为英雄豪杰,成为民众崇拜的偶像,甚至成为一条财路的通道。
  很震惊的看到,原本神奇的穿杖者从老神棍的角色迅速异化到青少年身上,不得不令人陷入惶恐和疼惜。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痕,而其背后,社会的变迁,人文的演进,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军坡穿杖这条流动的河啊,是不是已经浑浊不清?摄影天地首版哲断的一幅照片《当年杖上没老毛》引发了深思。我们借用一下许多摄影师的照片来看看近几年的变迁。


三:民俗的变化从娱神到娱人的渐变
  社会不断进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一些传统民俗便有了新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从娱神到娱人的一个渐变过程。例如清明节,以前这个节日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娱神(即祭祖),活着的人到死者的坟前尽孝,上坟,烧纸钱给那个世界的人花,还要带工具修墓,加高坟头;二是娱人,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趁着到野外、山上上坟的机会踏青、放风筝,尽情地玩上一天。现在,娱神方面的内容正在淡化,由于怕上坟烧纸会引起山林火灾,许多人现在选择了鲜花祭祀;坟也不再是土堆的,公墓里的坟都是水泥、大理石的,也就不用每年修了。淡化娱神的同时,娱人方面得到加强,清明节出游的人越来越多,出游的地方也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清明节完全变成了“春游节”。


四:军坡穿杖这个民俗也渐渐的从娱神到娱人上来
  军坡活动起源于祭奠人民心目中的巾帼英雄冼夫人,各村庄以传说洗夫太夫人出征到本村的日子为军坡节日
  历经1300年的演变,军坡成为村民中比春节更隆重的家族聚会祭祖的重大节日,外出的后代们不但拖儿带女回到老家,还呼朋唤友带回来尊贵的客人,军坡娱神的初衷在岁月的流失中渐渐成为娱人的节日。家族里胡吃海喝的农村家宴就是例证。军坡上兴高采烈的人山人海就是例证。穿杖者年龄越来越小,性别从男性到女性的变化就是例证。最明显的渐变就是那些杖上穿着敬仰者敬献的人民币就是例证。
  据说军坡这项民俗正在申办世界非物质遗产,这也是时代赋予的一项变革。
  民俗研究专家说: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军坡民俗变迁从最初的表现形式传统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这就是今天我们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民俗变异的过程不得不认可的实质。
  远古那轰隆隆的战鼓声和那铿锵有力的战前动员令渐渐的淹没在茫茫军坡中。
  本文引用资料:《民俗的变迁》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戴景琥主编《义马民俗志》陶立璠《民俗学概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hongshan 发表于: 2010-8-12 22:36:15|只看该作者
海南愚昧落后的习俗很真不少,目前看来,海南要建设国际岛是一个遥远的梦。
2# 四姑娘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4-17 20:49:42|只看该作者

海南风俗文化:穿仗

──几十人穿在一根仗 海南"纯爷们穿仗"
  穿杖是在海南民俗活动中一种形式 穿杖者用拇指粗的钢筋或银釺将自己的腮穿通,还有人会刺穿喉咙皮部位 ,多者几十人穿在一根釺上 。说不清楚,这是表演 ,还是一种祭祀 反正“够爷们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6:14,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