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245|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探讨研究《烬余录注》后记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慕陶 于 2011-3-8 12:47 编辑:

《烬余录注》后记

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受到了今人难以想象的灾难。从宏观上看,可以说是四川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浩劫。这场浩劫,不仅是四川一省的痛史,亦是中华民族甚至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之一。《烬余录》就是记载明末清初张献忠起义军在巴蜀地区活动情况及这场浩劫的亲历记。作者张烺(1627—1715),明清之际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四川省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系清代贤相张鹏翮之父、大诗人张问陶(号船山)之天祖。

康熙五十二年(1713)四月,康熙帝问尚书张鹏翮:“明末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惨,四川人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张鹏翮奏:“无有记其事者。”上曰:“尔父今年八十有七,以张献忠入川时计,约已十七八岁,必有确然见闻之处,尔问明缮折进呈。” 又谕大学士等曰:“明末去今,为时尚不甚远。……此等载入史书,甚有关系,必得其实方善。”

这一史料说明:长期战乱使四川近于毁灭,已造成历史“断代”。康熙帝懂得“以史为鉴”,非常重视明亡教训和古今少有的四川这段大动荡历史,他说应将这段历史“载入史书”。康熙五十四年(1715),按康熙旨意,张烺撰写成《烬余录》一书,由张鹏翮缮疏上闻。必得其实”地详尽记录明末清初四川大毁灭历史真相的书──《烬余录》,终于问世了

烬余录》自录其生平,起于明天启七年(1627),止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记载了明末清初80余年见闻,对张献忠据蜀记载甚详,可与其他乱世亲历者之著述,如简阳傅迪吉《五马先生纪年》、法国古洛东《圣教入川记》、广安欧阳直《蜀乱》、吴江沈荀蔚《蜀难叙略》、新繁费密《荒书》、丹棱彭遵泗《蜀碧》等书媲美。《烬余录》属第一手资料,是最可信、最珍贵的“三亲”资料,对研究明史、清史、中国战争史、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中国农民起义、四川地方史、“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和张献忠起义等,均极有价值。

明末清初这段岁月,是四川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时代,是有史以来四川最黑暗、最混沌的时期,天府之国基本被毁灭了。当然,把四川人口灭绝责任,全加罪于张献忠一人身上是不公正的;但张献忠对四川造成毁灭性大破坏,也是难以否认的历史事实。马克思1862年在《中国纪事》一文中评论太平天国洪秀全等人暴虐作法时说:“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张献忠的大西国在只有“破坏”、没有“建设”方面,远比太平天国为甚。连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中也曾批判过张献忠是“专在‘为杀人而杀人’”,鲁迅说:“那时我还是满洲治下的一个拖着辫子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但已经看过记载张献忠怎样屠杀蜀人的《蜀碧》,痛恨着这‘流贼’的凶残。”

鲁迅还说《蜀碧》“是讲张献忠祸蜀的书,其实是不但四川人,而是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

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入川,九月成都沦陷,张献忠称帝,随即在成都平原拉开了一幕四川有史以来最残酷的大屠杀。张献忠不但杀官绅,也杀士民。古蜀以来四川三千年文明史跌入最黑暗的年代。顺治二年(1645)十月,张献忠部屠遂宁,城中居民,无一存者。张氏一宅,百余人遇害,惟独张烺因事出城,屠刀下虎口余生,幸免于难。如今就谱问籍,川人十之八九不是土著,大多是外省移民的后裔,笔者祖先亦是清代康熙年间从湖北迁入四川蓬溪的。我常设想,假若张献忠把张烺杀害,那么,清代就不会出现名相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了,清史亦将因此而减少一段辉煌!

正如郑光路先生在《张献忠剿四川真相》一书中所说:“湖广填四川”的成果不应该当成颂歌唱,“湖广填四川”的成果只是先民尸骸上的花朵。如果没有明末清初那场大浩劫,今天的四川会更美好。当我们赞美康乾盛世和“湖广填四川”的成就时,应更多地反思产生那场大浩劫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教训,这才是一种对待历史的严肃态度。《烬余录》就为我们进行深刻反思提供了一部生动的教材。

三百年来,《烬余录》一书,一直没有单行刻本问世,更无注本,流传匪广,影响到人们对它的阅读与研究。有鉴于此,我们以民国十三年(1924)《遂宁张氏族谱》卷四收录之《烬余录》为底本,加以点校、注释,并于书后附录了清代礼部尚书陈诜、状元王敬铭、武英殿大学熊锡履等人撰写的有关张烺及其夫人景氏之碑传资料,知人论世,对人们阅读该书颇有助益。对于张献忠这一人物,众说纷纭,有人说:“张献忠是杀人不眨眼的大恶魔”;“是个神经病式的变态杀人狂”;“是对四川大破坏的杀人恶魔、历史罪人” ;“献贼乃中华民族第一大罪人。”有人说:“张献忠是从未乱杀人的农民起义领袖!”胡昭曦《张献忠屠蜀考辨》、王纲《清代四川史》、戴逸《清史》等,睁眼说瞎话,称张献忠部为英勇抗清的义师。为了读者了解其人,特附录了今人的两篇文章,以供大家参考。《烬余录》撰于清初,不少观点与今不合,但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应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整理古籍、注释古文,是一项艰苦之事,亦甚见学力。《烬余录》未经前贤及今人整理注释,没有研究成果可借鉴,有不少问题是无法靠工具书解决的,这种开生荒的工作,尤其难。《烬余录》注释虽已完成,但我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呈现给读者的作品还很粗糙,谬误难免。不过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它毕竟为《烬余录》研究抛出了一块砖,希望就此能引出更多更好的著述来。

本书编辑出版,得到了著名历史学家郑光路先生作序;得到了四川省蓬溪县政协领导、蓬溪县家谱收藏研究中心各位研究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朋友的关心相助,谨志于此,以矢弗忘。挂漏之处,尚祈郢政。

胡传淮

二○一○年十一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慕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慕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非遗画忆”亮相云南美术馆 只有谁欠谁
2# 四姑娘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1-3-7 18:58:4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1-3-9 17:00:21|只看该作者
拜读胡传淮先生《烬余录注》感怀(二首)

赖显贵

实录篇篇记载详,让人读罢泪盈眶。

全川百姓遭屠戮,阖户黎民受祸殃。

四百年前残杀案,于今始得曝真光。

烺公余录传淮注,宇宙长留一瓣香。

张门世代尽贤良,孝悌传家有义方。

治国能臣鹏翮相,齐家士子问陶郎。

诗歌辞赋满天下,书法文章冠梓邦。

著作辉煌留后世,至今巴蜀溢余香。
4# 金佛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1-3-23 18:53:27|只看该作者
《烬余录注》出版

《烬余录》,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看的书;《烬余录注》,2010年1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受到了今人难以想象的灾难。从宏观上看,可以说是四川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浩劫。《烬余录》就是记载明末清初张献忠起义军在巴蜀地区活动情况及这场浩劫的亲历记。撰者张烺(1627—1715),清代四川遂宁黑柏沟(今遂宁市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清初宰相张鹏翮之父。

康熙五十二年(1713)四月,康熙帝问尚书张鹏翮:“明末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惨,四川人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张鹏翮奏:“无有记其事者。”上曰:“尔父今年八十有七,以张献忠入川时计,约已十七八岁,必有确然见闻之处,尔问明缮折进呈。”康熙五十四年(1715),按康熙旨意,张烺撰写成《烬余录》一书,由张鹏翮缮疏上闻。详尽记录明末清初四川大毁灭历史真相的史书──《烬余录》,终于问世了。

《烬余录》自录张烺之生平,起于明天启七年(1627),止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记载了明清之际80余年见闻,对张献忠据蜀记载甚详,是最可信、最珍贵的“三亲”史料,对研究明史、清史、中国战争史、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中国农民起义、四川地方史、“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和张献忠起义等,均极有价值。

近三百年来,《烬余录》一书一直没有单行刻本问世,更无注本,流传匪广,影响到人们对它的阅读与研究。有鉴于此,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胡传淮先生以清光绪九年(1883)《遂宁张氏家乘》卷四收录之《烬余录》为底本,加以点校、注释,并于书后附录了清代礼部尚书陈诜、状元王敬铭、武英殿大学士熊赐履等人撰写的有关张烺及其夫人景氏之碑传资料,知人论世,对人们阅读该书颇有助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1-3-23 18:56:41|只看该作者
6# 青城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1-5-10 13:36:32|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慕陶 于 2014-2-23 21:16 编辑:

清代文华殿

《烬余录注》封面.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2 22:06,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