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红英|查看: 56040|回复: 90
[项目

“雪龙2”返回,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完成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红英 发表于: 2017-9-24 02:35:00|显示全部楼层|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项目“雪龙2”返回,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完成

 [复制链接]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交付使用。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2019年10月24日,雪龙2号首次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11月5日21时15分,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的“雪龙2”号接受塔斯马尼亚州州长威尔·霍奇曼赠送礼物。2019年11月30日,被评为第二届优秀海洋工程。
  2020年4月23日,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雪龙2号船已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7月15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1月10日,“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执行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任务。
  2021年5月7日,“雪龙2”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央首次发文肯定企业家精神 宗庆后等浙商怎么看? 我国探索工业电商发展新模式新机制
#
 兰草卡吉 发表于: 2019-12-27 08:14: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雪龙2”号在南极“捕获”一批珍贵鱼类样品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雪龙2”号在南极“捕获”一批珍贵鱼类样品 来源:参考消息网

12月26日,科考队员在“雪龙2”号船尾回收鱼类拖网(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26日电(记者:刘诗平)“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6日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完成了最新一次中水层鱼类拖网取样,科考队员从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南极鱼类样品。
  南大洋低温寒冷、高营养盐、低叶绿素等特殊环境,造就了这里生物组成和食物网结构的特殊性。本次科考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宇航员海开展鱼类调查。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当天下午,几名科考队员在相对较好的海况下进行了拖网取样。本次拖网共获得6种60尾鱼和一些其他海洋动物样品,是本次科考中获得鱼类样品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次。
  “在南极获取鱼类样品较难,每一条都弥足珍贵,有其特殊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意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洁说,“雪龙2”号到达宇航员海作业现场较早,靠近大陆架部分的海域被密集浮冰覆盖,无法作业取样,目前下网的海域海水均在三四千米深,因此获得的鱼类样品有限。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南极鱼类在南大洋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浅表水层到几千米深的水层均有分布。它们的食物来源以磷虾和藻类为主,其本身也是企鹅和海豹等大型动物的食物。
  据科考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叶振江介绍,宇航员海是国际上科学认知相对缺乏的海域。以前对这个海域较大型的鱼类调查,是国外一个考察队在2006年2月至3月进行的,也是目前公开所见唯一一次大型鱼类调查,深度是200米以浅,60个站位125网共获得332尾鱼类样品。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我们目前拖了8网,其中有效的7网共获得137尾鱼类样品,调查水层深入到了1000米左右,对结果比较满意,希望接下来的几次拖网取样有更好的收获。”叶振江说。
  图集

12月26日,科考队员在“雪龙2”号船尾回收鱼类拖网(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26日电(记者:刘诗平)“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6日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完成了最新一次中水层鱼类拖网取样,科考队员从接近1100米深的水域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南极鱼类样品。
  南大洋低温寒冷、高营养盐、低叶绿素等特殊环境,造就了这里生物组成和食物网结构的特殊性。本次科考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宇航员海开展鱼类调查。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当天下午,几名科考队员在相对较好的海况下进行了拖网取样。本次拖网共获得6种60尾鱼和一些其他海洋动物样品,是本次科考中获得鱼类样品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次。
  “在南极获取鱼类样品较难,每一条都弥足珍贵,有其特殊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意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洁说,“雪龙2”号到达宇航员海作业现场较早,靠近大陆架部分的海域被密集浮冰覆盖,无法作业取样,目前下网的海域海水均在三四千米深,因此获得的鱼类样品有限。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南极鱼类在南大洋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浅表水层到几千米深的水层均有分布。它们的食物来源以磷虾和藻类为主,其本身也是企鹅和海豹等大型动物的食物。
  据科考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叶振江介绍,宇航员海是国际上科学认知相对缺乏的海域。以前对这个海域较大型的鱼类调查,是国外一个考察队在2006年2月至3月进行的,也是目前公开所见唯一一次大型鱼类调查,深度是200米以浅,60个站位125网共获得332尾鱼类样品。

科考队员在宇航员海获取的部分鱼类样品(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我们目前拖了8网,其中有效的7网共获得137尾鱼类样品,调查水层深入到了1000米左右,对结果比较满意,希望接下来的几次拖网取样有更好的收获。”叶振江说。
  图集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3 02:40,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