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72|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普通人“敬礼娃娃”震后十年:拒拍电影广告 军人梦不变

 [复制链接]
身高1米7今年读初一 四川“敬礼娃娃”已成翩翩少年
源自:成都商报
郎铮爱好体育运动,平时经常和父亲一起打篮球

杨卫华与郎铮
  ___满目疮痍已重回葱绿;悲伤哀恸化作生的动力。
  ___当年,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感动和激励着成千上万人收起悲伤,重建家园。
  ___10年里,这些闪亮的名字,已化为一个共同的符号,成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一部分。
  ___他们的经历就是我们的经历,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成长,他们的收获就是我们的收获
  他们的意志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地震时那么多人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我也不能因为一次的成绩下滑而沮丧。”──郎铮
  在郎铮的父母看来,他们希望郎铮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
  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
  并不因为“敬礼娃娃”的身份而特殊。
  现在,他们的想法正在慢慢实现,郎铮正在健康快乐地成长!

★ 人物介绍
“敬礼娃娃”郎铮

  5·12大地震发生后,每一个震撼人心的抢险救灾画面感动着众人。其中,有一张令许多人心灵受到冲击:2008年5月12日,在北川灾区一片四周仍在冒烟的废墟上,一个左臂受伤的幼童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八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
  这个“敬礼娃娃”让无数人希望沸腾,而他只是个3岁的孩子,名叫郎铮,当时是北川县曲山幼儿园的小朋友。人们为小郎铮得到及时救治感到欣慰,小郎铮的敬礼之举也成为百折不挠之精神的影像写照。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锦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锦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锦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锦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锦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锦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即日起 四川企业简易注销限制条件放宽 废水中“揩油” 西南科大获国际发明展金奖
2# 四姑娘山
 楼主|锦泉 发表于: 2018-4-17 08:24: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成长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
  3岁的小朗铮被从北川县曲山幼儿园废墟中救出。当时,他抬起右手,向抬着担架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个礼,这一动作感动了无数人。
  2008年5月17日
  郎铮被转到四川绵阳市404医院。
  2008年5月21日
  郎铮接受手术切除左手部分坏死的小指、无名指,手术顺利。
  2008年5月23日
  由于还需要后期治疗,郎铮被转送至西安唐都医院接受治疗。
  2008年7月27日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伤势基本治愈的“敬礼娃娃”郎铮出院了。
  2009年4月25日
  郎铮到重庆,与救命恩人解放军叔叔们相聚。
  2013年5月9日
  5·12大地震纪念馆开馆,郎铮在其母亲的陪伴下来到现场。
  2015年2月14日
  郎铮前往医院,看望已经病重的“敬礼娃娃”拍摄者杨卫华。
  2015年2月28日
  郎铮和父母一行来到殡仪馆,悼念去世的杨卫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锦泉 发表于: 2018-4-17 08:24:01|只看该作者
他有一个梦想
“希望进入军营锻炼自己”

  “这10年,地震带给他的心理阴影在减弱,以前每逢下雨吹风或天黑他都会害怕,把大人紧紧抱住,现在他基本克服了这种恐惧。芦山地震时,他还参与了学校和北川组织的捐款活动,已经不再害怕提到地震这件事了。”郎铮的妈妈吴晓红说。
  其实,十年来,媒体一直在关注郎铮,但他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己特殊,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很好,没有被“敬礼娃娃”的光环所笼罩,他的父母以及外公外婆,同样对他是严格要求。
  “都说隔代亲隔代亲,我和郎铮确实很亲,这么多年都是我在绵阳带他,但我也要打他,主要就是他学习成绩不好时。”郎铮的外婆吴志琼笑着说,“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孩子。”
  在郎铮的父母看来,他们希望郎铮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不因为“敬礼娃娃”的身份而特殊。现在,他们的想法正在慢慢实现,郎铮正在慢慢健康快乐地成长!
  曾经媒体采访时,都曾问到郎铮的梦想是做什么?他曾经回答过想当解放军、想当警察、想当科学家。当这次记者再次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仍称自己希望进入军营锻炼自己,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锻炼军人的品质。
  整个采访过程,郎铮始终面带笑容。郎铮说,笑容可以让人忘却烦恼,使人心情愉悦,更能让自己笑对生活。
  “杨伯伯,我来看您了……”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前夕,郎铮来到绵州公墓内,为“敬礼娃娃”拍摄者杨卫华扫墓。
  地震十年,郎铮已从当初的三岁小男孩,成长为13岁的初一少年,现在身高170厘米的他,活泼而开朗。十年前,地震让郎铮拥有了“敬礼娃娃”的光环,十年后,郎铮没有生活在这样的光环下,而是学会了感恩和坚强!
4# 金佛山
 楼主|锦泉 发表于: 2018-4-17 08:24:01|只看该作者
念旧人
杨伯伯在“18墓区18号”

  3月31日早上9时许,绵阳下着大雨。绵州公墓外,成都商报记者见到郎铮时,他已从当年的“婴儿肥”小孩,变成了一位翩翩少年。虽然身材比较瘦,但身高已经达到170厘米。
  “你记得在哪个地方吗?”郎铮的爸爸郎洪东问。“18墓区18号。”郎铮马上就回答出来。郎洪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郎铮现在读初一,一般只有星期六有时间,他们早在一周前就商定好,当天去给杨卫华扫墓。
  5·12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北川的一片废墟上,一群解放军战士用简易担架抬出一名三岁小孩,刚从废墟中重生的小孩忍痛举起右手,给叔叔们敬了一个标准的礼。这幅感动无数人、让无数人希望沸腾的照片,拍摄者正是当时《绵阳晚报》的记者杨卫华。2015年2月26日,杨卫华不幸因肝癌离世。
  雨越下越大,郎铮手捧着鲜花,头戴着衣服上的帽子,他把一家人携带的唯一一把雨伞,让给了自己的妈妈,然后他快步向前走去。来到杨卫华的墓前,郎铮一边摆放鲜花,一边说道:“杨伯伯,我来看您了!”
  郎铮和杨卫华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照片主角和拍摄者的关系,他们早已经成为了一家人。郎洪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地震后,杨卫华不仅在学习生活上帮助郎铮,更是把郎铮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对于郎铮,杨卫华是他的“杨伯伯”,杨卫华去世时,他哭成了泪人。后来每年清明节前,郎铮都会和父母一起前去扫墓,春节时也会去公墓看望。
  不仅对杨卫华心存感恩,对于曾经救他的解放军叔叔以及医院的医护人员,郎铮也时刻心存感恩。每逢节假日,郎铮会给曾经帮助他的解放军叔叔和医护人员发短信慰问,还会打电话、发短信聊聊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去年,郎铮和父母还到过一次西安,前往了当初做手术的医院。
  “感恩,是我们所有遭受地震灾难的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两个字。”郎铮说。

不服输
成绩在全年级前几十名

  地震时,郎铮仅仅只有3岁,那时的他天真无邪。在随后十年的学习生活中,他学会了坚强,更从众多关心他、爱他的人中学到了感恩。
  当天扫完墓后,郎洪东和妻子吴晓红带着郎铮到商场买一双运动鞋,等两天又要足球比赛了。这两天,他的左脚因为上体育课时有点扭伤,但星期四学校的足球比赛,他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我喜欢足球,以前小学时还是学校足球队的,当时脚只是有一些痛,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一点小伤,就影响球队的比赛。”郎铮说。
  不仅如此,在学习中,郎铮坚强的性格,让他不落下风,还学会了自己进行心理调节。从学前班开始,郎铮就在绵阳东辰学校读书,小学时读东辰小学部,初中时仍在东辰就读。由于郎铮的父母都在北川上班,现在他由外公外婆照看,家里离学校只有3分钟路程,每天早上自己去学校,晚上由外婆接回家。
  郎洪东介绍,小升初时,郎铮是以前100名的成绩进入了初中。但是,进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试,郎铮在全年级2500多人中仅考了500多名,在班上更是倒数十余名。那几天,郎铮比较消沉,但郎洪东和妻子吴晓红并没有责怪他,更多的是安慰。
  “后来经过总结,可能是还不习惯,现在成绩在全年级前几十名。”郎铮说,地震时那么多人都坚强地挺了过来,自己也不能因为一次的学习成绩下滑而变得沮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锦泉 发表于: 2018-4-17 08:24:01|只看该作者
兴趣广
1分钟不到,拼完整个魔方

  在和郎铮坐在客厅交流时,他手上拿着一个魔方在把玩。记者打乱了整个魔方,想考验一下郎铮。不过,仅仅50余秒,他就将整个魔方还原。
  “6年级开始耍魔方,当时是通过《最强大脑》栏目开始,现在非常喜欢这个节目,每期都要看,但我跟里面的嘉宾还相差甚远。”郎铮笑着说。
  郎铮的家中,有一个专门属于他的书房,紧靠着他卧室的窗户。书房的书架上,摆放着《军徽闪耀》《二十四史》《水浒传》《狼图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唐诗三百首》等中外古今书籍。
  “我非常喜欢看书,最喜欢的是名人传记,现在看了毛泽东、刘伯温等名人传记,也喜欢军事战争的书籍,以及历史。”郎铮说,平时他都是自己在网上买书,有自己喜欢的,也有老师推荐的。
  看书已成为郎铮的乐趣,而锻炼也是他的必修课之一,他的家中,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器材。书架上,挂着十余块冠军、亚军奖牌,有足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等。
  郎洪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是一名警察,平时特别爱锻炼身体,最喜欢的是打篮球。每个星期五放学后,他都会带着郎铮,在小区的篮球场进行一番较量。
  “他身体很好,虽然看起比较瘦弱,但身高已经达到170厘米,近三年来几乎每年长10厘米。”郎洪东说,郎铮自己也很喜欢锻炼,参加了很多足球、乒乓球的比赛。

新闻回顾
敬礼娃娃与“敬礼娃娃”拍摄者的动人缘分

  2015年2月26日15时许,《绵阳晚报》视觉总监杨卫华因患肝癌在绵阳中心医院去世,享年51岁。在杨卫华数十年的摄影记者生涯中,最为人熟知的经历,是2008年5·12大地震中,他拍摄了“敬礼娃娃”郎铮,感动中国。
  同事张登军回忆,拍摄了“敬礼娃娃”郎铮后,杨卫华曾获得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纪实类金奖,稿酬加奖金共10万元。拿到这笔奖金后,杨卫华全部捐给了当时正在重建中的北川。
  2015年2月14日上午10时许,郎洪东和妻子、儿子赶到绵阳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住院部看望患肝癌的杨卫华。“他拉着郎铮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儿子也乖巧地偎依在他身边,他用略带嘶哑的声音询问郎铮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清楚地记得郎铮还有八年多就读大学了。”郎洪东说,杨卫华告诉他,他已安排好郎铮今后读书的事了,初中、高中都在东辰学校读,并且要上一所好大学,选择一个好专业,并委托了他的朋友今后帮忙照顾。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杨伯伯!”2015年2月26日下午,10岁的郎铮从爸爸口中得知杨卫华去世,顿时流下了眼泪,扑倒在家中沙发上,用被子蒙住头,默默哭泣。
  从拍摄《敬礼娃娃》起,杨卫华就和郎铮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郎铮上一年级时,杨哥也一起送孩子到学校。郎铮参加少先队,第一次戴红领巾,第一次升旗,杨哥都在现场见证,并用相机记录下了点点滴滴。”郎洪东说,郎铮也很黏他,也喜欢和他玩耍,因为两家人的房子就在一个小区,一有空,郎铮就会跑到他家去玩。
  “郎铮喊杨哥‘杨伯伯’,杨哥有时喊郎铮名字,有时直接喊‘儿子’。七年来,我们不仅是朋友,更是亲人般的感情。”郎洪东说。
⊙记者:汤小均

  图据受访者
6# 青城山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4-20 19:01:03|只看该作者

“敬礼娃娃”震后十年:拒拍电影广告 军人梦不变

源自:重庆晚报
原文标题:慢新闻 | 震后10年:“敬礼娃娃”初长成 少年,你不再害怕雨天

事件回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汶川县东北方向的北川县处于地震断裂带交汇处,应力最大,导致北川成为这场地震中受灾最重的县。
  5月13日早晨7时左右,北川县曲山幼儿园废墟中,传来小孩时断时续的哭声,被掩埋长达20小时的小男孩,所幸被解放军战士救出。他躺在一块小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一边说着“谢谢叔叔”,一边举高稚嫩的右手,向8位战士敬礼,记者用相机记下这一幕。
  照片公布后,小男孩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被人们称呼为“敬礼娃娃”,温家宝总理多次前往医院看望他,称赞他坚强、勇敢。这个小男孩,名叫郎铮。地震那年,3岁。
  5·12大地震发生后,造成北川县许多家庭支离破碎,郎铮三口之家的完整,无疑是万幸中的万幸。
  震后10年,从3岁到13岁,郎铮去哪了?确切地说,从幼年到少年,郎铮跟着家人前后搬了4次家,而今,大部分时间留在绵阳市上学。大地震所带来不安情绪,以及宝贝儿子的失而复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这个家庭,珍惜一家团聚,珍惜眼下生活。
  那么,那毁灭性的一瞬,还在他心里留下阴霾吗?4月14日,周六,在绵阳市科创园区阳光清华小区门口,见证郎铮长大的小区保安唐叔,激动地说:“放心,这孩子没辜负关心他的人,我想他是挺过来了。”
  震后10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忘的都忘了,不能忘的永远忘不掉。
  曾经的“敬礼娃娃”,如今的小小少年,会有哪些变化呢?

小男子汉,向往光明
  从北川新县城乘车去绵阳市,有50余分钟车程,每逢周末,父亲郎洪东、母亲吴晓红总会抽时间陪儿子,这是震后对儿子的承诺。
  郎铮今年13岁了,正读初一。小学起,就在北川外求学,或许为了给郎铮好的教育,或许为了让他远离地震的阴影。
  4月14日下午,我们见到了郎铮。郎铮绵阳的家,每间房都能照进阳光,他会把玩具车整齐排列在客厅茶几,把喜欢的全家福挂在墙上,他常常坐在阳台看书,特别喜欢家里有花,窗户常开。他记得,地震那天,天灰蒙蒙的,昏昏暗暗,还夹杂着点点小雨,他被埋在板下很久很久,忽然见到了光明。所以,他向往光明。
  实际上,光明来临之前,这孩子心里已蒙上一层阴影,那便是对雨天的恐惧。
  吴晓红是从废墟里面爬出来的,作为大人,她尝过死里逃生的滋味,震后的郎铮才3岁,极度惧怕黑暗,她感同身受。郎铮很长一段时间害怕独处,需要开灯睡觉,时常在梦中惊醒,甚至上厕所也要拉着大人的手。每到这种时候,吴晓红会严肃地看着儿子说:“记住,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
  伴随郎铮长大的小学班主任谢静,至今记得孩子的异常表现。开学第一天,郎铮瘦瘦小小,缺乏安全感的小眼神,直直看着她。后来每到下雨天,郎铮害怕出教室门,躲在人群堆,甚至害怕窗外任何风吹草动,表情非常难受。
  既然这孩子这么怕雨天,谢静就偏在这种天气,带他去操场转圈,偏要培养他战胜恐惧的能力。她抱着他,告诉他,相信雨过天晴的事实。
  而这些年,外婆吴志琼没离开孙子半步,她不提倡溺爱,甚至严管郎铮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比如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回家打的士、坐轿车,吴志琼就要郎铮跟着她走路、坐公交。
  谢静陪伴郎铮成长6年,她发现,这孩子到了叛逆的年纪,竟然不叛逆,并且极为孝顺,给外婆端水洗脚,给外公捶腿捶背,给父母拿拖鞋、倒水……
  我们问郎铮:“还怕雨天吗?”
  郎铮摸摸头说:“长大了还怕什么。”
  或许,苦难真的是最好的老师。

残缺,用奔跑来填满
  如果你的印象,还停在小圆脸郎铮,那么该刷新认识了。少年郎铮帅小伙一枚,瓜子脸、高鼻梁,嘴角微微上扬,1米7的个子。
  郎铮在地震中所受的磨难,除了心理,还有身体上的。
  震后,3岁郎铮左上臂肱骨上三分之一骨折、桡神经损伤,进行了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在骨科专家会诊帮助下,郎铮手术成功,克氏针被取出。如今左手活动功能正常,没有留下后遗症,做俯卧撑完全不成问题。但郎铮左手部分坏死的小指、无名指被切除。
  那天下午,郎铮坐在床上,抱着篮球耍个不停,转球、握球、拍球,看不出异样。突然,他伸出手。
  “姐姐你看看,我没事了。”这并不妨碍他喜欢篮球,郎铮说,他在班级篮球队的角色是大前锋。
  书桌上,挂着十几块金、银牌,是他搏回来的荣誉。除篮球外,他痴迷足球、乒乓球、跆拳道。小学3年级,校运会800米赛道上,郎铮打破了校纪录。
  据说,在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小学一部、初中部,郎铮算是校园体育明星,甚至低年级学妹学弟每次遇见他,都会拥上去把他围住。
  或许,郎铮是在运动项目中找到自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舒缓方式。他敬畏运动精神,就像敬畏他的偶像NBA明星汤普森、球星贝克汉姆、世界乒乓球冠军张继科一样。
  “垮下来的时候,我在老县城50公里外的派出所抢灾,没保护好他。”其实,郎铮的父亲郎洪东,曾试想过多种方法,设法去引导儿子正视残缺。说太多道理,怕适得其反,过分照顾,又怕造成依赖。最终,采取最朴素、最直白的方法,陪儿子练球、跑步,去弥补一个父亲的歉疚。
  好在,我们所感受到的郎铮,成长状态好,运动架势猛,甚至把自己的警察爸爸当较量对手。既然残缺,就用奔跑来填满,是郎铮选择的自愈方式。
  郎洪东认为,儿子是对的,既然走过了死亡,就要好好活着。

关于敬礼,他的新认识
  人们给予他“敬礼娃娃”的称呼,就像一道充满爱的光环,震后,跟着郎铮如影随形。
  郎铮深知,唯有好好学习,才不辜负关心他的人。
  教过郎铮的老师都说,这孩子成绩拔尖,年级前茅,学习能力强,尤其作文写得不错。当过班长、班长助理、篮球队长,他的奥数、英语奖状,以及好学生奖状已经厚厚一叠,就堆在他的书桌旁。
  我们想看奖状,郎铮不情愿,他意思是:路遥知马力,以后真正出了成绩再看吧。
  这孩子比许多同龄人多出一份沉着,细心观察,给他一个魔方,随手打乱,1分钟内,他不急不躁,迅速还原。他有原则性,不玩手机,不沉迷游戏,不乱花钱。书架上、阳台角落里、床边,上百本阅读书都是他挑的,几乎全是军事战争、历史、文学类书籍。
  《二十四史》、《军徽闪耀》、《水浒传》、《狼图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唐诗三百首》……毛泽东、苏东坡等名人传记,都列在他的阅读目录。
  “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但凡谁提到敬礼,郎铮都会这样说。敬礼这两字提多了,郎铮还会捂着脸,显得有些羞赧。
  实际上,从两岁起,父亲就教他敬礼。郎铮记得,主动敬礼有三次,第一次,是获救时向解放军战士行礼;第二次,是向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敬礼;第三次,是向给他做手术的医生敬礼。
  “有一段时间,不管谁见到我,都让我敬礼。”郎铮说,好累。
  因为敬礼被人熟知的郎铮,这些年,迎来了诸多拍电影和广告的机会,郎铮和家人都拒绝了。郎铮知道,他还小,不是出名的时候,更不是赚钱的时候。父母、老师希望他靠学习成才,而不是被媒体捧红,那样早晚会摔下来。
  看得出来,少年郎铮,逐渐意识到了敬礼的庄严和严谨。而今,他在用努力成长的方式“敬礼”。

10年了,一个不变的梦
  前不久,郎铮突然向父亲提起,要找10年前救他的解放军战士。他在作业本上,写了一段话:
  “2008年5月13日上午,被埋了20小时的我,忽然见到了光明,还有你们探出的脸,模糊却又温馨。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却在救出我后,抹抹汗,马不停蹄地去拯救另外的生命。而我,只能用一个微不足道的敬礼,来表达我对你们的敬意。我被你们救出的第一句话竟是,我的鞋去哪了,想来真是可笑,如果当时,能问问你们的名字该多好。眨眼间,以前吵着要鞋子的3岁小男孩,已经成为13岁的少年,我已经迎来了忙碌的初中生活,家人们很健康,很和睦,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多想再与你们见一面,哪怕一分钟,一秒钟,解放军叔叔,你们在哪……”
  很快,寻找恩人的消息发出,郎铮一家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线索,陆续找到了3位照片中的战士──陈德永、李帅、赵兴满。他们都已退伍,有的当了公务员,有的做个体生意。这么多年没见,郎铮和叔叔们电话里亲切得很。
  寻找仍在继续。
  还记得10年前,3岁的郎铮对照顾他的解放军医护人员说:“我要当警察,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10年后,郎铮的梦变了吗?郎铮说,没变。长大后,他希望进入军营,锻炼身体,磨练一个军人的品质。
  一个孩子有多少个10年,最值得拥有的礼物,不就是勇气和自信吗?郎铮做到了。
源自: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 首席记者:李琅 文 记者:任君 图/视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18:07,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