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28|回复: 0

[其他这位美女青年科学家火了!师从施一公 又拿了个大奖

 [复制链接]
源自:新华社
  《科学》杂志和SciLifeLab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揭晓,清华大学博士后万蕊雪成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这是在中国本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首获该奖。她师从施一公,还要从一通电话说起……
  青年科学家!厉害了,这位清华姑娘!
  据@清华大学消息,11月23日,《科学》杂志和SciLifeLab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揭晓,清华大学博士后万蕊雪因其在剪接体三维结构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当选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
  这是在中国本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首获该奖。
  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是一项全球范围的奖项,由Science/AAAS、SciLifeLab及4所著名高校共同发起。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从来自全世界的申报者中遴选出4位在各自领域最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
  万蕊雪的获奖短文“A key component of gene expression,revealed-High resolution microscopy sheds light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spliceosome”也于11月23日同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网友点赞:真的女神!
  @vivid熏弟:今年3月份我们班主任就和我们放了一个清华大学年度人物颁奖视频看到了这位小姐姐!当时就觉得真的女神!!
  @熊猫文静又美丽:巾帼不让须眉,偶像[太开心][太开心]
  @3127wo:想成为这样的姑娘
  @浮灯远山:她好优秀啊
  @阿写要努力冲吖:需要上热搜的应该是这种女神

  七篇Science+两篇Cell!
  她是非常耀眼的学术新星
  据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ICSB)官方平台介绍,这是清华校友第四次获得该奖↓↓↓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1级的时松海和1996级的颜宁曾于2001年和2005年分别因其博士期间的研究获得该奖的前身“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Award)全球大奖和北美地区奖,他们两位现在都是生命科学领域内的著名教授。而2013年第一届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中,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2级的洪暐哲(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也因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获奖。

  万蕊雪是近两年来清华大学非常耀眼的学术新星,主要专注于酵母剪接体的三维结构与分子机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相关领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发表于Science,两篇发表于Cell)。
  2016年,还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万蕊雪曾入选中国科协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成为全国5名入选者中唯一的在读博士研究生。
  她也曾获得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等奖项。
  师从施一公,从一通电话开始
  有一次,家里亲人患病,万蕊雪听说基因工程可能会是未来解决这些疾病的方法,这更加坚定了她学习生物学的决心,希望能够做一个有用的人。
  带着对生物学「天马行空的幻想」,万蕊雪进入中山大学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热爱的动力支持着她,四年来脚踏实地,最终取得专业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
  娇小的万蕊雪说话温柔,笑容甜甜,虽然自称从小就有一些自卑,但谈起自己做科研的初心时却很坚定。而站在人生拐点需要做出选择时,她也表现得非常果敢且有主见,重新选择基础生物学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后来“斗胆”给施一公教授写信的故事更是对她不轻言放弃的最好证明。
  那时万蕊雪读大三,她了解到施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后,很想有机会去清华大学学习,于是她鼓起勇气给施老师写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到施老师的实验室去做毕业论文研究,“邮件发出去一个星期之后,一直没有回音,我就想着这事儿可能黄了,但是我还是坚持又发了一封邮件,想着要是再没有消息就算了。
  谁知道那之后有一天突然接到了一个北京打来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说:‘我是施一公,我看到你发的邮件了,欢迎你到我们实验室来。’当时接到这个电话我太兴奋了,高兴得在家蹦了一天。”
  万蕊雪就这样怀揣着惊喜和忐忑走进了清华大学施一公老师实验室,并如愿以偿地留了下来攻读博士。最初,万蕊雪很担心自己不够好,总怕自己犯错,幸好有非常耐心的师姐周丽君手把手地教她做实验,而施老师在开组会时,也总是会鼓励低年级的学生加入课题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她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人人走路都带风的繁忙实验室里,竟然有如此好的气氛,这让她紧张的心慢慢得到了放松。
  另一方面,她也发现施老师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除了很注重学生的科研技术培养外,还非常看重对博士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博士二年级的时候,万蕊雪被施老师委以重任,开始和同学一起向结构生物学领域最难的课题之一剪接体“发起进攻”,“我当时才二年级,不知道是什么让施老师如此相信我,交给我了这么重要的课题,但这份信任对我有很大的鼓励,让我能够放开胆子去做”。
  万蕊雪所从事的正是剪接体结构的研究,在施老师的安排下,她承担起酵母剪接体课题组的剪接体提纯的工作,简单来说,她要打响的是解析酵母剪接体的第一战:为解析结构提供优质的剪接体样品。这是非常基础但又至关重要的工作,然而当时实验室在这方面还没有丰富的经验,一切都需要万蕊雪自己找到突破点。
  尽管她很忐忑,但她那股子不服输的个性让她再一次铆足了劲,“我去读了很多文献。想了很多大胆的实验方向,然后一个一个方向去排除,最后我决定提取内源剪接体,这个方法不算新,但我们实验室当时没有人做过。于是我四方打听,最后找到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一个实验室在给内源蛋白加标签方面有很多经验,便去跟他们学习技术”。
  之后,她连续几个星期,往返于清华大学和昌平,到实验室去学习构建酵母菌株的方法。实验的步骤很快就学了,但当自己去做的时候,其实每一步都失败过。面对失败,万蕊雪越挫越勇,绝不陷入失败的情绪,而是不停地去找人咨询,不停地寻找解决的办法,每解决一个问题,她都积极地再迎接下一个问题,“我是一个不怕输的人,遇到瓶颈不会轻言放弃,而且那种每解决一个问题所获得的满足感,会促进我继续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在“亢奋的”状态下,万蕊雪终于成功掌握了完美的提取内源剪接体的方法,并成功地提取到剪接体样品,当在冷冻电镜下看到清晰的剪接体结构时,她异常激动,“当时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提取的样品品质就很好,第一个酵母剪接体的结构看到后,我们后面做的事情相对来说就水到渠成了”。
  2015年8月21日,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在线同时发表两篇论文──《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剪接体的高分辨率结构,这个研究组的闫创业、杭婧和万蕊雪三位都非常年轻,而万蕊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当时才24岁。对于这个研究成果,200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评价道:“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被等待解析结构的超大复合体,而这一等待实在已经太久了”。
  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收集电镜数据时,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和收集效率,课题组几个同学决定24小时轮班,万蕊雪主动承担了半夜的工作,每3小时仅有5分钟的电镜相机校正时间可以上洗手间。
  故事之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他时候,万蕊雪每天还是会在实验室待到晚上,从未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负担。
  科研之外最爱吃,凭毅力曾3个月减掉20斤
  每当说到万蕊雪,可能许多人对她的印象都是学霸,那科研之外的她是什么样子呢?
  “我超爱吃,不管是什么好像都爱吃”,说起美食,万蕊雪像说起科研一样两眼放光,“我只要听说哪里开了什么好吃的店,就很想去尝一尝”。
  因为爱吃,万蕊雪说自己从小就胖,去年7月她突然觉得自己太胖了,于是开始努力减肥,定期跑步,管住嘴,她凭着毅力3个月就减掉了20斤,“减肥以后真的像发现了新大陆”,说起减肥的成果,万蕊雪笑得非常开心,“不过,科研之外我还是最爱吃,运动嘛,感觉需要一口气才能坚持”。
  就像科研一样,万蕊雪的减肥大计也经过了各个阶段。
  “我没事就翻翻微博、微信朋友圈,看网上的减肥攻略。虽然也曾对代餐粉、节食减肥动过心,但后来发现还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比较靠谱。”
  她通常选择出去聚餐而不是逛街,“因为逛街之后很容易会继续吃”。

  谈及“未来比较长远的打算”,她说,“我还是想一直做科研,剪接体的主要结构虽然都已经被我们捕获了,但越做发现谜团就越多,所以我现在就是单纯地想把剪接体的课题继续做下去;之后,我想成为PI用更多手段从不同侧面揭示RNA剪接的奥秘,以及探寻这个过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谁说的等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谁说的等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人类历史要改写?一文看清“基因编辑婴儿”背后真相 消息人士:基因编辑婴儿研究人员从南方科大停薪留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5:27,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