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1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学者陈晓明推新作称部分教科书文学史“干巴巴”

 [复制链接]
陈晓明
  近日,知名学者、评论家陈晓明新著《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二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3日下午,陈晓明在北京举办“新媒体时代文学写作与批评”讲座,详述出书缘起。谈到该书出版过程中的多次修正经历,陈晓明说,写完一本这样的著作好像“死了一次”一样,但最终功夫没有白费,“我愿意像修订人生去修订一本书。”

新作以论带史:应建立当代文学的微观历史
  在新书中,陈晓明叙述了自1942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主导潮流的形成及变革历程,以现代性视角贯穿整个文学史考察,形成了独特的以史带论风格。这本书的出版源自学者温儒敏编纂一套中国文学史相关书籍的想法,陈晓明受邀撰写其中一本。最初,陈晓明并没有同意,因为他的一本书正处在收尾阶段,同时处理两册书,可能会有难度。大约在2003年的时候,陈晓明发现自己的讲课提纲结合学生笔记的材料被传到网上,虽然收费但仍然具有较高点击率,便决定干脆写一本。
  虽然这本书只写了几年,但内里沉淀了陈晓明历年来的学术积累。陈晓明毫不讳言的指出,现在大家读到的多数教科书的文学史都是干巴巴的,仅罗列作家作品和内容主题,没有故事叙述,也缺乏文学文本自身可以“活”起来的东西,因此,在新书中,陈晓明为涉及的每一个作家生平、代表作均作出注解,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也统统标注日期。
  “在中国,80年代和90年代认为好的文学类型并不完全相同,对其评价也会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比如1942年前后解放区的文艺与相关讲话实际构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文学的范式。”基于这个原因,陈晓明说,处理文学史要尽量反映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要建立当代文学的微观历史。”

论网络文学:阅读经典才有生产力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兴盛带动一股网络文学的热潮。作为知名批评家,陈晓明也注意到这种情况。他认为,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如何阅读经典、保持对文学的感受和态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曾有人说经典阅读会消亡,但在这个时代恰恰需要对文学与文化有清醒坚定的认识。”陈晓明说,写一本书不仅仅是混饭吃,也要对人类生存以及今天的文化危机存有认识和体会。
  当天沙龙嘉宾、作家李洱对此也十分赞同。他认为,网络的确对写作影响很大,中国的网络文学现象也具有一定特性,但目前反映大众传媒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小说不多、当代生活给我们的新启示还没有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对应的展示形式,当代作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欠缺。”
  “大众媒体对生活的渗透会让我们去反省文学艺术到底要给这个时代遗留什么东西。”陈晓明分析,关于网络文学还要多方面的看,这样新兴的文学样式瓦解了传统书写方式,但正如李洱所说,没有读网络文学成为网络作家,“只有阅读经典才有生产力,所以经典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泸州迎来入汛最大洪峰 长沱两江全线首次停航 《西游记》将被拍成美剧细看日版与韩版"西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01:48,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