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4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8年博物馆守夜人一夜要走两三万步

 [复制链接]
源自:扬子晚报
原文标题:博物馆“守夜人”一夜要走两三万步

  记者与乔志泉、马西翔体验博物馆守夜的工作。新华报业视觉中心 见习记者:陈俨 摄
  南京夫子庙的贡院街热闹了几百年,很少有人见过它人迹罕至的样子。但对于贡院街上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夜间保安们来说,安静的贡院街、空空荡荡的博物馆……这些一般人见不到的场景,他们却习以为常。科举博物馆是南京闭馆最晚的博物馆,即使在冬季也要到晚上9点才停止售票。除了严寒,这些博物馆的“守夜人”们,还要背负别样的艰辛。实习生 张刘刚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可
  夫子庙“入睡”、博物馆清场,“家当”全托付他们
  12月11日晚上9点,南京室外气温已低至零下,夫子庙景区里的游人还未散去。在科举博物馆,32岁的乔志泉和29岁的马西翔正换上大衣、棉服,准备开始10多个小时的夜班。
  他们两人是科举博物馆固定的夜间保安搭档,和另一组交替上夜班。夏季科举博物馆晚上9点半停止售票,冬季9点停止售票,在此之后夜间保安要协助博物馆其他工作人员,对全馆进行清场,确保没有任何一名游客滞留其中。清场完成后,整座博物馆就只留下两名夜间保安和监控室一名工作人员。“目前博物馆安装了240个监控系统,覆盖整座博物馆每一个角落。”科举博物馆副馆长毛勇说。
  在清场时,乔志泉和马西翔中的一人还要站在龙门牌坊下的售票口,对前来咨询的市民、游客做好解释。“这个季节晚上近11点,贡院街上就没人了,沿街店铺也都关门、关灯,安静昏暗的步行街和白天是截然相反的状态,整个夫子庙就像是睡着了。”乔志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比较喜欢安静,虽然大冬天站在外面不动,很快身上就凉透了,但空旷的贡院街反而别是一番风景,自己也“乐在其中”。
  值班一夜微信步数有两三万步,牢牢“霸榜”
  科举博物馆是一座建在地下20多米深的博物馆,从地表到最深的地下负4层是通透的。冬季夜间博物馆闭馆,空调等设施关闭,场馆内外几乎一样寒冷。
  乔志泉与马西翔在馆内巡查,一人一把手电筒,巡查的程序非常严格。“首先要进入办公室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博物馆文物展柜夜间恒温恒湿;依次关闭电梯和部分展厅照明设备,开启地灯;检查展厅内是否存在漏水状况。”乔志泉介绍,作为科举博物馆的一部分,地面上的碑刻、号舍以及省级文保单位明代建筑明远楼,也是要重点关注的。“特别是在大风天,要确保明远楼的窗户都关严实了。”
  夜间保安们每2个小时就要把所有环节巡查一遍,到次日早晨8点半下班,一夜下来要跑三四趟。让马西翔“得意”的是,每每他的微信好友们早上才起床时,他的微信步数已经有两三万步,牢牢“霸占”在首位。
  夜间博物馆真有“奇妙事”,坐在暗处的“慈禧”很“吓人”
  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故事就是以一名博物馆夜间保安在闭馆后的遭遇展开的。科举博物馆闭馆后虽没有电影中那么“魔幻”,却也不乏“奇妙”。
  乔志泉告诉记者,夜间的博物馆除了文物展柜有恒温恒湿的要求,其他区域光源基本关闭,仅保留地灯。记者与两名保安走在空荡、昏暗的博物馆中,不时也有脊背发凉的感觉。“其实只要一个多月,就对这里每个角度都烂熟于心了,而且两个人做伴可以‘壮胆’。”乔志泉说。
  到了负二层介绍科举制度衰亡的部分,主要以场景还原、历史人物蜡像及其他展品来讲述。刚走进这一区域,就看见真人比例的“慈禧”蜡像身着宫廷服饰端坐在黑暗处,剪影格外醒目。在科举博物馆的其他区域也都有不少人物蜡像、雕塑,经过这几处时,乔志泉、马西翔熟练地向记者介绍着,唯独经过“慈禧”的蜡像时,两人没多看一眼,就低头走了。
  记者手记
  他们“苦中作乐”的精神让我感到温暖
  采访中,夜班与寒冷的辛苦无需再言,让我感受最深的倒是他们对于职业的态度。乔志泉说,夜里夫子庙静悄悄的样子,他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马西翔觉得自己每天的步数都能在微信里领先就有很大成就感──辛苦与付出是任何职业的主题,但科举博物馆两位“守夜人”苦中作乐的精神,展现了他们面对辛苦的态度,也是这次采访他们带给我的一份温暖。张可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镜花水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镜花水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镜花水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镜花水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镜花水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镜花水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农民盖房挖出文物 初步鉴定系李世民陪葬墓碑底座 章宏伟:有多少文物流落海外 我们一件一件查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7:56,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