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47|回复: 8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何晓 发表于: 2004-9-28 10:47:4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再支持一贴──最新发的

 [复制链接]
[原创]观鹿山的戏楼

何晓/文 曹先生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儿子今天要回来。

吃了午饭,他眯起眼睛在竹板凉椅上躺了一会儿,才和老伴相互搀扶着出了家门。他走着,一会儿想该给戏楼写幅啥对联,一会儿又想自己的心思该咋告诉儿子──因为儿子在电话里说,算算往来的路程,他最多只能在家呆三个小时,就必须赶回去开个常委会,那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将要决定很多人的前途,包括他自己的前途。

曹先生一时还真不晓得,咋样才能在短短的三个小时里,让儿子明白自己回乡三十年悟出的为官经验。

从观鹿山下,慢悠悠地走到山腰的古戏楼,要不了半个小时。观鹿山离古城有百多里,整座山上也只有近百户人家,看似一个平常的川北小山村,却因为这座古戏楼成了方圆几百里的人都羡慕的好地方。

古戏楼是干隆年间搭建的,在观鹿山腰,已经很旧了,雕花和匾联都没有了,但还结实得很。楼阁一样的戏台,台面离地二米,前面有个大坝,有戏看的时候,要自己抬凳子来,坐在坝坝里看。戏开演了,大家都想看清楚些,前面的把脖子伸得老长,后面的就只好蹲在凳子上、站在凳子上,即使同样是坐着、蹲着或是站着,因为凳子的高矮不同、人的高矮不同,仍然不是你把我遮了,就是我把他挡了,推推搡搡的,台下的声音比台上的声音还大。村里几百年的习俗,谁家有了大事情,都要去古城请个戏班子。戏班子来了,临村临乡临县的人,就会打起灯笼火把地往戏楼面前聚,那个时候,是观鹿山最荣耀的时候。

今天,请了戏班子来朝贺曹先生七十大寿的,是观鹿山的村民。

村民们能把曹家族谱背得清清爽爽,却惟独说不明白曹先生年轻时到底当过多大的官。曹先生十七岁离家外出求学的时候,堂上双亲都还健在;四十岁回观鹿山的时候,身边却只有一个文静的女人和一个与他齐肩高的儿子。全村的人都是同祖同宗的,并不计较他在外面做过什么,但却对他的不孝耿耿于怀,带他们去上坟、帮他们修葺祖屋的时候,都不大和他们一家说话。慢慢的,时间长了,村里人常看到曹先生父子在山上慢慢地走,隐隐地听到他们说的是老祖先人的事情,态度便悄悄发生了变化,老远见他们走过,也停下手里的活计,弯腰叫“先生”。逢年过节的时候,村子里有人家想贴对联,还会买了红纸去曹家拜望,一般也是曹先生撰联、他的儿子书写。曹家的儿子不光字写得好,学问也好,恢复高考第一年,就去了北京,再没回来。

早几年,只晓得曹家的儿子在读书。猛地有一天,人们在报纸上看到了他,名字很熟悉,眉目也和曹老先生一模一样。没多久,开来了一支部队,修通了从古城到观鹿山的柏油马路,接通了电线、电话线,于是,人们又常在电视里看到他。曹先生却还是跟往常一样,喜欢和老伴一起,在戏楼上坐着,看日出日落。

曹家的儿子一次也没有回来过,但关于他起起落落的传闻却越来越多,曹先生的白头发在这些传闻中,也眼见着一天比一天多。村子里的其他老人过寿诞,都有小辈远远近近地回来,请个戏班子在古戏楼上唱几出。每当这样的时候,曹先生都站在所有人的后面,任谁也把他请不到前排去。村里的人看不过去,便商量着也给曹先生请个戏班子。另外,戏楼好歹也是个文物,正可以趁这个机会请曹先生撰写一幅对联。

曹先生和老伴来的时候,大坝子里已经站满了四邻八村的乡亲。大家看见他们,忙让开一条路,请他们到前面去坐。但曹先生执意要坐在最后。大家没有办法,只得去学堂里搬了几张课桌和几条长椅子,放在大坝边上。人们刚刚坐定,锣鼓正要开场,从乡村公路上急速开来了三部小车。 曹先生看到儿子下了车,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坐到自己身边,喊了声妈,喊了声爸。戏开演了。曹老先生眼睛盯着戏台,余光却一直在儿子身上。自从儿子离开观鹿山,他和老伴只去看过儿子三次,一次是儿子结婚、还有一次是孙子出生,第三次是五年前他的老上级、儿子的老岳父突然病逝。转眼,儿子也有四十岁了,自己就是在这个年龄回观鹿山来的吧?世事真是难料啊!曹先生耳朵里听的是川戏锣鼓,眼睛里却满是看戏的人。在这个坝子里,要想把戏看得清楚一点,不想点办法还真不行啊!曹先生看着、想着,突然明白了这戏楼的对联该咋写。

戏演完了,观众逐渐散开了,村里的老人们拿了宣纸和笔墨过来,请曹家父子一定要像二十多年前一样,写一幅对联。儿子已经自信地开始调墨了,曹先生转过头望着刚才还熙熙攘攘现在却空空荡荡的戏楼和大坝,一字一顿地说:“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他说完了,再看儿子时,发现儿子的手悬着,半天落不下去。

发《重庆日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何晓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何晓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何晓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何晓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何晓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何晓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嗅着文化的芳香前行 中秋情怀
2# 四姑娘山
 安蓉 发表于: 2004-9-28 10:55:3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再支持一贴──最新发的

唉,有点感动,老实说。画龙点睛处乃那对联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朱晓剑 发表于: 2004-9-28 11:25:28|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学习
4# 金佛山
 楼主|何晓 发表于: 2004-9-29 15:26:20|只看该作者
安妹妹是读懂了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安蓉 发表于: 2004-9-29 19:14:47|只看该作者
哓哓,呵呵,说这些。

偶们是心灵相通撒。
6# 青城山
 楼主|何晓 发表于: 2004-9-29 19:42:56|只看该作者
硬是、硬是啊!

去看看南充我给妹妹的回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月冷花飞 发表于: 2004-9-29 23:02:15|只看该作者
:“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深刻啊 读懂了与用心领悟了有什么区别呢?

当“儿子的手悬着,半天落不下去”,他是读懂了;也许手半天没放下去,正是在用心的领悟吧??
8#
 黄刚 发表于: 2004-10-1 20:53:49|只看该作者
问好何晓,写的很塌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茅寮 发表于: 2004-10-1 21:03:29|只看该作者
文笔简洁,不错。放故事版较合适。

《菜根谈》里那付对子寓意深刻,但若能挖掘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就更好了。

我乱说了,掌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08:04, Processed in 1.450802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