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34|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沈秀涛 发表于: 2004-10-14 21:17:4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注意]周六去听听蒋蓝的讲座

 [复制链接]
10月16日

主题:《人与动物》

主讲:蒋蓝思想随笔作家、当代先锋诗人、编辑

讲题概要:在许多国家逐步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正在消失的生灵,并提出了“人文生物”的概念,展示了动植物与人类难以割裂的关系。那么,什么叫“人文生物”呢?“生物+人文+环保”大概就是这一概念最直白的阐释。生物并不能说话,即便它们拥有丰富的情感,也无法与人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人文生物”这一概念的出现,其实是人类自己赋予生物的。要有生物,不然就无以表达纯真和自然;但又不能仅有生物,一定要有人类的感情和关怀溶汇其中,在充满感情色彩的人类的感情的交会中,又传递着人类必须“珍爱生物、珍爱地球”这样一个环保主题。

时间:下午三点

地点:成都市图书馆二楼(市图书馆在四中对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沈秀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沈秀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沈秀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沈秀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沈秀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沈秀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关于新歌创作一事(残荷JJ请进) 鱼儿的无聊贴子!!!
2# 四姑娘山
 安蓉 发表于: 2004-10-14 21:23:1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收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程朝华 发表于: 2004-10-14 22:55:08|只看该作者
恩,可昔我这旮尕里的人无缘接受新的科技知识哟!这就是差异麻
4# 金佛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4-10-15 00:47:32|只看该作者
蒋蓝,也是「精品」版的版主,请大家有空去见识见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朱晓剑 发表于: 2004-10-15 10:04:53|只看该作者
在哲学和玄学中漫步摆在记者面前的是作家蒋蓝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两本新书《玄学兽》与《哲学兽》。漂亮的装帧,思想独到而大气、灵动而精怪的文体,又一次显示了作者试图修正我们惯常性思维的不懈努力,不愧为当代较为活跃的思想随笔作家。日前,记者试图对他的文本进行解读。思想随笔的时代记者:你的文字和思想扎实丰满,视界开阔,文章体现出一种令人顺从的暴力,阅读的快感和思想的冲击。无疑你是近年来年轻学者中不可忽视的一位。这次你出版的《哲学兽》和《玄学兽》是最好的例证。蒋蓝:事实上,我从事思想随笔写作有六七年时间了,由于我的言路与“主流语法”明显疏离,作品往往只开花不结果,类似暗生植物。从目前的思想随笔写作的分布现状来说,四川算是比较稀缺的省份。我现在的努力,不过是希望为这种格局的打破带来一些异质成分。记者:在当下的所谓思想随笔写作中,涌现了不少人物,你是怎样理解思想随笔这一写作的?蒋蓝:思想随笔本属散文,但当下汉语中的思想随笔定义却有些特异。那就是彰显自由思想,勇于介入现实,为思者提供一个平台,不仅对思想质量有较高要求,对文体也提出了较高的美学指数。国外就有不少现成的例子,如帕斯卡尔、薇依以及白银时代的大量随笔,思想与文体都达到了一个眩目的高度。但就国内而言,除李慎之、林贤治、摩罗等极少数作家以外,许多所谓的思想随笔不过是在对外域学术思想进行转手交易,而且混淆了思想与学术的分野,没有个人化的体悟和现实推演,从而使大量的思想随笔浮于表面。记者:是这样的,我注意到现在的一些作家写作跟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以前是诗人,怎么一下子就转到写思想随笔了呢?蒋蓝:呵呵,我以前写诗,现在也在写诗,只不过写的诗少了一些,每年只写一组诗,但力求能代表我这一年的最高水准。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所以读者看到我写的诗不多的缘故,但我还是众多诗人中继续写诗的人之一。至于转到思想随笔,也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现在的诗歌市场的萎缩,造成了一些诗人不得不改行的局面。我也是这样,为了生活嘛。因此,所谓求生性写作与意愿性写作的矛盾,我无力解决,只好分而治之。记者:有人在文章中提出,你和钟鸣、刘亮程、玄武、周涛堪称人文动物随笔领域的“五大杀手”,作为其中的一员,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蒋蓝:不大好比较吧,可能许多事情就是这样。钟鸣的动物充满了古怪而灵动的知识链接,刘亮程的动物将冷如黑铁的思考揉进了令人百感交集的乡村泥土,玄武的动物是令他迷醉的幻象在现实中找到通往生活深境的月台,周涛的动物体现了狂奔的热血里隐伏着的生命伟力。当然,还有张远山、方刚等等。而我的动物随笔则在审美向度上走到了某个“极端”,使我和别人笔下的动物保持着自己的特性。记者:诗人于坚曾经说,散文就是诗。你是怎样看的?蒋蓝:散文我一直在写。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就开始写。好像那个时代大家对散文不太注意。散文跟诗歌比起来,只是语言的速度不一样。其实不管什么,只要是好作品,它的内核必须是诗的。诗是语言和非语言的艺术中最高的东西,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诗。诗就是心。天地本来是没有心的,古人讲“为天地立心”,诗就是为天地所立的心。所以,我的随笔里有很多来自于诗体构造的句式。动物的灵迹和玄意记者:在你的散文新作里,有篇文章叫《文字虫及发声史》,用略微带点灵异的细节描写了一种以书籍为食的白色闪银光的小虫。殊不知你自己就是一只巨大的文字虫,不停地抖动着发达的锐利触须,蠕动于渊博的篇幅之间。蒋蓝:富兰克林于1780年买下了运到美国的第一个浴缸,他喜欢长时间浸泡在令身体温软的缸里思考和写作。席勒总是把腐烂的苹果藏在靠近腹部的抽屉里,需要获得强烈的灵感时,深深吸入苹果刺鼻的香气,然后再关上抽屉,让香气在脑海里经久萦绕。对于习惯在书堆中打发时光的我来说,书房便是浴缸,书籍便是苹果。浸染既久,浪漫而厚重的气韵自成格调,并随蓬勃的激情涌出倒影纷杂的出口。记者:大地是个大教堂,里面有无边的光,有万物奏响的圣洁和声,而所有的生灵都是保持着神秘关联的教徒,这种关联既是物理的,也是心灵的。蒋蓝:在《玄学兽》、《哲学兽》中,我主要从两个切入点深刻地描述了动物,一个切入点是“人文化的动物”,另一个切入点是“人内心的灵兽”,在人与动物的交叉处,大量生动的细节被打捞出来,汇聚于一个黄金般的中心,这些细节贯穿着由美学、文化学、历史学、神话学、文学糅合而成的“动物玄学”,体现出崭新的诗意和令人惊讶的情趣。我不一定完整传达出了这个感受,但确实向这个向度努力。记者:我注意到,在这些文字中,令你沉迷的不是动物惯常的日常生活,而是“它们在空气中燃烧的身体,在梦境边缘徘徊的脚步,以及投射在文字深处的脉动。它们带着自己的影响,在人类的思想中突现乌木一样的质地,高贵而独立,忘情而高蹈,让我们的思想与灵感获得了陡转和续接。”蒋蓝:我试图对动物进行一种全新的诠释。如在《猫论》中描写猫那幽玄的眼眸时,“猫既是空间的拾荒者,又是置身黑暗的贵族。近距离地观察猫眼,我们总能够在这一镜像里发现被妖魔化的世界以及周遭飞舞的丝线,它们像一对收集黑暗里纯粹物质的宝石,宝石里盛开着金玫瑰,以证明黑暗深处的威力和想象,并控制与现实的距离,使我们无法靠近。那是一种半透明物质,在蜜黄色、蜜褐色、黄绿之间摇摆不定,当眼睛旋转时,会呈现一条清晰的银白色条带,突然令我们感到心悸。它的表面有一层薄膜,光线融化在上面,就像摊开的金箔一样。它每一次眨动眼睛,就把金箔的反面转过身来,我们似乎能够目睹藏匿在光之下的元素和风情。在黑暗的环境中,猫眼睛成为唯一的动词,在它的命名之下,整个黑暗事物才具有了意义。当一只蚊子像往事一样飞过时,猫的瞳孔突然敞开,使我们得以目睹宝石的全部华贵纹理。”在写这样的文字时,我总有一些感动,就是因了这些感动才让我的文字得到“开光”。记者:给我的印象是,靠在历史黑白掺半的廊柱上,你用斑斓的修辞完成了这两本旁引博证的精心之作。几年前,我们在钟鸣令人耳目一新的怪书《畜界 人界》中看到过类似的写法,但是《玄学兽》、《哲学兽》更加精细,意象繁复,并富于精神性。蒋蓝:动物是有根性的,而这根性之须在思想的浓荫中难以被发现。无论是在我们的恍然大悟当中,还是在我们的熟视无睹里。而我不过是有意识地在玄学、哲学领域中漫步,留心过往的动物,以及它们投射在文字深处的脉动,让思想在与它们的相遇中突然闪光罢了。简介蒋蓝:诗人,思想随笔作家。1986年开始创作,2000年加盟古古图书工作室。已出版有《诗歌笔记》、《词锋片断》、《黑水晶法则》(思想随笔)、《赤脚从锋刃走过》、《正在消失的词语》、《正在消失的建筑》、《正在消失的职业》、《感动香烟》、《身体传奇》、《鞋的风化史》(文化专著,与加拿大南希博士合著)等二十几部个人著作。代表作有:组诗《酷刑及其他》、《经验十书》以及思想随笔《黑暗之书》等。在继续诗歌写作的同时,“以深入黑暗中心的思想随笔开启了诗性思想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为《成都晚报》副刊编辑。
  《玄学兽》《哲学兽》蒋蓝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6# 青城山
 林达月 发表于: 2004-10-15 15:24:42|只看该作者
《正在消失的建筑》能否介绍一下此作品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朱晓剑 发表于: 2004-10-16 11:59:10|只看该作者
自己去听就得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7:16,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