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91|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四川15个百万人口大县喊招工难 工人究竟去哪儿

 [复制链接]
源自: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制图/卢浩

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量连续3年高位稳定,“刘易斯拐点”出现
  编者语:工业企业用工情况,是观察经济运行态势乃至经济发展大势的风向标。
  2009年,我省农民工转移输出发生历史性转折──省内就业数量首次超过省外。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同比增长1.71%,而省外输出同比下降1.3%。但与这一趋势似乎相悖的是,省内不少企业大喊“招工难”,包括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人口大市和大县。“招工难”的背后,折射的是县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协同推进的难题。今日起,我们推出百万人口大县企业用工系列调查,从不同侧面展示招工困境,剖析具体原因,探讨解决办法,期待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维度的决策参考。敬请垂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染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染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巴中18岁留守少年砍死奶奶跳楼自杀续:无学籍信息 虚构三年高中生活 西昌12岁少年下河捞鞋被卷走 村民搜救5天无踪影
2# 四姑娘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4-8-29 06:5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四川日报讯(记者:熊筱伟 赵若言)“说是人口大县,咋就招不够人呢?”郑丽的办公桌边还贴着2011年的招工启事:女工,年龄18到35岁。“(条件)早就放宽了,现在平均三十七八岁。”这位眉山仁寿县光大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人事经理苦笑道,就这样,用工缺口仍有40人。
  郑丽的烦恼,在我省百万人口大县中普遍存在。记者日前对省内21个百万人口大县中的19个县(雁江区、武侯区因地处大城市市区,未列入)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15个县的企业上半年都存在常态化的用工缺口。中江县、三台县、宜宾县、岳池县表示总体“不差人”,但会出现季节性缺工。
  “就县域而言,百万人口大县招工本应有明显优势。”省人社厅农民工处负责人认为,在家门口就业,对大量本籍劳动力吸引力明显。近年我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百万人口大县2012年GDP同比增长13.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百万人口大县招工难,显示出我省县域经济的用工尴尬。”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正模认为,过去,我省县域内劳动力大量输出到省内外大中城市。要改变这一劳动力布局,用工需求巨大的县域面临着与之在待遇、环境等方面的明显差距。省社科院城镇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张鸣鸣据最近一项抽样调查的结果认为,收入或不再是主要矛盾。同一普通工种,在县城内外的收入差距只有两三百元,技工收入差距略大,但也在千元之内。
  来自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量连续3年高位稳定,“刘易斯拐点”(从劳动力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供给,未来将呈下降趋势。”郭正模认为,能否扭转县域经济用工劣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省现代城镇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新建制鞋产业园,四川人口第一大县安岳有机会有难题 8月19日,资阳市安岳县依旧闷热,但于再春的丝绸厂却很“冷”──偌大厂房里,近一半缫丝机闲置。“说是人口大县,最缺的还是人。”这位帛秦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感叹,目前工人约有80人,而用工缺口还有80人。
  彭潇逸厂里每位工人看管的细纱机数量,已从4台变成5台。“每个月都有几十人的缺口,好像永远补不齐。”这位汇聚源投资有限公司的人事负责人感叹。
  招工难,是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共同感受。记者调查发现,安岳现有轻纺类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存在用工缺口。
  目前,一个制鞋产业园正在安岳兴建,计划在8年内引入超过200家规模化制鞋企业及700家鞋材配套企业。身为全省户籍人口第一大县(省统计局2013年数据),新增900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胃口”能填饱吗?
⊙四川日报记者 熊筱伟 李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4-8-29 06:53:00|只看该作者
现在已缺工30万人的园区上哪招人
  技术含量低,单位产值占用的劳动力资源较多,缺工──在安岳县经信局副局长廖锦国看来,这是当地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共同特点。
  记者近日深入当地8家轻纺类企业调查,茂淇杰服装等3家企业停工,云华纺织等5家企业都存在常态化用工缺口。“很显然,安岳并不能给(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打包票’。”廖锦国坦言。
  去年9月,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在当地动工。其建设、运营方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招商部负责人黄亚丽介绍,项目将承接成渝制鞋产业转移,一期已签约企业逾100家,8年后三期全部建成,将解决30万人就业。
  去年,该县转移和输出农民工50.3万人,在省内就业劳动力总数也才21.28万人。
  “纺织和制鞋,都是轻纺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它们又去哪儿招人呢?”彭潇逸想不通。

“魅力”不够县域劳动密集型企业难招工
  在安岳,劳动力供给不是问题。根据该县就业局统计,去年该县转移、输出农民工中,约10万人进厂务工,主要去上海、深圳和浙江沿海各市。
  “周边的乐至等都是人口大县,也是我们潜在的劳动力来源。”该县经信局企业股股长袁德良说,考虑劳动力增长因素,招30万人回乡就业,并非不可能。
  在县域就业有6.28万人,有近2万人进了县内工厂。5家轻纺类企业用工需求总数,仅约2000人。
  显然,问题出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身上。
  收入低,是这类企业招工的第一个“软肋”。于再春坦言,若按一天8小时、一周6天上班,一线工平均计件收入仅约2000元,较安岳龙台发展区(即该县产业园)平均收入低200到400元,“利薄,工资开高了成本遭不住。”
  更高收入,只能来源于加班。云华纺织、汇聚源投资都执行“两班倒”──一天工作12个小时,“除了中午休息1个小时,其他时间基本上都站起。”彭潇逸说。
  “待遇相对低、工作强度大,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绕不开的问题。”袁德良认为,这也是目前县内轻纺类企业用工难的主要原因。
4# 金佛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4-8-29 06:53:00|只看该作者
发展制鞋产业安岳有自身优势
  2012年四季度,该县经信局就承接制鞋产业,曾进行数次调研,最终促成项目落地。当记者说起新产业该如何确保用工时,廖锦国不愿多言。但他强调,“纺织企业是自发形成,而制鞋则是政府布局。”
  这中间有何差别?在制鞋产业园相关负责人黄亚丽看来,是如何看待安岳县劳动力优势的问题──前者只看到当地人多,而后者则细分出所需劳工群,分析其供给情况,“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地理、历史原因,当地外出务工人员中,大量从事制鞋行业。目前仅成都、重庆两地,安岳籍制鞋工就有约7万人。而成渝两地都提出,将把制鞋产业转移迁出。距两市不远的安岳,自然成为本地人的第一选择。
  除潜在劳动力外,黄亚丽认为,安岳发展制鞋业的另一优势,在于可以大量聘用中老年人。黄亚丽介绍,绝大部分企业,将使用流水线而非手工生产,单个工序简单,“目前回乡的中老年人,就业相对困难,但在制鞋行业却是生力军。”
  目前留在安岳县内的劳动力约33.4万人,主要务农、打短工。该县就业局副局长康钦祥估计,其年龄多在45岁以上,“进厂总体上还是比种地挣钱。”
  记者随机电话采访了和园区签约的3家制鞋企业:好丽多、美丽点、超艺鞋材。其负责人均表示不担心用工问题。“从长期来看,劳动密集型企业要避免用工难,根本还是提高待遇和工作条件。”康钦祥说,政府将督促企业依法为农民工购买保险、改善环境。

[ 专家点评 ]
发展产业 人口大县要先自我“摸底”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正模

  安岳县的选择背后,是我省多数人口大县都面临的产业发展机遇──伴随经济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但就在这一承接转移过程中,不少县也存在盲目性:一味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很多企业到当地开了工,才知道招不到人。在劳动力大量输出的前提下,“人口大县”名头显然并不可恃。
  制定产业发展总体性规划时,地方政府应将其劳动力资源禀赋──年龄构成、外出务工薪资水平、所属行业等摸清,以此作为能否承接、承接哪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依据。而像安岳县,选择承接本籍劳动力就业集中的相关产业,是一条可供推广的捷径。
  [ 对话县长 ]
  劳动力回流速度将逐年增长


  :对未来县域内劳动力供给情况,您的判断是什么?
  安岳县县长邹明勇:安岳县劳动力回流速度,将逐年增长。为此,我县将继续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对安岳这个不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的人口大县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劳动力仍是发展的最大红利。


  :您如何看待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缺工问题?
  邹明勇:我对劳动力供给的判断前提,是建立在安岳能迅速弥补招商引资、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之上的。显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21:45,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