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99|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物·古迹巴县衙门将变身公园 它是宋明清时重庆母城中心

 [复制链接]
源自:重庆晨报
巴县衙门的地基之下,埋藏着南宋时期重庆城的行政和军事中心  U7429P1197DT20140907071856.jpg  保存到相册

  昔日的它,是这座城市的行政中心,大门紧闭,威严而立。如今的它,落寞的在一片瓦砾场上,形同一位迟暮的老人。

  它并不偏僻,就位于重庆城的中心,可如今已甚少有人知晓它曾经辉煌的千余年历史。

  昨天,在重庆文史专家们的口中,这座被大家惯称为“巴县衙门”的老衙署的辉煌,再现我们眼前──它在被毁与重建中绵延千年历史,它记录的档案被专家们定为“国宝”。

  它就是位于渝中区解放东路上的巴县衙门,它即将破茧重生,“变身”成为巴县衙门老鼓楼公园,延续渝中区的城市文脉,成为服务上半城商务区与下半城的高品质开敞空间。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男子合成相片视频敲诈20余名官员40万 重庆女子品月饼 一口下去蛾子半边翅膀不见了
2# 四姑娘山
 楼主|小生 发表于: 2014-9-7 10:2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南宋衙署是个什么样子
川渝山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

  人们如今经过巴县衙门,只能看到一座20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可在它的地基之下,还埋藏着南宋时期重庆城的行政和军事中心。
  作为老鼓楼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袁东山说,南宋淳佑二年(1242年)四川制置司移驻重庆无疑是重庆城市大发展的开端,重庆从普通州府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
  而四川制置司移驻重庆之后的所在地,就在如今的巴县衙门附近。袁东山说,老鼓楼衙署遗址作为四川制置司衙署所在,也是南宋时期川渝地区山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与钓鱼城、白帝城、成都云顶山城等共同组成的山城防御体系,成功粉碎了当时蒙军“顺江而下,直取临安”的战略意图,并导致了蒙哥汗败亡钓鱼城下。
  经过勘察,考古专家们最终确定,该遗址不仅与抗蒙战争有关,而且正是抗蒙山城体系缔造者──余玠的帅府所在地。
  建于1245年的余玠帅府,究竟是什么样子?经过考古专家们连续20多天的发掘,一座外面包裹着宋代巨石砖的8米余高夯土台展露在了世人面前。
  整个建筑平面就像一个长宽24米的正方形,“800年前的建筑工人们,从地面一层层夯实建起了一座8米多高的夯土台,再在其上用木材修筑起了余玠的帅府。”
  “在帅府倒塌之后,夯土台外的砖石直接被人们用作自己住宅的墙面。”袁东山说,正因如此,帅府之下的夯土台,终于逃过了历史车轮的碾压,基本完好地保存至今。
  在考古发掘中,袁东山的考古队找到了南宋重庆城的轴线之一。“由于重庆是座山水之城,因此不可能像平原城市这样依一条中轴线建设,所以我们找到的这根轴线,只是南宋重庆城筑造中的轴线之一。”
  顺着这根轴线放眼看去,这座南宋时期的重庆城,虽然仅仅只展露出了冰山一角──2000平方米,但其中街道、排水系统、衙署房基逐一可见。
  “可以说,南宋时期的重庆城,就是以余玠的帅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散建筑而成。高高矗立在城市中心的余玠帅府,可以俯瞰南宋时期的整个重庆城。”袁东山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小生 发表于: 2014-9-7 10:21:00|只看该作者
明代衙署有了啥新变化
衙署附近修了座监狱占地4000㎡

  当年的巨大石墙,历经数百年岁月,如今只剩下残存在泥土里的一米余宽基座。石墙围起的4000余平方米范围内,偶尔可见被层叠其上的后代建筑挤压得变了形的青石板。在巴县衙门附近发现的这个明代建筑遗存究竟用来做过什么?
  袁东山说,它就是明代重庆城衙署的监狱所在地。
  为什么说这里是明代监狱?
  袁东山说,这是三峡博物馆内绘于1888年的《重庆府治全图》复制品的“功劳”。“在这张地图上,老鼓楼旁就标注有‘监狱’二字,通过考古现场发掘的遗迹进行判断,图上所绘监狱的模样和考古现场发掘的地基走向完全相符。明清的衙署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建筑,就是从明代开始就修建完成的监狱所在地。”
  在木质构件已无迹可寻的情况下,袁东山依据目前发现的残存石质遗址作出推测:“我无法推断监狱的围墙有多高,但可以知道,监狱一共由两堵石墙围成,外墙厚约1.5米,内墙的厚度也达到了1米多,它们围起的面积大约有4000多平方米。”
  在两堵石墙围起的遗址内,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四散分布的青石地板,根据测量,这些青石都被打磨成了80厘米长宽的正方形。袁东山说,这些青石就是明代监狱的地板,在建筑中央的4米余宽通廊两侧,就是狱室所在,“这些狱室中间应该是用木桩隔成了一个个单独的房间,我们目前只能根据史料推断,最大的房间应该有10余平方米,而且内墙之上应该只开有狭小的窗户以供空气流通。”
4# 金佛山
 楼主|小生 发表于: 2014-9-7 10:21:00|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宋明时期的重庆行政中心只能从遗址中一窥究竟,那么清代的重庆行政中心则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它的最好见证,就是如今的巴县衙门。
  袁东山说,现存的巴县衙门建筑有两百多年历史,也是重庆保留的最后一座衙门,在清明河郡张云轩绘制的《重庆府治全图》上,我可以一睹当年巴县衙门的全貌,当时的巴县衙门建在川东道和重庆府衙门之间,虽然是基层衙门,修有常规的大堂、二堂、三堂,同时还外修了一道仪门,用以发布告示,增加官府威严,在平面布局上,20多间房围成3个四合院,形成了巴县衙门的大堂、二堂、三堂。
  其中大堂3间,中间的大房子足有200平方米,有六柱4根,是县太爷审案的地方;二堂同样是3间,是县太爷处理外事的地方,有两列厢房与二堂相连的是三堂,是县太爷的生活起居之所。现在看到的巴县衙门残存的3间房,就是以前的三堂,这10多米高的木结构建筑,飞檐和窗户都有精致雕花。
  巴县衙门作为中国文史研究史上的一个名牌,它所保存的绝不仅仅是这些看似残破的建筑,而是那些保存的清代巴县档案,可以说,巴县档案才是巴蜀大地出产的真正“百年陈酿”,巴县档案记录了从乾隆十七年到宣统三年共159年间的内政、外交、财经、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方面的情况,是中国时间跨度长、数量最多,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属一级地方政权档案,被史学界美誉为“一座内容极其丰富的文献宝库”,国内外学者把清代巴县档案的发现与台湾地区蒋介石的大溪档案、浙江淡江档案相提并论为20世纪档案的重大发现。
  现在,这些档案保存在四川省档案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03:0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